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创建于一九五七年。现有十二个教学班,其中初一四个班,初二四个班,初三四个班,在校学生660名,教职工46人,其中教师44人。 学校占地面积56.6亩,学校在2001年新征土地23.5亩,实施老校改造工程,2002年拆除教学楼宿舍危房3600平方米。当年建教学楼、科研搂各一幢,计7100平方米。目前建筑面积10534平方米,生均达百分之35.6。理、化、生学生实验室达到省定标准。 学校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继续深入贯彻学习十六大报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五中、六中会议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科教兴国战略,切实加强党的领导。改变作风,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近两年中,学校继续保持常州市德育先进学校,常州市依法治校先进单位,武进区教育系统文明学校,武进区文明单位,常州市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区红旗团总支,创建成行风建设先进学校,武进区教育收费规范学校;区“团结、廉洁、开拓”好班子称号,常州市贯彻“两条一规”先进集体,05-06学年区教育质量评估二等奖,创建成区“绿色”学校并被局推荐为市“绿色”学校,05年底高标准通过省示范初中的验收,06年底在第二轮教育督促评估中获优秀级。学校图书馆还创建成常州市示范图书馆,实验室被评为常州市先进实验室,校园网被评为常州市一级校园网。04、05、06年连续评为镇先进党支部。
武进区南宅初级中学创办于1937年,是常州市百所“世纪老校”之一,于1993年易地新建,现在学校占地面积34774平方米,建筑面积6841平方米。教学班9个,在籍学生390人,教职工35人。七十多年呕心沥血,南宅初级中学人才辈出,培养了工程院院士丁伯南教授、数学家曹怀东教授、医学专家岳茂兴教授和钱南忠将军等一大批杰出人才。七十年薪火传承,南宅初中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蕴,形成了独特的办学风格。学校坚持“以人为本,文化立校”的办学理念,始终把“做人、求知、成才”作为学校德育工作主线来抓,突出以师生的发展为本,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同时,关注教师的成长发展,引领教师在发展学生的同时成就自己,教师以“人人是本科”为基本要求,以“早日成为中学高级教师”为奋斗目标。近几年在各级政府和区教育局的关怀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倡导尊重历史、发扬传统、直面现实、负重奋进的精神。学校先后获得了常州市绿色达标单位、常州市首批A级食堂、常州市示范图书馆、常州市一级校园网、常州市武进区规范收费学校、武进区“团结、廉洁、开拓”好班子、武进区绿色学校、武进区学校主动发展优秀学校、常州市生态园林单位、江苏省优质学校等荣誉称号。
坐落于古城常州的东南郊,由邑人戴目于1944年创办,前身为武进县聋哑教育班,1949年更名为常州市聋哑学校。学校占地面积28亩,学校环境优雅,设施日趋现代化,为耳聋学生提供了优越的学习环境和良好的活动场所。 学校坚持以“培养自尊、自强、自立于社会,服务于祖国,残而有为,一技多能的劳动者”为宗旨,从全面提高耳聋学生素质为出发点,逐步形成了“自强、勤奋、团结、创新”的校风;“爱校、爱生、以身立教”的教风;“尊师、守纪、诚实、好学”的学风。 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迎接新的挑战,1990年开始,我校率先开办了双元制职业高中,1995年学校又开设了服装、电脑、点心等专业的综合高中班。首届服装专业学生均获国家三级劳动技术等级证书,100%毕业生上岗就业。工艺美术和电脑专业也有多位学生进入大学深造。 面向未来,学校将抓住给予,加快发展,朝着创建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的更高目标迈进!
