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后街小学地处湘水左岸,以石鼓为邻,湘水为伴。学校始建于1958年,曾更名“红色小学”,1988年重命名为草后街小学,一直沿用至今,是衡阳市石鼓区的一所规范化完全小学。 学校长期以来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立德树人为宗旨;坚持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办学方向,做到依法治校,科学管理;坚持以崇高的理想激励教师,以先进的理念引导教师,以科学的方法管理教师,培养出一支爱岗敬业、技艺精湛、无私奉献的教师队伍;坚持以严谨笃学的精神提升学校内涵。 多年来,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先后被评为“整治校园环境规范化园林学校达标单位”“毒品警示预防教育示范校”、“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教师队伍建设先进单位”。 在石鼓区政府和教育文化体育局的领导下,学校环境和教学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学校教学楼全部重新装修,建起了校园网、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实现了班班通。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备为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衡阳市雁峰区六一小学创办于1958年,地处湘江之滨(黄茶路94号),前身是47军部队子弟小学。现有教学班18个,学生1105人。学校占地面积9871平方米,建筑面积4400平方米,体育活动场地3000平方米。学校有两幢教学楼,配置有多媒体教室、电脑室、图书室、体育室、仪器室、大队部活动室、卫生室。每间教室都装配有电视机、VCD以及投影屏幕,固定资产达164.5万元。学校现有教职工50人,专任教师44人,本科学历9人,占专任教师的17.6%,大专学历35人,占专任教师的68.6%,中专学历7人,占专任教师的13.7%,高级教师职称37人,占专任教师的72.5%,一级教师职称14人,占专任教师的27.4%。 学校秉承“营造和谐环境,践行素质教育,注重个性发展,培养创新精神”的教育教学思想及办学理念,实施人文管理,做到“对学生成长负责,让学生享受成长快乐”,不断探索育人新途径。学校以“砺志、博学、合作、创新”为校训,以“开拓进取、务实求真”为校风,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成效显著。学校根据“构建和谐校园,走内涵式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将“构建有效课堂,全面提升学生素质”作为教育教学研究的重心,把“抓特色教育,做强做大学校”作为办学的方向,坚持“硬件从实、软件从严”。学校以家长学校为突破口,打造德育亮点;以球类运动为核心,开发系列校本课程;以系列学科节为契机,搭建校园文化舞台。为了固本强基,学校大力开展以校本研修为核心的教师培训,坚持“自学与集训相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培训与研究相结合”的原则,通过组内互动、骨干带动等形式,建立了同伴互助网络,把科研、教研与教师培训融为一体,并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机制。近年来,学校积极开展“三课活动”,即集体备课、随堂听课、跨学科做课,教师的团体教学能力得到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学校以诚信立校、以信心荣教、以雄心强校,教育教研成果层出不穷。《以“三算结合”教学为机制,探索学科素质教育研究与实践》课题获2002年湖南省“九五”教育科学研究课题优秀成果三等奖,《小学音乐学科“自主探索、协作创新”教学模式》课题获衡阳市第七届基础教育优秀教研教改成果三等奖,现代教育技术课题《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获2006年衡阳市课题评选一等奖。学校创办的系列学科节,受到市教科所专家及衡阳电视台、《衡阳日报》的高度评价。教研活动的开展,培养了一大批特色教师和特色学生,学校近年来先后获得集体奖百余项,教师赛课及论文获国家级、省级、市级奖励达200余人次,学生获各级各类奖励350人次。其中罗召湘、张红老师被评为全国三算教学先进个人,学生表演的大型舞蹈《渔恋》获市一等奖,唐雨晴等同学撰写的科学论文获2005年全国“小探索者”论文评比一、二等奖,科技兴趣小组同学合作设计的“电热切割机”获衡阳市2005年第十九届中小学创新作品三等奖,刘红老师指导学生制作的“水位定时节能器模型”在2008年湖南省第29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省一等奖;刘红老师指导学生制作的“农业自动灌溉机”在2009年湖南省第30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省二等奖。学生韩丹凌参加全国少工委开展的扶贫结对“手拉手”活动,被共青团省委选派到团中央接受表彰,受到江泽民书记的亲切接见,胡珂华同学被评为全国百名“十佳好少年”,张帆同学荣获了全国“五星雏鹰奖章”。学校先后被授予湖南省红领巾示范学校、衡阳市优秀家长学校、衡阳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衡阳市青年文明号、衡阳市规范化小学、衡阳市体育项目传统学校、衡阳市模范教工之家、衡阳市教育目标管理先进单位、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荣誉。学校的各项工作多次在《湖南教育》、《衡阳日报》、《衡阳晚报》和衡阳电视台宣传、推介,在社会上赢得了广泛的信任和赞誉,并被下校视查的团省委领导美誉为“百尺竿头、越做越好”
