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第二十二中学创建于1977年,是徐州市市区西北部占地面积最大、建校时间最长、教学设施最为完备的市属直管中学,也是市教育局定点发展学校。近年来,我校先后荣获徐州市文明单位、徐州市绿化达标单位、徐州市文明卫生先进集体、徐州市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徐州市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徐州市十佳红旗团委等多项荣誉称号。 我校占地1922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校舍面积6293平方米。经过教育局近几年来对学校的投资建设,如今校园教学楼、实验楼设施齐全,装备精良。装备有现代化的理、化、生实验室各两口。配有数字投影仪、微机的多媒体电化教室六口。56台联网标准化网络微机教室两口,教师电子备课室一口。有功能多样、实用有效的校园网。电教系统和校园网系统的主控室、演播室设备精良、功能齐全。图书馆藏书近3万册。有250米跑道的草皮足球场、近2000平方米的沥青罩面的篮球场。校园主干道近200米的林荫路像一把把张开的巨伞,把炎炎烈日挡在校外,又增添了几分幽静、优雅,是一所名符其实的花园式学校。 近年来,我校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深化体制改革和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开展素质教育,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实行重基础,即重视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重能力,即重视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重个性,即重视禀赋、兴趣和特长的培养;重发展,即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原则,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能够生动、活泼、和谐地发展。我校将逐步成为有规范有特色的、在本地区有影响的、高质量的现代化示范初中。
淮安市第一中学位于市区解放西路166号,前身是受到毛泽东同志赞誉的著名爱国教育家李更生先生创办的私立成志中学,已风雨兼程八十年,虽历经坎坷,但面向广大民众、为国家培养基础性实用人才的目标不变。99年学校被确定为市重点中学以来,更是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开足开齐教学大纲规定的全部课程,为学生今后的多元发展打下必备的基础。 目前学校有42个教学班,在校生2200余人,学校占地32000M2,图书资料,实验仪器,电教设施,校园网络,田径场地等教学装备已经步入先进学校行列,专任教师的学历达标率超过90%,中高级教师比例达到80%,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和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群体正在形成。学校获“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模范学校”,“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示范初中”等荣誉称号,还被确定为“江苏省信息技术实验学校”,“江苏省心理健康实验学校”。 李更生先生,名荃,1883年一月(农历壬午年十二月十五日)生于江苏淮安。曾就学于江北高等学堂,参加过武昌起义。历任江北师范附属小学主事、淮阴县教育科长、江苏省第一届省会议议员、第六师范(淮阴中学前身)学监、江苏省第八中学(扬州中学前身)校长、第六师范附属小学校主事、成志中学校长和江苏省第九中学校长。1927年4月不幸遇刺逝世。先生认为“兴邦必先兴教育”,乃以毕生精力献身于教育事业。他以爱国主义为宗旨,重视师资质量,锐意追求革新,积极改进教学体制内容和方法,反对封建迷信,提倡科学民主,主张男女平等,面向社会,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并热心公益。他认为言教不如身教,自订:“八不箴”,身体力行,终身不渝。其主持过的学校,均成绩显著。1923年当刚成立的私立成志中学倒闭之际,先生接管此校舍,不领分文津贴,捐产集资,为成志垫立良好基础,受到毛主席的赞扬。 学校先后投资数千万元,新建了科教楼、教学楼、综合楼,扩建了体育场,改建了学生宿舍。学生餐厅,添置了高标准、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施,形成了以校园闭路电视系统、计算机校园网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格局。今昔相比,古老校园焕发出青春的活力。教师从事着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非淡泊无以明志,宁静无以致远”。他们为培养祖国的栋梁之材而辛勤地耕作着;我们将继续弘扬更生精神,保持优良的办学传统,因材施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负责。淮安市第一中学热忱欢迎莘莘学子。
