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凌云中学 徐州市凌云中学坐落于风景秀丽的九里山古战场北麓,与徐州一中和徐州汉城毗邻。这里山清水秀,环境幽雅,文化底蕴深厚,人文环境优良。学校占地面积95亩,建筑面积10760平方米,建有标准的400米塑胶跑道,标准的多媒体教室,高标准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合乎要求的学生食堂和宿舍,是一所寄宿制的现代化民办学校。 学校共有教职工137人。其中高级教师16人,占12%;一级教师89人,占65%。本科以上学历125人,占91%。学校共有班级22个,在校学生1012人。 2006年以来,学校共有21名教师在市级及以上评优课中获奖,其中张允、晁代华、尹淑梅等获省级一、二等奖。有29人在省级论文评比中获奖。尹淑梅被评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成为学校优秀教师群体的代表。在已经毕业的两届学生中:06年中考,一中达线率19%,三中达线率为51%,位居全市70余所中学的第二名;07年中考,一中达线率23%,三中达线率为45%,位居全市70余所中学的第五名。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优秀家长学校”、“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体育传统校”、“徐州市模范学校”、“徐州市文明单位”、“徐州市先进集体”、“徐州市花园学校”等荣誉称号。 “倾力打造让学生、家长、社会满意的优质教育”是学校鲜明的办学理念,培养学生“成人、成才”和注重能力训练是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 规范管理与人文管理相结合是学校鲜明的管理特色,“质量兴校、文化名校、科研强校”,是学校的快速发展之路。 为了保障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保障学校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学校采取了许多得力措施: 一、加强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了干部队伍建设,学校有计划的对中层以上领导干部进行领导能力、执行能力、业务能力和协作能力等进行培训,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校干的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二是加强了教师队伍建设,学校通过开展师德师风考评,通过开展教师业务校本培训,通过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参加省市级骨干教师培训,甚至出国培训等等,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 二、狠抓德育工作 育人先育德,成才先成人。根据学生成长规律,学校将德育工作系列化,抓军训,抓常规教育月,抓理想前途教育,抓生涯规划教育,抓心理健康教育,抓感恩教育等等,同时组织导师制和伙伴制的“两制”教育活动,组织“关注心灵,快乐成长”阳光心理教育活动,组织“德行校园,从心做起”感恩系列教育活动,组织“校园之星”评比系列教育活动等等,从而使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建立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增强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抓实教育教学的精细化管理 细节决定成败,从严从实抓好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是学校的一贯做法和追求。学校要求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严格按照“四精”、“四必”、“五认真”的要求去做。“四精”:精选、精讲、精练、精批;“四必”: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五认真”: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布置与批改作业、认真开展课外辅导活动和认真考核。充分调动年级组和教研组的质量管理职能,实行教学质量责任逐层分解制,使人人身上有担子,个个背后有鞭子,抓好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稳步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四、大力推进教育科学研究 学校建立了以校领导为引领,以教科室为主导,以教研组为主体的教研网络体系,建立了教科研奖惩制度、样本培训制度、集体备课制度,建立了三级课题管理体制。学校现有两项市级课题正在研究过程中,一项省级课题已经结题,一项国家级课题正在申报中。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向科研型、专家型转化,为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规范管理与人本管理和谐统一 学校严格落实《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的各项要求,及时修订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创造性的运用“思想引领,人本管理,制度保障,考评推进”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已经在2007年10月29日的徐州日报上刊登),思想引领,重在明确目标、转变作风、认清责任;人本管理,重在定位角色、学会尊重、文化推进;制度保障,重在完善尺度、规范过程、促进自律;考评推进,重在强化执行、保障有效、奖惩有度。从而把学校管理纳入了有章可循、照章办事、人本自律的管理轨道,收到了鲜明的管理效果。 目前,凌云中学正向着办名校、树名师、育名生的现代化民办学校阔步迈进!
