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县大塘中学地处庐山南麓,鄱湖西滨,现是一所千人规模的初级中学,在源远流长的中华学府中不过是沧海一粟。然而若是追根溯源,自明永乐年间起,在方圆百里的南昌、九江地区却也能算是小有名气。 六百年前,人文主义在江南大地兴起,大儒开馆办学之风日盛。在大塘,程文宝于永乐年间开办义仓义学,开本地区平民教育先河。至明后期,程元拯在大塘中学现址不到300米的荷叶塘墩上创办“莲塘书屋”,更添大塘文雅礼义之风气。有当时大学士张元桢赠诗为证:先儒道学远流芳,一派渊源到大塘。天漾曰光通户牖,波摇云影撼宫墙。西山荟萃文章府,百姓熏陶礼义场。济济英才争鹊起,好施经济矢赓扬。 到清嘉庆年间,程橘采、程焕采、程懋采兄弟又在时称“民间故宫”的汪山土库创办“四箴家塾”,采用分班级授课方式,校舍规模达48间之多,其后又增设了专教高级学生的“稻花香馆”。 民国元年受新学运动影响,本地学者程道存创办新型学校“石泉小学”,将数学、地理、自然、体育等课目正式纳入班级授课内容。民国2年,蔡姓学者在“极乐寺”开办新型“至诚学校”此两校一直延至解放后。 建国后,义仓义学取消,教育经费由政府统筹。1958年原“石泉小学”经三次更名后开办了全县第一个民办中学教学班,(后此班30多名学生直接升入南昌8中)1962年增办农业中学,1964年中小学分家,中学、农中分别迁至官草坪和新培,直至1971年才合迁至现址。1970年,大塘中学改为完全中学,增设高中。1985年新建县高中进行调整,高中部与县四中合并,大塘中学改为初级中学。 今天,大塘中学在各级党政机关、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各届校友同仁的领导和支持下得到了全面发展并逐步走向现代化。学校现开设初中三个年级1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一千余人。教师68人,其中有高级职称的教师9人,中级职称的19人,市级骨干教师7人。学校教学设施齐全,拥有3000多平方米的教学、实验办公大楼,有功能齐全的多媒体教室、现代化的实验室、微机室、图书室(藏书三万余册),学生运动场地宽阔,有两个篮球场及田径运动场,学生生活设施齐全。 六百年来,大塘中学在秉承先人文雅礼义,尊师重教风气的基础上,从一所地方乡绅创办的平民启蒙教育的“义学”,几经乱世风雨,几经体制变迁,不断发展,不断创新,成为今天共和国“义教”学府中璀璨明珠之一。但是,勤奋拼搏的训怙没有改,严谨务实的风气没有变。一代代校长,程元拯、程道存、郭华荆、黄振华、余中华……一代代名师,毛翼云、肖华淦、欧阳宣、吕韬生、蔡定智、程大任、周利民……培育出一批批优秀人才,其中不乏国际国内知名学者和党政高级干部,如现在的国际法学专家蔡定剑,美国哈佛大学生物博士导师基因工程研究者熊敬维,江西省副省长蔡安季等等。 近几年来,大塘中学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多次获得市、县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的表彰和奖励,连续被评为县级文明单位、先进学校;中考成绩稳步上升,排在全县的前列;学生在全国初中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竞赛中,多次获国家级、省级、市级奖励。 为顺应科教兴国的时代潮流,大力提升民族素质,学校制定了2000—2010年发展规划。计划2008年恢复高中部,学校升格为完全中学,创建就业技能培训部。同时整合地方教育资源,用现代化教育理念,培育更多顺应时代发展的新人才。届时,拥有悠久传统、严谨风气、先进理念、雄厚师资和现代化设施的大塘中学,必将成为融传统风韵与现代特色为一体的现代化学校,成为中华学府中更加耀眼的明珠。
新建县樵舍中学创办于1956年8月,是新建县创办最早的中学,学校地处赣江之畔,鄱阳之滨,紧靠昌九高速,毗邻昌北机场,交通便利,环境优雅。 学校占达面积12600m2,校舍建筑面积6100m2,现有教学班12个,学生近800名。教职工61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三分之一以上教师学历达本科,中学高级教师6人,一级教师27人。 学校办学功能齐全,教学条件良好,教学设施完善,建有教学楼、办公楼、图书馆、电教楼、运动场等,学校秉承“团结、务实、求知、创新”的办学宗旨,强化管理,推行改革,注重素质培养,提高教育质量,已逐步形成了“严谨的教风,勤奋的学风,文明的班风,踏实的作风”,培养学生万余名,遍布全国各行业,精英不乏。 近年来,学校成绩喜人,荣获江西省“辉煌五十年”读书活动先进单位,南昌市“电教实验”、“首届中学教化艺术节”先进单位,县级荣誉多项,教师中,有45人次获市、县优质课、教学教改等先进个人,56篇论文在国家、省级、市级刊物、学会发表或获奖。学生160多人次在省、市、县学科竞赛、文体活动中获奖。
新建县溪霞初级中学创建于1986年,学校处于南昌市后花园,南昌最大水库——溪霞水库旁,毗邻105国道,京九铁路、昌九高速公路、昌北机场,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是学子们求学的理想场所。 学校占地面积25亩,近年来,学校发展较快,新建了一幢四层的教学、办公室一体化的综合大楼,建筑面积2000余平方米;装备了一间40台电脑的微机室,有一幢实验大楼;教师、学生阅览室各一间;图书室藏书一万多册。现有1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300余人,教职工54人。 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高级教师6人,中级教师21人;大专以上学历的教师占92%,40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占80%,新建县学科带头人1名,教师在国家级、省、市、县各类的报刊上发表以及获奖论文每年40多人次。 学校立足“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教研兴校,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使得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2000年有18人上重点中学,其中张玮同学获全县第5名的好成绩;2001年有23人上重点中学;2002年有32人进重点中学,其中徐其文同学总分排列全县第一;2003年有31人录取重点高中。在2001年度获初中目标管理综合奖;2002年获初中组目标管理综合奖。中考成绩在全县享有很高的声望,为重点高中以及各类中等专业学校输送了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生。 溪霞中学正以其矫健的步伐,朝着更高、更远、更强的目标昴首前进!
