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第一中学校创建于公元1907年(清·光绪33年),始名吉林中学堂。历经吉林省立第一中学校、吉林省立吉林两级中学校、吉林省立第三商科国民高等学校、吉林省立吉林第一高级中学、吉林省立吉林联合高级中学、吉林省吉林高级中学校、吉林市第一高级中学校等校名,1959年定为现名,2009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11年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2014年荣获国际生态学校绿旗荣誉。 学校座落于松花江畔,现校区占地面积28.5万㎡,建筑面积13.6万㎡。学校为独立高中,现有教学班92个,学生4996人,教职工404人。 百年前吉林中学堂改旧制、厘新规,创“吉省教育之中坚、学堂之模范”;五十年代被称为省“最高学府”;六十年代被评为“全国文教系统先进单位”,获国务院表彰;1978年被确定为省首批办好的重点高中;2003年被确定为省首批素质教育示范性普通高中。 作为百年历史名校,吉林一中积淀了丰厚的学府文化,形成了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承载着人民的重托,不辜负历史的使命,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优秀人才。1987年邓颖超同志曾亲笔为吉林一中题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敦品励行、热心向学”是学校百余年来一以贯之的校训。吉林一中始终以人为本,以德治校,把造就一支师德高尚、教艺精良的教师队伍作为学校发展的根本,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作为学校办学宗旨。因而不论是哪个历史时期,学校始终是名师荟萃、英才辈出。
长春市第二中学是一所吉林省一类一级示范高中。该校位于省长春市朝阳区南昌路406号,现有教学班级50个左右。该校师资力量较雄厚,在2006年高考中某个理科成绩排名长春市第五,某个文科成绩排名长春市第一。经过车辆:19路、25路、80路、119路、135路、156路、221路、222路、230路、277路、280路以及长春轻轨一号线。 最新消息:继2006年高考取得辉煌成果以后,在2007年的高考中长春二中再次创造了辉煌!2007年高考中二中超过600分的学生数再次超过百人,达到了约10%的惊人比例。其中最高分为687分,且有一人被清华大学录取。在中考招生中,二中的分数线是逐年提高,从几年前的第六第七位跃居至第五位,直逼十一高。我们相信,几年后的二中一定会更加辉煌。 2009年长春二中举办了第四届全国中学生跆拳道大赛,由二中高一高二学生组成的参赛选手,经过努力拼搏,最终取得了优异成绩。
吉林市第二中学校位于以雾凇美景闻名于世的北国江城吉林市,创建于1953年,前身为吉林省第二高级中学,是省首批办好的重点高中和省首批示范性高中。 学校占地6.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建有现代化的教学大楼、图书馆演播厅,高标准的微机室、多功能教室、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等教学设施。拥有400 米标准塑胶跑道的运动场、风雨操场和乒乓球室等体育设施。周围坐落着北华大学、北华大学师范分院、吉林医药学院、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十几所学校,祥居学府聚集区中心,社区品位高尚,文化气息浓郁,四季空气清新,是吉林市最美的花园式学校之一。 五十七年的办学历史,铸就了吉林二中丰厚的文化底蕴,培养了熊先槟、仝腾芳、徐雁秋、王涤、蒋瑞璋、丛玫、叶倩萍、王星石等一大批省内知名教师。办学水平始终位居全省前列,高考成绩曾名列东北三省第二、吉林省第一。曾培育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泽山,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迟惠生,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李常蔚,北京交通大学副校长王永生,蓝代斯克(北京)软件有限公司大中华区总裁孙有吉,2000年全省高考文科状元葛欣,1999年考入北大、毕业时被国外7所著名大学同时录取并获全额奖学金赴美留学的田媛媛等数以万计的杰出人才。近几年,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高考重点率、本科率、升学率持续攀升,一大批学生考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音乐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等名牌大学。吉林二中斐然的办学实绩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表彰、学生和家长的信任、社会各界的好评,先后被命名为省首批办好的重点高中、省首批示范高中、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省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省优秀家长学校、省健康促进示范校、省绿色学校、市德育工作先进校、市依法治校先进单位、市校园校舍管理先进单位、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市心理健康先进校、市普通中小学校督导评估一级学校,多次获市教学质量提高奖。 