东青实验学校是一所今年2月刚组建的九年一贯制学校,有43个教学班,2000余名学生。这所年轻的学校秉承了原东青小学、原东青初中的优良办学传统,着力构建教师学生和谐发展的平台,以优秀的学校文化引领发展,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前行。 学校致力于在科研中打造品牌,是教育部教育科研十五规划课题实验学校、全国教育科研十五规划德育重点课题实验学校、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常务理事单位、江苏省魏书生教育艺术研究会理事单位,办学经验曾在武进区教学工作会议和校长论坛上作了交流。 学校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治学严谨、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现有正式在编教职员工94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包括小中高)9人,小学高级教师32人,区级以上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教坛新秀12人。近三年中,有80人次的教师受区级以上表彰。 在镇党委、镇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办学硬件不断完善,现有标准化物理实验室2个,计算机房2个,电子阅览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科学实验室、科学探究室各1个。 目前,东青实验学校正以“以人为本,构建学生发展平台。以师为魂,提供教师发展舞台。以德 面提升人的素养,使不同层次的人都得到发展,激发创新,彰显个性”的目标,努力探求农村学校高效的办学之路。
南京外国语学校于1963年建校。学校以“培养有中国灵魂、世界胸怀的现代人”为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积极营造民主、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努力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广阔的平台。经过半个世纪的不懈求索,如今的南外已经成为一所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现代化开放型学校,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有外语特长、文理兼通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 南外有强大的师资队伍。目前,全校拥有教职员工320余名,其中教授级高级教师7名,特级教师10名,高级教师130余名;骨干教师中有28人被评为江苏省、南京市学科带头人,41人获市青年优秀教师称号;还聘有外籍教师50余名。南外教师教育理念先进,教学业务精湛,始终以平等民主的态度对待学生,是学生的良师益友。 南外有优秀的学生群体。学校共开设英、德、法、日四个语种,现有初中部、高中部、国际部82个班级在校生4150余人。南外学生起点高,视野宽,主体意识强,积极进取、追求卓越。办学50年来,南外已培养了一万余名高素质毕业生。 南外有鲜明的外语教学特色。优质的师资、小班化教学的模式、多样化的课程设置、频繁的对外交流机会,为学生的外语学习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开阔的文化视野是一个高层次人才必备的竞争力。 南外有突出的文理科教学优势。每年都有大批学生在国内外各类竞赛中脱颖而出。在国际奥林匹克学科竞赛中,我校学生先后荣获八块金牌(1996年物理学徐开闻,2005年信息学朱泽园,2006年信息学朱泽园,2008年化学姜夕骞,2009年信息学毛杰明,2012年物理学谷樵、2013年信息学乔明达、许昊然)。近三年来,南外学生有二百余人次在信息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学科竞赛中获省级以上一等奖。在省级以上的各类文科比赛中,南外学生捧回难以计数的奖杯。 南外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外语节、艺术节、读书节、科技周、体育节、学生会竞选、模拟联合国、春季远足、辩论等活动,为学生锻炼能力、张扬个性、展示特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南外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培育了南外学生自主、自信、自强的精神气质。 南外有频繁的国际交流活动。国际化的视野为南外的发展带来勃勃生机,各种不同背景的文化在校园里交相辉映。学校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波兰、丹麦、荷兰等国家的30多所中学建立了友好学校,彼此间的双向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学校自2002年开始先后开办了“中加双文凭国际高中课程实验班”“剑桥A-Level课程实验班”“IB国际文凭课程班”等,受到广泛欢迎。 在50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将“以人为本”作为核心办学理念,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积极开展素质教育,其办学成效受到学生、家长、高校、社会的一致好评。每年都有大批优秀学生被国内外著名大学录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美国哈佛、耶鲁、普林斯顿、斯坦福大学,英国剑桥、牛津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法国综合理工学院,德国慕尼黑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这些世界著名高等学府中处处能看到南外学子勤奋求学的身影。南外的高考升学率连年居江苏省、南京市之首。 南京外国语学校不辱历史使命,至今已为国家输送了200余位优秀的外交骨干人才,其中有16位校友出任驻外大使,30多位校友担任驻外参赞,40余位校友先后在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身边工作。更多的优秀毕业生在国内外科学、教育、经济、文化等领域取得了杰出成就,成为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为南外的辉煌历史增添了新的光彩。
