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辅仁——二中校友会申办无锡市民办辅仁中学,获无锡市政府批准。成立学校董事会,校友会会长黄宁一担任董事长,聘任原市教科所所长胡锡栋担任校长 。 1994年,辅仁——二中校友会申办无锡市民办辅仁中学,获无锡市政府批准。首届招生4个班级,180名学生,向二中租借辅仁楼教学。1997年由原市教研室主任李振权接任校长,学校规模扩至21个班级,2000年新校舍落成,辅仁从二中迁出。现任校长黄民南,副校长李国华。1998年辅仁成立独立党支部,李振权担任党支部书记。2002年完成新校舍的第二期建设工程。目前,全校占地16亩,建筑面积13000㎡,24个初中班,90多名教职员工。
无锡市东林中学由原无锡市第十一中学和第十二中学合并而成,是无锡市重点中学。无锡市东林中学兼收原来两所老校近百年办学的优良传统和鲜明特色,是全省少数几所开设小语种的学校之一。合并后的无锡市东林中学秉承传统、建构特色、追求品位、走向现代化。学校校风醇厚,教风严谨,学风优良,具有艺术和外语两大特色,教育质量在无锡市区一直名列前茅,社会声誉良好,近年来高考升学率保持在95%以上,学校先后被全国高中日语教学大纲和教材实验样本先进学校;江苏省艺术教育先进集体;无锡市常规管理先进学校;无锡市德育先进学校;市文明单位。学校是无锡市教育学会素质教育实验基地,学校还与英国GAP、日本协力集团等建立合作关系,双方定期互派教学人员交流。
无锡市第一女中建校于1912年,1968年停办。解放前学校就有良好的办学声誉,当时社会评价:女中风气醇厚,学生相互砥砺学行,毕业后均能自立于社会。2006年4月,无锡市委市政府决定复校。5月,无锡一女中校友、中科院院士杨芙清教授受聘任学校的名誉校长。 无锡市第一女中学,先后出了许多名人,如杨芙清,孙方中(现为香港多所中小学校长,香港妇联委员会会长等),王选等。 无锡一女中首次恢复招生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关注,许多家长希望把孩子送到女校培养,学校原计划开设4个初中班、4个高中班,最后扩张至初中部4个班,高中部8个班。针对女性的生理、心理特点,一女中设置了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如形体、健美、防身术、国际礼仪、生涯规划、心理教育课程等。 无锡市第一女子中学,2007年再次招生,将初中部扩为初一年级6个班,高中部高一年级6个班,并设有初一年级,高一各2个住宿班。 2008年第三次招生,将初一,高一住宿生分别集中在初一1班和高一6班,宿舍条件优越,有4人间和6人间。 2010年拓展为2个校区,原校区为初一、初二、高一年级(崇宁弄校区),新校区为初三、高二、高三年级(槐古桥校区)。
江苏省无锡市第一中学位于风光秀丽的太湖之滨、惠泉山麓、运河之畔。现有班级46个,学生2000余人,教职员工200余人。学校先后有11名教师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4人被评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被评为江苏省和无锡市名教师,3人被评为无锡市十大杰出青年,3人获无锡市十大杰出青年提名,江苏省“333工程”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有6人,市学科带头人有17人。 无锡市一中创建于1911年,原名无锡县初中、无锡县中学,是解放前无锡地区仅有的两所公立学校之一,以教育质量高名闻遐迩。解放后,改名为无锡市第一中学,1953年9月,江苏省教育厅确定无锡市第一中学为江苏省重点中学,是当时全省十四所著名的重点中学之一,并与省内另外四所最负盛名的重点中学在江苏教育界享有“五朵金花”的美誉。1993年起,无锡市一中成为一所高级中学,并于2004年承办无锡市国际学校高中部。 无锡市一中先后被评为“全国五讲四美为人师表先进集体”、“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德育先进校”、“全国勤工俭学先进集体”,是江苏省著名的文明学校、模范中学、国家级示范高中。中央领导谷牧、李岚清、李铁映、何东昌等同志以及省、市各级领导也曾先后多次来校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和题词。 无锡市一中在九十多年的时间里,为国家培养了近四万名学生。他们当中英才辈出,很多人已经成为海内外著名学者、科学家、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党和国家各级机关的领导干部以及各行各业的杰出人物。该校校友中的“两院”院士有十多人。原全国政协副主席、著名物理学家钱伟长,全国政协副主席、著名法学家罗豪才,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著名超导专家杨国桢,著名音乐指挥家聂中明,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糜振玉,世界著名美籍华裔画家、美国国家艺术学院终身院士程及,以及杨国桢等十位“两院”院士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无锡市一中的办学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明天,因此在教学上尽可能创设宽松的、鼓励创新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取得高分的同时得以持续发展。
