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1日,因园区教育布局调整的需要,由原苏州工业园区第七中学和苏州工业园区斜塘实验小学合并成立苏州工业园区斜塘学校。学校位于园区湖东斜塘地区,南接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北依斜塘老街,西靠美丽的金鸡湖,交通便捷,环境优越,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学校占地面积65706平方米,建筑面积45000平方米,办学规模为8轨72个班,是一所全日制九年一贯制学校,为管委会直属事业单位。学校以“明德、博学”为校训,以“修身齐家、笃志近思”为校风,以“业精于勤、止于至善”为教风,以“知行合一”为学风,注重内涵发展,追求教育卓越,倡导用书香校园浸润纯真心灵、用感恩教育搭建德育平台、用特色文化塑造学校品牌。学校将以现代教育理念与精细化管理为支撑,以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依托,以斜塘地域文化为底蕴,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打造一所富有苏州“味道”的现代化学校。
常熟市绿地实验小学创办于2007年,是常熟市第一所由企业出资建设、政府管理运行、名校参与办学的现代化新型实验学校。学校秉承“精致管理,和谐共生,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倡导“绿地实小,理想教育,成才希望”的办学宗旨,把“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充满希望,让家长对孩子的成长和成才充满希望,让教师对教育的充盈和幸福充满希望,让社会各界对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充满希望”作为办学愿景,树立“精、恒、和、美”的校训,弘扬“崇善求是,守正维新”的校风,“厚德积学,励志敦行”的教风,“勤学善思,尚和健美”的学风,团结拼搏,开拓进取,努力追求高平台上的优质发展。学校环境优美、设施一流,是一所融书香校园、数字校园、绿色校园、人文校园、健康校园、平安校园于一体的现代化新型学校。校园建筑融合了“常熟老街”社区的整体设计理念,体现典型的石库门风格,给人以“古朴中散发淡雅之气,庄重中流透大气之风”的厚实之感。学校以常熟老街名来命名每幢楼宇,并将“常熟老街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德育实践研究”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课题开展研究。布置有“常熟古代名人”、“常熟近代名人”、“常熟当代名人”、“常熟两院院士”的名人长廊,科学、音乐、美术的主题长廊。学校把办理想教育的办学思想融进了校徽的设计理念之中,将象征希望的绿色和橙色作为学校视觉形象设计的主色调,并将校徽图案应用校园内部标识系统、指示系统和宣传系统,整个校园透射着统一、和谐之美。
苏州高新区长江小学校是2007年11月经苏州高新区管委会批准设立的一所公办全日制小学校,位于苏州高新区浒墅关经济开发区珠江路904号,隶属于苏州高新区阳山街道,由浒墅关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于2007年投入约3000余万元进行建设,次年8月竣工。2009年9月首次面向施教区招收了一年级新生两个班级,2010年8月正式独立办学并迁入现址。学校设计规模为6轨制36个班,占地面积24805.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8004.91平方米,可容纳1600名学生。拥有标准化教室36个,微机室、音乐、美术、舞蹈教室、科学探究室、科学实验室、体育馆、图书馆、食堂、信息中心、校园电视台、大型录播教室、报告厅等现代化教学设施完备,建有千兆网络为骨干的校园网,为教育教学提供了坚实保障。目前共有一至五年级学生共18个班约640余人,教职员工50余人。 学校树立“以德立校,全面育人”的办学宗旨,以“为每一位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为办学理念,秉持“诚信做人,用心做事”的校训,“融和、创新、致远”的校风,“爱生、博学,善导”的教风和“崇德、勤思、乐学”的学风,努力让每一位孩子快乐地学习,让每一位教师幸福地工作。 建校以来,在上级领导的关怀和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已荣获“苏州高新区平安校园创建先进集体”、“苏州高新区无烟单位”、“苏州市绿色学校”、“苏州市平安校园”、“苏州市德育先进学校”、“苏州市图书馆一级达标学校”等称号。全体长江小学的师生,正为共同绘就开发区灿烂辉煌的明天而扬帆起航。
