春桥小学现有1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070名,教师38人。学校师资力量比较雄厚,办学条件相对优越。 在不断实践和努力探索中,我们发现,学生的思想素质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的最关键素质,因此学校始终坚持德育为首的教育思想,从校委会成员到学校班级中每一个管理元素,从校长书记到每一名班主任教师,都时时把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记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采取了一系列方式方法,努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形成自己的特色,努力做到“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爱”。学校先后被授予“文明单位”、“示范学校”、“人民满意学校”、“德育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秦巴山之麓、汉水之滨,灵山秀水孕育了勤劳纯朴的郧西人,也孕育出了郧西的“基教”之花——郧西县实验小学。 郧西县实验小学位于郧西县城关镇青年路,始建于1905年,最初为“郧西县西洋书院”,后又名曰“郧西县高等小学堂”,百年古校几经更名,1988年3月定名为“郧西县实验小学”。 郧西县实验小学,学校分高、低学段两个教学区,占地28116平方米,建筑面积20800平方米。现有教学班46个,在校学生3022人,在岗教师177人。 郧西县实验小学长期以“抓管理、提质量、创特色、塑形象”为工作思路,以硬件搭平台,用管理创效益,倡导“学生有特长、教学有个性、学校有特色”,致力于建设质量高、有特色、现代化的基础教育名校,赢得了学生、家长、社会的赞誉。改革开放以来,先后荣获县以上荣誉246项,成为郧西县重点小学、市素质教育先进学校、市电化教育先进单位、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省少先队示范学校、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德育工作先进单位。2002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文明校园,2002年被市教育局命名为市示范小学。各种荣誉的取得,标志着郧西县实验小学已跻身于十堰名校行列!已成为郧西县小学教育的窗口学校!成为郧西县教育战线的排头兵! 透过荣誉看发展。郧西县实验小学从其诞生之日起就承载着发展郧西县基础教育的重任,承载着“科教兴县”的基础工作,百年古校欣逢改革开放盛世,迎来了一个又一个发展高潮。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许庆东同志来到实验小学当校长。他到任后,学校从优化育人环境入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先后修建了教学楼、综合楼、教师住宅楼,彻底使校园旧貌换新颜。建起了图书室、美术室、音乐室、舞蹈室、微机室、广播室、多媒体教室、乒乓球室、职工健身室、少先大队部等十室一部,实现了“四机(计算机、电视机、VCD机、录音机)”进课堂,更新了教学设备,绿化美化了校园,极大地改善了师生工作学习环境,初步建成了“家园、学园、花园、乐园”式的四园学校。 基础设施的改善给营造育人氛围提供了物质条件。为了营造“校园无小事、处处有教育”的校园文化,学校充分利用空间和时间,悬挂校训标语,张贴文明警句,布列名人挂像,展示学生作品,开办校园广播,开通校园电视台,建立学校网络化,构建起自然和谐的教育环境,为学生的腾飞搭起了硬件平台。 然而,实小人深知:优美的环境只有通过科学的管理才会产生效益。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郧西县实验小学以人为本,把制度管理与情感管理有机结合起来,既重视过程管理,又重视终端管理,建立了以校委会为龙头的学校管理体系,以教导处为龙头的教学管理体系,以总务处为龙头的后勤保障体系,形成了以年级、学科、教研组为依托、以班级为重点的分项负责、分层管理、分线协作、分块考核的管理模式,使学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2003年被郧西县教育督导室评为两项常规管理优秀学校,2007-2008学年在郧西县教育系统综合考评中荣获一等奖。 优美的环境、科学的管理给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也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了动力。老师们把学校作为实现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舞台,自觉加强职业道德、提高教学素养、增强责任意识,主动进行教育法规、时事政治、教学艺术、教育理论的学习。同时,学校对教师工作实行全程管理,日有值周检查、周有科组检查、月有教导检查、年有总评检查,形成了“严谨、求精、敬业、爱生”的教风。 为了优化师资队伍,学校实施了《跨世纪园丁工程》,通过基本功训练、校内教学“青年教师岗位教学”评赛、继续教育、教育科研、鼓励学历进修等形式,极大地提高了教师业务水平。通过竞争上岗、聘约管理,形成了“多劳优者奖、少劳劣者罚”的激励机制,优化了师资结构,师资综合素质得到大幅提升。截止2004年在职进修获得本科学历15人、专科学历32人,专科以上学历占教师总数的74﹪。近三年来学校涌现出县级教学能手27人次、市级教学能手20人次、省级骨干教师4人;承担了十堰市“十五”重点课题的研究;省级发表论文28篇,国家级发表论文12篇;2002年被市教育局评授为教师综合素质团体一等奖。 