鼓区荷池路小学创办于1956年,现拥有教学班18个,学生1067名,教师45人,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学校在品位提升、内涵发展的征程中,秉承其前身湘南学社的优良传统,因校制宜,以“高洁、雅学、正德、容让”为校训,以“沉根自养,和而不同”为学校精神,围绕“荷品和行”的建设主题,以“功能与审美”兼顾的环境文化、“精神与行动”并举的管理文化、“品赏与析悟”递进的活动文化、“传承与创新”结合的课程文化等四大支柱文化的建设为抓手,潜心打造“至清若晨,上美在荷,静水深流,天地人和”的“荷小”特色学校文化,努力构建“荷小”校园。学校开展以“敬廉崇洁”“诚信守法”“勤俭节约”“知感恩、懂忠孝”为主题的班队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强化荷之“洁”为美,以“浊”为耻的意识,逐步形成了广大师生遵纪守法,积极上进,廉洁奉公的道德意识氛围。学校先后被授予市规范化完全小学、市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市教改教研示范校、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市“青年文明号”、市学校管理先进单位、市“三星级文明单位”、石鼓区“四星级文明单位”、市语言文字规范示范校、省中小学安全文明校园、省红十字模范校、省“国家锻炼标准达标单位”、省模范教工之家、全国少儿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罗家湾小学,原名为毓德小学。解放后,改名为罗家湾初级中心小学。1980年定为岳屏镇中心小学,座落在雁峰区隆桥村四组。在二十多年浩宇风云的岁月中,罗家湾小学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教文体局的直接带领下,在几任领导、几代教师的辛勤努力下,现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一所“管理理念先进、教学特色鲜明、教学设备领先、教学质量一流、育人环境优美、师资力量雄厚”的现代化学校。 目前,学校占地面积12亩,有两栋教学楼,建筑面积2200余平方米。学校校园环境优美,布局典雅,风格独特,文化气息浓郁,是培育人才的理想摇篮。现有教学班11个,学生494人,拥有教职工23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17人,小学一级教师5人。本科学历占教师的21.7%,大专学历占教师的74%,教师学历全部达标。 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三个”面向为指针,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向管理要效益的办学宗旨,以创办名校为目标,以培育英才为己任,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力求用先进的教育思想、现代的科学体系、现代的教育手段、规范的办学行为、科学的组织管理,优化学校人文环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体现了“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改革活校”的治校方略和管理理念,使学校的各项工作蓬勃发展,教育教学质量、办学品位不断提升。 科学而前沿的教育理念是学校治校、强校、兴校的灵魂,为了使全校教师牢固树立起“为学生的最优化发展服务,为学生的一生幸福负责”的素质教育观,学校紧跟时代步伐,以全新的思维,打造全新的理念。首先确立了“以人为本、以爱育人”的办学理念,确定了“开放化、特色化、现代化”的办学目标。遵循“尊重个性、挖掘潜力、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祖国的腾飞”的办学思想,恪守“用爱心兴盛教育、用责任发展教育”的办学格言,走艺术教育特色发展之路。与此同时,学校还重新制定了新校训、新校风、新教风、新学风,提出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做到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岗位、关爱学生。同时,学校还根据未来教育发展需要将教师的培养目标确立为:热爱教育、品德高尚、治学严谨、水平一流、善于学习、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不断创新;将学生的培养目标确立为:全面发展、突出特长、勇于创新、品德高尚、健康自信。 为提升学校办学综合实力,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保证学校办学目标顺利实现,在“开放罗小,个性罗小”的办学目标框架下,学校又提出了深化学校教育改革实践,构建“人本”教育理论体系和树立个性化教学观,转变教学方式,构建现代化课堂的办学策略。 在学校先进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全校教师牢固树立“学生第一位、学生的需要第一位;课堂第一位、课堂的教学质量第一位”的教育意识,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创新品质”为核心的现代化教学思想。 近年来,在区教育局、装备站的支持下,学校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改善了办学条件,更新办学设备,筹建了计算机网络教室、舞蹈室、音乐室、美术室、多媒体教室。学校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校园信息高速公路系统,即卫星地面接收系统、校内闭路电视系统、校内电视程控系统、计算机联网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及监控系统,成立了网络教研室,建立了校园网站,使我校在区内率先实现了班班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多媒体教学,基本实现了无纸化办公、数字化校园。实现了电视、电脑讲学、远程教学。教师也实现了网上交流和电子备课。目前,学校的现代化教育技术设备不断完善,极大促进了教师队伍的现代化建设,提高了学校教育、教学的科技含量。