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江南名镇——江苏省宜兴市和桥镇,是四星级中学,该校创办于1912年,是宜兴地区最早的中学之一。始名彭城中学,由镇上著名的妇科医生金晓湘和清末秀才、县议员钱镜海两人创办,因两人祖籍彭城,而有斯名,首任校长为冯叔如。学制四年,学生可直接报考大学。 后历经抗战烽火,学校数易其址。抗战胜利后回到和桥原地。1947年,彭城中学正式设立高中部,成为一所完全中学。至解放,历任校长还有程国钧、程淦年、郁宇启、史汉清、胡铁吾、唐积庆等人。 1951年2月,和桥初级中学并入彭城中学,学校改名为私立新和中学。1956年改为公办,易名为宜兴县第三中学,由宜兴县委委员、宣传部长孙秀松任校长,学校教学质量名列全县前茅,并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被确定为镇江地区重点中学,这是该校办学史上的一个黄金时期。 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风风雨雨,其间于1969年,学校改名为宜兴县和桥中学。“文革”后的拨乱反正,学校重新焕发生机,教学质量直线飚升,教学质量与高校录取人数均列全县前茅。1988年,宜兴县撤县建市,学校随之更名为宜兴市和桥中学。1992年,根据市政府教育整体改革方案,学校实行初高中分离,改名为宜兴市和桥高级中学。1997年,经江苏省教委验收合格,被命名为“江苏省重点中学”。二○○六年一月被评为江苏省四星级中学。解放后的历任校长有徐天富, 刘硕人, 从惠琴, 孙醒之, 宗洪生, 刘秉甲, 夏侯逊, 吕望平, 邵锡昌等人,现任校长为王卫明。
从1907年只有10名学生的教会学堂,到今天办学规模、教育质量位居全市前列的省四星级高中,江阴一中历经坎坷,校名几经变更。从励实学堂、辅实中学、春晖中学,私立澄江中学,到江阴县第一中学,江苏省江阴市第一中学,学校走过了一条困难和信念相伴、坎坷与希望同在、艰辛与喜悦并存的拓荒之路、改革之路、发展之路。薪火传承,励实之精神代代相传,学校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毕业生,涌现出了一大批各行各业的杰出人才。一代代一中人,在“励实”校训的激励下,勤奋工作,刻苦学习,创造了一流的业绩,为学校赢得了荣誉。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重点高中、江苏省国家级示范高中、江苏省四星级高中,被评为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法制教育先进集体、江苏省体育教育工作先进学校、江苏省足球后备人才培养重点校等,成为了莘莘学子向往、社会各界信赖的一所现代学校。 目前,学校有83个教学班,1个国际班,4100余名学生,418位教职工,是江阴单一校区办学规模最大的学校,也是江阴基础教育界的一支重要力量。多年来,学校以“励实”为校训,以“全面成功,人人成材”为办学理念,以“打造学生合身教育,创办人民满意学校”为办学追求,以“建设江苏省一流特色名校”为办学目标,以“扬长挖潜,以情育人,奠基幸福人生”为办学方略,学校坚持为每一个学生负责的办学宗旨;切实实施低重心二级管理体制;创设“三低三高”的教育教学格局——低重心高效率的管理,低调子高标准的德育,低起点高质量的教学;打造“三点四步我的课堂”课堂教学模式;建立师资队伍建设“四动”机制——典型带动,政策调动,科研推动,利益驱动,通过推动教师发展来推动学校发展学生发展。逐步形成了“朝气、智慧、儒雅、好学”的学生形象和“乐于奉献、长于术业、敢于创新”的教师形象。学校在各方面的社会声誉与日俱增,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近几年,在新课程背景下,学校着力探索人人成才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寻找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成才之路成为了学校的办学思路。多年的实践,学校不仅在高考成绩上牢固确立了同类型学校领头雁、排头兵的地位,在体育艺术特色教育方面也是硕果累累。校足球队代表无锡市参加省运会屡获佳绩,并多次获省级中学生比赛冠军;校舞蹈队演出的男子《桥墩》连续获得江苏省中小学生文艺展演一等奖、江苏省五星工程奖金奖、全国第二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等佳绩。女子群舞《校园的脚步声》也获得了江苏省中小学生文艺展演一等奖。学校健美操队获得全国青少年健身操比赛特等奖。学校积极参与国家提倡的高中国际教育与双语教学,目前已被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留学预科学院成功吸纳为留学预备人才培养基地,并与英国NCC教育机构合作开设了“高中双证国际班”,推进了学校的教育国际化进程。