新建县联圩初级中学创建于1952年,其历史悠久,业绩辉煌,校友遍神洲,声名播四海。 学校位于鄱阳湖南滨,依山傍街。校园占地面积60多亩,校园内场面平整,体育设施齐全,拥有400米标准椭圆形运动场,两旁树木参差,花香草盛,四季如春,树林,竹林遮天蔽日,环境优雅,有利于学生学习。 学校现有教职工60余人,中学高级教师8人,教师学历全部达标,图书馆藏书5000余册,全年开放,阅览室可容纳50人阅读。与教学配套的教学楼,办公楼,实验室,电脑室等已装修一新,学生食堂,寝室都已配齐。 多年来,一群群热心教育的教师,用文明、守纪、严谨、务实铸就了联圩中学的风格与传统,学校领导班子以“重素质,塑形象,求质量,创特色”为办学宗旨来秉承先贤之志,形展教学工作。学校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了大批优秀学生。 联圩初级中学的历史是光荣的,联圩初级中学的未来将是辉煌的。
南昌市麻丘高级中学位于江西省南昌市,主要负责实施中等学历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 学校在致力于建立健全多项管理规章制度,保障学校教育教学等各项工作规范有序高效运作的同时,立足于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全面和可持续发展的工作目标,通过大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和对教师管理队伍情感管理以及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工作和学习氛围,有效地激发了大家积极工作的内在动力,使全校教师的工作态度、工作责任心,以及教学常规的实施有了一个明显的提升,一支重责任、讲奉献、有干劲、肯钻研的教师队伍正在我校形成。在学生教育方面,学校一直能自觉地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开展教育工作。即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专长。 学校以优美的教育环境、科学的管理、卓有成效教育教学受到了广大家长、社会各界和上级的一致好评。
南昌市正大学校是是集初、高中为一体的全日制寄宿型完全中学。学校遵循“创一流特色名校、育德才兼备新人”的办学宗旨,坚持“既要升学率、更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的教育理念,连续几年被评为南昌市民办教育先进单位,荣获县局目标管理综合奖,高考、中考连年优异成绩,参加全国各类竞赛成果辉煌,办学效益和社会声誉逐年提高。 学校位于新建县城工业一路,环境幽雅,设备齐全,既远离暄嚣的城区,又有十分便利的交通。学校以质量谋生存,以特色求发展,遵循教育规律,优化课堂教学,注重课后辅导实行封闭管理,为每个学生精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生活环境,为莘莘学子努力提供起步、圆梦、腾飞的成才机会。
江西省南昌市第一中学,学校以“一流的育人环境、一流的办学条件、一流的管理水平、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育质量”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力争使学校办学条件优良,育人环境优美,教师队伍优秀,管理手段优化,教育质量优异。努力把学校建成高质量、有特色、现代化的、在国内有一定影响、能积极参与国内、国际交流的省级示范性中学。
江西南昌宝灵高级中学位于青云谱区井冈山大道15号,在新的征途上,将满怀豪情,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积极转变办学观念,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建设现代育人环境,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宗旨下,提高办学档次,在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办好优质教育,以崭新的面貌和靓丽的形象展示给全市人民,再创新的辉煌。
江西南昌第二十四中学以“求实、创新、尊师、爱生”的校训为准则,在加强基础文化课教学的同时,不断强化动手能力训练,重视素质教育,狠抓各方面管理和校风建设。多年来,为我市教育事业做出了较大贡献。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