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市机关幼儿园位于张家港市营房弄47号张家港市机关幼儿园隶属于市机关行政管理局,创建于1962年,前身为机关托儿所,1992年正式登记注册为机关幼儿园,是一所公办全日制和寄宿制合一的幼儿园。现有东西两个园区,东园区位于暨阳东路118号,西园区位于市中心营房弄47号,共设有班级20个,园内有创意空间、棋类活动室、重彩室、音体活动室、图书室等多个专用活动室,是一所设备设施先进的省示范性实验幼儿园。张家港市机关幼儿园以“爱”为魂,以“实”为本,致力于“一切为了孩子、服务家长、服务社会”的办园宗旨,逐步形成了“团结、敬业、求实、创新”的园风和“挚爱、善诱、严谨、活泼”的育人风格,赢得了家长的社会的普遍赞誉,连年被评为张家港市文明单位。作为省级示范性实验幼儿园、首批教育科研先进幼儿园,张家港市机关幼儿园坚持走“科研兴园”之路,建立了国家级、省级、市级、园级交叉的科研网络,成为了国家教委、国家科委中、小、幼现代科技教育实验学校,并正式出版了《幼儿园现代科技教育活动精选》和《幼儿园现代科技教育实践与研究》,在艺术教育和科技教育的结合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科技启智、艺术养性”的园本特色已展露出勃勃的生机。面对21世纪的挑战,张家港市机关幼儿园的耕耘者正以执著的追求、睿智和勇气,努力为孩子成功的一生奠定基础。
苏州市天元阳光花地幼儿园占地35亩(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容积率0.77,建筑密度31.4%,绿化率52%,拥有开阔的户外幼儿三浴锻炼活动空间,幼儿水浴池、淋浴房。主体建筑以两条并排畅游的鱼作整体形象,象征幼儿园活泼、亲水、健康、个性的办学理念。建筑外部的柔和曲线打破了一般建筑以直线为主的冷峻外观,给整个校园营造亲切自然、谦和柔美的人性化环境,是孩子成长的理想场所。幼儿在人文艺术与自然环境两种情景的良性互动下,不断健康发展,形成充满活力,勇敢、健康、自信的阳光品格。幼儿园内设14个班级,教室布置舒适、优雅、富有童趣。园内还设置舞蹈房、科学宫、阅览室、家长休闲室、小社会室、建构室等室内活动场所。另有300平方米的戏水池、沙池、塑胶跑道、塑胶操场、溜冰场及小山洞、山丘、草坪等户外活动场地,给孩子一个接触大自然的环境。
三月阳光亲子园是在2005年3月19日正式成立的,是昆山第一家证照齐全的亲子园。位于昆山市马鞍山路的拱辰路香樟园20栋1号,紧邻景色优美的亭林公园,环境幽雅温馨,并有多路公交车可直接到达,交通十分便利。 三月阳光亲子园,是一所专业从事0-6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幼教机构。采用蒙氏教育理念,引进奥尔夫音乐、感觉统合训练,让宝宝在游戏的同时进行潜移默化的学习,提高各项综合能力,使宝宝的六大能区能同时均衡的发展,并着重于培养宝宝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动手能力,自理能力,自律能力。 宽敞明亮的活动室里有各类安全有趣的益智类玩具,为宝宝提供一个安全、自由、温馨的学习和游戏的环境。在这里,我们有教学经验丰富的幼教老师,温柔细心的保育员阿姨,与宝宝一起开心的度过亲子园的每一天。 欢迎各位家长携宝宝前来参观、体验,并提供您的宝贵意见或建议。我们期待能在早教行业中能做的更好,可以为宝宝的健康成长助上一臂之力。
港口幼儿园座落于张家港市南大门,是一所独立建制幼儿园,1993年由镇政府拨款易地新建,1995年评为张家港市一类幼儿园,2004年11月又成功创建成为苏州市基本现代化示范幼儿园。目前全园共设16个班,其中分园有7个班,在园幼儿共600多名,全园36名教师中,大专以上学历占95%,本科毕业8人。幼儿园秉承“真心为孩子,全心为家长”的办园宗旨,以“以人为本,师幼共同成长,和谐发展”为办园理念,遵循“团结、奋进、求实、创新”的园风和教风,以质量求生存,以优质服务求发展,以认真负责求信誉,孕育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锐意进取、乐于奉献的师资队伍,从而赢得了良好的社会信誉。近几年来,幼儿园多次获“张家港市办园质量综合评估三等奖”,连年被市政府教育局授予“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师生参加各类竞赛屡屡获奖,每年有多篇教师文章在省、市级报刊杂志上发表。