江苏省羊尖高级中学创建于1943年,1998年8月高中部新校区启用。1999年4月成为“江苏省重点高中”。2002年4月被确认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2004年3月转评为首批江苏省四星级高中。2009年2月顺利通过四星级普通高中复审。2009年8月完成初高中分设。 学校坚持与时俱进,秉承“尚德崇诚、励志有为”的优良办学传统,确立了“全面培养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办学目标,践行“培养人、发展人、完善人”的办学理念,提出“以人为本、精细管理”的治校方略,形成了“团结、拼搏、开拓、发展”的校风、“敬业、尽责、务实、创新”的教风和“勤奋、严谨、友爱、进取”的学风。 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措施扎实,每位教师均签订“恪守师德承诺书”,向学生、家长、社会公开承诺,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校涌现了一批优秀的教师群体。朱杰老师勇救落水母子三人,获“江苏省优秀青年教师”、“奠基未来·感动无锡2008教育年度人物评选见义勇为奖”和“锡山区师德模范”称号。顾春年老师先后两次共三年半赴陕西延安和四川绵竹灾区支教,获“延安市荣誉市民”等称号。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德育工作坚持以生为本,倡导“自主教育”,形成了以学生自主管理为主体的德育工作模式。利用“锡山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设在省羊中及学校是“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TOP TEN(十佳)学校”和区、市首批“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的优势,加强学生心理辅导。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注重增强学生课程的选择性,注重选修I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及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学校共有近百位教师开发了58门校本课程,自编了32本校本教材。2008年9月学校承办了“全国综合实践活动现场会”分会场的活动,学校介绍了综合实践工作,展示了“走进锡剧,弘扬锡剧”综合实践课。从2000年9月至今,学校增设了研究性学习课程,共有6000多名学生参与了上千个课题实施。能反映学生成果的《走进研究性学习》一书由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培训中心在无锡光华中学举办的“新课程改革与研究性学习”研讨会上,学校师生展示了一堂研究性学习公开课。
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前身为创办于公元1738年的暨阳书院。自1903年实行新学制至今,已有106年的历史。早在1960年,我校就被当时的苏州地区确定为地区重点学校;1980年10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又确定我校为全省95所重点中学之一;1993年11月,成功创建合格省重点中学;1998年4月,成为“国家示范性普通高中”;2004年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转评为“江苏省四星级学校”。2007年12月,高水平通过“江苏省四星级学校”评估验收。我校实行集团办学攻略,一校三区,分别为高中部、初中部、实验学校。三个校区合计占地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万多平方米,各校区建筑群中西合璧,环境典雅,现代化教学设备配置齐全,是教育部命名的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学校现有140 个教学班,近8000名学生。在职教工近580人,高级教师近200人,其中有省模范教师、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无锡市名教师、无锡市劳动模范奖章获得者、各级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六十余人,已具备一支专家型、精英化的师资队伍。一百多年来,江阴高中为国家培养了3万多名优秀毕业生,他们中有著名社会学家和民族学家吴文藻(冰心女士丈夫)、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穆之、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曹鹤荪、著名环境地理学家中科院院士章申、生物化学家杜雨苍、指挥家曹鹏、原广州军区少将副参谋长吴湘庆、少将孟忠明、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书记博士生导师朱重远、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党委书记任丽新、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孙民治、山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周志仁、原江苏省常务副省长高德正、原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李授章、现江西省省长吴新雄,2005年全国化学奥赛金牌得主苏凯等。