江苏省常熟市石梅小学座落于江苏常熟虞山南麓,梁昭明太子读书台旁,创办至今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几百年来,学校虽几经变迁,历经坎坷,但始终秉承严谨治学之风,造福桑梓之责,为地方和国家培养了大批建设人才,赢得了社会广泛赞誉。 据《重修常昭合志》记载,清康熙年间,粮守道刘殿邦于虞山南麓梁昭明太子读书台畔构筑蹑云山房作游憩之所。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邑人陶贞一、言德坚等集资1220两银,向刘殿邦及子契买蹑云山房,并山地各屋,作邑人子弟读书场舍。清雍正三年(1725年),粮储道杨本植捐银500两作修缮蹑云山房和课士之费,并将山房正式额名为游文书院。两代帝师翁同龢曾就读于此。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邑人庞鸿文、邵松年修建斋舍,将游文书院改办为常昭学堂,是当时常熟最早创办的新学之一。光绪三十年(1904年),常昭学堂更名为石梅高等小学堂,宣统元年(1909年),改名为常昭公立高等小学堂西校,通称石梅公校。 民国期间,社会变迁,频繁并校,校名多次变更。民国元年(1912年)三月,竞化女子学堂迁入,更名为常熟县立女子高等小学校,并试办附设初中,民国17年(1928年),定名为常熟县立石梅小学,在此期间,先后有李王宫海虞市立第五国民小学(原敦行小学)、书院弄私立思文小学并入。民国26年(1937年)11月19日,常熟县城沦陷,学校一度被迫停课。民国31年(1942年),学校更名为辛城镇小学。民国32年(1943年),复名常熟县立石梅小学,民国35年(1946年),改名为常熟县虞城镇石梅中心国民小学校。 1949年4月,常熟解放,从此,石梅小学的历史也揭开了新的一页。1950年,学校更名为常熟县石梅中心小学。 1951年3月,常熟县立师范学校改名为常熟师范学校,石梅小学被定为常熟师范附属小学。1962年,常熟师范学校停办,学校复名常熟县石梅小学。同年,“石梅”、“学前”两校被定为学制改革试点学校,并由县直接管理。“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改名为常熟县红梅小学。部分教师下放劳动,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受到干扰。1969年春,学校建立由“工宣队”代表、群众组织代表、革命领导干部“三结合”的学校革命委员会。1972年4月,学校单独建立党支部,陈荣生任党支部书记。1978年,学校复名常熟县石梅小学。1983年撤县建市,学校更名为常熟市石梅小学,为常熟市直属小学。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学校进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全体教职员工追寻着百年文脉的起点与基点,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实现着教育理念、教育设施、队伍素质的现代化,学校教育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1992年,学校获江苏省电化教育示范学校称号,1993年、1997年两次被江苏省教育委员会授予江苏省模范小学称号,1998年4月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同年12月被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授予劳动技术(劳动)教育先进学校称号,1999年12月被全国中小学教学改革研究中心评为全国推进素质教育先进单位,2006年4月被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授予2005年度教科研先进单位称号,2009年12月被江苏省教育厅评为江苏省首批和谐校园。 新世纪的春风也给学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004年,学校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开始了就地改扩建工程, 2007年,新校落成,小学部占地面积22942.4平方米,建筑面积19706.08平方米。附设幼儿园1所(有总部、分部两部)。幼儿园分部占地面积4389.9 平方米,建筑面积3271.75平方米。 至2009年,小学部共有教学班42个,学生1952名。幼儿园有17个班,幼儿626名。学校在编教工173名,其中,中学高级教师4名,小学高级教师100名,全国优秀教师1名,全国优秀辅导员1名,江苏省优秀教师1名,苏州市名教师1名,苏州市学科带头人3名,苏州市首批教育技术应用能手3名,常熟市学术带头人5名,常熟市学科带头人28名,常熟市教学能手45名。 石琢成器,梅绽浮香。经过历代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常熟市石梅小学成就了自身卓著的声望,并焕发着无限活力,向着更有品味、更优品质、更高品格的目标迈进。