常熟市特殊教育学校始建于1975年,是苏南地区规模较大的一所特殊教育学校。1995年由原来的苏州市常熟聋哑学校更名为常熟市特殊教育学校。学校教育对象分为三大部分,聋教育部、培智教育部、聋儿语言听力康复部。现行学制为九年,设有12个教育班,招收常熟市范围内的聋哑学生和虞山镇范围内的部分智力残疾学生。聋儿语言听力康复部招收3—6周岁的聋哑幼儿。2005年秋季起,新办高中职业班。学校在市委、市政府的关怀下,全部实行免费教育。学校的师资力量雄厚,27名专任教师,高级教师占教师总数的50%以上,专任教师学历100%符合国家标准要求,高一层次学历为68%;学校拥有省特殊教育学科带头人一名,常熟市级学科带头人五名。学校还是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见(实)习基地,在省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学校现占地面积7333平方米(11亩),建筑面积5534平方米。绿化面积 2252平方米,生均24.5平方米。校园布局自然和谐,环境优美宜人。楼房、花坛、操场、草坪点缀其间,板报、橱窗、名言警句、文化墙等营造出浓郁的文化氛围。 学校的办学宗旨“一切为了残疾学生”。办学三十年来,为社会输送了具有初等文化水平、掌握一定劳动技能的聋哑毕业生四百多名,近几年残疾学生的就业率达100%。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注重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技术教育,利用常熟招商城服装市场的优势,开设缝纫技术职业技术培训,培养了一批具有初中文化程度又取得常熟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颁发的缝纫职业技术初级证书的合格毕业生。学校以“自强、勤奋、文明”为校风,经过全体教职工努力,学校取得了“常熟市校园管理先进”、“德育管理先进”和“教学管理先进”称号,2007年3月被评为“江苏省红十字示范学校”;2000年度被苏州市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授予“苏州市扶残助残先进集体”;被江苏省教育厅授予“江苏省特殊教育现代化示范学校”。 学校重视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已形成一支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的教研队伍,拥有国家级课题、省级研究课题和苏州市级研究课题各一个,近5年(03~07)论文发表、交流、获奖:国家级23篇,省级22篇,大市级5篇。学校积极组织1958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男教师和1963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女教师参加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共有20人取得合格证的。 学校致力于现代教育技术信息化建设和装备建设。学校现有计算机 56 台,其中50台连接因特网。学生用计算机17台,生机之比为6:1。高阶段年级每班配备一台计算机;教师每人一台计算机。学校使用软件有:中小学综合管理系统平台;瑞博数字化教学平台;教学光盘有:鹏博士教学光盘、科利华教学光盘。另有学校财务管理系统软件一套。校园网用光纤接入方式连接,校园网入口带宽10M,校内主干速率100M。为了加快校园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建设,学校建有专用信息中心机房一个,配备专用管理机 3 台。多媒体教室一个,配备液晶投影仪、电脑、彩电等设备。学生用微机室一个,可以让上计算机课的学生每人使用一台计算机。高阶段年级每班配备一台计算机;教师每人一台计算机,要求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的备课都采用电子备课,上传到瑞博数字化教学平台。同时学校强化了信息技术对教学改革推动作用。我们举办了首届校园学生信息技术竞赛,提高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2004年我校学生参加第二届全国“中小学生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CG电脑动画与手工绘画创作竞赛,获得两个一等奖,这是残疾学生和普通学生在同一个平台上比赛取得的好成绩。