教师的良好素质为民主治校打下了基础。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工会、教代会、校务公开工作有声有色。定期召开教代会,对学校发展建设和群众关心的重大事项进行提议和审议;定期进行校务公开,让教职工全面了解学校发展方向、改革目标、管理方法、工作程序,增强了教职工主人翁意识,促进了学校廉政建设;规范建设“职工之家”,为教职工耕读之余的休闲娱乐提供了场地;经常开展教职工文体活动,促进了解,增进友谊,创设了和谐的人文环境。“团结、竞争、务实、创新”的校风蔚然形成。2004年学校党支部被郧西县委授予规范化党支部称号,2006年校工会被县教育工会命名为先进职工之家,目前正在创建省级模范职工之家。 一流的设施、一流的管理、一流的师资只有通过一流的质量才能体现出价值。郧西县实验小学本着“一切为学生着想”的教育理念,道德教育为首,素质教育为重,以高效的教学质量为目标,促使学生会做人、会求知、会劳动、会生活、会健体、会审美,为他们终生学习打基础。 育人德为先。郧西县实验小学的德育工作以活动为载体,月有中心,周有主题。通过升国旗仪式、主题班队会、中心月活动,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文明礼貌、行为规范、革命传统教育,形成了“十育人”活动系列:学科渗透育人、班务工作育人、少队活动育人、养成教育育人、课外实践育人、优美环境育人、革命史育人、校园广播育人、文体竞赛育人、校训学风育人,润物无声,文明之花开遍校园。2004年被评为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德育经验向全市推广。 素质教育一直是郧西县实验小学关注和实践的重要课题。学校把课堂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教学观、个性突出的人才观、素质全面的质量观、主动参与的学习观,精心设计,充分实施,学生个性得到张扬,能力得到发展,知识得到拓展,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深受高一级学校好评。学校连年被评为县教育教学先进单位。 着眼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着力培养学生艺术体育专长,郧西县实验小学形成了以少儿版画、少儿书法、少儿合唱、少儿乒乓为主要内容的艺教特色。学生在社会实践、自然体验、才艺培养、特长展示中提高艺术素养。先后有1000余人次在省、市、县的作文、艺术、体育比赛中获奖。学校少儿合唱、少儿舞蹈屡屡在县、市级比赛中获奖,并成为各类演出的保留节目。2008年县电视歌手大赛中,陈锦岳、汪月同学荣获二等奖,成为县电视台特邀演员;学校鼓号队、花束队经常走进社区表演,深受市民喜爱;学校每学期举行一届的运动会,处处展现体育健儿的身影。 郧西县实验小学关注学生素质提高,更关注孩子身心健康。他们定期进行法制教育,让学生知法守法;开设健康课,让学生了解健康常识;定期进行体质检测,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教师分组进行课间安全管护,让学生平安快乐学习;办好家长学校,建立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教育网络,提高家教水平。2002年被评为综合治理先进集体,2005年被评为“双合格”优秀示范家长学校。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新时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无限空间。郧西县实验小学着眼课改求发展,以建设研究型教师队伍为基础,以课堂教学构高效为重点,以校本课程开发为突破口,致力于建立促进师生共同成长的评价体系,与时俱进,立志在新课程实施中再谱新华章!为建设省级示范小学而努力奋斗!
郧县实验小学始建于1906年,曾两移校址,十次更名,现位于郧县城关大坝东端,占地面积18450平方米,建筑面积11878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文化气氛浓厚。现有教学班30个,学生2140人。教职工96人,其中特级教师2人,中学高级老师3人,小学高级教师59人,本科学历以上19人,专科学历以上81人,学历达标率100%。学校办学条件优越,教学仪器按1类标准配备,配备有多功能阶梯教室、电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卫星地面接收站、实验室、图书室、美术室、音乐室、体育器材室、卫生室、少先队活动室、广播室、传统教育展览室等,有200米环形跑道,60米直道的标准运动场一个。 多年来,郧县实验小学始终坚持“渗透德育,全面发展,打好基础,提高素质”的办学指导思想,以“德才兼备的队伍,科学规范的管理,教改实验的基地,教研活动的中心,全面贯彻方针的样板,全面提高质量的典范”为办学目标;形成了“勤学习、守纪律、讲文明、求上进”的良好校风,“活泼、勤奋、好学、上进”的学风和“求实、进取、严谨、创新”的教风。教改、教研步伐稳妥、扎实,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深受社会信赖。 1995年春学校被列为湖北省100所整体改革实验学校;1998年“活动课与小学生素质的提高”在湖北省教研室立项,“各学科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研究”在湖北省教科所立项,“优化小学数学课堂结构”在十堰市教科所立项;1999年现代启发式教学与创新教育的实验研究在十堰市教研室立项;1996年学校被中国教育学会数学研究发展中心列为实验基地;1995年被授予“十堰市普通中小学示范学校”;被市教委首批确定为“教育科研实验学校”;98年5月被团省委、省少工委、省教委授予“少先队工作示范学校”;1998年8月被中国教育学会数学教育研究发展中心尝试教学理论研究会授予尝试教学实验研究“全国先进单位”;1999年11月被湖北省教研室评定为“教改试验学校”。