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岳塘区湘钢一校地处繁华的芙蓉西路瓦窑塘街道, 始建于1958年春。学校占地16169㎡;有20 个教学班,学生1149人,在职教职工63人,教师有中学高级教师3人、湖南省特级教师1人,湘潭市骨干教师3人;有省级优秀教师2 人。学校是爱国基础教育全国示范学校、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湖南省红领巾示范学校、湖南省文明卫生单位、湘潭市首批义务教育示范学校。学校近两年新建了塑胶运动场、4000多平方米的教学楼、电脑教室,校容校貌焕然一新。学校拥有一流的教育教学设施,具备齐全的教学功能室,校园网络系统和英特网进教室。学校坚持 “全面育人有特色、管理规范有特点、学生合格有特长”的办学思想,以教风淳厚、学风灵活、特色显著、质量上乘而享誉社会。学校每年开展 “三美”教师、“争创五星文明年组”的评比,开展的“每周年组挂牌课”、“每月学校教研课”、“每期学校竞赛课”、“每年的家长教学开放课”,促进了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近三年,有6位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教学竞赛3人获一等奖、3人获二等奖;18位教师参加市、区教学竞赛,获一等奖8人。教师撰写的论文共计172篇获奖,在全国、省市级正规刊物发表教育教学文章29篇。学校先后有省级课题3个、1个国家级课题获奖。数学课题组被评为湖南省团体一等奖。教育教学质量一直保持市、区一流水平。
湘潭市岳塘区大桥学校是一所具有60年悠久校史的传统名校。始建于上世纪40年代。前身为“板子学校”位于湘江东堤之下。上世纪60年代初,因湘潭大桥的贯通而得名,后因多种原因,曾三易其址。1999年搬迁现址。目前学校校园总面积16700平方米,在校师生近千人。历年来,学校坚持走“人才强校,管理立校,科研兴校”之路,倡导“享受教育,和谐发展”的理念,通过“人文教育”、“创新教育”、“艺体特长教育”,培养品德高尚、学业优良、身心健康、学有特长的创新人才。被评为“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省绿色学校”、“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市窗口示范学校”。A、设施是基础要打造品牌名校,首先就要加强设施建设。近几年来,学校利用创建“示范窗口学校”,“省义务教育合格学校”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政府拨款和企业、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支持。2009年,区委、区政府将该校列为岳塘区第二批“省合格学校”创建单位。湘潭市副市长苏健全、岳塘区区长蒋立军、岳塘区常务副区长王成林、副区长章光明、教育局王可清局长等领导多次亲临学校,指导合格学校创建工作。近年来,先后投入100多万元,严格按照“硬件从实、软件从严”要求,进行各类建设。修缮了学校的前操坪、改造了校门、完成了教学楼的装修美化工程、兴建了两个PDEM篮球场、完善了各功能室的建设,并更新了学生课桌椅,学校电脑室、语音室、劳技室、航模室、图书室、音乐室、阅览室、多功能厅等,各项功能室齐全,设备先进。联点支教单位区财政局、区人事局累计为学校的建设捐资捐物折合人民币7万元。近3年来,学校领导四处奔走,多方筹措资金200余万元,极大的改善了教学条件,改善了师生生活条件和办公条件,美化了校园,浓厚了学校文化氛围。走进校园,令人心旷神怡。B、管理是保障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以陈兵安校长为核心的领导班子,提出了“享受教育,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以先进的理念引领人,教代会讨论通过了《大桥学校发展纲要》,以高远的愿景鼓舞人;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签订了《大桥学校师德师风公约》为科学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制度规范人;推行了“鼓励开拓进取者,奖励业绩优异者,保护默默奉献者,鞭策不思进取者”的绩效工资分配原则,做到多劳多得,优质优酬,奖惩分明,激励人;行政人员和党员做到了“先师生之忧而忧,后师生之乐而乐”,以德服人,以“捧着心服务”为行动准则,对人、财、物及教育、教学过程管理特别注重细节。学校想学生所想,急家长所急,竭诚为师、生、家长提供优质的服务,以赤子之心感动人。家长感动了纷纷自愿捐物捐款支援学校建设;学生感动了,学业成绩明显提高了,献给老师的鲜花也多了,教师感动了,纷纷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涌现了如谭海燕、张新平等一大批的市、区“优秀老师”;如肖啸平、郭欣荣、陈顺娥、周小乐等一大批“优秀班主任”;如苏金静、罗皓等一批“优育德育工作者”;杨逸伦、梁俊、陈兵安、周仁芝等受到区人民政府的立功嘉奖……C、质量是生命学校通过“常规年”、“发展年”、“质量年”系列活动,规范了教育教学管理,改善了教学条件,提高了教学质量,确立正确的质量观。与此同时,学校“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以师资培训为抓手,促进老师专业化发展,为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提供不竭动力;以教科研为突破口,提升学校办学质量。“五育”并举,促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以养成教育为抓手,实施“全员德育”、“全时空德育”。动员全体教职工及广大家长齐抓共管,促进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良好社会公德的养成。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途径,寓教于乐,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每年学校组织开展“校园四节”(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英语节),为孩子们打造充分锻炼,展示自我的平台;每期组织“湖湘文化之旅”,让孩子们在游历湖湘名胜、在瞻仰湖湘名圣的同时,感悟湖湘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进行爱国爱乡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励志教育。游历归来,学校组织开展“讲故事”、“写作”、“绘画”、“摄影”、“制作”等系列比赛活动,把感性认知,内化为知识,把知识精化为能力。让“笃实重践履”的湖湘学风在孩子们身上传承。强化师资,促教师专业化发展学校要求全体教师牢固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每期组织开展“三多(奉献比享受多、学习比休闲多、书柜比衣柜多)劳动比赛”。鼓励教师参加各种业务培训。开展丰富多彩的业务竞赛活动和读书演讲活动,组织实施了“青年教师培养工程”和“名师培养工程”。一大批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成为了教学能手和管理能手。朱妍、肖赛兰、扬逸伦、石剑等分别获得全国、全省数学竞赛二等奖和一等奖。张新平、周仁芝、陈兵安等分别获得省、市“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称号。