常州铁道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又名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校常州铁道分院)由始办于1958年的原国家重点中专常州铁路机械学校组建而成。学校隶属于中国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是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等部委认定的“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机电项目)”、教育部等六部委认定的“国家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中国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内燃机技术培训中心”。 学校地处常州市戚墅堰区,校区占地面积150亩,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各项教学和生活设施配套齐全,校园环境优美。现有全日制在校生4200余人,在职教职工228人,其中专任教师120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百分之三十五,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总数的百分之四十五。学校办学条件优越,教学资源丰富,拥有宽带接入Internet的千兆校园网、多媒体电子阅览室、多媒体语音室、多媒体教室、闭路电视系统、交互式多媒体双向教学系统等一大批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校内建有焊接技术实训中心、数控技术实训中心、内燃机车技术实训中心、计算机实训中心、各类实验室30余个和年产值上千万元的实习工厂校内实训基地,校企结合的职教特色鲜明。 学校设有焊接技术与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设备应用与维修、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计算机网络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电机与电器、营销与策划、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等十多个专业,分别招收初中后五年制高职和三年制中职。 学校与多所高校合作办学,设有工程硕士、MBA、本(专科)层次的函授站、教学基地、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铁路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学校坚持面向企业,服务社会、广泛参与社会培训和企业职工培训,近年来年培训量稳定6000人次左右,形成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相结合的办学格局。 建校近办个世纪来,学校立足铁路,面向社会、为地方及行业培养了大批技术型、应用型、学校就业率稳定在百分之九十八以上。并获得了江苏省“文明校园”、省“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省、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常州市“德育先进单位”常州市“体教结合先进单位”、常州市“社区共建共驻先进单位”“大中专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市“绿化达标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十一五”时期,学校将建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做优、做强、做精”为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走校企结合、产学结合的道路,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向着建设一所具有鲜明职教特色的现代化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目标迈进。
投资1.2亿元的常州市武进区星辰实验学校创办于2000年,位于武进新城区,占地110亩,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现有84个教学班,4200余名学生,400余名教职工。星辰实验学校是武进第一所民办学校,第一所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是“依托名校办民办”的“武进模式”的成功开拓者。学校以“严格而自由”为校训,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创造适合教师发展的管理,创造适合学校发展的文化,以辉煌的业绩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一流的理念: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以“严格而自由”为校训,致力于创造一种适合所有少年儿童发展的高质量的教育。 一流的师资:初中专任教师本科学历达98%,攻读研究生课程者达25%;有江苏省特级教师1名;有武进区级上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教坛新秀48名。 