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高级中学始建于1934年,前身是县立江宁中学,先后五迁校址,六易校名。1980年被江苏省政府确定为首批办好的省重点中学,1992年学校通过检查验收被批准为省合格重点中学,2002年4月通过国家级示范高中的验收,2004年3月转评为江苏省首批四星级普通高中。学校两次被省政府授予“江苏省文明单位”称号,先后获得过省德育先进学校、省教科研先进集体、省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自1980年被确定为江苏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后,全校师生承继优良传统,团结协作,推行改革,逐步形成了“诚实、严格、勤奋、创新”的校风、“严谨、求实、进取、爱生”的教风和“勤学、精思、好问、多练”的学风。迈入新世纪后,学校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创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的前提下,确立了“立足学生终身发展,为学生做人、求知和创新奠基”的办学理念。 经过70年的历练耕耘,江宁高级中学已培养出了二万多莘莘学子,造就了当代著名作家路翎、著名经济学家刘国光、中国工程院院士宫先仪、空军副司令员王良旺、中国驻芬兰大使张直鉴、中国海关总署署长盛光祖、亚运会马拉松冠军赵友凤等一大批杰出人才。近年来,在全校师生的努力下,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高考本科录取人数连年在五区县列第一,在南京市省重点高中居前列,先后培养2000年南京市高考状元张鋆、2004年南京市高考第二名高强等优秀学生,每年都有数十人被清华、南大、上海交大等名校录取。
南京市金陵中学创建于1888年,原为美国基督教创办的汇文书院,后更名金陵大学附属中学,简称金陵中学。1951年改名南京十中,1988年恢复原名金陵中学。现为江苏省重点中学、模范学校、国家级示范高中。百年来,我校培养了4万多名毕业生,陶行知、吕彦直、吴仲华、厉以宁等著名校友和他们创造的不朽的业绩为金陵中学的历史增添了无限的光彩。因此,我校被誉为“英才摇篮”。 坐落市区中心——中山路169号,占地5万平方米,环境优美,师资优良,设施齐全,设备先进。现有初、高中58个班,学生3128多人,教职工236人,其中特级教师7名,学科带头人12名,优秀青年教师34名,高级教师94名。许多著名高校教师和高级科研机构的院士在校担任兼职教师。金陵中学是一座面向国际的名校。目前,金陵中学与美国、英国、俄罗斯、日本、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的知名中学建立了友好关系,并经常组织师生间的互访和交流活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校遵循邓小平“三个面向”指示和党的教育方针,继承和发扬优良办学传统,逐步深入教育改革。1996年开始,先后实施了《以学分制为制约和激励机制的高中全面素质教育改革方案》,举办了高、初中实验班,增设研究性学习课程。学生在提高全面素质发展个性特长方面成绩显著。学生荣获国际中学生数学和信息学奥赛金牌3枚、银牌2枚,女篮和女排曾获得全国中学生比赛冠军和季军。我校是省、市德育先进校,先后被评为“全国体育红旗学校”、“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高级中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办学历史的名校,是江苏省重点中学、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全国航空(航天)模型活动重点单位、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活动先进单位、全国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百家示范校、全国创建“平安校园”示范学校、国家教委(教育部)中学整体优化改革实验学校。学校位于南京市白下区御道街35号,地处南京市紫金山南麓,月牙湖畔,背依南京明皇宫遗址——明故宫公园。周边道路绿树成荫,御道古街上青松傲立,见证了学校的变迁与发展中几代人坚持不懈的奋斗历程,蕴含着南航附中几代人不屈不挠的执着精神。自1934年周至柔将军创办“民国空军子弟学校”以来,学校伴随着中国现代教育发展的脚步成长,坚守航空本色,情牵航空发展,五迁校址、七易其名。走过坎坷荆棘之途,不改栋梁培育情结;历经沧桑岁月洗礼,焕发历久弥新生机。校以师名,名校出名师。学校先后自己培养4名,引进1名江苏省特级教师,培养出10多位市区学科带头人,20多名市区优秀青年教师。在职教师中,89.9%教师拥有中高级职称,15.1%教师为硕士研究生。校以生贵,名校出名人。几十年来,学校桃李芬芳满天下,英才辈出成摇篮。校友中不仅有汪承灏、张克华等院士,也有钱剑秋、郑亚东、李万程等技术精英,有刘基法等为代表的国防英才,也有郑小瑛、陶思耀、周莉、常留柱、何兆华、王庆生等为代表的艺术名流,也有世界冠军张鹏辉为代表的体育健将,还有数以万计的在各个岗位上为国家辛勤工作,为国家发展作出贡献的各类人才。近年来,学校充分利用周边高校和科研院所聚集优势,不断深化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解放军理工大学工程兵学院、通信工程学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秉承团结、勤奋、求实、开拓的校风和严、实、精、活的教风,不断深化学校办学内涵,以航天精神为指引,不断凸显航空航天特色,教育教学不断迈上新台阶。今天的南航附属高中正意气风发,锐意进取,不断攻坚克难,不断攀登新的教育教学高峰,不断追求教育教学业绩的新跨越,不断续写学校发展的新篇章!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