齐林忠同志作为二中历史上第一位通过竞聘取得任职资格的校长,与班子成员一道带领二中人开始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二次创业"。他们在求真务实中夯实基础,在开拓创新中谋求发展,在"新健康教育"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走师资强校、科研促教、特色办学的可持续发展之路。2010年与中国民航大学合作办学,成为吉林省唯一一所"中国民航大学生源基地校"和"专业面试定点学校"。实现了大学与中学的强强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创建了大学教育和中学教育紧密结合、有机衔接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两校的合作办学符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关于"普通高中要多样化发展,要特色发展"的精神,符合高中新课改注重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充分发挥了中国民航大学的品牌效应和就业优势,有效利用了吉林二中的优质高中教育资源,彰显了"新健康教育"的办学特色,开拓了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新路子,为具有潜质的学生搭建了发展个性特长的广阔平台。 现在的吉林二中,由建校初的14个班发展到35个教学班(包括2个"空中乘务专业生源基地班"),近2000名学生。学校现有任课教师130人,具有硕士学位、研究生学历的23人;中学高级教师59人;全国优秀教师、省特级教师、省学科带头人、省级骨干教师14人;市"全天候优秀任课教师"6人,市"十杰"、"百优"教师及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22人;省、市级优秀班主任标兵、名优班主任、骨干班主任42人,名优特教师占任课教师总数的60%以上。 为了更好地发挥省示范性高中的辐射作用,扩大办学优势和影响力,吉林二中将秉承"一切为学生成人成才成功奠基"的办学理念,努力营造一流的教育教学环境,建设德教双馨的教师队伍,全面塑造健康教师,全面培养健康学生,全面构建健康课堂,全面建设健康学校,全面促进健康家庭,办好让江城人民满意的优质高中。
长春市第二十九中学始建于1958年,是吉林省首批认定的83所重点校之一,是长春市教育局直属的二类重点高中。多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校教职工的共同努力,方方面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被上级部门命名为:长春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长春市花园式学校,长春市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长春市教育、教学先进单位等等。在社会上的声誉不断提升,得到了学生及家长的信赖和认可。在长春市教育局的2006年高考质量评估B组中被评为一等奖。尤其是2007年以来,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王影校长带领下,学校以发展为大局,以培养学生为目标,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下,与时俱进,创新进取,使学校发生了巨大变化,堪称是学生求学成才的难得之处。 名校出名师,名师创名校。长春市第二十九中学多年来高度重视队伍建设,现已形成了一个团结、务实、开拓、高效的领导集体,精心打造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团队。在教育教学科研引领下,这支务实、善教、乐育的精英团队。正成为学生未来发展和学校未来发展的主力军。
吉化集团公司第一高级中学始建于1960年,原为吉化电石厂中学。1980年吉化公司将所属厂办学校集中管理,1991年4月被吉林省教委确认为省首批办好的26所重点高中之一。2012年拆除原主楼进行重建,重建之后建筑面积进一步扩大。 学校占地面积25400平方米,教学楼、实验楼、体 育馆、阶梯教室建筑面积共12000平方米。现有实验室7个、微机室2个、语音室2个、电教教室1个、学生阅览室1个、教工图书馆2个,另设有校医室和食堂,并拥有先进的校长教学评估系统,各教研室均配备微机。闭路电视、幻灯、录像编辑、录音等电教设备齐全。 吉化一中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作风过硬的教师队伍。学校现有任课教师136名,其中全国优秀教师1名,特级教师1名,高级教师36名,吉林市“全天候”优秀任课教师3名,一级教师58名。 学校在教育教学、科研、管理、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学校先后多次被吉化公司评为“模范单位”;被龙潭区评为德育最佳校园;被市教委评为“群众信得过收费单位”、“塑造教师良好形象,办好教育让人民满意”先进单位;被吉林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教书育人先进单位”、“文明单位”;被省教委评为“吉林省教育系统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学校”。
