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梁县金竹山中学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主要负责实施中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 学校在致力于建立健全多项管理规章制度,保障学校教育教学等各项工作规范有序高效运作的同时,立足于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全面和可持续发展的工作目标,通过大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和对教师管理队伍情感管理以及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工作和学习氛围,有效地激发了大家积极工作的内在动力,使全校教师的工作态度、工作责任心,以及教学常规的实施有了一个明显的提升,一支重责任、讲奉献、有干劲、肯钻研的教师队伍正在我校形成。在学生教育方面,学校一直能自觉地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开展教育工作。即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专长。 学校以优美的教育环境、科学的管理、卓有成效教育教学受到了广大家长、社会各界和上级的一致好评。
学校位置:我校地处昌东镇尤口村上范自然村附近,尤氨公路从旁经过,南塘湖在学校西边, 北靠赣江。 建校时间:1966年,始称尤口农业中学,1979年更名尤口中学,2003年3月 更名为:昌东一中。 师资:全校现有教职员工86人,其中国编教师79人,国编职工5人,合同工1人,在编民 办教师1人,退休教师7人,从事一线教学工作84人。现有党员25人。 学历结构:大专以上学历78人,中专学历4人,高中学历4人。 机构设置:学校现设校长办公室、教导处、总务处、勤办、治保会、团总支。 管理干部:现有管理干部11人。校级领导1人,其中校长1人、支部书记兼副校长1人、副校长1人;中层干部10人,其中办公室主任1人、教导主任1人、副教导主任1人、总务主任1人、副总务主任2人、勤办主任1人、治保主任1人、团总支正副书记各1人。 我校原为农村初级中学,现在30个班,其中初三年级8个班、初二年级10个班、初一年级12个班。 学生人数: 现有学生2468人,其中初一1044人、初二793人、初三631人。 校舍情况: 教学教室:有教学楼2栋(三层楼),教室33个。 综合楼(四层楼):内设办公室、实验室、图书室、微机室(2个)。 教师宿舍:有宿舍楼5栋、平房2栋。内住教师72户,青年未成家教师9人。 教学设施:微机现有微机60台,分设2个微机教室。 图书室(含图书室、阅览室):现有图书约3000余册。
麻纺中学是一所座落在英雄城城南的公办初级中学,东大门面对宽阔的迎宾大道,西临风情万种的象湖公园,交通便利。校园占地15亩多,环境优雅,绿树成荫。 我校的前身是麻纺学校,自58年建校以来,经几代园丁辛勤耕耘,如今,我校已是声闻遐迩,硕果累累。历年中考重点率均超过25%,远远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多年评为中招先进单位,02年度评为区先进文明单位。有十多位博士从这里起步,三十多位硕士在这里启蒙。 2003年,青云谱区政府本着科技强国,教育先行的战略方针,高瞻远瞩、科学整合三校,成立麻纺中学。组建了一支师德水平高、教育观念新、业务能力强、年龄结构搭配合理、优化组合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五十多名教师中,高级职称占32%,中级职称以上占82%。现有在校学生800多人。将投入巨资,打造特色品牌中学。 雏鹰展翅,志存高远。请相信,学校有能力提供一个和谐的学习、成长、发展的环境,提供一套切合实际的教育教学模式,一定也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出学生的潜能,让每一个学生获得发展和成功。 办学方针: 服务 质量 发展 创新 为每个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和服务 办好麻纺中学,造福百姓一方
一、概 述 南昌县南新中学创建于1972年,校址设南新乡楼前街西北,占地面积53.5亩。 创办初,专办高中,招收本公社黄渡、团结两校初中毕业生。次年(1973年)高中生全部转入蒋巷就读。黄渡、团结两校初中生并入,改名为楼前中学,专办初中。1976年,再办完中,遂复名南新中学。1979年,撤消高中部,从此定型为初级中学。二、建 制 南新中学创建初,招收首届高一学生50名,设1个教学班,龚方龙同志任革委会主任。 1972年,学校创建时即成立党支部,龚方龙同志兼党支部书记。学校现有中共党员20名,刘元耀同志任党支部书记。 1977年成立校团总支,首任书记姜洪亮。 2003年2月,全校在校学生2073名,分27个教学班,有教职工65名,其中,高中级教师18人,现任校长刘元耀,副校长万伟、姜永忠。三、校 舍 1972年学校创建时,共投入资金12万元,建校舍4幢,总建筑面积950平方米,其中教室1幢,师生宿舍2幢,食堂1幢。 1984年建教学大楼1幢3层计12个教室,1986年紧接其东再建教学大楼1幢15个教室,二楼连为一体,共计27个教室;同年建办公楼1幢3层,其中2、3楼为行政用房,1楼设理、化实验室各1;1989年兴建教师宿舍楼14套,1995年拆除原食堂改建为礼堂;2000年8月利用世行贷款建教育科技综合大楼1幢4层计1500余平方米,内设理化实验室各1,微机室2间,语音室1间,会议室1间,行政办公用房400余平方米。 学校现有校舍面积12622平方米,行政教学用房5300余平方米,篮球场地3个,水泥乒乓球桌8张,300米跑道操场1个,花圃6亩,教师住宅50余套,可谓规模初具,不失为农村花园式学校。