徐州市第三十六中学(原中国石化管道中学)地处徐州市风景秀丽、人文荟萃的南郊,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名中学、江苏省重点中学、国家级示范高中和江苏省首批四星级学校,还多次被评为江苏省模范学校、江苏省德育工作先进学校、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全国劳动教育先进学校、全国家庭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优秀家长学校、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优秀参赛学校、徐州市宣传思想工作先进集体、建设教(职工)之家工作优秀单位、“巾帼文明示范岗”、模范学校、徐州市教育局直属学校2005—2006学年度目标管理综合督导考核优秀等荣誉称号。 学校高扬教育现代化风帆,全力营造数字化校园,精心打造数字化课堂。网络化管理的图书9万多册,其中一大批英文原版书,还有30多万册电子图书。有现代化的阅览室,有设施先进的理化生实验室.宽带千兆校园网早已开通,信息点分布在各教室和办公室。教师早就人手一机,实现全员电脑备课、办公。教室均安装了投影仪及实物投影仪。有联网的大计算机教室7个、多媒体语音室和4个多媒体教室,还有网络中心、多媒体科技报告厅。有高标准的体育、音乐、美术等教学设施,学校宿舍公寓化,学生食堂干净、明亮、卫生,校园环境优雅、宁静、整洁、温馨、安全,处处体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乐园,成长、成才的摇篮。 名校育名师,名师支撑名校的发展。学校全力实施“形象工程”、“青蓝工程”、“名师工程”,造就了一支具有先进教育理念、良好职业道德、多元知识结构的师资队伍。校长孙铁林是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徐州市名校长。高中任务任课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具有高、中级职称的占85%以上。有一大批教师获得省、市劳动模范、青年名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师德模范、优秀学科教师、青年骨干教师、教科研和艺术教育先进个人、优秀高考阅卷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学校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以人为本,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着力发展优质教育;坚持“质量为本、名师支撑、科研兴校、特色取胜”的发展策略;面向全体,分层教育,促进全面发展,培养特长人才,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坚持依法办校、以德治校、民主理校、文化强校,强化目标管理、人文管理,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积极构建数字课堂,发展办学特色,英语、双语、韵语、美术、音乐、广电类艺术教育及信息技术教育特色突出,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高考成绩连年提升。03年我校考生人数为248人,本科录取人数179人,其中有2人文化成绩进入全省高考前1000名;04年本科录取160人;05年高考本科上线率达61.64%,位居全市第二,本科录取185人。06年299人参加高考,本科上线272人,本科上线率高达91%,全面超额完成市局下达的本科上线指标,受到市委、市政府的嘉奖。佟秀楠考取清华大学,华祎被保送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硕连读。艺术类考生专业合格率均为100%,本科录取率均在97%以上。我校每年都有一大批学生考入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大、武汉大学、中国人大、中国美院、中央美院、中国传媒、浙江传媒、上海音乐学院等名校学习。 在江苏省信息技术会考中连续六年100%参考、100%一次性过关,成为江苏省唯一。华祎、何正达先后两年参加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获省级一等奖以上荣誉,其中05年获全国一等奖(全市仅3人),取得了国家教育部认可的保送生资格;近三年先后有30个多媒体课件获奖,100余人在省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奖,学校被评为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优秀参赛学校。在国家、省、市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能力竞赛、英语口语电视大赛、作文竞赛等比赛中160多人分获一二三等奖。另外有512人次在全国、省、市其他学科竞赛中获奖。
江苏省重点中学——徐州市第三十五中学(原徐州铁路第一中学),坐落在环境优美的古黄河畔、和平桥边,学校始建于1948年2月,校名“交通部部立徐州扶轮中学”,文化巨人郭沫若先生1960年为学校题写校名“徐州铁路职工子弟中学”。1998年学校以其一流的办学条件和优良的教育教学成绩,被命名为江苏省重点高中。2005年学校被正式移交地方政府管理,成为徐州市直属省三星级重点高中之一,这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天地。 学校环境优美、交通方便、校风严谨、设施一流、师资力量雄厚。学校拥有4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400人,教职员工190人。学校有全国、省部级优秀教师、专家、科技拔尖人才9人,省市局级学科优秀教师、名教师、教学能手48人。学校正不断加大软硬件建设,构建了校园网络,推进实施绿色校园工程,不断提升学校品位、打造名牌学校。 多年来,学校狠抓校风建设和教学管理,紧紧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这个中心,制定了“初中争一流,高中创四星,艺体上规模,学校建三园”办学目标和“以人为本,依法治校,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求是创新,和谐发展”的工作思路,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强化教育教学管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树立“高质量、高声誉、高效益”的新形象!