湘潭市雨湖区风车坪学校创建于1957年,座落在市中心的解放南路,校园占地面积9000平方米,现有3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900余人,教职员工91人,大专以上学历教师占80%,小学高级教师占70%,特级教师1人,中学高级教师3人。学校坚持以“立足基础,全面育人”为办学理念,以“创特色,争一流”为办学目标,极力推行教育创新和新课程改革,积极开展校本教研,大力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形成了科技创新教育、艺术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一系列的特色教育。学生个性飞扬,尽展风姿!学校以科研为先导。近年来,先后承担了多个国家级、省级课题研究,涌现出了全国优秀教师2人,国家级骨干教师2人,省级骨干教师3人,市区级骨干教师11人。先后有10余位教师分别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德育先进工作者”、“全国三算教学先进个人”、“全国集中识字实验教学先进个人”、“全国华杯赛优秀辅导员”、“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湖南省教育系统劳动模范”、“湖南省优秀教师”、“湖南省科技教育先进个人”、“湖南省优秀科技辅导员”、“湖南省艺术教育先进个人”、 “湖南省关心少先队工作先进奖”“湖南省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湖南省十佳优秀少先队辅导员”、“湖南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市十佳青年岗位能手”、“市十佳优秀青年教师”、“市十大杰出青年”、“市十佳优秀辅导员”、“市十佳爱生模范”、“市十佳师德标兵”、“市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市十佳优秀团员”等。长期以来,学校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以教育质量高而享誉社会。自1998年以来,学校后先获“全国读书活动先进单位”、“十五课题全国运动处方实验先进单位”、“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优秀组织奖、全国“青少年维权岗”优秀单位、“全国少先队雏鹰大队”、少先队“全国百佳红旗大队”、“省艺术教育先进单位”、“省小学干训实践基地”、“省先进工会组织”、“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省红领巾示范学校”、“省科技教育先进单位”等30余次国家、省、市、区荣誉称号,国家教育专家及省市领导多次来参观视察,对学校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高度赞扬。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先进的教学理念,一流的教学设施,高水平的教学质量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面对竞争激烈的21世纪,风车坪人正总结过去,规划未来,继续发扬“争创一流”的精神,迎接更加辉煌的明天!!
湘机小学始建于1947年,是一所历史悠久、质量一流、特色鲜明的三湘名校。学校占地面积132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一万多平方米,现有31个教学班,1574名学生,在职教职工104人,学校是全国科研兴教示范单位、全国“小公民道德建设创新教育先进单位”、湖南省基础教育教学优秀实验学校、省现代教育技术优秀实验学校、省现代教育技术“十五”课题研究先进单位、省“红领巾示范学校”、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省安全文明校园。湘潭市首批示范性窗口学校、市“食品卫生先进单位”、市“绿色环保学校”、市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先进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实验学校和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
湘潭市岳塘区湘纺小学原名湘潭纺织印染厂子弟小学,原属湖南省大型纺织企业——湘潭纺织印染厂的企业办小学,创办于1954年。1998年8月至2000年元月从厂矿逐步脱离,成为湘潭市岳塘区所辖范围规模最大的一所城区完全小学。学校位于107国道湘潭市板塘铺银海花园D区内,占地面积13000多平方米。现有3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045人、教师100人。 学校有100兆校园网,接入Internet,各办公室配备办公电脑。学校配备有校长办公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教育教学管理、校产管理软件及近600GB的教育教学资源库。有62座计算机网络教室、能容纳200多人的多媒体中心电教室、64座语音实验室、校园电视台,“四机(计算机、电视机、幻灯机、录音机)一幕一柜”进教学班。还有电教仪器室、科学实验室、舞蹈训练室、图书阅览室、风雨活动室、美术教室、音乐教室等12间专用教室。200米环形跑道的运动场、小足球场,校办印刷厂、教工食堂等。 “规范加特色”的宗旨,“艰苦奋斗”的纺小精神,“永立潮头”的传家理念,铸就了湘纺小学办学史上一座座丰碑,学校先后被授予:“湘潭市城市规范化小学”、“省文明卫生单位”、“全国少先队红旗大队”、“湘潭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省“十年‘红读’先进集体”、“全国先进实验学校”、“湘潭市首批一级学校”、省“艺术教育先进集体”、 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省“综合实践活动实验基地”、国家“十五”重点课题(体育)实验学校、区市级大型教学观摩活动基地。