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华罗庚中学创建于1922年8月。创办人为教育家韩大授先生。学校先后用名金坛县立初中中学、金坛县立中学、金坛中学、金坛县中学、华罗庚中学、江苏省华罗庚中学。世界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是该校的第一届初中毕业生。1959年,学校被确定为江苏省首批重点中学。1960年,获全国文教先进单位称号。恢复高考后,学校受到省政府嘉奖令。1985年6月,华罗庚教授在东京逝世,为纪念华罗庚教授,弘扬华罗庚精神,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金坛县中学更名为华罗庚中学。当时的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为学校题写了校牌。1993年,被省教委确认为合格重点高中。1999年4月通过了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试评估验收。12月经省教委批准冠名为江苏省华罗庚中学。2000年4月被确认为达到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标准的省级重点中学。 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68亩。教学区、活动区、生活区布局合理,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宿舍楼、科技馆、图书馆、艺术馆、训练馆错落有致。校园里青松与银杏齐参天,绿草同繁花相光目。树木葱郁,绿荫蔽日;草坪连片,绿草茵茵。华罗庚语录牌、灯箱分布其中,有良好的文化氛围。图书馆藏书9万余册,并有一万多册图书光盘。实验仪器、教学设备齐全,学校建成了校园宽带网,初步实现了学校管理微机化。 学校现有53个班级,在校学生三千余人,教职工两百余人,特级教师2名,高级教师56名,研究生课程班结业9名,现有省级以上课题4个,校刊《华中通讯》已刊出80余期。 学校注重用华罗庚精神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注重素质教育,注重求实创新,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教育质量稳步上升。 八十多年来,华罗庚中学走出一条“勤奋、求实、严谨、创新”的道路,为著名高校输送了大批优秀的毕业生,成为各条战线的杰出人才。除华罗庚教授外,还有受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表彰的“两弹一星”功勋钱骥,中科院院士、物理学家汤定元,中科院院士、地质学家孙枢,中共中央委员、国家地震局局长宋瑞祥,中共中央委员、吉林省省委书记王云坤,军旅科学家虞以新等。
学校坐落于常州市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占地面积330多亩,一期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校园建筑别致优美,富有现代气息,设施一流,设备投入6000多万元,在全省职教界独领风骚。现有在校生5000余人,可容纳住宿生4000余人。教职工350人,学校拥有优秀的教师群体,有全国和省市优秀教师、省职业教育领军人物、市级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教坛新秀、骨干“双师型”教师以及硕士129人,副教授等高级职称教师93人,专任教师本科学历达98%以上,学校常年还有多名外教担任教学任务。
常州市电子技工学校是江苏省重点技工学校、江苏省教学管理规范技工学校,常州市优秀技工学校。常州市电子技工学校创办于1983年9月,至今已有廿三年时间。学校占地面积达64亩、在校生二千余人、教师近百人的江苏省重点技工学校、常电子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国家职业资格电子商务师、物流师培训考核站、常州市社会化技师培训鉴定点、常州市再就业电子专业培训中心、江苏省高新技术人才培训基地学校、常州市文明单位。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倡导“勤奋、求实、文明、创新”的校风,学校多次被评为“常州市德育工作先进学校”、“常州市文明单位”。 学校专业设置以电子高新技术为特色,不断适应市场需求,目前设有高技部五个专业,中技 部六个专业为培养迅猛发展的电子信息产业所需的智能型、复合型操作人才,学校提出“加强基础,提高能力,注重素质,面向社会”的教改原则,积极探索和实施“第二学历”、“第二证书”、“第二专业”、“第二课堂”,成效明显。毕业生适应能力强,就业面广且供不应求,发展前景好。冲电器国光公司、新科集团公司、飞天集团常州齿轮厂、光阳摩托有限公司、常州通讯技术公司、兰陵电器集团等用人单位,每年都录用我校的毕业生。办学23年来,学校为全市输送500余名合格高级技工,7000余名合格中级技工,使5000余人受短期培训,为常州地方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实现了我校对学生的承诺:素质合格毕业生100%推荐就业。 为了圆学生一个大学梦,我校与常州工学院、技术师范学院、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联合办学,实现高技、大专一体化教学,在本校完成大专学业。学校组织参加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常州工学院、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数十所高校的成人高考,2005年高考录取率达88%。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是学生就业,甚至出国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高技班学生完成规定学业可获高级技工资格证书,并可向高级技师(相当于高级工程师)发展。中技班学生学业合格获中级技工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工作后回校深造获高级技工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我校收费合理,严格遵照物价局规定,特困学生享受经济资助、鼓励勤工俭学,成绩优秀享受奖学金。