1999年我们用一线通连通因特网;2001年9月安装校园网并与当地教育城域网连接;2001年起每班配上一只视频展示仪;2000年学校主页上到中央教科所的“中国特殊需要在线”;1997年起开设了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课。学校的图书室共有图书10624 册,其中教师用书4800册,人均177册,学生用书5824册,生均57册。实验室按特殊教育的需要配全配足,各类仪器设备做到科学分类、排放合理整齐、保养及时、帐册齐全、帐物对应。计算机室、图书室、实验室都有制度,并上墙,各室明确责任人,做好使用和管理工作。 学校在常熟市教育局的领导下积极发挥特殊教育学校在当地特殊教育的骨干辐射作用,具体是做好“四个一”的工作。一是建立全市的“特殊教育指导中心”,负责指导本地区的特殊教育工作。“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由市教育局分管局长任组长,教育科、教研室、和特殊学校的骨干教师担任组员。一是建设好“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网站”。去年上半年先后完成了“常熟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网站”的建设,网站分为几个版块,如理论知识、特教动态、校园活动、名师风采、专家讲座、特教资料等,这些版块的内容方便了一线教师和家长平时对特殊教育信息的查阅和学习。对推广和宣传特殊教育知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一是开设了“指导中心热线电话”。“指导中心热线电话”24小时开通,由特殊教育学校的两位校长负责接听,以备其他学校、教师、家长的来电咨询。一是编辑出版《常熟特殊教育》小报。《常熟特殊教育》由苏州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张文柏亲笔题写刊词,教育局局长担任顾问,特殊学校还专门成立了编委会。由每学期出版一期,逐步发展到每个季度一期。出版后发送给每个学校,每位随班就读教师和家长以及有关领导、专家,受到了教育界和家长一致的好评。 学校积极探索特殊教育办学新思路,在市教育局的领导下,引入社会力量办学的新途径,与常熟市残联一起开展对社会残疾人的职业培训,举办了二期缝纫制作培训班、一期面点制作班、三期计算机操作培训班,共培训残疾人三百人次,为提高常熟市残疾人的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苏州工业园区第十中学是园区管委会直属的按现代化标准建设的一所公办初中校。学校位于苏胜路与津梁街交界口,毗邻环境优美的金鸡湖,占地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建设规模为14轨共计42班,学校教育现代化设施精良,理念先进,将于2009年9月1日正式开学。 园区十中地处中新开发区内,有着国际化和现代化的优越背景条件。学校以前瞻的眼光,开放的姿态,全方位的视角关注每位学生,以"孩子的未来在于今天的创造"为核心教育理念,为学生自主发展、个性发展、终身可持续发展创设良好条件,让校园成为展现人,激励人,成就人的舞台。学校着力培养自信心强,视野开阔,个性充分,且人格健全的现代人,全力打造开放性,示范性,先导性的现代化和谐校园。教育理念: 孩子的未来在于今天的创造 培养目标: 学会生存,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 和谐 卓越 --学校各组织间的协调运作,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校训)才能促进学校快速发展,"和谐"是学校的兴盛之本,"卓越"是学校永远的追求。 进取 拓新 --在全新的条件下,学校以勇往直前的作风,勇于创新的精神,谱写着绚丽多彩的历史篇章。 博学 慎思 善导-- 惟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惟有思考可以致深远,慎思才能得真知,治学应具有严谨的态度。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前进,要立足高标,循循善诱,追求 颖达开慧的引领精神。 诚信 合作 敏学 --讲诚信,会合作是一种道德力、经济力和发展(学风) 力,讲诚信会合作的人将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能努力、智慧、灵活学习的人将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