吉林市实验中学是吉林市教育局直属的省级重点高中,是吉林市区唯一一所实验高级中学。学校办学特色鲜明,校风严谨,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多能力、复合型人才,在社会上享有良好的声誉。 吉林市实验中学始建于1948年,六十年的炭火锻造、交融厚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办学传统和学校品质。特别是近年来,学校坚持"为师生的明天赢得尊严"的办学理念,践行"德育立校、质量兴校、管理强校"的办学方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深受学生、家长的信任和肯定,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学校占地面积14625m2,教学楼建筑面积12688m2。吉林市实验中学现有40个教学班,2000余名学生。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91名,其中研究生学历46人,中学高级教师64人,市"全天候"优秀任课教师6人,省市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83人,市级导师13人,市优秀班主任标兵5人,省市优秀班主任18人,历届市"十大杰出青年教师"3人。全新的理、化、生实验室,先进的图书室、微机室、现代化教学网络及每个班级配备的交互式电子白板,为学生提供了优越的学习条件。 学校现任领导班子是2009年9月组建的。学校班子成员团结配合,求真务实,克难求进,埋头苦干,带领实验中学改善了办学条件,提高了办学水平,学生的德、智、体各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绩。
吉林大学附属中学创建于1989年,是吉林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吉林大学“民主治校、科学治校、从严治校”传统精神的影响,学校发展日益壮大。 学校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师生双向成才,创造民主、活跃的校园文化和百花齐放的学术氛围,在办学机制和管理机制、课程设置和评价体系以及教育技术现代化等方面大胆改革实验,形成了吉大附属中学特色的育人模式,在培养健康的个性,活跃的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办学经验,为上级学校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 学校所有教职工全部从省内外优秀教师中选拔聘任,形成了以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的高水平、高学历、高层次的一流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176人,其中硕士研究生60人,本科以上学历165人,特级教师5人,国家级学科骨干教师4人,省级首批科研名校长1人,省市级首批科研名师6人,省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32人。教师队伍年轻化,平均年龄30.2岁。学校实行激励机制,多年来坚持学生评价教师,教师竞争上岗,实践证明每位教师都已经成为学生满意的适应现代教育的高素质教师。 吉大附中以其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成果吸引着长春市的优秀学生,生源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方面来源于吉林大学的教师子女。随着新吉林大学的诞生,每年有500——600名左右的吉大教工子女入学,其中绝大部分是高素质的学生,他们在我校得天独厚的教学环境中迅速成长,成为我校学生的骨干力量。第二方面来源于市内各小学选拔的数学奥赛、华赛,英语、微机等各项知识竞赛中获奖的学生;加上各小学毕业生中的大队长、中队长及各小学校长推荐的品学兼优的学生,这部分学生的加入,为学校增添了光彩。第三方面来源于经过我校考核后录取的面试生和各种考察中选拔上来的尖子生,他们成为优质学生队伍的领头羊。第四方面来源于关系生,这部分学生绝大部分是各行各业的干部子女,这些学生对自己要求很高,竞争意识强,各方面能力也很强,他们基本都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人才济济的优质生源是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的基础。在我校教学中,充分体现了教学相长。众多的优秀学生期待着优质的教育模式,教师们不断地改变自己,提高自己,以满足学生的需要。目前,我校的生源堪称为全市一流,优质生源给学校带来了丰硕的成果。我校几年来以“优质学生多,全面素质好,教育质量高”而盛誉全省。学校享有中考成绩、学科竞赛“金牌学校”之美名。2002年招生又为生活贫困(下岗职工子女)的优秀生给予减免收费的入学待遇。