江阴市天华艺术学校是一所涵盖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的的全日制寄宿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无锡市和江阴市的“先进集体”、“先进学校”和“文明单位”,并荣获“社会公认特色育人成功单位”称号。 学校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文化教学为中心,艺术教育为特色”的办学思路,努力营造“愉悦、和谐、探究、合作”的教学氛围,在“开开心心学,高高兴兴会”的教学实践中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和成功的快乐。 艺术教育是天华艺校的传统特色。建校20多年来,有3000余人次分别获得市级以上各类艺术大赛金、银、铜奖,数十位学生考取了中央音院、中国音院、上海音院以及中央美院、南京艺术学院等艺术院校及其附中。校民族乐团已8次晋京演出,6上中央电视台,并先后出访了新加坡、港澳、台湾、日本、法国、德国、奥地利等8个国家和地区,尤其2003年天华学子登上被誉为“世界最高音乐圣殿”的维也纳“金色大厅”成功举办了《天华之声》中国民族交响音乐会,一举创下三个“全国第一”。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原省锡中分部)创办于1998年,原属"公有民办"体制学校。原有东亭、堰桥两个校区,其中东亭校区位于无锡东亭开发区,原有小学四年级至初中三年级25个班级1080多名学生,140名教职工。随着无锡市中小学办学体制改革的深化,2008年6月,省锡中实验学校"公有民办"体制正式转变为公办学校。在惠山区政府、区教育局的协商、支持下,省锡中实验学校成为惠山新城教育配套的首选,于2008年8月起,学校整体搬迁到惠山新城理想城市新校区。新校区由惠山开发区管委会斥资2亿多人民币建造,占地120亩,建筑面积近8万平方米,设计美观,功能齐全,设备先进,办学条件在无锡地区堪称一流,为惠山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力量,是惠山开发区为教育事业作出的一大义举。新校区规划共计108个班级,可容纳学生约5000人。目前,学校有25个小学班,47个初中班,在校学生3600多人,教职工318人。 自创办以来,学校遵奉"求是唯实"的校训,秉承省锡中百年办学所聚积的教育文化底蕴,在"高品位,精品化"思想指导下,推行学校、教师、学生、家庭"和谐共进"的办学策略,以"四有"(有积极的参与热情、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有较强的合作意识、有健康的兴趣爱好)为学生培养的目标,以"让学生在体验成功中走向成功"为学校教育的实践策略,以"为学生创造有价值的成绩、为教师创造高质量的职业生活"为基本着眼点,以追求真理、探求教育规律作为精神追求,以勤谨务实的作风为基本保证,努力突现"人文见长"的办学特色,取得了显著的办学业绩,赢得了学生家长的信任和尊敬,是同类学校中第一所被评为江苏省示范初中的学校。 学校有一流的师资队伍,专职教师中80%左右为30至45岁的骨干教师,区、市两级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占教师总数的30%左右;学校课程结构先进,以学科课程为中心,活动课程和选修课程为两翼,环境课程渗透其中。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全国"双有"活动先进集体、全国科技创新先进集体、江苏省体育工作先进学校、无锡市文明单位、无锡市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无锡市德育先进学校、无锡市平安校园、无锡市教科研先进学校、无锡市基础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示范点学校、无锡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无锡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惠山区课程改革先进学校。 学校艺体工作特色鲜明,以课程超市(选修课程)为基础,丰富课程资源,加强过程管理,提高实施水平。另外,定期组织篮球、乒乓球比赛、校田径运动会、艺术节、科普节、新年音乐会、选修课程成果展示等等活动,为学生的兴趣特长提供展露的舞台,让学生的兴趣发展真正"在体验成功中走向成功"。我校学生在各项比赛中获奖连连、捷报频传,在惠山区田径运动会上我校蝉联"十二连冠",多次获得区乒乓球比赛初中、小学组的男女团体冠军,多次获得区艺术节团体金杯奖,在篮球、航模、计算机奥赛、英语口语竞赛等多项比赛中,多次获得过区、市级冠军(或一等奖)。目前,从高一级学校反馈的信息来看,在各项活动中积极热情、能力较强、素质全面、学习成绩潜力较大等等,已成为我校毕业生的一个共同特点。 从2006年起,学校在总结了前几年"主动参与的课堂教学模式"、"教案向学案转变"、"作业的试卷化"等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策划、组织和推行了"学案优化"的教学常规工作机制。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在备课组集体智慧共享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进行单位学习的最优化设计,提高学生单位学习的效益,促使学生在"学案优化"学习方式的持续引领下,养成主动、积极、高校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学案优化"工作已推行了两轮,已积累了比较完整的各科学案,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得以初步体现,保持每年80%以上毕业生升入四星级高中的升学率。