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一中,始名新化实学堂,创建于1898年,座落于资江河畔。2003年6月被正式确定为省级重点中学。学校现有校园面积264亩,建筑面积9.2万m2,学生达4800人。学校现有校级领导7人,中层领导9人。 新化县第一中学学校现有在职在岗教师264人,其中有全国劳模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优秀教师7人,特级教师3人,高级教师49人,中级教师98人。学校装备有高标准的教室、图书室、实验室、学生公寓、校园局域网、天文气象台等现代化教学设施。 近三年中,学校参加的重点科研课题有国家级"十五"重点课题5个,省级重点课题2个,市县级课题11个。其中《德育课题》获省科研成果一等奖,电教教材《中学生礼仪录》获省级一等奖。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或获奖论文共200余篇。2000年、2002年高考本一、本二上线率居娄底市第一;2001年、2003年高考本一、本二上线率居娄底市第二。学校先后荣获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省园林式学校等十多项荣誉称号。2003年6月23日,省教育厅正式发文批准新化一中为湖南省重点中学。百年学府,旧貌新颜,四时锦绣。喜古木参天,绿茵遍地。芳菲斗艳,桃李争趣。亭廊幽雅,楼宇巍峨,信步流连画中游。叹佳苑,问三湘四水,谁竞风流?名校享誉神州,助莘莘学子展宏图。赞名宿奠基,先贤创业,薪火相传,英才辈出。工农学商,群星璀璨,各领风骚成翘楚。看吾侪,续丰功伟绩,光照千秋。
涟源三中的前身乃原纯化中小,始创于1941年。 校址在杨市镇道公祠。1953年迁至现址佩兰堂(“佩兰堂”始建于清朝同治年间,是解放前涟源最大的地主庄园之一。其主刘鸿年是清末名将曾国藩的部将,后官至江西道台),先改名为纯化完小,后改名为杨家滩完小。1956年带办初中,1958年秋改名为“涟源县第五初级中学”,1969年春,县属中学下放公社,改名为“杨家滩公社中学”,1970年,不再设置初中,开始招收高中班,12月,学校易名为涟源县第三中学。1987年,涟源县改为涟源市。学校名亦随之改为“涟源市第三中学”。2011年,涟源五中,立珊中学高中部将全部并入涟源三中,组建新的涟源三中。所有合并工作年底前准备到位。 新的涟源三中,在校生将达近4000高中学生的规模。学校将再征地200亩,用三年的时间,办成一所现代化的综合高中。涟源三中,校址坐落在涟源市杨家滩镇新建村。学校现有教职员工118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21人,中学一级教师26人,省级骨干教师3人,地、市级骨干教师15人。现有教学班级28个,在校学生1800余人,校园占地面积87亩,建筑面积30896平方米。面临金盆田氹,北倚湘黔铁路;远观龙山巍峨挺拔,近看孙水碧波粼粼。这里视野宽阔,交通方便,环境幽雅,人杰地灵。少闹市之喧嚣,无厂矿之污染,诚为理想的办学育才基地。 涟源三中的前身乃原纯化中小,始创于1941年。校址在杨市镇道公祠。1953年迁至现址佩兰堂(“佩兰堂”始建于清朝同治年间,是解放前涟源最大的地主庄园之一。其主刘鸿年是清末名将曾国藩的部将,后官至江西道台),先改名为纯化完小,后改名为杨家滩完小。1956年带办初中,1958年秋改名为“涟源县第五初级中学”,1969年春,县属中学下放公社,改名为“杨家滩公社中学”,1970年,不再设置初中,开始招收高中班,12月,学校易名为涟源县第三中学。 1987年,涟源县改为涟源市。学校名亦随之改为“涟源市第三中学”。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