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第十四中学前身系岳阳市长炼中学,始建于1969年7月,是原国家一级企业长岭炼油化工厂为解决职工子弟入学而创办的一所全日制完全中学。1989年被湖南省教育厅命名为湖南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1992年成为湖南省首批正式挂牌的九所重点中学之一,2004年成为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 学校现有教职工222人,其中特级教师2人,国家级骨干教师2人,省级、市级骨干教师29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人,国家级裁判员1人,国家一级裁判员8人,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人,研究生学历7人,高级教师84人,一级教师89人。中共党员48人,民主党派人士6人。2004年10月1日,根据国务院文件精神,学校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长岭炼化公司一次性成建制移交给岳阳市人民政府办学,由岳阳市教育局管理,学校由原来的“长炼中学”更名为:“岳阳市长炼[1]中学”。2006年7月8日,经岳阳市人民政府批准,岳阳市编制委员会下文,以岳阳市长炼中学高中部为主体,整体搬迁到岳阳市中心城区,成立“岳阳市第十四中学”, 法人代表、校长:符新培。学校占地面积74110平方米,开办资金3916万元。2006年9月8日,学校在岳阳市中心城区南湖大道196号的新校址揭牌,并面向整个岳阳地区招收了高一年级新生八个班共计530人。
湖南省岳阳市第十一中学 湖南省岳阳市十一中学地处岳阳市美丽的南湖之滨,市内乘5、7、18、31路空调车可直达学校。学校普高部、初中部、职教部相对独立办学。现有教工200多人,占地面积180多亩,建筑面积达7万多平方米,在校学生2000余人。 学校以“质量等于生命,育人就是一切”为办学宗旨,实施“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整全分流、全体成才”新型的综合高中办学模式。普通高中实行分层教育;实践实施小班化和寄宿制原理;职教突出以基础性和技能性;普教、职教两类学生相互渗透,整合分流。十一中学给学生在升学、就业方面更多的选择自由,学生毕业可获得十一中学实践普高、职高或岳阳市财经学校岳阳市技工学校文凭。 学校拥有设备先进的计算机中心(计算机400台)、电子阅览室、多媒体综合教室、语音室等高科技设备,即将建成的基于互联网技术、集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校园网,与英特网直接连通。专业模拟学习室各类设备配套齐全。馆藏图书20余万册。 学校现有高级讲师43人。高中部和初中部教学主要引进的骨干教师担任。其中2000年引进省市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17名,2001年计划引进骨干教师30人。 学校实行全封闭式管理。全部由大学教授专家组成的督导评估组全过程对教学工作实施监控评估。教室设有闭路电视系统, 学生公寓宿舍内带卫生间、配有电话,宿管员24小时值班。学校对学生从严、从高要求,形成了良好的校风与学风。成为湖南省和岳阳市政府授牌的“文明卫生单位”和“治安模范单位”。学校开通家长热线,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学校以教研为先导,重视教学质量。是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学校、湖南省综合高中试点学校和岳阳市教改实验示范学校。近几年来,教学科研成果卓著。多人担任省部级统编教材的主编、主审和重要科研课题的主持。教师参加全省的教学比武,有10多人次获一、二等奖。学生参加全国、省、市的专业理论统考和珠算、书法、作文、演讲、微机等多项技能比赛,成绩优秀。各种专业技能证获得率平均达98%以上。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