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阳县莲花山乡潘村小学位于江西省上饶市,主要负责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 学校在致力于建立健全多项管理规章制度,保障学校教育教学等各项工作规范有序高效运作的同时,立足于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全面和可持续发展的工作目标,通过大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和对教师管理队伍情感管理以及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工作和学习氛围,有效地激发了大家积极工作的内在动力,使全校教师的工作态度、工作责任心,以及教学常规的实施有了一个明显的提升,一支重责任、讲奉献、有干劲、肯钻研的教师队伍正在我校形成。在学生教育方面,学校一直能自觉地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开展教育工作。即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专长。 学校以优美的教育环境、科学的管理、卓有成效教育教学受到了广大家长、社会各界和上级的一致好评。
波阳县莲花山乡中心小学位于江西省上饶市,主要负责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 学校在致力于建立健全多项管理规章制度,保障学校教育教学等各项工作规范有序高效运作的同时,立足于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全面和可持续发展的工作目标,通过大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和对教师管理队伍情感管理以及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工作和学习氛围,有效地激发了大家积极工作的内在动力,使全校教师的工作态度、工作责任心,以及教学常规的实施有了一个明显的提升,一支重责任、讲奉献、有干劲、肯钻研的教师队伍正在我校形成。在学生教育方面,学校一直能自觉地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开展教育工作。即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专长。 学校以优美的教育环境、科学的管理、卓有成效教育教学受到了广大家长、社会各界和上级的一致好评。
萍乡矿业集团机关职工子弟小学创办于1957年9月,校址位于萍乡市跃进路西(原名土冲里)。学校占地面积1570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5400平方米。 创办时到1996年学制为六年制,“文革期间”学制改为九年一贯制,1977年中小学分开,仍按部分规定为五年一贯制。 创办初期学生仅250人,高峰期增至1466人,现有学生900人。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欧阳君现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学校一直以来以教学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办出自已的特色。九十年代以来,学校在乓乓球,书法美术,电脑,舞蹈等方面尤为突出。
萍乡矿业集团高坑煤矿职工子弟小学现已五十二年发展历程的高坑矿小学,是萍乡矿业集团教育史上启蒙最早的学校。前身是赣西煤矿员工子弟小学,现位于萍乡市安源区高坑镇。 五十二年的风雨历程中,学校逐渐发展成为一所全市乃至全省教学设施最好的完全小学之一,并摸索出了一条符合本校实际、有特色、有实郊、得到社会认可的正确办学路子,为国家、为矿山输送了一批又一批合格人才,好评如潮,成为全省企业办校唯一的对外开放学校和全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并被煤炭工业部授予“煤炭系统标准化中小学”光荣称号。 学校现有在籍学生2236名,有44个教学班,教职员工106人,设有两个分校,校园占地面积达2.96万平方米。多年来,学校在上级党、政的正确领导和关心重视下,经过历届领导班子团结、勤奋、务实,校园建设达标,拥有标准化操场、儿童游泳池和绿茵足球场以及功能齐全的电化教室等先进的教学设施,篮球场、图书室、训练室等一应俱全,为教师教学和学生成才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青山矿小是一所41年历史的完全小学,学校位于萍乡安源区青山镇,学校占地面积7082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522平方米,有一栋五层的教学大楼,二栋二层的教学楼,一栋二层的办公用房,现有教职工255人。 其前身是萍乡镇青山小学杨家祠分校,创办于1958年,校址杨家祠。当明议有4个初小班,学生140余人,教学设备简陋,办学条件差。1960年萍矿青山煤矿正式接管杨家祠分校,改名为“青山煤矿子弟学校”。当时学生350人,教职工14人,利用青山煤矿职工业余学校和青山矿卫生所的旧房作为教室,同时,建了一栋一层的简易教室。1961年学校发展为六年制全日制完全小学,有11个教学班,学生462人,教职工21人,至1965年,学校有29个教学班,学生1398人,教职工53人。1973年学校发展到57个教学班(小学41个,中学16个)学生人数达2793人,教职工153人,1974年,为了便于教学和管理,将中小学分为两所学校。小学所在原校址,改为“萍矿青山煤矿子第小学”。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学校教育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学校1987—1993年连续七年被评为矿级先进单位。1991—1993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局级先进学位。1991年学校评为市级学雷锋先进集体、五年级毕业统考连续四年荣获全局一、二名奖,参加全国奥林匹克教学赛连续三年有5人获奖,文艺、体育多次在全局和市获奖,在任课教师中,有10人评为省、市优秀教师、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优秀党员、“三八”红旗手。从1995年起连续6年的抽测成绩居全公司各校之首。
八一小学坐落于西大门,是八一地区唯一的一所城内小学。它创建于1969年,1993年与新萍小学合并,到现在已有32年的历史。在这 32年中,八一小学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关爱与支持,一天天地发展壮大,至今全校有学生800多人,15个教学班,在职教师43人。小学高级教师达41.9%,一级教师25.6%,教师学历全部达标,并有大专以上学历的达42%。老教师以扎实的教学态度,丰富的教学经验赢得社会的公认,青年教师以先进的教学思想、多才多艺的本领得到家长的称赞与好评。 为了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学校全力改善办学条件。1995年拆掉校舍中央“堡垒”式祠堂,1996年建起新的教学楼,修整了操场。现在学校设有练功房、微机、英语、体育、自然、美术教师。走进校门,八一小学将给你一种全新的感觉:政治空气浓厚,学习热情高昂,环境优雅,绿树成荫,黑板报上龙飞凤舞,标语牌上警句连篇,真是旧貌换新颜。 