一流的质量:以“适应中考,超越中考”为目标,在追求一流的学科成绩的同时,注重学生各种素质的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学生普遍有良好的生活、行为、学习习惯,有较高的综合素养、学业水平,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有较强的自信心,在常州市、武进区历次学科统考和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04年第二届毕业生参加中考,以610分(满分为700分)的校平均总分蝉联常州市第一,其中录取省常中、省前中、省武高、省奔中等四星级高中的比例达91%。2005年第三届毕业生参加中考,以620分(满分为700分)的校平均总分再次蝉联常州市第一,其中录取省常中、省前中、省武高、省奔中等四星级高中的比例达91.5%。 2008再创辉煌,顾赛君同学以671的高分荣获武进区中考状元,朱焱伟、吴柯含、吴烨雯同学分获武进区第二、第三、第四名,刘臻阳、董桢等8位同学也名列区前十六名。 一流的管理:学校实施“自主——创造型”管理,努力创造适合学生和教师发展的管理。校长庞荣瑞是全国科研型校长、全国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的优秀党政领导、江苏省劳动模范。 一流的设施:学校的各种设施江苏省内一流;投入1200万元进行的现代教育技术建设,全国一流。 一流的环境:“三园”(花园、学园、乐园)“四化”(绿化、香化、净化、美化)式的育人环境,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一流的服务:全体教职工妈妈般的呵护,使学生们充分感受到了家的温馨;城区范围内校车接送,其他地区联系专线车接送,极大地方便了广大家长;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是我们的承诺。
常州外国语学校位于常州市新堂北路13号,现有初、高中57个班级,2400多名师生员工。学校占地近100亩,校舍建筑面积近5万平方米。学校拥有先进的教学设施:教室都配有多媒体、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拥有个性化音像阅览室,琴房、舞蹈房、体操房、乒乓室、棋类室、体育馆等活动场所,新建了现代化的录播教室,拥有设施完善的理化生实验室以及先进的计算机机房和一流的高速校园网络。图书馆面积1000多平方米,藏书量5.4万册,报刊种类344种,音像资料678件。学校充分发挥灵活开放的办学机制,努力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大力倡导充满个性的有效教学,认真实施开发潜能的特色教育,积极探索优秀人才的培养规律。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立足当下,着眼未来”的价值取向,致力于塑造学生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秉承“为发现生命的意义而存在和准备”的教育使命,以“培养未来世界活跃而负责任的公民”为培养目标;坚持“志存高远、求是创新”的校训,专注于有生命力的教育,“让每个生命尽情绽放”。学校较早就将现代教育技术中的教学设计技术融入常态课程,在常州市率先为学生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有适应性的网络课程(学习方法指导、素材性资源、学习结果评估工具),学生在家可以随时随地,根据自身学习需求有选择地多次反复地学习和揣摩。各个教研组都建有QQ群,老师可以在群里研讨教学、交流信息。此外,学校还对中考学科进行了录像跟踪拍摄,各个教研组可以针对任意一节录像课展开教学研讨,以促进教研活动的高效开展。此外学校建有多个教师QQ群,学校行政管理信息的发布沟通和交流都通过网络运行。常外信息化发展水平高,校内教育资源建设和共享的机制和氛围已经形成,师生信息技术技能娴熟,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经验丰富。目前学校正在着手将信息技术与基于标准的教学进行整合,以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效能,服务和引领教育发展,推动常外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由规模普及向深度应用的转型。
在常州市知名企业——侨裕集团董事长、总经理陈礼斌先生的全力支持下,在卜弋镇政府、各级教育行政 部门和全社会的关心下,武进区泰村实验学校——一座新型的现代化学校于2002年8月在常州西大门殷村拔地而起。学 校的建成翻开了卜弋教育史新的一页,为武进教育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 泰村实验学校是以泰村初中为主体,实施整体搬移和合并原殷村、泰西、文昌三所小学而形成,是武进区 第三所九年一贯制实验学校。学校建校时有35个班级,教职工82人,在校学生1426名,一期工程占地面53360m2,建筑面积25300m2,总投资3000万元。学校建筑具有强烈的现代化气息,四座大楼分足鼎立,烘托起六层主楼 ,气势恢宏,浑然一体。楼间小桥流水,假山绕池,庭院香榭,四季常青,放射出无限青春活力;学校拥有精良的学习型师资队伍:素质好、业务强、教风严,学校设施先进,全新;阅览室、图书室、实验室、电脑室、 书画室、舞蹈房、阶梯教室等一应俱全,六楼多功能厅可容纳千余人集会和活动。 泰村实验学校成立时,以校长李国方为核心的中层以上干部共11人,平均年龄34岁.是一支年轻而富有活力,勇于开拓,矢志奋斗的领导班子。