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第一中学创建于1942年,是株洲城区基础教育的发源地。学校位于湘江之畔,庆云山麓,校园布局合理,林木苍翠,紫藤摇曳,石雕与曲廊顾盼,红花与绿草相映,处处有胜境,四季发春华。校园占地面积72亩。现有教学楼4栋,校舍面积32302m2,可设70间教室;综合办公楼1栋;科教楼1栋,学生公寓2栋,学生公寓面积6700m2,最大容量为1200个床位;师生食堂1栋,面积3200m2 ,可容纳1000名师生同时就餐;艺术培训中心1栋;250米跑道的塑胶运动场一个和一个塑胶风雨跑道。能基本满足教学和学生课外活动的需要。校园内绿化面积约27000平方米,绿化率达43%,是静谧的园林式校园,2010年被评为“株洲市绿色学校”。 七十年的风雨岁月,几代园丁辛勤浇灌,一中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以人民满意为本”的办学理念,秉承“搏”的校园精神,形成了“励志、笃学、修德、成器”的校风,“尚德、博学、谨行、善导”的教风,“刻苦、互学、善思、奋进”的学风,一中成为了莘莘学子向往的知识殿堂。2003年晋升为“湖南省重点中学”,2004年改授“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牌匾。学校现有行政班级36个,在校学生1400多人。教职工189人,其中专任教师138人。教师全为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特级教师3人,中学高级教师72人,市级学科带头人8人,市级城区骨干教师15人,教师数量足够,年龄和职称结构合理。学校重管理、求内涵、强队伍、创特色、提质量、树形象,连续6年实现高考人数新突破,获“株洲市教学质量管理突出贡献单位”称号。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教育部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先进实验学校”、“湖南省师德建设先进单位”、“湖南省文明卫生先进单位”和“湖南省示范性家长学校”“湖南省安全文明校园”。
株洲市芦淞区淞南中学创办于2007年7月,它的前身是南方中学初中部,地处芦淞区董家塅,是一所具有50年办学历史的初级中学。学校秉承了优良的教育教学传统,有着丰富的办学经验。学校现有1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18人,专任教师53任。其中,高级教师13人、中学一级27人,市区学科带头人2任、骨干教师6人。 学校始终坚持“拼搏奉献,精于执教,诚于待人”的学校精神,坚持“教书育人,环境育人”的教育理念,坚持“追求智慧教育,放飞学生心灵”的教学理念,坚持“内强管理,外树形象”的管理模式,以谋求在基础教育的优势地位和可持续发展。 几年来,学校积极探索教育真谛,锤炼出了一个团结向上、求实进取、勇于创新的领导班子,一支学习型、科研型、创新型、奉献型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培养了“全国优秀教师”、“株洲市劳模”——周宏桥等一批爱岗敬业、任劳任怨的株洲教育名师。其中语文教研组被评为我区的名学科教研组,并在2009年代表芦淞区参加株洲市初中语文教师综合素质大赛获得了团体一等奖的好成绩。目前,我校英语组也正在积极加入芦淞区的名学科培育项目行列。通过全校师生的锐意进取、勇于创新,我们在很多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至2009年底,我校共获得了各级团体奖励60余次,学生获得各级奖励247人次,教师获得各级奖励266人次。 我校在各年级全面推行导师责任制,以达到优等生更加拔尖、学困生得到根本性转化、中等生得到巩固提高的目的;实行小班教学,聚焦课堂,着力提高课堂45分钟教学效率;坚持每月校长听评课活动,加大教研教改力度,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009年,我校为了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的以人为本、服务学生、推进我校教研教改工作,在全市内率先推进“主体性课堂”的教学改革。全体教师努力革新,在全区范围内举办的首个“主体性课堂”研讨活动受到了市、区各级教育专家和同仁的一致好评,教育教学质量也得到了明显提高。 我们将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更加积极的行动,更加专业的精神,为芦淞教育的发展增添更亮丽的光环