八一小学坚持依法办学,依法治校,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教师们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并结出了丰硕的成果:思想政治工作扎实,1998年学校评为区宣传工作先进单位,1999年评为八一街先进单位,区人民政府文明单位,获素质教育目标管理先进单位,2001年获先进基层党组织,市少先队工作先进集体;教学工作过硬,1996年获全市奥林匹克教学竞赛优秀奖,同年被评为区优秀教学教研组,1997年获全市中小学作文竞赛优秀奖,同年评为区优秀语文教研组;获2000年激励性评语先进单位;体育工作更是为学校争得前所未有的荣誉:1998、1999年分别获全区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三名、第二名,获全市体育达标先进单位,省群众体育运动组织奖,2001年评为市体育先进集体;文艺方面也并驾齐驱:1999年获区首届教工健美操比赛二等奖,2000年获第三届中小学幼儿艺术节鼓号比赛二等奖,2001年获全区“三个代表”之歌一等奖、二等奖、优秀报幕员、优秀演员、优秀组织奖。98年工会工作目标考评中获全区二等奖,安源区劳动制作组织工作先进单位等等。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中,八一小学就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竞相开放。
湘东小学创办于一九一二年,原名“萍乡县西区高等小学校”。1950年与远大小学、云程小学合并,遂改名“湘东小学”,迄今已九十年的办学历史。九十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的领导下,学校的办学规模日益壮大,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批合格人才。 该校座落在湘东区、镇人民政府驻地--湘东街,巍然屹立的云程岭,哗哗流淌的萍水河为我校又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随着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学校成为了湘东区规模最大、质量最优的一所重点小学,先后被评为省“二五”普法达标单位;市目标教学实验基地,体育达标先进单位;区标准化学校、特色学校;教师基本功优胜单位;教学管理先进集体;电化教育实验教学先进单位,十年来年年评为区教育教学先进集体。 湘东小学现有教师56人,教师队伍素质高,全体教师全部达到专业技术任职需求,其中小学高级职称的达30人,占53%;一级教师23人,学历达标率100%,本科3人,大专32人,超学历率达62%。共有23个教学班,学生人数1270人;学校部占地面积48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75平方米,现有拥有32台计算机的微机室,可供60人做各种自然实验的实验室;藏书达12580册的图书馆;有31台风琴和1台钢琴的音乐室等,为师生发挥特长,施展才华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教育事业发展迅速,日新月异,随着科教兴国战略方针的提出,《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颁布实施,教学改革迫不及待。学校乘改革之东风,积极实施素质教育。以邓西萍校长为首的新一届领导班子发扬湘子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带领全体教师劲精图治,团结奋进,大胆创新,提出了“创名校,争名师,育名生”的奋斗目标,坚持“育人是根本,质量是生命,师资是核心,管理是关键,设备是保障”的办学思想。强化常规,优化管理,采取有效措施,注重在德育上突出一个“实”字,教学上体现一个“新”字,管理上抓住一个“严”字,质量上达到一个“优”字。 在坚持德育落实,管理严格的前提下,该校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深化目标教学实验,狠抓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全力推进素质教育,通过理论讲座、业务学习、比武活动、论文评比、送课下乡,开放日等活动修炼教师内功,为教师充电,并取的教学教研新成果;在教学比武、优秀教案、论文评比中先后有8位教师获国家将,2人获省奖,82人获市区奖;学生中有3人获全国小数奥赛三等奖;教育教学质量稳中求进,年年名列区、镇榜首。 在《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导下,该校计划在2010年前完成以下目标。一是整体规划。全方位规划校园,合理调整结构,改善办学条件,引进先进设备装配语音室,多媒体电教室,拥有400米环绕运动场。二是内强素质。加强师资培训,教师学历均达大专以上,建立一支教育科研的骨干队伍,课题研究实现历史突破。三是外树形象,争创市区名牌学校。 湘东小学,赣西边陲的一朵奇花,她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新的挑战,抓住新的机遇,在教育改革发展的进程中阔步前进。
萍乡市安源区进贤小学办学历史悠久,是萍乡市安源区重点小学。现有教学班25个,学生1600余人,教职工74人。专科以上学历36人,占48.6% 。 校园占地面积3.7亩,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拥有一流的语音室、微机室、多媒体室和初具规模的校园网,闭路电视系统。 建校以来,学校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确立了“依法治校、改革活校、教研兴校、特色立校、质量强校”的办学思路,形成了一个团结、务实、廉洁、创新的领导集体,造就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品学兼优、学有专长的合格人才。 近几年来,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小学教学奥林匹克竞赛,萍乡市团体总分第一名,江西省第三届“八一”杯小学数学竞赛团体一等奖,全市四星级少先队大队,全市家长学校先进单位,区创建文明城市先进单位,区素质教育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区教学管理优胜单位。 跨入21世纪的进贤小学正在抓住机遇,加快步伐,全校师生团结奋进,信心百倍地为把学校建设成全市一流、有影响、有特色、高水平的学校而努力奋斗。
萍乡市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位于江西省萍乡市,主要负责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 学校在致力于建立健全多项管理规章制度,保障学校教育教学等各项工作规范有序高效运作的同时,立足于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全面和可持续发展的工作目标,通过大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和对教师管理队伍情感管理以及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工作和学习氛围,有效地激发了大家积极工作的内在动力,使全校教师的工作态度、工作责任心,以及教学常规的实施有了一个明显的提升,一支重责任、讲奉献、有干劲、肯钻研的教师队伍正在我校形成。在学生教育方面,学校一直能自觉地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开展教育工作。即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专长。 学校以优美的教育环境、科学的管理、卓有成效教育教学受到了广大家长、社会各界和上级的一致好评。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