目前,学校以"目标叙写、目标导引、自主学习、多元评价、课堂观察"为教学改革的整体策略和目标,引导学生在"目标导引下开展同伴互助式合作学习"活动,进一步深化二期课改,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近年来,学校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创设各种各样的教育情境,让学生在活动的参与、过程的体验以及情境的熏陶、情感的浸润中经受心灵的撼动、道德的升华。在前几年责任心和礼仪修养培养以及班集体建设、班级文化建设的基础上,于2007年启动了"同伴成长计划"这一德育工作机制。在"人人拥有好伙伴,人人成为好伙伴"的目标引领下,实施"学生成长伙伴制",建立"同伴成长导师制",成立学科合作学习小组等,通过推行"同伴成长计划实施方案"、"导师工作考评条例"以及"最佳同伴、导师评选表彰"等具体途径,在全校范围内构建同伴成长文化,促进"全员德育"意识的落实,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融洽师生关系,提升学校生活的幸福指数。 2012年,是学校实施"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学校发展既面临难得的战略机遇,也面临巨大的挑战。学校开始全面实施"十二五"发展规划,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达成"无锡市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示范学校"创建指标。紧紧依托省"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和合文化"理念下学校整体改进的校本研究》开题的有利契机,进一步优化校园文化建设,彰显和合特性。 万里云天万里路,展翅凌云正当时。站在一元复始的崭新起点上,站在继往开来的里程碑前,省锡中实验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必将秉承传统,凝心聚力,挥洒激情展宏图,求实创新谱华章,努力把学校办成既能给地区教育产生理念影响,又能提供可借鉴的、具有操作性的实践模式的"实验学校",在市、省乃至全国范围内有影响力的品牌学校,既继承传统教育文化,又不断有理念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世纪名校"!
无锡育才中学毗邻古运河,近靠南禅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这里原系近代著名教育家高阳先生"毁家兴学"创办的无锡历史上第一所私立完全中学--"私立无锡中学",由近代著名国学家、教育家唐文治先生出任首任校长。今天,无锡育才中学享千年文明之灵气,承百年名校之传统,造祖国建设之栋梁。 无锡育才中学创建于1998年,创建伊始是一所公有民办性质的完全中学。目前,学校校舍面积3万多平方米,全校35个教学班,1600多名学生,教职员工130多名。一流的教育设施,典雅的校园环境,优秀的教师队伍,为学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育才中学先后成为江苏省示范初中、无锡市文明单位、江南大学教育实习基地、中国"校园影视实验学校"、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如今的育才已成为锡城民办教育的一块优质品牌,是锡城莘莘学子求学的一方热土。 无锡育才中学沿用人民教育 家陶行知 先生1939年在重庆创办的育才学校之名,遵循 陶行知 先生所倡导的"诚信育人,爱满天下"的办学宗旨,奉行"学生至上"的办学理念,坚持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的治校方略,努力将学校办成一所学生喜爱、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学校。 目前育才中学校园有装备先进的理、化、生实验室、计算机教室、音乐室、体艺馆、图书馆、阅览室等,每个班级教室都配备有多媒体设备。 育才中学不断探索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做到规范办学,依法治校。实施科学的管理,严格遵循教育规律,做到学思结合,知行统一,注重教育质量的目标和过程管理,严把教育质量关,不断提升育人水平。 育才中学有良好的育人氛围。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敬业爱生的师资队伍,师生关系、师师关系、生生关系、家校关系以及管理层和教职工之间的关系和谐。学校校风、教风和学风优良,教育质量一直名列无锡市各初中前茅,80%以上的毕业生被重点高中录取。 育才中学十分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兴趣爱好。在文艺、体育、计算机、以及语文、外语、数学、物理、化学学科的市级以上竞赛中取得突出的成绩,有600多人次获得市级以上各项奖励,其中300多人次获省级、国家级奖项。