株洲市第四中学株洲市第四中学简介株洲市四中系湖南省示范性高级中学,地处株洲市荷塘区新四路。学校环境优美,设施先进,校园面积达118.7亩,建筑面积55138平方米,绿化面积达50%。学校现有教职员工236人,教学班级49个,学生总数2454人;5700平方米的科教馆,2300平方米的艺教馆,4000平方米的信息中心,5400平方米的学生公寓,6800平方米的体育馆,耸立香樟翠柏之中,诗情画意的“春之声”音乐广场是学校新的亮点;多功能的塑胶运动场已经投入使用。教师全部配备手提电脑,教室全部装备多媒体设备,以校长办公系统为核心的学校计算机管理系统已形成。是“株洲市平安校园免检单位”、“湖南省园林式学校”、“湖南省绿色学校”、“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湖南省示范性家长学校”、“湖南省安全文明校园”。学校现有专职任课教师174人,任课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有高级教师70人,有4名特级教师,有29名教师成为国家、省市级骨干教师,先后有11名教师成为市级学科带头人。学校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构筑人才高地,实施“成长、成熟、成名”教师培训计划,青年教师协会、校级骨干教师、城区中学骨干教师、学校专家委员会等教师成长梯队完整。连续三年评选表彰了学校“十佳青年教师”、“十佳教师”。2007年汪瀛老师荣获湖南省第五届“徐特立教育奖”,姜野军校长获得“湖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学校鼓励教师参与教育科研,仅2006年一年,学校就有141篇教育教学论文获市级及以上奖励,其中省一等奖19篇,省二等奖21篇,市一等奖25篇,在各类杂志、报纸发表论文40篇。在十一五课题申报中,共有十个课题获得立项,其中国家级课题一个,省级课题六个,市级课题三个。学校高考成绩连年攀升, 2003年一次性本科上线率41.1%,马骏同学获得高考作文满分、地区文科第一名,三位同学考上北大;2004年高考一次性二本以上上线人数达203人,上线率48.6%,2005年高考一次性二本以上上线人数249人,录取率43.3%,2006年高考一次性二本以上上线人数253人,2007年高考一次性二本以上上线人数293人,帅慧敏同学获株洲地区文科第一名,被北京大学录取。高考成绩连续几年居株洲市城区中学前列。学校秉承“一切为了学生终身发展”的办学理念,实行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十分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建立学生校长助理制度,创建《晓荷》文学社、《楚风》读书协会、语言艺术团、“春之声”艺术团等学生社团十余个,引导学生广泛参加社会实践。校团委定期举办“柏园广场文化秀”或“春之声”广场文化秀,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学校精心打造艺术教育品牌,让学生走近高雅艺术,让高雅艺术伴学生成长。学校建有独立的艺教馆,连续五年举办了“春之声”音乐晚会。在近几年株洲市重大会议或庆典中,我校的艺术团队多次参与演出,受到观众的赞誉。艺术专业高考一次性二本以上录取率连年保持在70%以上,在株洲地区独占鳌头。2006、2007年各有四名艺术专业考生被中央美院录取。学校还是市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湖南师大体育学院教学与训练基地。近几年学生的竞赛成绩、高考成绩捷报频传,群众性体育活动如火如荼。2005年我校高中男子篮球队获湖南省青少年运动会篮球赛冠军,2006年学校高中男子篮球队代表株洲市参加省十运会获得亚军,2006、2007年两次获市“三好杯”高中男子组篮球冠军;郭真同学在2007年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田径运动会上获一级运动员称号,被湖南大学特招。株洲市四中的成就和荣誉来之不易。今后,我们将继续秉承“勤奋求实、敢为人先”的四中精神,唱响“创建一流省示范高中,塑造高质量教育品牌”的主旋律,改进德育、教学、教研和管理工作,倡导精细化管理,提高教学效能,把握重点,内涵提质,和谐发展,努力开创学校改革发展建设新局面。友情赞助,中国校园网 http://www.cnxyw.org/
株洲师专附属附中坐落于株洲市高新区炎帝神农城南侧,毗邻株洲市教育局。占地面积192000平方米。学校创建于1998年6月,原为市属中学,2004年因株洲市城区教育布局调整,划归天元区管辖。是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湖南省“平安校园”,株洲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株洲市城区初中优质学校,株洲市“经典诵读特色校”,株洲市“规范汉字书写特色校”。是百姓公认的公办初中“火车头”。学校秉承“让每一个孩子健康,让每一个孩子成功”的办学理念,以英语特色立校,实施因材施教、动态分层的教学管理模式,致力于打造精巧雅致、书香馥郁的校园育人环境,提升校园文化品味,着力于培养气质高雅、品德高尚、学业优良、身心健康、素质全面的一代新人,教育教学质量历年来稳居株洲市公办中学首位。附中具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激情、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学校现有高级教师28人,中级教师 51人。株洲市语文、数学、生物学科带头人三人,天元区学科带头人6人,入选天元区活力课堂人才库骨干教师17人。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