长春市实验中学校史悠久,其的前身是1923年的满铁株式会社长春商业学校。长春光复后,国民政府改建为长春市师范学校、吉林省立长春高级中学。1949年9月,伴随着长春的解放,长春市实验中学回到人民的怀抱。建国后,主教楼学校获得了更快的发展,成为长春市教育实验的基地之一。1979年4月恢复长春市实验中学校名至今。 长春市实验中学是吉林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全国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全国优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吉林省电化教育实验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俱乐部成员。先后获吉林省模范集体、吉林省教育先进集体、长春市教育科研先进学校等多项殊荣。学校以培养学生全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师资力量雄厚,178名教职员工中,特级教师8名,高级教师73名,中级教师42名,其中还有省市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劳模。 学校坐落于风景名胜净月潭畔,占地20公顷,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建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音乐厅,体育馆,大型餐厅和公寓等高档建筑。是一座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森林花园式新型学校。 学校高考成绩优异,进线率和重点率一直名列长春市前茅。各项体育赛事摘金夺银。建校85年来,为国家的各个战线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校友遍布世界各地。
吉林省第二实验中学坐落于长春市风景秀美的南湖之滨,是一所中小学一体的省首批办好的义务教育阶段重点实验学校,隶属吉林省教育厅。 1984 年建校。学校现任校长宋戈,党总支书记兼副校长关尚敏、副校长杨军、黄宝国。 学校现有校园总面积 33428 平方米,校舍总面积 27938 平方米;现有在校学生 4514 名;共 84 个教学班(中学 30 个班,其中三年制 15 个班级;四年制 15 个班级, 1669 人。小学 54 个班, 2845 人。) 学校现有教职工总人数为 393 名(中学 184 人;小学 155 人;行政 54 人。含高新校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 379 名,占教工总数的 96.4% ;现任特级教师 7 人;中学高级教师 58 人;中级教师(包括中小学) 122 人;全校教职工具有博士学历 1 人;硕士学历 5 人;大学本科学历 283 人;大学专科学历 65 人,研究生课程班学历 80 余人;全校 35 岁以下青年教师 246 人,占全体教师总数 68% 。 学校试行中小学“五·四”与“六·三”学制并行及中小学外语衔接的教学改革实验。校风是“砺志、勤奋、文明、健美”; 教风是“爱生,严教,诲人不倦”; 学风是“尊师,勤学,学而不厌”。 在20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树立起“打好基础,办出特色,在改革中创一流的教学环境,培养高素质的合格人才”的办学理念;确立了“实施优质教育,为每个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思想。已经形成了“优化全程管理、细化岗位职责、量化工作成效、创建学科特色、师生共同发展”的学校管理新思路;构建了以多种教育活动内容为载体,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体验教育新模式;建立了以校为本,向教研要质量,要效益,变问题研究为课题研究,教研工作由边缘走向核心的教研新机制。 2005年9月,具有现代化办学条件的省二实验高新学校在长春市高新区落成。省二实验高新学校是2004年5月经吉林省教育厅批准筹建的一所新型学校,地处华光街以北,蔚山路以东,佳园路以西,与华宇光谷、中国一汽毗邻。高新学校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校舍总规划面积5.8万平方米,教学楼建筑面积3万余平方米;师生餐厅、学生公寓、体育馆场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现在岗教职工126人;在校学生1765人,共36个教学班(其中中学部24个班,三年制8个班,四年制16个班,1203人,小学部12个班,562人)。那里将发扬省二实验教师勤勉无私的工作精神,形成高新学校方正儒雅的师德形象;发扬省二实验学生文明健美的整体风貌,形成高新学校礼义仁爱的学子品行;发扬省二实验“活动·课程”“体验·养成”的教育理念,形成高新学校经典时尚的校园文化,将同本部一样成为各方学子实现理想的学习乐园。 1996年以来,学校确立并实施了“管理治校、科研兴校、名师扬校”的办学方略,努力办好“实验校、窗口校、示范校、特色校”,在全面优化素质教育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对全国中小学整体改革发挥了示范作用。 “管理治校”是学校发展的根基。学校提出了:管理要民主化;管理要规范化;管理要人文化;管理要过程化。高效的管理为学校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科研兴校”是学校腾飞的动力。以科研提升学校办学品位,以实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学校倡导“活动中的学习、学习中的活动”,关注学生的个性体验和全面发展。作为一所省级重点实验校,学校先后承担了国家、省、市各级科研课题19项。国家级实验项目《关于开设初中生学习指导课程的实验研究》、《体验教育的实践与探索》、《潜能生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在我省首开先河。