武进市西林职业高级中学位于常州市西郊,创办于1983年,是武进市属学校。1993年成为国标省重点职业高中;1996年初被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1998年4月又顺利地通过了省职教中心的合格评估。学校占地104.6亩,校舍面积34800平方米。学校有高素质的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现有在编教职工122名,在校学生1632人,41个教学班,10个专业,其中财金类、计算机应用类、烹饪和宾馆服务类为三个主专业群。建有供各类专业学习、实训用的现代化实训楼,有发展学生个性、提高综合素质的活动中心。校内设立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服务站、烹饪和宾馆服务培训考核站,是武进市家电培训中心,又是中央教科所的实验学校,还是军用两地培训基地。学校布局合理,环境优美。 学校始终坚信:质量是学校的生命。多年来,“严”字当头,狠抓教育、教学常规,以管理育人蜚声省内外,以显著的业绩赢得社会荣誉。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又十分重视教育改革和科研,特别是教育课题研究。1995年市级课题结题,又开始了省级课题“职业学校中管理对象与管理主体转化的研究”,并于1997年底结题,1997年参与了教育部“九五”规划重点课题“面向二十一世纪提高教育质量的研究与实验”。学校人才的培养规格是:谋职创业型人才。西林职高除了继续高质量地办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搞好就业和再就业的岗位培训外,把握中等职教与高等职教的衔接教育。据资料表明本校读大学(即对口高考、成人高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有关大学联办大专班),学生升学人数每年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高考成绩始终名列全市榜首,98年有88名学生参加对口高考,实际录取76人(本科14人),录取率为86.4%,其中统计学、财务会计、市场营销、计算机、旅游管理专业均囊括了常州市的前三名。成人高考达线率和录取率均为75.7%。 学校办学以来,坚持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产业结构调整为依据,全面素质教育为核心,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原则,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开放式教育、封闭式管理”的德育特色;“应市场需求,重实践应用”的教学特色,“基本质量靠常规,提高质量靠科研”的治校特色。多年来,西林职高以很高的办学质量,吸引了全国各地前来参观考察者达2.8万多人次,同样以很高的办学质量为社会输送了3224名合格毕业生,毕业生专业技能过硬,适应面广,前四年的就业率达98.53%,其中对口就业率达81%,而宾馆服务、烹饪等专业则100%对口就业。根据不同时期的人才要求,及时调整培养目标,为劳动、人事部门培训具有初、中、高级技术人员1220人次。自1993年以来,学校16次受常州市表彰,20多次受武进市表彰,先后获得“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职业高中教学管理先进学校”等荣誉。现在,学校正在加强专业现代化建设,争取把学校办成国内一流、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化职教名校。
我校是常州市教育局为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让流动儿童和城市孩子一样享受优质教育,创办的第一所公办流动儿童专门学校。学校地处天宁区红梅街道三里庵63号,占地50余亩,现有教学班18个,八百名学生来自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员工49名,其中市学科带头人3名,市教坛新秀3名,市教学能手3名,市德育先进工作者3名,市优秀班主任2名,市“十佳辅导员”1名,具有本科学历者22名,教职工平均年龄33.5岁。近年来,学校的发展得到了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常州市四套班子的领导曾多次来我校视察指导工作,对流动儿童入学问题倾注了满腔热情,对学校的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市教育局加大了对学校的投入,装备了微机教室、多媒体教室、舞蹈房、科学实验室等专用教室,改扩建了操场、篮球场,安装了校园闭路电视,整治了校园环境,校内绿树成荫,设施设备齐全。教育局对学校的领导班子建设高度重视,目前学校领导班子的三位成员分别来自常州市三所省级实验小学局前街小学、实验小学、第二实验小学,提高了学校管理的质量和品位。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了常州市文明单位、江苏省绿色学校、常州市卫生模范单位、常州市绿色学校、常州市德育先进学校、常州市教育收费规范学校、教育局“团结、廉洁、开拓”好班子等殊荣。 近年,在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学校规模得到了进一步扩大,师资力量得到进一步充实,给学校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我们将在办学中秉承“为流动儿童未来的幸福生活奠基”的办学理念,面向流动儿童,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让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同步发展,使本校成为来常的流动人口子女首选的“环境优美、师生健康、社会满意”的学校。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