苏州学府实验小学校的前身为苏州学府实验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的学校。自2012年8月中小学分离后,成为了横塘辖区内又一所独立的公办小学,现坐落于苏州国际教育园北区,自然、人文环境得天独厚。学校东临大运河,南望上方山,西眺七子山,自然环境幽静怡人。四周高等学府众多,文化气息浓厚。作为一所新的小学,学校积极继承优良传统,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狠抓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提高办学成绩。办学四年多来,学校已先后获得“苏州市德育先进学校”“苏州市依法治校先进学校”“苏州市中小学合格心理咨询室”“苏州市第五批廉洁文化建设示范点”“苏州市平安校园”“苏州市少先队达标学校”“苏州市绿色学校”“江苏省档案工作三星级”等荣誉称号。学校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宗旨,教风严谨,教法活泼,紧扣“宜学之府、乐学之府、勤学之府、善学之府”的办学目标,注重过程性管理的实效,努力为每个孩子创造成长的空间,从而不断推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学校现占地面积15620平方米,建筑面积7589平方米,绿化面积约3000平方米,学校设施设备先进,班班都安装了空调。学校现有13个教学班,学生531名,教职工34名。学校十分重视特色建设,正着手思考学校的特色发展方向。目前,已初步酝酿形成以下三个方面的特色建设努力方向:一是努力建设富有地方特色的德育品牌,二是努力加大学生社团的建设,着力打造第二课堂。三是努力挖掘学府内涵,以“国学”为抓手,打造书香校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坚信,通过全校师生奋发努力,团结进取,定能开创我们学府实验小学的教育新篇章!
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校地处高新区新一轮跨越发展形象和窗口的苏州科技城内。主要满足科技城居民以及企业员工子女接受高品质的小学教育。 根据苏州科技城建设现代化、国际化一流科技新城的跨越发展目标及科技城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科技城管委会领导高瞻远瞩,倾力打造知名教育品牌,充分利用区内现有优质教育资源,将我校作为苏州新区实验小学科技城分校,学校从开办伊始就实施高质量、高品质的教育管理。 学校性质:苏州科技城管委会所属全日制公办小学。 办学宗旨: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完善区域配套,使科技城内企业员工及居民充分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努力造就能终身学习,善于独立思考,应变能力强,富于创造精神的时代新人。 办学理念:将“六年影响一生”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注重学生知识的积累,习惯的养成,人格的塑造,创新欲望的萌发。办学中将始终围绕“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的办学总目标。以“和谐向上 快乐同行”为校风,“博学善导 宁静致远”为教风,“快乐学习 多元能力”为学风,致力于学校人文环境建设,营造教师善教、乐教、胸有抱负,学生会学、乐学、多元发展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建立民主化、科学化的管理体制。工作中将以科研为先导,努力探索《新课标视野下的生本课堂构建》,通过课题的实践研究,打造“美妙课堂”,早结硕果。 办学规模:已于2011年9月正式开学,学校初期在苏州实验中学科技城校内。从一年级开始招生,逐年增加,目前有一、二年级四个班。将来新学校的建设规模为6轨,36班。 师资配置:逐年招聘省、市内优秀教师。 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校将在区教育文体局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带着科技城管委会领导的希望,带着家长的祝愿,在苏州科技城这座绿色、智慧之城扬帆启航:对孩子来说,是成长历程中一个全新的起点;对老师来说,是又一段辉煌事业的开始;对学校来说,它所引领的,必将是科技城实小灿烂的每一天! 我们坚信:学校有来自各方的优秀教师,有科学发展的正确指引,未来必将能建设一个美好校园、活力校园、魅力校园!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