特别是在全国率先开展的潜能生教育的实验,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时空连线、《实话实说》栏目对此做了专题报道,在全国教育界引起广泛关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校长宋戈同志主持的“中小学九年一贯制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被批准为吉林省省级“十五”规划重点课题。 “名师扬校”是学校前行的保证。学校将教师队伍建设确立为学校的重心工作,在教师队伍中注重指导教师形成三个观念,即高尚的师德观、正确的学生观、全面的育人观;强化五种意识,即参与意识、竞争意识、责任意识、名师意识和爱校意识。为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学校开展了“希望之星”工程,采取新老教师“结对子”的方式帮助青年教师在业务上迅速成熟起来。近年来,学校涌现了一大批国家、省、市知名的教师。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中、小学部多次举办大型“践行新课程,实现新跨越”语文、数学和外语等学科课堂教学研讨会,省教育厅副厅长迟学智、省教育学院副院长张德利、省教育学院及长春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教研员等均来校听课。研讨活动令人耳目一新,与会的吉林省语文界、数学界等专家对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学校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的20多名教师和多个备课组为前来听课的全省近2000名教师做创新教学展示,教研员们对所有展示进行精彩评课。学校教研活动充分展现了省二实验学校自实施新课程以来在教育教学方面有效和有益的探索。 学校先后接待了国内十多个省市、三十多个教育代表团的参观考察。1994年,由国家教委组织的各省市教委主任组成的“普九”验收工作考察团80余人来学校视察,原国家教委副主任、现教育部总督学柳斌同志欣然命笔:“团结奋斗,更上层楼”,对学校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2004年,在学校建校20周年之际,全国中小学整体改革委员会吴秉寅、北师大陈孝彬、中国教育学会顾明远等教育界专家领导为学校题词:“百年树人,任重道远”、“敬业爱生、严谨笃学”、“成为社会满意、家长向往、学生喜欢、教师热爱的学校”。 学校还先后同加拿大、日本、韩国等许多国家结成了国际间的联谊,并进行了多次校际间的友好往来。学校先后应邀出访、考察,参观了解异国异地教育教学资源,了解学生学习、课外生活。这样坚持走出去,请进来,交流经验,相互学习,促进了学校的长足发展。倡导校际交流,加强与姊妹学校的友好往来,成为我校教育教学的一大特色,发挥了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 在“办学求特色,实验创一流”办学方针指导下,学校各项工作卓有成效,逐步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培养了一批批优秀学生,学校每年毕业的学生受到上一级学校的好评,他们以“发展空间大,自主学习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后续潜力大”而见长。在1997—2006年中考中,学校连续十年各项指标均列长春市前茅,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 学校先后有40余名教师被授予国家、省、市各级荣誉称号。现有国家级骨干教师5人,省级骨干培训合格教师59人,市级骨干教师85人,形成了约占教师总数46%的科研骨干队伍。自2000年以来学校共取得了国家、省、市各级各类研究成果近300项;教师参加各类教学竞赛更是成绩喜人:有6名教师获国家级教学大赛一等奖,有30余名教师获省级教学大赛一等奖,有50余名教师获市级教学大赛一等奖,指导了千余名学生在国家、省、市各种大赛中获奖。特别是在2003年长春市中小学教师新课程教学大赛中,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获长春市团体总分第一名,“十佳教师”、“教学新秀”占有率居长春市初中学校之首。在2004年学校中学部五位教师参加了长春市教育局举办的网络说课大赛,有四人获得“十佳”称号,这是继长春市十佳大赛之后学校教师取得的又一殊荣。在2006年长春市骨干教师专业化发展论坛中,学校有7名教师获得金星奖,他们在践行长春市新课程中发挥了示范者引领者的作用。 