常熟市昆承中学始建于2001年5月,学校环境优雅,北依常浒河,旁靠江苏省常熟中学,西临新世纪大道,东接星光路,整体设计,设施一流,占地3.9万平方米,总投资4500万元,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校园融现代风格和民族特色于一体。学校现有22个教学班,1287名学生,92名教职员工。学校按照现代教育的要求,确立一切工作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确立以德育为核心,教学为中心,质量是生命的思想;确立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员工的思想;确立以德治校,以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处理校务的思想。学校提倡“追求卓越、打造精品”的昆承精神,努力建设“尚爱、实学”的校风、“创新、奉献”的教风和“立德、自强”的学风,坚持“拓展理科、重视文科、加强外语、深化综合”的办学特色,努力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努力把学校办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常熟市一流的优质学校。学校有一支敬业爱岗、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育硕士3名,本科学历达标率100%,76名专任教师中有苏州市学科带头人1名,常熟市学术、学科带头人34名,常熟市教学能手17名,分布在各个学科。学校的发展已经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建校十年来,学校无论是在校园建设、事业规模,还是在素质教育、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历届毕业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屡屡折桂,学校成为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的定点招生学校。言子故里写春秋,勇立潮头敢为先。常熟市昆承中学正向“小规模、高素质的精品学校”奋勇迈进。
昆山市第二中学创建于1950年,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教育教学成绩斐然,以轻负高效、优质教育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声誉, 99年被评为江苏省首批“教育现代化示范初中” 学校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而设计”的办学宗旨,坚持“合格+特长”的培养目标,坚持“质量强校、特色立校、科研兴校”的办学思路,努力提高整体办学水平。学校确立“高尚、爱国、求实、奋进”的校风,倡导“敬业、爱生、严谨、争优”的教风,弘扬“尊师、守纪、勤学、好问”的学风。 学校以人为本,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各级各类竞赛成绩斐然,学校为上一级学校输送了大量的可持续发展的优秀人才,韩俊同学发明的“钢瓶自动关阀机”在全国首届“长江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中获得三等奖。为了满足更多的学生接受优质教育的需要,易地新建二中被列为2002年度昆山市政府实事工程,投入4500多万元,建筑面积将达3万多平方米。一座新型的现代化校园将矗立在人们面前。 展望未来,前景无限美好,不断进取的二中人将精心描绘发展蓝图,向着高质量、现代化、有特色的目标前进。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以崭新的姿态再创辉煌。
南京民办实验学校(一中分校)是经市教育局批准,由民营资本投资兴建、南京一中承办的一所全日制民办学校。其办学宗旨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办成高质量、有特色、整体推进率高的全国一流民办学校。 南京一中是一所百年老校,老牌的省重点中学、首批省四星级学校、国家级示范学校,以办学理念先进、治学严谨、管理严格、教风朴实、学风扎实而闻名于省内外。 南京民办实验学校(一中分校)是南京一中优质教育资源的延伸和拓展,是一中教育、教学、管理的一部分。分校领导班子、中层均由南京一中派出,具有20年以上的教育、教学管理的经验。他们把提高质量,保证特色,作为学校管理的首要目标,使进入分校的新生可以享受原汁原味的一中教育。 学校现有教师170余人,其主干是一批教学经验丰富的高、中级教师。教师队伍的稳定,带来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学校现有56个班级,2300多名学生。在首届和第二届中高考中均取得优异的成绩,初中部在2006年、2007年中考中,人均考分均超过省重点线40分,名列全市前茅;高中部在2006年、2007年高考中,本科达线率高达68%和76.9%,成绩斐然,受到家长、社会的好评。 学校占地111亩,在名牌学校的分校中离市中心最近。已有的建筑面积,以及教学设备、设施,可满足60个教学班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各种需要。
