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渡镇中学创建于1969年2月,前身为白石渡镇完小,1992年9月搬迁到现校区,坐落在白石渡镇白沙河畔。学校师资雄厚,设备齐全,环境优雅。校园占地面积26600平方米,建筑面积6318平方米,藏书10230册,有标准的语音室、 电脑室、实验室、图书室、仪器室。固定资产460万元,2000年被评为市级“规范化初级中学”,2003年被评为市级“校园文化建设样板校”,2007 年被评为市级“安全文明校园”。 学校现有教职工42人,其中专任教师39人,学历合格率达87.2%。近三年来,教师教育教学论文获国家级奖18篇,省级奖25篇,市级奖49篇。 2004年秋季,经县人民政府、县教育局批准,学校与郴州技术学院联合办学,兴办白石渡镇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现有学生179人,其中职校生66人。 学校 确立了“以成人为根本,以成才为目标,培养高素质的一代新人”的德育工作指导思想,形成了“抓小事,促养成;讲精神,塑形象;树榜样,求转变”的德育工作思想和方法,突现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目标,培养合格的一代新人,传承人类文明,促进社会发展。
宜章县第一中学是湖南省重点中学。其前身为清乾隆六十年(1795)创立的养正书院。建校近百年来,学校培养了中国共产党前期领导人邓中夏、著名学者李荣华等一大批杰出人物。 学校校园面积占地255亩,建筑面积达6.8万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教学大楼、办公大楼、科技大楼、体艺馆等各种教育教学设施一流。学校高起点、高标准地建成了现代计算机校园网络系统、校长电子评估系统、校园广播智能系统、闭路电视教学系统等现代电子信息教育系统;建立了计算机网络专用教室、多媒体专用教室、现代语音专用教室、教师电子备课室、学生电子阅览室和虚拟远程教育教室。 学校现有38个教学班,2400多名学生。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277名,其中特级教师2名,高级教师58名,外籍教师2名。许多老师是省、市优秀教师或市、县学科带头人。 长期以来,学校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心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教育教学管理科学规范,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近三年来,高考本科上线率达62%以上,其中重点本科上线率达40%以上,高考上线人数稳居郴州市前列;学生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国家奖励125人次,获省级奖励261人次,获市级奖励368人次。 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独具特色。以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目标岗位责任制、校内结构工资制"四制"为核心的整体改革取得显著成效,是湘南粤北学校教育改革的样板。近几年来,学校承担了三个国家级、两个省级、三个市级的课题实验,是全国"中学协同教学与发展"的总课题、全国"电化教育促进中小学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实验研究"总课题的重点实验研究学校,被定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湖南省科技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信息奥林匹克竞赛优秀学校"、"郴州市校园文化建设样板校"。
正和中心校概述正和中心校建校于上世纪六十年代,距县城东约10公里,正和圩北约500米,毗邻风景优美的阳山古村。我校现有中心校本部及村小正和、联合、欧家、芦村四个教学点。中心校本部面积48275平方米 ,环境优美,校园宽广。 正和中心校地处中国十大古村—美丽的阳山古民居旁,因此地山美、水美、人更美,特推出“尚美”特色教育理念:即“以美益德,以美启智,以美怡情”,培养学生的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仪表美,使学校的德育工作迈上新台阶。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我校现有教职工55人,中级及以上职称36人,本科及以上17人,3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60%。目前我校有图书室一个,藏书30000多册;学校配备一个机房, 45台方正品牌学生机;多媒体和卫星接收共一室,而且配备齐全;学校现有标准化篮球场2个,排球及羽毛球场1个;学校公寓可入住1000余人,学生公寓提供热水供应,是桂阳县首家能供应热水的农村学校。学生食堂装饰一新,能容纳800人同时就餐。学校教育设施设备在农村学校而言相对比较齐全。学校各项工作成绩喜人,多次获得上级机关表彰奖励,荣获“工会先进集体单位”、 “办公室工作先进单位”、“县德育先进单位”以及“践行科学发展观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2010年度学校被县教育局评为桂阳县十个传统体育项目学校之一。2010年度被评县精细化管理先进单位和德育先进单位及工会先进单位。
宜章县第五中学创办于1958年,处于楚文化和岭南文化交汇的栗源镇,毗邻107国道,交通便利。校园占地60000m2,建筑面积14000 m2。现有教职工87人,20个教学班,1300名学生。目前学校有先进的电脑室、设施齐备的实验室、藏书丰富的图书馆、250米标准田径场、柔道训练 室、力量训练室、体艺室等综合性现代教学设备设施。教师有本科学历占70%,专科学历占25%。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以德治校、以质强校”的管理理念,将 微笑、激情、爱心、耐心、细心、真心带给学生。学校通过认真探索,走出一条以“管理为龙头、发展为主题、改革为动力、创新为核心、推课程改 革、强教师素质”的办学新思路。针对当代学生的特点,形成了以养成教育、情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为内容的多层次德育工作体系。在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改革的 实践中,本着对学生一生负责的原则,从学生自身入手,进行学生主体教育研究。面向全体学生,实行分层教学。重视活动课,成立了奥赛、英语等16个兴趣小 组,定期开展活动,发挥学生特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能全面、主动、健康、和谐发展。 近年来,学校在管理和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初中毕业升入示范性高中人数一直名列县属 中学前茅,且每年都会向省示范高中输送二到三名音体美特长生。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均取得了骄人的成绩。2001年获得县学生篮球运动会第一名。2004、 2005年有98人次获得县级以上奖励。在县中小学艺术节中获得团体一等奖。2007年在县第29届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中获团体总分第一名。有五名学生在参 加湖南省青少年柔道比赛中,获第二名两人,第五名三人。学校教研教改成绩斐然,两个教研课题在省立项。邓小忠执教的历史课在湖南省教学比武中获得一等奖, 黄建军等人的教研课获得市一等奖。近两年来教师发表论文达100多篇。学校现正以旺盛的生命力、强劲的步伐迅速发展。成为乐水河畔的一所名校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