近年学校在教育教学质量、社会声望以及高中考成绩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学校高考成绩逐年提高,高考升学率保持在85%以上,2004年高考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本科录取148人,专科以上录取372人,高考升学率为93%。 二、办学思路: 2005年学校将以全新的办学思路,在高一年级开设强化实验班,实行小班化教学,运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现代化教学设备,与北大附中等名校联合办学,共享名校优质教育资源。学校将集中优秀的学生,安排优秀的教师,配置一流的设施,实施科学的管理,争创一流的质量。确保三年后,强化实验班学生的高考成绩不低于徐州市最好学校同起点学生的高考成绩。我们将以严谨科学的态度,打造“高起点、高要求、高质量”的教育品牌。让家长满意,让社会认可,让学生成才。
徐州信息工程学校暨徐州十二中,位于建国西路大福源超市西对面,交通便利。学校占地1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宿舍4000平方米,有物理、化学、生物、电子电工、财会、机械基础、钳工以及探究性实验等实验室、操作室十余口,计算机教室三口,多媒体报告厅五个。拥有电子阅览室、校园网、塑胶运动场等多项先进教学设施。学校图书馆为江苏省一级图书馆,为我市一流。 学校目前有高级教师36人,中级教师50余人,师资力量雄厚,教育教学成果突出。1996年至今,共有700余名毕业生通过“对口单招”考入东南大学、南京气象学院、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徐州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 学校贯彻以德育为首、以智育为核心的指导思想,形成了严谨的校风、优良的学风。2003年以来,先后获得市“德育先进学校”、“最安全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 学校重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学生的潜能。武术、篮球、射击等兴趣小组成绩优异,课外活动丰富多彩。学校田径队在市中学生运动会上已连续两年获得高中组总分第一名。 办学特色 在全市率先开办综合高中。综合高中学制三年。第一学年,依照普高教学科目和教材进行教学。第二学年,根据学生意愿和文化成绩实施分流:一部分学生继续普通高中学业,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一部分学生则适当学习专业知识(拟设微机、财会、电子商务、机电一体化等专业),以参加高校的“对口单招”入学考试。学生拥有普通高中(中考分数需达到普通高中最低控制线)和职业中专学籍。综合高中融普通高中与职业中专之长,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选择余地和发展空间。同时,学校还开办对口单招预科班,直接针对对口单招考试学习,许多中等成绩的同学通过这条道路圆了大学梦,实现了在普通高中无法实现的梦想。 依托高校,提升办学品位。该校与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和徐州机电工程高等职业学校联合开办大专班。学制5年。前二(或三年)年,在该校进行基础学科学习,后三年(或两年)在高职院校进行高层次专业学习。成绩合格者,将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学历。学校推荐就业。 联合苏南、青岛强校,拓宽就业渠道。该校与全国名校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学校、张家港职教中心、青岛电子学校联合开办中专班。学制3年,采用“2+1”或“1+1+1”方式组织学习,毕业后可选择在不同地方实习就业。今年该校又成为“长三角职业教育培训集团”成员校,为下一步学校职业教育发展铺就了发展道路。 办学优势 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学校近年来投入巨资打造精品校园,美化育人环境。校舍窗明几净,环境幽雅整洁,绿柳拂面,碧水怡人,繁花争妍。 收费合理,管理规范。学校不收择校费。学费标准为:综合高中1500元/年;中专班每年文科类2100、理工类2300元;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和徐州机电高职校联合办班前三年每年2400元,后两年由高职校按国家规定收费。品学兼优的学生,学校酌情减免学费。 学校注重学生的品德教育和文明养成,课程安排严谨科学,教学管理认真规范,为学生潜心学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学校有武术、田径、射击、篮球等多项兴趣活动。学校有塑胶篮球场三个、塑胶排球场一爿,塑胶羽毛球一个,充分满足了热爱运动者的需求。学校每年的艺术节、“校园之星”评选活动吸引了众多多才多艺学生的参与。
徐州市王杰中学位于天桥东侧,占地2万多平方米,是徐州教育局直属的六所完中之一。现有教学班级42个,学生2200余人。建校半个世纪来,在各级领导的关怀支持下,教学设施完善,校园环境优美,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尤其是今年来,学校以发展作为前进的动力,从而实现了学校跨越式发展的办学目标。半个世纪的积淀,王杰中学形成了培养具有培养具有终身探究精神,人格持续发展和高度社会责任意识的人才的办学理念。我校多年的高考证明:凡高一入学成绩达第二批次重点学校分数线并能潜心学习,不屑努力的同学,三年后,均能生入理想的本科院校。近几年本专科上线率均保持在80%左右。现代化的设施与舒适优雅的育人环境提高了学校的品位和档次。学校现在已拥有设备一流的省标准化实验室和藏书达十余万册的省一级图书馆;装备了校园网、先进的多功能厅和多媒体教室及拥有180台电脑的三个微机室和100台电脑的电子阅览室;建有天文馆;启用了先进的校园管理自动控制系统;每个班级均配有三机一幕并安装了暖气。步入王杰中学,展现在面前的是一个现代化的新校园。花园式的绿化和崭新的塑胶跑道余气势恢宏的教学主楼和综合试验楼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置身于其中的广大师生尤感艺术的享受、无不乐教善学,明理懂道。展新的校园、展新的环境、展新的设施、展新的形象、焕然一新的王杰中学,诚挚欢迎小学、初中毕业生前来就读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