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座落于风景秀丽的回雁峰下,傍依蜿蜒浩渺的母亲河——湘江。学校创办于1929年,是一所文化底蕴深厚,人才辈出的历史名校。占地面积8790平方米,校舍面积4232平方米,现有教学班25个,学生1300余人,教职工60余人。省市级骨干教师达30余人。其中黄植芳老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青年教师周洁入围“感动衡阳十佳教育人物”。徐孟娟、吴晖丹老师被评为“市优秀班主任”。 学校教学设施一流,多媒体室、计算机室、仪器实验室、图书室(藏书52045册,其中电子图书1万册,生均达40余册)、音乐舞蹈室、美术室、劳技室、档案室、大队部室、体育器材室等各种功能教室齐全,设施完善,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为师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了理想的平台。并建立了先进的校园网络系统,1000兆专用光纤环境使学校有机地将学科与网络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引领教学迈上新台阶。 在区委、区政府和区教文体局的大力关心支持下,学校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先后被授予湖南省红领巾示范学校,湖南省现在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湖南省“十五”现在教育技术重点课题实验学校,湖南省《贯彻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湖南省安全文明校园,衡阳市二星级文明单位,衡阳市教研教改实验学校,衡阳市规范化完全小学,雁峰区新课程改革样本学校等荣誉称号。学校开展的《读书与实践有机结合,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课题荣获湖南省第六届基础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十五”重点课题《小学语文媒体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子课题荣获优秀奖;市级课题《小学生发展性综合评价研究》荣获市一等奖;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十一五”立项课题《以网络为载体,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获省二等奖;现正承担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十二五”课题《网络环境下留守儿童的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研究》。
联盟山学校位于雁峰区白沙洲南郊大道东侧,地处湘江之滨,学校占地面积5469平米,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学校以“诚信、明理、励志、博学”为校训,致力于办成一所在南片起示范作用的学校。学校拥有一支学识水平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全校53名教职员工,42人拥有大专以上学历,有中教高级教师6名,省骨干教师1名,市骨干教师2名,区骨干教师11名。学校现有13个教学班,760名学生。学校在区委、区政府和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对硬件设施进行了大规模配套完善和升级换代,学校建有完备的实验室、电脑室、多媒体教室、图书室、阅览室等,科学实验室、美术室、音乐室、舞蹈室等专业教室一应俱全。各教室内配有电视机、DVD、录音机、等现代教学设备。两年来,我校以“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成才”为办学宗旨,以“重素质,促发展,创特色”为办学目标。借深化素质教育和基础课程改革的良机,学校走上了一条起点高、速度快的发展道路
欧水岭小学创建于改革开放潮起潮涌的一九七九年,坐落在衡阳市最具活力的雁峰区白沙洲街道。其前身是享有盛誉的衡阳市油泵油嘴厂子弟学校。二〇〇六年底,学校脱胎换骨,凤凰涅槃,整体移交雁峰区人民政府,归口雁峰区教育文化体育局管理,并更名为衡阳市雁峰区欧水岭小学。二〇〇九年九月,学校布局调整,与黄白路小学组建新的欧水岭小学,学校校容校貌,焕然一新。学校绿树成荫,环境清幽,占地面积6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余平方米。我校拥有一批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吃苦的骨干教师队伍。现有在职教职员工17人,其中本科学历1人,大专学历10人;具有小学高级教师职称14人。现有小学一至六年级教学班级6个。建校三十年来,我校桃李芬芳,累计培养4000多名高质量小学毕业生;200多名进入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全国一流高等学府;20多人远渡重洋,留学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际一流高等学府,20多人成为国家政治、经济精英。
衡阳市石鼓区五一小学创办于公元1914年,曾名为"仁爱小学”“衡阳市第四完全小学”“仓前街小学”“永红小学”直到公元1979年才正式定名为“五一路小学”一直沿用到至今。 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石鼓区五一路小学,位于衡阳市望城路40号,创办于1914年,学校现有1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176人,在职教师40人。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学校始终围绕“正德尚学 仁爱求真”八字校训,本着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仁爱爱人,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办学理念,为学生积淀丰厚的“仁爱”底蕴,把 “自主学习、自我教育、差异发展”作为“求真”的目标,培养师生的科学素养,让“五千年古老文化蕴含于少少书课,一千个宝贵人才肇始于小小童年”。 校园占地面积:16536平方米,生均15。85平方米;体育场地:3412平方米,有近200米环形跑道田径场一个,400作平方米的风雨运动场和3个篮球场,一个排球场;绿化用地:10408平方米。 学校先后被评为“园林式单位”,“教育教学管理先进单位”,“市级文明单位”,“市信息技术实验学校”“衡阳市十佳书香校园
衡阳市蒸湘区红湖逸夫小学原名红湖小学,创建于一九四四年,地处于衡阳市易赖西街二百四十号。一九九七年以前是原郊区西湖乡的一所村小,一九九七年七月因城建制划归于原城北区,二00一年五月因区划调整,划入蒸湘区。二00一年九月由邵氏基金投资十五万港币重建并正式更名。学校占地面积933平方米,办学条件不断完善,“十室”建设初具规模。学校现有教学班12个,28名教职工,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人,中学一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14人,小学一级教师11人,职工1人。在校学生587人。 学校一贯遵循“堂堂正正做人,诚诚恳恳做事”的校训,倡导“勤奋、上进、求实、创新”的学风,广大教师以“敬业 、严谨、精细、扎实”的教风教书育人,以“三优、三特(优良的校风、优良的教育、优美的环境,学校有特色、教学有特点、学生有特长)”为办学目标。学校师生形成了讲文明、守纪律、爱学习的良好习惯。开展素质教育,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学校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引导教师积极探索和实践,组织教师围绕“探讨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大力开展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为学生创造更多自主学习和动手操作的机会,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在狠抓教学常规、教学质量的同时,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自2002年下学期起学校生源逐年增加。学校每年的毕业生合格率100%;辍学率为0。师生参加市、区各项比赛均取得好成绩,教育教学论文获国家级、省级奖共86篇。近几年来学校先后荣获“衡阳市一星级文明单位” “区三星级文明单位”“区创建平安工作先进单位”“区先进团组织”“区先进党支部”等荣誉称号。体育教学硕果累累,群体活动与竞技活动相得益彰。学校运动队在蒸湘区第七、八届运动会中,连续两届获得了乙组团体总分第二名的好成绩。 面对新世纪的机遇和挑战,红湖逸夫小学正以“务实、求真、创新、高效”的精神,争创蒸湘区一流学校。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