南昌县三江中学创办于1958年,1995年恢复高中部,是一所全日制完全中学。学校在职教师89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人,学士学位获得者5人,中学高级教师6人,中学一级教师32人。1994年经中共中央统 战部万绍芬副部长引荐,香港著名实业家、新世界董事局主席、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港事顾问郑裕彤先生,慷慨捐资150万元人民币建综合教学大楼,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规模从此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近年来,学校每年增加300名学生,现有在校学生1800人,2002年9月份开学后在校学生将达到2200人,2003年9月份将超过2500人。 “治学严谨显实力,管理规范树品牌”,三江中学高中部起步晚、起点低,近几年来,在上级领导关心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教师们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工作,克服困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脱颖而出,郭中胜老师荣获南昌市十佳优秀青年教师的称号,并涌现了一批教学骨干和学科带头人。三江中学1998年招收的高一新生中,上普通高中分数线的学生仅有13人。在2001年的高考中,2人达到本科分数线,8人达到省专分数线,3人考取高职,上线率达百分之百;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学生的高考成绩,远高于当年那些择出到其他学校就读的同学。 良好的质量效应带来良好的规模效应。三江中学的高中部逐渐走向成熟,教学质量稳定发展。为适应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学校通过多种途径,已经筹资200万元用于校园建设,其中,投资30万元征地20亩,扩大校园面积;投资80万元新建教学大楼的工程,已经破土动工;投资90万元建造3栋学生公寓楼,2003年9月竣工。三江中学面貌将焕然一新。 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对三江中学的厚爱和支持是学校发展的动力,名誉校长万绍芬多次来校视察、指导,给我们鼓励。学校今后的目标是:1、加强内部管理,强化竞争机制,搞好内部分配制度改革;2、稳定初中,发展高中,建立有竞争实力的师资队伍;3、力争 今年有一批学生考取本科和重点大学;4、创一流的教学硬件设施,一流的校园环境,一流的管理水平,一流的办学规模和办学效益。三江中学将焕发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与时俱进,开拓进取,谱写更加辉煌的新篇章。
一、辉煌的办学历史 向塘中学创办于1951年,系解放后全县第1所县立中学。60年代初期,高考升学率到97%,跨入全省一流学校的行列;恢复全国高考直至现在,向塘中学每年向全国高等院校输送100多名学子,清华、北大、人大、复旦、上海交大、浙大等全国重点院校,都曾有过向塘中学培养的学生。李建红、胡新华、李月印等一大批向中培养的学生现已公派留学国外、攻读博士、博士后,向中桃李遍天下。二、骄人的教学质量 我校坚持“以管理求质量,以质量求发展”的办学思路,全力打造向塘中学成为品牌学校。今年200名学生参加高考,文科班万成艳同学以563分的成绩荣获全县普通中学高考文科状元。样本班有5人上一本,25人上二本,学校有103人上三本及大专,录取率将超过70%。熊欢同学参加全国数学、化学竞赛,荣获江西省赛区第1名,比南昌市重点中学学生获第2名者成绩高出21分,熊欢同学参加中考,又以比莲一中考生低1分的成绩荣获全县中考第2名,向塘中学正以“幽美的环境,求学的天堂,人才的摇篮”的声誉为社会瞩目。三、精良的师资队伍 向塘中学属完全中学,有初、高中共6个年级24个班,现有教职工110人,教师90名。中学高级教师15名,中学一级教师47名,教师中具有大学本科学历82名,大学专科学历8名,国家级高中骨干教师1名,省级高中骨干教师15名,市县学科带头人6人。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高的师资素质、稳定的师资队伍保证了向塘中学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四、一流的教学设施 1、粉饰一新的教学大楼雄伟气派,教室宽敞明亮,环境优雅。 2、全市一流的多媒体教室、语音室为学生提供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3、新装配的微机室,为学生学习电脑准备了必需的场所。 4、设备齐全的物理、化学、生物五个实验室,保证了学习实验课程的正常开设。 