无锡外国语学校地处惠泉山麓、古运河畔,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外国语特色学校、外籍和港澳台学生入学定点学校。学校现有初中、小学共70多个班级,260多名教职工,3000多名学生。建校十多年来,学校撷山水之灵,育栋梁之才,以"鼎新、力行"为校训,践行"为学生发展服务,为学生成功奠基"的办学理念,着力培养高素质、宽视野、强能力的国际化后备人才,如今声誉鹊起,业已成为锡城优质教育的品牌,莘莘学子孜孜求学的热土。 学校拥有雄厚的师资实力。初中部现有省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33人,中学一级教师75人,市教学能手、市教学新秀21人,各学科均有经验丰富的领军把关教师。近几年一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在2010年无锡市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中,有11位教师获得一等奖,8位教师获得二等奖,获奖人数之多,在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中首屈一指。目前,在省语文、体育教学基本功大赛中,我校语文组吕春燕老师、体育组刘强老师分别荣获无锡赛区第一名,即将代表无锡市参加省赛。 学校精心打造外语教学特色。小学从一年级起开设英语课,强化口语听说能力的培养,学生小学毕业时掌握的词汇量以及口语能力可达普通学校初一水平。为了进一步强化外语特色教学,努力提升外语教学品位,我校每周专设一节"外语特色教学课",由本校外语教师担任;每周专设一节"英语口语课",由四名优秀外籍教师担任,有效提高学生口语应用能力,为培养高级外语人才和精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打下良好基础。学校连续13年获得全市中小学英语口语大赛一等奖。学校同时营造多语种学习环境,开设日语、法语、德语等选修课程,供学生自主选学。学校还积极推进国际教育合作和交流,与美国、澳大利亚、韩国等多所中小学结成跨国姊妹学校,定期开展师生互访活动,并每年组织优秀学生免费出国修学旅行,拓宽国际视野。 学校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注重学生道德品质和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会做人;注重探索教与学的有效性,打造"灵动课堂"、"智慧课堂",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大胆质疑,科学探究,学会学习;注重督促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自觉提升,涵养适应未来社会激烈竞争的能力素养,学会生存。学校积极开展学生社团和科技、文艺、体育等活动,满足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需要,仅小学部就开设电脑绘画、象棋、韵律操、儿童舞、街舞、歌曲演唱、跆拳道、轮滑、英语课本剧表演等十多门选修课。丰富的校园生活开发了学生的潜能,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频传捷报。2010年无锡市"比特小博士"发明月活动中,多达25项学生小发明向国家专利局申请了发明专利。学校为助推学生升入理想的高中继续深造,严格把好教学质量关,近几年中考成绩连续位居全市第一,录取无锡市一中的人数保持在240人左右,占该校招生总计划的40%左右。2011年,无锡外国语学校升入无锡市一中的学生,计有75人被清华、北大、复旦、交大、同济、南大等国内名校或英国剑桥、牛津等国际名校预先录取。 为满足太湖新城对优质化、特色化、国际化教育的需求,同时切实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学校现正启动太湖新城新校区建设。省委常委杨卫泽指示,要把无锡外国语学校建设成为基础教育优质学校、素质教育示范学校和国际教育特色学校,为无锡教育事业增添新的活力,为无锡经济社会的优化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面对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机遇,无锡外国语学校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践行开放式、创新型、国际化的教育理念,不断拓展优质特色办学优势,坚定不移地朝着"高质量特色化,高素质国际化"的目标阔步前进。
无锡市侨谊实验中学创建于1957年7月,原名无锡市西新中学,2006年8月更名为无锡市侨谊实验中学。办学五十多年来,培养了一大批如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原政委、少将殷宝洪,国家督学、原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周稽裘、世界冠军徐忆敏等祖国各条战线的优秀人才和两万多名合格毕业生。 目前,学校拥有36个班级,近1400名学生,120多名教职员工,拥有优美的教学环境和一流的教学设备,全新而充满时代气息的学校建筑将为侨谊学子营造更加浓郁的文化氛围和育人环境。学校以"为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终身发展提供最合适的教育"为办学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了"江苏省和谐校园"、"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课程改革先进学校"、"无锡市文明单位"、"无锡市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无锡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无锡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无锡市双语实验示范学校"等荣誉,并蝉联了南长区办学绩效突出成果奖和"育才杯"素质教育成果综合评比(中学组)第一名。 