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多为推介与观摩,在岳塘区、湘潭市小学行列享有盛誉。 学校配有管理、指导教育科研的机构,学校领导始终坚持“科研兴校”的办校方针,积极支持和参与教育科研工作。有健全的教育科研奖励制度、课题申报制度、课题研究管理办法等。学校发展的总目标是:“科研兴校、科研兴教、主体发展、因材施教”,把学校建设成功能齐全、设施一流、管理科学、师资精良、质量优良的全省乃至全国一流特色学校。学校现有在职教师100人,专任教师99人,平均年龄32岁。中师(专)学历10人,大专学历78人,本科学历12人,其中大专在读10人、本科在读18人。小学高级教师职称52人,小学一级教师职称48人。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及普通话水平合格率均达100%。学校有体育专职教师7人,美术专职教师4人(其中1人为市美术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音乐专职教师4人(其中1人为市音乐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社会、科学专职教师4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专职教师3人,英语专职教师5人。湖南省小学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会员7人,湖南省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会员5人,湖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专业委员会会员1人,湘潭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1人,会员2人,湘潭市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员8人。省级骨干教师3人,市级骨干教师4人,区级骨干教师10人。区语文学科带头人1人,区数学教学能手1人。
是一所现代化学校。校园环境幽雅,现代化教学设施设备一应俱全,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良好的育人环境和优美整洁的校园让人深深陶醉、流连忘返。 多年来,在区委、区政府、区教育局的亲切关怀与领导下,建设路学校开拓创新,在办学理念更新、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办学环境、校风、学风、品牌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成效。秉承“全面发展,张扬个性”的教育理念,遵循“精细高效,博采众长”的学校管理理念与以“面向全体、启发潜能”的教学理念,围绕“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德育理念,坚持“崇德、尚美、学渊、志远”的校训、“快乐、文明、自信”的校风、“会学、乐学、勤学”的学风和“爱生、敬业、创新”的教风,不仅打造了一支积极进取、不断创新的骨干队伍,而且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涌现出一大批品学兼优、综合素质强、发展全面的优秀学生,成为一所学生向往、家长放心、社会公认的新兴品牌学校。
湘潭市雨湖区金庭学校的前身是私立金庭简易小学,创建于1912年,校址在十六总后三元街(现名金庭街)原江苏会馆。1927年增办高小班。1941年,由于日机轰炸,迁到湘潭县双板桥桃花冲惜阴小学办学一年。1942年迁回原址。1951年由市人民政府接管,名称为湘潭市私立金庭完全小学,但教职工工资,由人民政府发放。1959年,明确为“公办”,1967年,受“文革”影响改名为“育新小学”,1977年恢复金庭校名,1978年定为湘潭市河西区重点小学。1981年定为湘潭市重点小学。1967年秋季招收两个初中班,1968年,市教育局对初中布点进行调整,学生送入二中。自办学以来学校共培养小学毕业生12258人。学校校园面积为7703平方米,建筑面积为7924平方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学校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拥有“科教楼”、“综合楼”、“教学大楼”。继1982年兴建的一栋12套教工宿舍后,于1994年又新建了一栋24户两室两厅的教工住宅。2002年成功地将新校门改建在美丽的大湖南路旁,新增校园面积约200平方米
我校位于湘潭市以西约30千米的楠竹山镇,创办于1951年秋,原隶属于国家大型军工企业江南机器厂,2005年10月因企业改制由湘潭市雨湖区接管。学校现有教学班级24个,在校学生1258名,教职工68人,教师队伍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校园占地面积20005平方米,校园内绿树成荫,环境优美,绿化用地面积为8019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为6911.7平方米,教学楼、办公楼、各类功能室齐全,有200米环形塑胶运动场;现代教育技术设备齐全、软件充足,图书、仪器、体卫艺器材达到省颁标准。学校教学区、办公楼、运动场等布局合理。固定资产总值为人民币1100万元。 学校制定了“办现代化学校,育新世纪英才”的办学目标,确立了“文明、健康、博学、多思”的校训,形成了“团结、活泼、求实、创新”的校风、“敬业爱生、为人师表、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的师风和“诚实、刻苦、守纪、尊师”的优良学风。1951年至2008年,学校共培养小学毕业生17367人,先后68次获得国家、省、市综合或单项荣誉称号,有100多人次被评为市级以上先进工作者或立功受奖。2003年以来,学校先后荣获区级“示范性完全小学”、“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区市省级“绿色学校”、市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首批义务教育阶段市级示范性学校”等称号,在2008年湖南省“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中做出了突出成绩,受到区市省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和国家教育部陈小娅副部长的充分肯定。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