1999年经湖北省教科所综合评估,2000年2月被省教育厅命名为“湖北省教育科研实验基地学校”,同年6月,被湖北省教育厅授予“一九九九年度湖北省教育科研50强学校”;11月,被全国启发式教学研究会授予“全国启发式教学实验基地”和“全国启发式教学先进单位”。2002年被省教研室授予“活动课程实验研究先进单位”、“湖北省教改名校”。教科教研硕果累累,学校承担的“体育小器材的改革与实验”的研究经中央教科所专家组验收结题,“器乐教学研究与改革”的研究经中央教科所校园文化园地专家组验收结题,“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研究经省教科所验收结题。多次代表地、市、县参加高层次学科竞赛,成为郧县教科教研的窗口学校,市教改教研的重要基地之一。实验小学将以更新的步伐,更高的办学标准,再创郧县小学教育新局面,昂首阔步,再造辉煌。
郧县原种场中心小学始建于60年代初,由于丹江水库水位上升,曾三移校址,两更校名。现属村办完全小学、场中心小学。 学校东与杨溪铺镇接壤,西与县城关镇毗邻,北靠县二中,南临汉江河。居民环抱校园,占地总面积9965平方米,生均30平方米,有教学楼、综合楼各一栋,砖木结构房18间,建筑面积2533平方米,生均7.6平方米,围墙596米。校园基本实现了四化(绿化、净化、美化、硬化),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现有教学班8个,学生332人,师资力量雄厚,教职工41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30人,小学一级教师10人,工友1人。学历达标100%,其中专科以上3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95%。全校教师整体素质高。近年来,受市级表彰2人次,县级表彰16人次,教学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和获奖的10余篇,县级以上35篇;学生“两小”和“生百”作品在国家、省、市、县均有获奖。学校教学设施配套,有“十室二园一场地”(即:档案室、图书室、仪器室、实验室、电子备课室、体育器材室、广播室、微机室、展览室、远程教室;生物园地、儿童乐园和运动场地),校舍坚固,教学设备齐全。语、数、思、自、体、音、美等各科配套电教教材软硬件、器材6500余件,图书10200余册,合计总价值96万余元。多年来,学生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十五周岁、十七周岁完成率均为100%。 学校的办学目标是:塑文明环境、树良师形象、走教改之路、育合格人才、办特色学校。 学校各项制度健全,内部管理规范,形成了“责任合作创造”的校风,“爱生严谨求实创新”的教风和“乐学善思合作探究”的学风。办学效益显著,成绩斐然: 1999年被郧县人民政府、县教育督导室授予“一级学校”称号; 2001年被命名为“十堰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同年被评为“郧县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单位”; 2002年被县教育局命名为“郧县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示范学校”; 2003年被评为“郧县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集体”; 2004年被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县教育局联合授予“人民满意的学校”; 2006年被评为“郧县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集体”、“郧县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单位”……
胡家营镇中心小学,创建于78年,原属大桥村级小学,后因建设发展而几易校名。于1998年由爱乡士张秀珍的牵线搭桥,十堰军代处捐资建校而命名为八一希望小学。2006年定为明德项目学校。同年秋中心小学由将军村迁入本校。眷眷爱心搭建了学校,浓浓爱意促进了学校的不断发展壮大。学校座西朝东,依山傍水,青山绿水环绕,公路铁路毗邻。校园面积6600平方米,校舍面积2574平方米。学校现有现代远程教室、图书室、仪器室、实验室等教学配套设施。己形成能容纳350人食宿,500人就学的办学规模。 学校坚持走素质教育之路,走教育改革之路,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为学生营造幸福成长的空间,为教师搭建成功发展的平台,让学校成为师生共同发展的沃土”的办学理念;形成了“学做人、乐求知、求完美、”的校风;形成了“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教风,形成了“爱学、好问、善思、进取”的学风,办学水平不断刷新,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近几年,学校多次荣获县、镇“先进单位”等称号,2005年被县政府教育督导室授予“人民满意的学校”。 “春风贺喜无言语,排比花枝满杏园”。走过风雨历程的胡家营镇中心小学,正在以更加高涨的热情全面实施创新教育,发挥现代教育技术资源优势,打造教育精品,提升办学品位,昂首阔步向县级示范学校迈进。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