在南长区委、区政府关心支持和区教育局的直接领导下,学校已初步发展成为一所特色鲜明、办学质量较高、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学校。小班化教学、美术特色已成为学校办学特色中亮丽的风景。自2005年起,学校开展"小班化教学"实验研究延续至今,在小班化环境下,学生充分参与到新课改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理念的实践中,得到教师的精心培养,教育教学效果明显,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在美术特色教育方面,学校美术教育氛围浓郁,学生既能高质量地完成初中各学科的学习,又能学习美术专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美术基础能力得到发展,美术潜能得到挖掘,成为"优质+特长"的初中生。学校每年都有多名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初中生美术比赛并获奖,连续多年承办无锡市小学生绘画比赛,为无锡市初中素质教育的整体推进和美术人才的培养作出应有的贡献。 2006年,学校在国际交流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学校与英国盖特威学校结为友好学校,与新加坡英华学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几年来,学校先后接待了英国艾塞克斯郡盖特威学校副校长黛比布尔女士、日本友人浅野先生、日本相模原市教育友好代表团、丹麦、瑞典教育友好访问团、新加坡英华学校、新加坡圣公会学校部分师生来访。学校先后派多名骨干教师赴英国、新加坡等国家学习、交流。每年组织学生赴新加坡进行修学游。 学校坚持素质教育不动摇,针对学生道德素质、科学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进行综合教育与培养,每年举办的体育节、田径运动会、艺术节和小型竞赛等都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让每个学生获得了快乐,更在活动中锻炼了能力,目前已经先后成立了彩虹邮局、神笔CLUB,江南晚报社小记者团、水韵文学社、"侨之舞"舞蹈团、"百灵鸟"合唱团、"龙卷风"俱乐部、"风速"航模车模队等十多个社团。几年来,一批又一批侨谊学子,在勤奋学习的同时,通过参加社团活动,成长智慧、文明、健康、阳光的优秀中学生。 侨谊实验中学一流的办学质量离不开思想素质好、教学质量高的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江苏省特级教师1人,无锡市学科带头人3人,市区教学能手、教学新秀等骨干教师20多人;学校聘请了特级教师周仁良、翁明伦等为学科专家顾问;在中央教科所、江南大学教育学院的指导下,学校以"教师发展学校实践研究课题"为引领,强调学校不只是培养学生的地方,也是教师发展的场所,成立了四十周岁以下青年教师参加的教师发展学校,聘请江南大学王聚元特级教师、吴沁副教授和学校市级骨干教师作为教师发展学校的导师,专家组、导师帮助学员制定个人发展计划,定期指导学员的教育、教学工作,学校经常组织学员外出听课学习,为中青年教师的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一流的师资,优美的环境、精良的设施,将使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在侨谊实验中学得到最好的发展。
积余学校创办于1901年,是无锡市为数不多的百年老校之一。百年来,学校以“勤勉有为,诚实守信,恒德励志”(勤、诚、恒)作为校训,确立“厚德载物、文化立校”的办学理念,形成“弘志创新、敬业崇学”的校风,“求真务实”的教风和“勤学好思”的学风,已成为一所人文底蕴深厚、办学特色鲜明的学校。近几年来,学校秉承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办学思想,坚持以“质量求发展,特色创一流”作为永恒的主题,积极实施素质教育,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办学硕果累累,成绩斐然: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德育科研先进实验学校”、“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中小学读书活动先进集体”、“江苏省小学数学报数学竞赛团体奖”、“江苏省体育游泳传统学校”等荣誉。学校还连续多年获得全国青少年读写大赛省优秀组织奖、市中学生英语口语大赛一等奖、市百灵鸟文艺汇演一等奖、市小学生游泳比赛团体总分第一名等等,二十年来,连年被评为无锡市文明单位。新时期,积余实验学校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依托北塘教育的整体优势,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基础,以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德育研究为着力点,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坚持依法治校、以德治教、质量强校、科研兴校的宗旨,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着力塑造学校精神,积淀内涵,彰显特色,再塑自我,实现“九年一贯制”学校从整体形态、内在机制到日常教育实践的转型性变革,精心打造百年积余教育品牌,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