1938年建校命名为崇真中学,后改名张家港市后塍高级中学,2013年3月改名为崇真中学。现为江苏省重点中学,江苏省四星级高级中学,学校师资力量雄厚,设施完备,教学质量较高。学校连年被评为张家港市双文明单位,连年在高中、初中教学质量综合评估中获奖,先后多次荣获省、市先进集体称号。学校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巨大变化,占地面积160亩,建筑面积近四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亿。现代化学校的设备设施应有尽有,设施水平在全省名列前茅,全市第一。而且教育观念也与时俱进。目前港城新校区已投入使用。学校现有教师135名,其中高级教师14人,张家港市名师、学科带头人6人,张家港教学能手、教坛新修15人。
文枢中学初中部是一所有着50余年办学历史的公办省级示范初中。多年来,学校坚持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确立了“让你充分发展”的办学理念,以“诚、仁、智、健”为校训,以“团结、合作、奋进、创新”为校风,以“严格、严谨、开放、开拓”为教风,以“勤学、善思、贯通、致用”为学风,形成了“传统美德使我更美 优秀文化使我更优”的办学特色,确立了“培养学生做中国人、文明人、现代人”的育人目标和“让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充分发展、健康发展”的办学宗旨。 漫步在文枢校园,温暖的阳光,葱郁的树木,清澈的池塘,曲折的长廊,层叠的假山…仿佛置身于如诗如画的苏州园林。不远处是巍峨的中华门城堡静静矗立,一湾碧绿的秦淮河水从门前缓缓流过,从错落有致的明清式教学楼中传来朗朗的读书声,这样的画面不禁让人感叹,这实在是个读书的好地方。 学校教学设施齐备:有250m的标准塑胶跑道,36间设施功能完备的教室,标准化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微机房各3个,多媒体教室16个,多功能会议厅2个,图书馆藏书达万余册,还设有舞蹈室、音乐室、美术室、史地室、科技室、心理咨询室等。其中学校的实验室、图书馆被评为省标准化实验室和省一级图书馆。学校先后被评为省德育先进学校、省绿色学校、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省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学校、省科技创新先进学校、市教科研先进学校。
学校简介*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学校是一所全新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其前身为苏州工业园区唯亭中学,2004年8月在园区管委会和唯亭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实行初高中分设。分设后学校易址新建并于2004年11月正式投入使用。新建成的唯亭九年一贯制学校是一所环境优美、设施一流、极具现代气息的年轻学校。学校秉承原唯亭中学和原唯亭中心小学的优良传统,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给孩子一生的幸福"为办学理念,以"修身正心、格物致知"作为学校校训,以"团结、诚信、关爱、创新"为学校校风,以"砺志、崇善、尚思、求知"为学风,悉心打造唯亭学校灿烂的未来。*地理位置*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学校地处苏州工业园区唯亭镇,北依葑亭路,南靠沪宁铁路、312国道,学校往北是沪宁高速和风光旖旎的阳澄湖,水陆交通便利。千年古镇唯亭又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浓重的文化底蕴培育了一大批才子佳人。"状元桥畔听书声,草鞋山麓育栋梁","重元寺""状元桥"、"乙未亭"、"草鞋山"每一个文化遗址都记载着这里悠久的历史文化,造就了一个天然的教书育人场所。*硬件设施*学校占地面积 150亩,总建筑面积 43000平方米,学生电脑房、语音室、电视台、多功能报告厅、多媒体教室、400米塑胶标准田径场一应俱全,100兆宽带网接入,校园网、家校通工程可与外界进行方便快捷的信息交流*办学规模*目前学校共有班级47个,其中小学部有22个班,中学部25个班,全校学生1570人。*师资队伍*学校现有在编在职教师152人,平均年龄34周岁。其中拥有中高级教师职称的有108人,占教师总数的71 %;本科以上学历的有126人,占教师总数的83%。学校现有市、区学科带头人7名,区教学、教科研能手、区教坛新秀、市、区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等41人。*学校荣誉*学校先后被评为(或获得)"苏州市网上家长学校实验基地"、"苏州市优秀青少年维权岗"、苏州工业园区"青年文明号"、江苏省"青少年航海模型训练基地"、"苏州市评弹学校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园区"安全文明学校"、苏州市"绿色学校"、苏州市"平安建设先进集体"、苏州市"特色体育项目学校"、"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小学"、"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初中"、江苏省"绿色学校"、苏州市"德育先进学校"、园区"教育科研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荣获2006年度和2008年度唯亭镇先进集体。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