2007年8月独立设置的无锡市玉祁高级中学,是一所充满朝气的年轻的江苏省四星级高中。其历史悠久、环境优美、勇于开拓、特色鲜明和质量上乘而彰显蓬勃的活力。在新的历史机遇期,深化科学管理,改善办学条件,构建和谐校园,走内涵发展之路,推动学校又好又快的发展。历史悠久。学校始建于1926年,由清末留学剑桥大学的薛颂华先生创办。八十年的征程,几代人的追求,铸就了玉中的辉煌。悠久的历史,厚重的传统,将不断激励每个玉中人风雨兼程。环境优美。04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高中新校区,布局合理,设施先进,园林绿化掩映如画,是每个教职员工的精神家园,是每个学子成长的理想乐园。勇于开拓。我校在各级领导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教职员工励精图治,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2年被评为省重点中学;2004年转评为省三星级高中;2006年成功晋升为省四星级高中,谱写了一曲科学发展的乐章。学校领导班子连续多年被评为“团结、廉洁、高效、开拓”好班子。特色鲜明。我校在陶行知教育思想引领下,以培养“现代‘人中人’”为育人目标,努力培养“有时代责任感、有科学人文素养、有知识能力、有创新意识、有合作精神”的“五有”公民。学校积极寻求生活德育的突破口与切入点,努力构建生活德育体系,精心锻造学陶特色品牌。先后荣获“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实验学校”、“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中学专委会理事学校”等称号。质量上乘。我校以“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指导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探索教与学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可持续发展,着力培养高素质的新型人才。近年来在生源起点较低的情况下,克难求进,高考成绩稳步提升。尤其是07高考,更创历史最好成绩,荣获了区“2007年度教学质量进步奖”。优异的教育质量赢得了社会的好评,更坚定了全校师生更上一层楼的信念。无锡市玉祁高级中学,执著地以“办一所高质量、现代化的江苏特色名校”的办学目标为追求,秉承传统,开拓未来!
青阳中学创办于1927年,坐落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经济发达、交通便捷的江南名镇——青阳镇,是江阴地区最早的完全中学之一,建校至今,已历经80多年。几十年前,青阳中学就以丰厚的历史积淀、卓越的办学业绩、“求真务实,奋发有为”的青中精神享誉大江南北。在八十年的创业、发展历程中,我们传承文明,开拓创新,以“弘德、勤学、求真、笃行”的校风和“敬业、合作、严谨、创新”的教风,培养了三万多名合格的初、高中毕业生。其中有上千名遍布海内外的专家学者,也有许多担任从中央到地方的党政军要职的校友,更有许多叱咤风云的民营企业家。尤其是1996年成为江苏省重点高中、2000年成为国家级示范高中后,优秀学子辈出,遍布全国知名大学,学校因此也享誉江苏,受到社会各界瞩目。 优良的设备、优美的校园、幽雅的生活环境是我校校园建设的核心。学校具有一流的体育设施,具有一流的校园网络平台,具有江苏省标准化的理化生实验室,具有江苏省一级图书馆(馆内藏书十多万册,各种期刊近三百种)。特别是我校的优美校园风景、舒适的寄宿生公寓楼、宽敞的学生餐厅,无不给学生美的享受。青中的校园是诗,是学生温馨的家园。营造和谐环境,保障学子成功是我校关注的细节。 搭建一个个平台,让学生展示才华是我校校园文化工程的核心宗旨。“心语墙”每月都征集学生的思想火花,《凝秀》定期刊登学生的优秀文学作品,体育球类专项教学成果凸显。学生都有自己的爱好,个个都有钟爱的俱乐部。高中开设美术课,素描和写生成为必修课程;学校每年都举行大型的“校园艺术节”、“校园体育节”、“校园英语文化节”、“校园科技节”;每年都组织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开阔眼界,体验生活;“成人仪式”、“法制讲座”等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法制意识。特别是我校举办的“名家大讲坛”,让学生在高中三年不出校园能够聆听二十场高水平的各类名家专题报告。校园文化熏陶,全面提升人文修养是我校送给学生的一份大礼。
无锡协和双语国际学校由上海协和教育中心(集团)投资创办,设有幼儿园、小学、初中和国际高中。作为国际教育的新起点、新标杆项目,无锡协和双语国际学校以中外先进文化的融合为己任,通过中外校长共同管理、中外教师合作教学,关注学生的人格养成和个性发展,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一代新人。学校校区设计理念新颖、课程设置独特、教学特色鲜明、师资团队强大,是上海协和为广大精英学生度身定制的国际化教育旗舰校。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