侨裕集团聘请了三位富有领导和管理经验的顾问,为学校管理出谋划策。 “林间千朵花太俗,屋角一枝看不足。”学校确立英语、数学两大教学特色,与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正式 签约成为该院英语系学生实习基地,并定期选派外籍教师来校任教。我们就是要让特色教学的“屋角一枝”发 展起来,让社会对泰村实验学校刮目相看。 一个学生是一根琴弦。泰村实验学校致力让琴弦发出美妙的乐章,所有的努力都是为培养他们“雄剑挂壁 ”的壮志,让他们发出“龙鸣之声”。 泰村实验学校在殷村这块殷实的沃土上茁壮成长。依托侨裕集团的辉煌背景,紧紧抓住发展机遇,迎接新 的挑战,既无可避,又无可草率.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泰村实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理念,随着年代的增长日臻完善。为了学校进一步可持续发展,我校又紧紧抓住机遇,05年积极与常州艺术学校洽谈合作办学事宜,06年两校在“一院两校、资源共享、合作办学”创新办学理念下、开创了办学模式的新纪元。在政府规划的施教区范围内,目前,我校现有班级27个、教职工80名、在校学生1356名、占地面100050m2,建筑面积27500m2、建有标准化的400M塑胶道、学生宿舍、餐厅和一流的信息中心。 今后,泰村实验学校将不断以新的要求和姿态报答全社会的厚望。
雪堰初级中学位于山清水秀的太湖之滨,地处无锡、常州、宜兴交界处,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是一所古色古香的花园型校园。学校创建于一九四三年,创始人是国民党元老吴稚晖先生。学校原名“私立道南初级中学”,1955年改为公办;2000年贯彻武进区政府调整高中布局的方针,学校改名为“常州市武进区雪堰初级中学”。学校占地面积47亩,现有二十一个教学班,在校学生908名,教职员工75人,其中中青年教师61人,高级教师18人;市区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16人。学校有较雄厚的师资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里是学生增长知识、培养综合素质、施展个人才华的大舞台。近几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德立校、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积极实施课程改革,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办学成果丰硕,先后获得一系列殊荣:江苏省示范初中、常州市教育督导评估优秀级学校、局级文明单位、常州市依法治校先进学校、中国少年科学院科普基地、武进区教育收费规范学校、武进区绿色学校、常州市卫生模范单位、常州市首批科技特色学校,常州市绿色学校等荣誉称号;学校领导班子评为教育系统“团结、廉洁、开拓”好班子、连续多次在区初中教育质量综合评估中获奖。
常州市武进区湟里高级中学位于龙城西南,相滆两湖之间,是一所历史悠久而完全新颖的江苏省三星级高级中学,校园占地180亩,分为教学、活动、生活、休息四区。廊桥亭榭、心旷神怡;姹紫嫣红、四季飘香;现代化设施设备齐全。教育教学管理科学,骨干教师、高级教师力量雄厚,国家级、省级课题名闻遐迩,社团活动悠久卓越,历年来本科录取名列区、市前茅,是一所名副其实于本世纪崛起的欣欣向荣的高级中学。
前黄镇,名师云集,英才辈出,人文荟萃,状元故里。前黄镇是首批江苏省基础教育先进镇,江苏省教育现代化示范镇,常州市武进区前黄初级中学就位于苏南教育名镇——前黄镇。前黄初中创建于1939年,前身是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初中部,1991年因初、高中分设而易地新建。前黄初级中学于1999年通过首批江苏省示范初中的评估验收,2001年被评为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2002年被评为常州市首届“模范学校”。学校现占地近60亩,现有24个教学班,学生1260多人,教职工近100名。学校整体建筑布局合理,整洁美观。校园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郁,楼群错落有致,教学、生活设施先进齐全。除了有足够的教室用于正常的教学外,图书馆、阅览室、音乐室、书画室、语音室、微机室、电子备课室、广播电视演播室、学术报告厅、音像馆以及各种专用实验室一应俱全。学校还设有标准的田径运动场、篮球场、排球场、乒乓球场,有宽敞明亮、卫生合格的学生宿舍、餐厅、浴室。双向闭路电视系统、多媒体双向教学控制系统和校园局域网的投入使用,更为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的现代化创设了优越的条件。 前黄初中特别注重人文精神的滋润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让“读书支撑生命”早已成为全校师生的共识。目前已成为全国读书育人特色学校、常州市首届“模范学校”、省首批素质教育试点学校。十多年来,学校继承和发扬了前黄中学优良的办学传统,并在新的机遇和历史条件下,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办学风格和品牌优势,用实绩赢得了学生、家长的尊重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成为常武地区基础教育亮丽的“窗口”学校。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