5、规范达标的运动场,为学习田径、球类等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保障。 6、藏书数万册的图书馆,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课外读物。 7、学校添置的钢琴等音乐器材,为音乐课的正常开设创造了条件。五、优美的学习环境 向塘中学占地350亩,新筑的围墙隔绝了校外的喧嚣。学校建筑错落有致,校园内一幢幢楼房巍峨耸立,独领风骚;一条条水泥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一座花坛草绿花艳,芳香怡人。校园内,没有人来车往的噪音污染,没有游戏机、台球室、录相厅、网吧的引诱干扰,清幽的校园环境成为莘莘学生求学的天堂。六、完善的后勤保障 新建的学生公寓8人1室,内有洗漱间,宽敞舒适。4幢公寓各自成为生活小区,学校雇请门卫日夜看守,保证学生人身、财物安全。 学校水电供应充足,3个学生食堂饭菜丰裕,价格低廉,学生自由选择用餐。 学校建立医务室,为学生看病用药,使学生疾病及时得到医治。 学校为方便学生到校回家,在黄马、广福等乡镇开设往返专线,使学生按时乘座中巴到校或回家。 向塘中学座落于向塘火车站西北400m外,向塘省级开发区心脏地带,跨入新世纪后,在新的机遇面前,将以崭新的姿态呈现于世人面前。
小兰中学创办于1958年,前身是全县第1所农业中学,现已发展为 具有一定规模的初级中学。 小兰中学地处南高公路(迎宾大道)中段,校南面紧靠振兴公路,东邻南昌市金屋装饰城,西面距南高公路100米,北面与省、市区(岱山)交界。校园占地面积54000M2,校舍建筑面积13000多M2。教学大楼、实验室、电 脑室、音乐教室、图书室、阅览室、学生寝室(公寓楼)、教工宿舍(楼)、行政办公室、食堂、商店、发电房齐配,电化教学仪器、投影仪、彩电、VCD、多媒体、教学光盘配备。规划中的小兰中学更具有时代特色,教学区、生活区、活动区(运动场)规划有序,各项建筑、设施排列整齐,环境优雅,真是办学的好地方。正在动工兴建的校南大门和将要动工兴建的五层(30间)教室的教学楼将成为学校的一大新亮点。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专业技术人员85人,其中高级职称10人,中级职称48人,初级职称27人,大学本科学历27人,大专学历46人。全校有教职工116人,中共党员27人。现有学 生1558人。学校始终把提高素质教育放在首位,不断提高育人环境,连续 两次被评为南昌市“文明单位”和南昌县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南昌县广福第二中学创建于1975年9月,校址位于广福镇荷山村,始名为南昌县三江人民公社荷山“五七”中学。1978年成立了广福乡人民政府,因此,学校更名为南昌县广福中学。1988年,因广福乡在广福街新建一所中学,因此,学校又更名为南昌县广福第二中学。 校园占地面积36亩,计24000平方米,其中,普通教室1340平方米,实验室219平方米,微机室72平方米,教师办公室319平方米,图书室125平方米,学生公寓2500平方米,生活用房及其它4000平方米,体育运动场7700平方米;校园内绿树成荫,环境幽雅,常青树树种40多种,是个读书的好地方。 现任校长万六指,付校长陈贻平,督学万玉波;全校共有中共党员18人,现任党支部书记万六指,付书记陈贻平、李海平。 2003年9月在校学生1378名,18个教学班,教职工63人,在编教师45人,其中本科6人,大专37人;高级教师2人,中级教师9人,女教师5人。万六指于1998年12月首批授予南昌市学科带头人,2003年9月评为南昌市“师德”标兵;胡建民于1999年由县教委授予全县首批学科带头人;陈贻平于2002年由县教育体育局授予全县首批“名师”光荣称号。 学校拥有教学仪器,实验器材,专用设备等固定资产达300余万元,其中微机26台,一体化印刷机1套,电教投影仪7台,录音机18台,彩电1台,空调2台,图书藏量2万余册,体育设施门类基础齐全。 办校20余年来,在教学质量上,升学率连续保持了全县前茅,特别近3年来,1年上1个台阶,实现了跨跃式的发展。2002年中考升学率名列全县农村中学第1名,2003年再创辉煌,中考升学率名列全县中学第1名,为鼓励教职工,2001至2003年分别组织全体教职工先后到了庐山、桂林、港澳等地学习考察。 在2003年全县中小学体育运动会中,我校取得了初中团体总分第3名的优异成绩,创我校历史最佳。 在教研方面,物理组在推行沪教版实验教学中,对“沪科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全过程”,从90年代至现在进行了专题研究,并于2002年12月评为市级实验学校先进单位。 “校风正、学风浓、教风好”是学校的光荣传统,我校坚持每年评选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教学质量特别奖,常规教学优胜奖和三好学生,优秀班干,学雷锋积极分子,优秀卫生监督员。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县教体局,县委、县政府文明学校,不少教师参加“园丁杯”优质课评比、教案、论文、论著获全国、省、市、县1、2、3等奖180人(次),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全国、省、市1、2、3等奖150人(次)。 