突出的业绩得到上级行政管理部门和社会的肯定,学校先后获得: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状、吉林省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吉林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吉林省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吉林省教育科研示范基地、课堂教学开放优秀组织单位、长春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单位、长春市创建素质教育特色学校、长春市中小学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长春市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工作一等奖、长春市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一等奖、长春市德育工作优秀单位、长春市教学管理先进单位、长春市艺术教育优秀单位、长春市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一等单位、长春市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优秀单位、长春市新课程教学大赛省市直属学校组团体总分第一名、长春市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一等奖单位、长春市先进工会、长春市最佳职工代表大会单位市维护稳定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并被授予:全国科普先进单位、全国实验学校专业委员会理事单位、全国学习科学直属实验学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俱乐部、全国青少年科普创新示范学校、中国少年儿童信息研究基地、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九五期间家庭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工作先进集体、吉林省绿色学校、吉林省健康促进示范校、吉林省电化教育示范校、计算机教育普及学校、吉林省书法教育基地、吉林省艺术教育传统校、市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等三十余项称号。学校党总支被省政府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团委被评为省直机关先进团委;少先队被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命名为全国优秀雏鹰大队。 校长宋戈同志因其卓著的管理业绩先后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巾帼建功立业标兵、吉林省特等劳动模范、吉林省中青年拔尖人才、长春市人民满意校长等近30项荣誉。
吉林市田家炳高级中学,原名吉林市铁路第一中学。始建于1949。1978年,经吉林省政府批准,确定吉铁一中为吉林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1989年,学校被省教委命名为"学府式"重点中学。2004年,吉铁一中由铁路移交吉林市教育局,更名为吉林市铁路中学。2006年,初中停止招生,吉林铁中由完全中学成为独立高中。2009年5月14日,由吉林市人民政府主办由吉林市铁路中学承办的吉林市田家炳高级中学揭牌庆典隆重举行,至此,吉林市铁路中学正式更名为吉林市田家炳高级中学,揭开了学校办学历史的新篇章。学校占地25782平方米,建筑面积18506平方米,现拥有教学楼2栋,可设46个教室;学生公寓1栋,最大容量为300个床位;综合楼1栋,有微机室2个、理化生实验室各2个,图书馆1个、阅览室2个;行政办公楼1栋,师生食堂占办公楼的一、二层,能够满足师生同时就餐,五层为会议室和教工乒乓球、台球活动室;环形300米跑道的田径场一个,水泥篮球场4个,乒乓球台12个,基本满足师生课外文体活动需要。学校秉承老铁中"治学严谨、半军事化"的优良传统,以"文化立校,和谐育人"为办学理念;以"教育管理人本化,教师队伍精良化,学生发展自主化,教学手段现代化,校园文化特色化,办学质量优质化"为奋斗目标;以干部队伍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德育工作为先导,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形成了"厚德博学,高雅卓越"的校风、"重道精业,探索求新"的教风和"勤学善思,自主发展"的学风。学校现有43个教学班,在校生2486名。现有教职工195人,其中,高级教师65人,一级教师83人,市"全天候"教师8人,市级导师16人,省市学科带头人15人,市学科兼职教研员7人。先后承担多项国家、省部、市级科研课题,并获国家省市级优秀教研成果21项。有近百人荣获国家优秀教师、省优秀教师、市优秀教师、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学校的升学率位于同类学校的前列,高考成绩提高率名列全市第一。学校曾先后3次摘取吉林地区高考状元桂冠。近几年,均有百余名学生考入重点大学,在市教育局高考总结表彰中,连续三年荣获教学质量提高奖。建校63年来,学校已为高等学府、铁路企业和社会各界培养输送了5万余名合格人才。很多毕业生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科学家,相当一部分毕业生走上了重要的党政领导岗位,还有很多毕业生已成为企业家或管理人才,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成就面前,田中人没有放慢前进的脚步,一个现代化、充满活力的学府式重点中学,在和谐班子的带领下,正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用开拓进取的脚步朝着"优质、普惠、和谐、均衡"的方向阔步走向新的辉煌!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