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雁峰区环城南路小学位于湘江西滨、雁峰北侧,学校历史悠久,前身为船山小学,1954年起更名为环城南路小学,现有教学班31个,学生1831人,教职工76人。校园面积7726 平方米,设有电脑室、图书室、阅览室、卫生保健室、多媒体教室、舞蹈室。教室里安装了电脑、投影仪和电子白板,计算机室有学生电脑94台,仪器室有各类仪器4800余件,图书室藏书40500册, 学校文化底蕴深厚,办学特色鲜明,始终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坚持走“环境育人、常规育人、活动育人”的德育道路,注重人文环境的熏陶,重视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强化行为规范管理和养成教育,努力建设富有创新精神和时代特色的校园文化。“弯腰行动”、“唱童谣、演童谣、用童谣”、“建设个性中队”、“文明示范岗”、“卫生监督岗”、“夺流动红旗”、“小手拉大手”等活动使德育工作变得生动活泼,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把道德认知转化为实际行动,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我校的德育品牌活动“光荣小讲台” 被中宣部定为全国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典型,被中央文明委和教育部评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优秀创新案例、全国德育创新案例,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湖南卫视等20多家新闻媒体进行了重点报道。在2011年12月召开的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上,林润英校长作为全国唯一的校长代表作了经验介绍。校师资力量雄厚,汇集了一批名师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坚持“集体备课”,开展“师徒结对”、“互帮结对”,实施“名师工程”,开设“校长论坛”, 举办专题讲座,鼓励教师交流培训和改进教学方法,促进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造就了一支业务精湛,素质精良的师资队伍。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基础教育领域的科学研究,努力吸纳最前沿的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四步渐进”教学模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坚持“以人为本”,正视学生间的差异,实行分层教学,课后加强“培优辅潜”工作,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最大的发展。2009年,在省小学数学首届主题教研活动中获团体一等奖;2010年,数学教研组被评为“湖南省优秀数学教研组”。 近年来,学校坚持以校本课程开发为突破口,全面推进新课改,认真开展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性学习》获省一等奖、实践课题《小学实践操作课程的开发与实践》获省三等奖,数学课题《小学数学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制作及应用》获市一等奖并在部级立项、德育课题《网络环境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获省一等奖,数学录象课《认识厘米、用厘米量》、劳技录象课《设计白T恤》获全国一等奖;“文明实践小岗位”活动被评为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优秀创新案例。教师论文也在省、市频频获奖,近三年来,教师获得国家级奖励 31 人次,省级奖励76人次,市级奖励134人次。学生参加全国英语大赛、数奥比赛、市作文比赛,获奖人数均遥遥领先。2012年下期,我校六年级和四年级分别参加市、区教育局的教学质量抽测,双双荣获第一名。 学校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成立了鼓号队、“红领巾广播站”、“小记者站”和书法、美术、武术、舞蹈、小主持人等多个兴趣小组,开展了校运会、校园艺术节、祭扫烈士墓、“小手拉小手,走进福利院”、“关爱留守儿童、关爱孤寡老人”、“文明在我心中”演讲比赛、“关爱生命,远离毒品”和“文明卫生,从我做起”签名等活动。田径队、排球队参加市、区级比赛多次获奖,大课间活动获“衡阳市中小学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视频”评比一等奖,健身操《快乐的歌》和《古诗韵律操》深受学生喜爱……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特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校园处处涌动着生机,洋溢着活力。 环城南路小学教风正、学风浓、教学质量优异、学生发展全面,赢得了学生的热爱、家长的信任、领导的称赞、社会的肯定。学校先后获得了“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全国青少年自我保护教育基地”、全国“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示范基地、“全国雏鹰大队”、“全国语言文字示范校”、“中国未成年人网脉工程实践基地“、“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省新课程改革实验校”、“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省红领巾示范校”、“省艺术教育先进单位”、“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省安全文明校园”、“省经典诵读特色学校”、“市示范性小学”、“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红旗单位”、“市文明素质教育先进单位”、“市‘十一五’教科研先进单位”、“市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 “市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等众多荣誉称号。2012年10月,学校作为衡阳市唯一的小学代表迎来了湖南省教育厅王柯敏厅长的视察,王厅长对学校的德育活动、教研教改、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作出了高度评价。 湘江水洗耳目明,雁峰莺飞催我行。岳屏湖畔春光好,岂敢留恋误前程?环城南路小学将在已有历史积淀的基础上,秉承现代先进的教育思想,继续站在教研教改的潮头上,高举素质教育的大旗,探索适合儿童发展的教育,开创雁峰教育的新篇章!