在抓教学质量的同时,我们狠抓了校园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先后建造了60T水塔,改建了厕所,装饰了教学楼,建造了两幢学生公寓楼,搭起了学生用膳钢瓦棚,学校地面基本硬化。现在学生有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舒适的住宿环境及娱乐活动环境。 我们 的口号是:各项工作只有第1,没有第2; 我们的目标是:继续争创:“学校管理、教育质量、校园环境”全县3个第1。 我们的措施是:以抓安全教育为基石;抓干部队伍建设为关键;以“开拓进取,争创一流”为办学宗旨;以抓教师队伍为根本;以抓学校内部改革为动力;以抓常规教学为轴心;以抓校园建设为基础;以抓后勤、总务为保障。 我们相信在上级党委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在兄弟学校的支持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发挥我们更大优势,广福二中的明天一定会更加辉煌灿烂。
广福一中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在师生中积极开展理论学习和形式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师德教育,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安全教育、形势教育等多种渠道。 学校始终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强化5育并举,全面执行课程计划观念,开足、开齐了各门功课,音、体、美、劳课受到应有的重视,逐年铲除以往中考科目挤占这些科目的现象,同时,学校还每年保证音、体、美教学器材的添置。 教育教学改革逐步深入,千方百计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认真实施45分钟工程,大力开展教学教研活动,长期坚持组织教师学习教学常规,开展全员性听课、说课、评课活动,优化教学过程,切实减负学生课业负担。 积极改善办学条件,理、化实验室规模越来越大,仪器逐年增加,保证了所有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的开设,学校顺应时代发展、筹建微机室、开设信息课,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上机操作。 教学条件的逐步完善,教学改革的深入使我校教育教学改革成果显著。先后获县先进学校,市文明单位等多种称号。升学率连年在全县前列是南昌县教学质量的一面旗帜,且永不退色高高飘扬。
地理位置:位于麻丘镇武溪街东北约200米处。 历史背景:学校创办于1969年,原名武溪中学。1986年6月,该校列入南昌县教育局直接管理,学校更名为麻丘第二中学。2003年4月,随着麻丘镇划归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学校更名为: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麻丘镇第二中学。 校园环境:校园占地面积25亩,校内建筑排列有序,水泥路面交错相通,花坛内百花争艳,草坪上绿草如茵,加上四周的围墙,成排的常绿树,构成了既安静祥和而又充满生机的教书育人的理想场所。 办学规模:在校学生1680人,开设19个教学班。 学校师资:全校教职工75人,其中高级教师8人,一级教师21人。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教师16人,专科学历的教师55人。他们中有市、县骨干教师、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先进教育工作者,其中市县学科带头人1人、县名师1人。 设施配置:学校现有三层教学大楼1栋,三层综合大楼1栋,学生公寓楼(三至四层)2栋,两层师生食堂1栋,并配置了理、化、生实验室、图书室、微机室各1个,有电脑25台。有水泥篮球场2个,水泥排球场和羽毛球场1个。 办学成果:自办学以来,为国家培养了毕业生1万余人,其中向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7000余人。1988年以来,学校中考成绩多次进入南昌县前10名,其中2002年中考总成绩列全县第3名。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知识竞赛,先后有130余人获得国家、省、市、县级奖,其中1998以来,学校中考成绩多次进入南昌县前10名,其中2002年中考总成绩列全县第3名。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知识竞赛,先后有130余人次获得国家、省、市、县级奖,其中1998年项超群同学参加全国“天元杯”化学知识竞赛获得全国一等奖;1990、1996年胡久勇、熊钊荣同学参加全国数学竞赛分别获得南昌市一等奖。考取清华大学的魏兴国(1991年)、熊钊荣(1999年)同学都是本校输送给重点高中的优质生源。近年来,学校狠抓教育教学管理,全面实行聘任制,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学校面貌一年变一个样,教育、教学质量一年上一个新台阶。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