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阳一中位于湖北省八大景区之一的清江旅游度假区,是宜昌市“一小时经济圈”中一所名师荟萃、英才辈出的巴楚名校。著名教育家费孝通、冰心、何东昌分别为学校题名、题词。1943年9月15日,长阳一中的前身——长阳县立初级中学在吴雨桐、覃毅武、李地文等前辈的多方筹措下正式成立,宣告长阳自西汉建县两千多年历史上的第一所中学从此诞生!伴随着时代的脚步,长阳一中已走过了六十多个春秋。这六十多年的历史,镌刻着艰难的跋涉,也记载着辉煌的功绩;有受挫徘徊的忧虑,也有成功胜利的喜悦,六十多年来,勇于拼搏的一中人一路开拓,一路高歌,用自己的实践,开辟出一条成功的办学之路。当新时代的壮美画卷刚刚展开,长阳一中已成为清江河畔一颗璀璨的教育明珠,已成为一所享誉一方的巴楚名校了。1943年,正值抗日烽火燃遍中华大地,随着武汉、宜昌相继失守,地处川鄂咽喉的长阳顿时成为抗日前线,但不甘于贫穷落后,不甘于愚昧黑暗的土家儿女仍然没有停止追求现代文明的步伐。在十八万年巴楚文明的厚重土壤上诞生的长阳一中,注定要在时代的号角声中发展壮大,成为长阳教育事业的一座丰碑,矗立在九峰山下。这一片天空,放飞着土家族人民经济富裕、科教发达、文化进步的梦想;这一方土地,秉承着巴人祖先勇于开拓的禀性,书写着创造历史的篇章。遥想60年前,两百多名师生齐聚枝柘坪覃氏宗祠,钟鸣山应,开启了长阳一中的历史进程。学校创办伊始,虽条件简陋,但师生胸怀报国之志,教师勤奋施教,学生孜孜以学,一时声名远播。1945年,学校东迁至县城所在地龙舟坪,以清朝时期的九峰书院旧址为校址。1949年7月,龙舟坪解放,学校更名为“湖北省长阳县第一中学”。1958年,学校增设高中,成为一所完全中学。1965年至1976年,学校一度改名为“育红中学”、“城关中学”。其间,中华大地倍受十年浩劫,加之1969年清江洪水暴涨,校舍沦为汪洋,校址被迫迁至九峰山北麓,即今天的长阳一中所在地,校名改为“长阳县三里店中学”,学校一度陷入历史低谷。1978年,校史翻开崭新一页,当年学校被确定为湖北省108所重点中学之一。八十年代以来,长阳一中洗掉历史尘埃,全然以新的态势跻身于教育方阵。1984年,学校创造极度辉煌,学生李世民、刘小勇分别夺得宜昌地区文、理科“状元”,有84人被录取到清华、北大等国家重点院校,轰动县内外。随着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成立,1985年学校改名为“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高级中学”。1992年秋,学校正式更名为“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第一高级中学”,简称“长阳一中”。
秭归县第二高级中学已有五十年办学历史,坐落于秭归新县城——茅坪镇天问路8号,占地面积63亩,建筑面积1900平方米,总投资2700余万元。现秭归县第二高级中学是由原秭归县第二高级中学与太坪高级中学于1997年秋合并而成,合并后采用一校两点(两个教学点)的办学模式发展,1998年夏随县城整体东迁至茅坪镇天问路,两个教学点胜利大会师,会师后学校抓住“普九”高峰的机遇,不断扩大办学规模,至2006年春学校有5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669人,教职工183人,专任教师152人。五十年来,风风雨雨,沧海桑田,学校由小变大,由几间平房到高楼耸立,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也走过了曲曲折折的道路。
湖北省兴山县第一中学位于昭君故里的香溪河畔,校园占地132亩,建筑面积28000平方米。校园布局融古代园林艺术与现代建筑风格于一炉,绿树与红花相映,芳草与奇石相依,亭台与楼阁相连,享有省“园林式单位”、“绿色学校”的美誉。 兴山一中肇始于1938年西迁兴山县高阳镇白衣庵的私立武昌大公中学。2002年,由于三峡工程移民,学校随县城迁入兴山县古夫镇宋家堡。2008年被评为湖北省示范高中。学校现已成为拥有39个教学班,2300名学生,175名教职工的现代化高级中学。71年来,从我校走出去的 26000多名学生,或为政界要人,或为疆场勇士,或为学术骄子,或为商界名流,各领风骚,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作出了杰出贡献。
远安县第一高级中学始建于1942年7月,学校现设41个教学班,在籍学生2700人,教职工172人,专任教师164人,专任教师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152人,中高级教师91人,市级学科代头人3人,县级骨干教师16人,是宜昌市名牌学校之一。 学校占地面积5.8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1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近5万册,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配置达到国家一类标准,配有语言室、电教室、艺术课教室和校园网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办学条件优良,校园环境优美,是莘莘学子求学的理想场所。 学校先后被评为:“远安县十佳单位”、“宜昌市示范学校”、“宜昌市名牌学校”、“湖北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目前,学校正进一步深化内部体制改革,积极创造条件,争创省级示范学校。
宜昌市夷陵区小溪塔高级中学成立于1998年7月。学校占地面积58.9亩,拥有3000余名师生。建校十年来,在夷陵区委、区政府和区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新建了现代典雅的教学楼、科技楼和办公楼;建有多功能学生餐厅、标准田径运动场和男、女生公寓。是湖北省“食堂A级单位”、宜昌市“花园式学校”、“安全文明校园”和“高考质量先进单位”。学校紧紧围绕质量生命线和安全保障线两大主题,转变育人观点,创新育人模式,提高育人绩效。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攀升,呈良性跨越式发展态势。2002-2008年高考综合评价均居全区同类学校榜首。其中,2006年囊括全区同类学校文理科状元,2007年囊括全区同类学校理科应届生冠亚军,2008年上省线率位居全市同类学校前十强。同时,素质教育再上新台阶,有近百名学生获省市级以上科技、文艺、体育竞赛中获奖;国家级课题《心理德育构建深研究推广实验》已圆满结题并推广实施。
宜昌市三峡高级中学现为是湖北省示范高中,座落于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丁家坝希望街,其前身是创建于1951年的宜昌县高级中学,学校占地250.68亩,总建筑面积5.86万平方米,绿化面积5万平方米。先后被授予“全国教育网络系统示范单位”、“湖北省园林学校”、“湖北省安全文明校园”、“宜昌市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学校占地144.8亩,总建筑面积58622平方米,绿化面积50000平方米,建有天文观测台、游泳池、标准教室、多功能报告厅、语音室、电子阅览室以及音乐、舞蹈、美术、劳技等选修课和活动课专用教室。所有教室全部实现多媒体数字化,成为全省数字化教室示范窗口。学校藏书11万余册,阅览室有报纸杂志300余种。8栋高标准学生公寓,学生食堂窗明案净,设施齐全,是湖北省先进学生食堂。幢幢大楼错落有致,绿树草坪镶嵌其间,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美丽如画。学校现在正花大量资金对学校进行建设,调整部分布局结构,预计5年后,会有一个更美的峡高。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