对学校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学手段的改进、教学效率的提高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学校有一个团结、向上、廉洁、自律、、勇于创新的领导班子。学校领导首先做到“以德服人、以理服人、以情暖人、以爱育人”。时刻关注教师的精神感受,解决教师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尊重教师的人格,用赏识的眼光看待教师的每一点进步,以表扬激励为主,放下求全、求美的思想观念,尊重教师的首创精神,为教师创设了“民主、和谐、愉快”的工作环境,最大限度地发展了教师的潜能。为了实现教师培养目标、学生培养目标,学校要求教师在新形势下必须掌握三种能力:即学会学习的能力、学会合作的能力、学会反思的能力;努力成为学生的“四者”即:成为学生做人和求知的引导者、成为学生特长和潜能的发现者、成为学生成长中的鼓励者、成为学生的欣赏者;培养教师五种意识,即:服务意识、为人师表意识、廉洁从教意识、教学质量意识、团队凝聚意识。与此同时,学校还注重校本培训,通过发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方面作用,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几年来,由于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更新教育方法,学校锤炼出了一支学习型、科研型、创新型、奉献型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潮中,学校各项工作蒸蒸日上、蓬勃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学校先后被雁峰区教文体局评为“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法制教育先进单位”、“教育、教学目标管理优胜单位”、 “两督”创省优工作先进单位;被市教育技术装备站评为“现代教育技术实验示范学校”;被湖南省 评为“省级文明卫生单位”, “精神文明建设示范校”;学校领导班子在2008、2009年度连续被评为“优秀领导班子”的荣誉称号。学校先后有18名教师荣获省、市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荣誉称号,罗君教师荣获区“三八教学能手”荣誉称号,周校长被评为省“优秀校长”、“优秀工作者”;石书记被评为市优秀教师称号。学校承担市级科研课题三项,“营造绿色校园”、“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被衡阳市装备站评为一等奖并作为“十五”期间教育技术重点课题予以表彰。79篇教师论文在国家级获奖,65篇论文在省级获奖,其中两名教师的论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先后有多名学生分别获省、市、区级奖励。 我们相信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在学校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各项工作一定会更上一个新台阶。未来的五年是罗家湾小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为此,我们将大力发展特色教育,为培养适合新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而加倍努力。 自创建以来,经过60余年的风雨历史,学校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的莘莘学子,创造了辉煌的办学成果,成为岳屏教育苍穹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成章小学雁峰校区坐落于雁峰区湘江南路64号,是衡阳市办学最早的通学制民办学校,2002年秋季一开办便享誉雁城,声名远播。学校始终坚持走“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管理强校”之路,以校风好、质量高、服务优赢得了家长的赞誉和社会的好评! 学校参加全国中小学生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大赛获团体二等奖,参加湖南省中小学第二届艺术汇演获二等奖,参加市小学英语课外活动展评获一等奖,参加市少儿围棋邀请赛获一等奖,参加市第三届民办学校文艺汇演获一等奖,参加市中小学生文艺汇演获一等奖,参加市中小学生广播体操比赛获一等奖,参加市小学生健美操比赛荣获第一名。教师参加省市各级教学比赛有80余人获奖,其中获得一等奖的有50余人。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获国家级奖百余人次,获省级奖两百余人次,获市级奖近千人次
岳屏小学小学是一所美丽的花园小学,与市游泳池比邻而居,学校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学校始建于1953年,占地面积5亩,有着50多年的办学历史。校园面积3000多平方米,生均面积13.5平方米。学校有标准的操场、球场,电教室、实验室、仪器室、图书室、广播站、及标准教室。建有冲水式厕所,正规跑道,硬化地面1000平方米。学校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一年四季鲜花不断。绿化率达30%。各类办公设施、教学器材一应俱全。学校现有图书8000多册,生均35册,达到市重点小学图书标准。我校现有教师14人,大专以上学历10人,占总人数的70%,市级骨干教师3人,区级骨干教师6人,高级教师10人,任职合格率100%。参加教学竞赛获市一等奖2人次,并多次获蒸湘区一等奖,学生连续两届参加市软式排球比赛分别获第3、4名。教师撰写各种教学论文,获国家级奖的有4人次,省级奖的有10人次,获市级奖的80余人次。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