清清浏阳河,亭亭芙蓉花,山青水秀哺育了美丽的东郡小学。 长沙市芙蓉区东郡小学学校占地面积:22亩;建筑面积:7645.56平方米。于2003年由长沙市房地产开发公司出资建设,于2004年8月建好移交芙蓉区政府管辖,并命名为“长沙市芙蓉区东郡小学”。我校前身为樟木坝小学,创建于1911年,学校整体迁址过来时,有11个教学班,547名学生,在岗教师32人,目前新校规划28个教学班,各功能室16间,目前学校有20个教学班,学生1046人,在编教师51人,在岗教师51人。学校立足现代人才观的需要,以“素质兴校、科研立校”为办学思路;以“以培养全面发展和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为办学宗旨,教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创新”。 办学特色 一个国家有国之魂,一所学校有校之韵。东郡小学秉承以书立人的教育主张,培育了一批批优秀人才。书法的内容和文化的传承,前人的精髓和现代的人才观相柔互促,都是我们探讨和追溯的。学校从1995年开始,进行了小学书法教育的实验,通过十年的努力,现在已经拥有了18个书法实验班,形成了人人学习传统文化,个个能写一手好字的教学特色。学校的书法教育课题曾获“长沙市友谊教育科研奖”,举办了“长沙市写字教学研讨会”。在著名书法家李立、谭石光先生的指导下,2002学校成为“湖南省青少年书法教育基地”,2003年学校被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定为“全国书法教育实验学校”。由于特色教育的开展,学校洋溢着浓浓的书法教育氛围,受到了家长及社会各界的好评。制定了一年级、二年级<<书法>>实验教材,2006年8月28日举行了“东郡小学开学典礼即长房东郡杯千人书法大赛”,熊清泉老人和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副主席、以及书法界名流著名流来校,和孩子们一起现场挥毫,为学校题词勉励,省市多家媒体予以高度评价和报道。学校拥有“梦芽”杂志社,为学生开辟了文学交流的天地,也成为学校对外宣传的窗口;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校还非常重视学生活动开展,如:跳绳比赛,学校成为全区甲乙组双料冠军;科技项目:“奇思妙想闯七关”作为区唯一代表队参加长沙市科技比赛,获得第一名;六一节活动,我校邀请家长和孩子们同乐,搭建了场面壮观、效果俱佳的快乐舞台。学校的社会声誉稳步攀升。 校园环境 俗话说:北有一中,南有长郡,我们希望不久的将来能听到:中学有长郡,小学有东郡。作为新建的一所高标准学校,上级领导高度重视学校的规划和发展,芙蓉区教育局更是大手笔的支持学校各项建设,学校拥有一流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是市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且即将成为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同时耗资28万元完成翰墨飘香的书香校园文化建设,鹅池、乐学亭、诗词碑林、文化石、雕塑、浅浮雕墙……营造了一个“花园、乐园、学园”的美丽校园。教育局投资23万元为学校建成了塑胶跑道,拥有全套设备齐全的功能室,使学校硬件环境在芙蓉区小学中堪称一流。 师资队伍 教师是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师资队伍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健康成长。我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学校目前在岗教师有51人,在岗教师中有研究生学历1人,本科学历23人,大专学历16 人,中师学历3人.其中党员教师22人,共青团员7人,小学高级教师30人。这些教师中7人参加省、市、区级教师培训,51人普通话、计算机等级全部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作为教师的专业成长,为了让教师有与时俱进的学习品质,因而师训,成为学校非常重视的工作,每个学科都有专家一对一指导,教师队伍成长迅速。 教学科研 科研兴校是我校的办学方针,尽管是一所新校,但我们深知教研课改对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巨大作用,因此,本期学校申报了国家级现代教育技术课题:“学生‘五负责’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研究”,语文学科申报了全国十五课题“全国语文发展与创新课题”,低年级语文组准备承担全国十五课题:“全球经典古诗文诵读”,课题操作规范,申报、开题论证、立项、深入研究探索等等系列工作均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地实施,每项课题均有专项经费保障,课题组制定了相关制度,每期有计划、有措施、有重点地开展实验研究工作和多角度、多形式地开展研究、交流活动。学校本期就承担教育局两次教研开放活动。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东郡小学将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深厚的土壤,通过墨色使孩子更精神,让特色引领学校发展,以书立人,培育传承和发展人类文明的现代人。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