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第三高级中学是一所具有百年悠久办学历史的江苏省四星级高中。我校坐落在白下区太平南路商业街。校址原为创建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的上元高等小学,而后四易其名,1938年改为正始中学,1946年学校改称为南京市第三中学。从四十年代正始中学的“格物致志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到五十年代的“诚朴友爱勤学向上”;到八十年代“五有一和谐”的办学蓝图和九十年代的“教学生学会做人,教学生学会学习”,学校贯穿着一条“治学做人”的办学理念。1995年被确认为南京首批重点高中,1998年被确认为江苏省重点高中,1999年被评为江苏省模范学校,2005年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四星级普通高中。根据白下区政府有关教育布局调整的决定,2005年南京三中高、初中分别独立设置。独立高中为两个校区,即“三中本部校区”(白下路117号)、 “三中高三校区”(金銮巷2号)。2005年8月,独立初中移址办学(校址:文昌巷63号,原南京22中校园),更名为“文昌初级中学”,实行了“三独立”。2011年4月,经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批准,南京三中、南京六中两所百年老校资源整合,成立新的南京市第三高级中学。学校秉承陶行知老校长办学思想,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在推行素质教育的道路上积极探索适合不同学生终身发展的教育,坚持办学的多样化和特色化,努力把新三中办成江苏省四星级优质高中校、全国学陶师陶基地校、国际有影响的素质教育特色示范校。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学风、教风和校风深入人心,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和充分肯定。学校现为一校两部和四个校区的教育规模,其占地面积达80多亩;学校现拥有98个教学班级,在职教职工432人,在校学生4100多人。教师队伍中拥有江苏省特级教师、市区学科带头人、市青优120人,博士、研究生学历80 多人,一批教学业务精湛、管理经验丰富、工作精力充沛、教学实绩突出的优秀教师构成了三中高素质的教师群体。校长吕天纵是南京市名校长,首届行知奖获得者,自2004年南京市教育局对高中的办学绩效进行评估以来,学校连续八年获得南京市高中办学绩效和高考质量两项最高奖励,今年还蝉联南京市第二届校长质量管理奖。学校重视素质教育,建有校本课程教研组,15年来,每学期都开设二十多门校本课程。体育、艺术和科技等校本课程已经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影响,特色显著。文昌校区-原南京市第二十二中学(初一、初二校区):南京市白下区大行宫文昌巷63号。金銮校区-原南京市第六十七中学(初三校区):南京市白下区金銮巷2号。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在鼓楼之侧,玄武湖之畔,地处城中,交通便捷,闹中取静。占地72亩,是城中校园最大的学校。校园幽静,绿树成荫,四季飘香,是南京市十大景观校园,江苏省四星级高中,国家级示范性高中。近几年连续三届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单位,在05年南京市教育工作会议上,被评为“南京十五教育发展先进单位”。学校设施一流,设备齐全,将建成能容纳千人住宿的学生公寓,高中今年下半年将实行全寄宿制管理。 目前南京市第十三中学有高中教师149人,其中特级教师8人,教授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67人,南京市名校长2人,南京市名教师3人,南京市级学科带头人14人,区学科带头人20人,市青年优秀教师21人,硕士学位研究生(包括在读的)51人。 校训是“志远行近”,“志远”是指“志在中华,志向高远,志在一流,志者必胜”,“行近”指的是“行在脚下,行在今天,行在细节,行者必成”,“志远行近”体现了“着眼大处,小处着手”的理念,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的办学核心价值与奋斗目标。 提高学生素质,从读书习惯、生活习惯抓起,“管好时间”,“一进校就学习”,“减少隐性浪费,提高课堂即时率”,“加强精细化管理,坚持个性化教学”,从“过好有道德的课堂生活”做起,从“管住嘴、打好球、走好路”做起,把先进思想转化为明明白白的要求,把先进理念转变成实实在在的操作步骤,坚持“素质+效率”的教育模式,大踏步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这几年,学校充满活力,充满朝气,不仅体现在教学质量的快速提高上,而且也体现在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上。李彦甫同学获得“十运点火仪式畅想大赛”唯一金奖,刘冬阳同学是获得“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的唯一中学生,在继吴菁《伤心儿女》、蒋新婕《赤兔之死》获得高考作文满分之后,姜缪晨《园林·人生》又一次获得了高考满分,还有三百多人次在省市奥林匹克赛中获奖,在全国英语大赛、机器人大赛、省作文大赛等比赛还有体育、文艺竞赛中获一等奖。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