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第七十二中学是位于沈阳东南部山区的一所普通农村学校,2005年由具有百年历史的祝家中心小学和沈阳市第七十二中学合并成现在的九年一贯制学校,现占地4万余平方米,教职工120余人,学生近1600人。她是沈阳东南山区教育战线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一、一流的教育教学环境和设施为了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东陵区政府投巨资兴建了这所九年一贯制学校,还相继完成了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师生食宿综合楼,标准的塑胶跑道、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体育器械;标准的物理、化学、生物、科学实验室、图书室、电子备课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计算机室应有尽有。每个班级的计算机均能登陆互联网,还配备了多媒体视频展台,真正实现了"班班通"。教学环境的改善、教学设施的配备,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宗旨几年来,学校本着"做人、求知、成才,求实、创新、发展"的办学理念和"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 使每一位师生在学校中充满信心的生活,充满智慧的学习,充满快乐的成长。三、优良的教育教学质量几年来,学校通过"加强秩序、提升质量、促进健康"为着眼点,强化内部管理,加强内涵建设,坚持走科研兴教,教研兴校之路,基本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领导们求真务实,教师们教学相长,学生们刻苦钻研,使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攀升,2008年升入省级重点高中93人,2009年升入省级重点高中95人,连续几年都有学生升入二中,省级重点高中升学率达到60% 以上, 在全区处于领先地位。四、令人满意的教育教学成绩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先后被评为"市民最满意的学校"、东陵区"十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单位、东陵区教育科研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以优异的教育教学成绩而享誉社会。"春风化雨润桃李,众志成城育英才",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沈阳市第七十二中学正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目光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拼搏精神续写着更加辉煌的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篇章。沈阳市第七十二中学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沈阳市第七十三中学始建于1959年,原名为“辽宁省沈阳市第七十三中学校”,是一所有着四十多年历史的学校。学校位于沈阳市东陵区东南部的小山村,李相镇后李相村,占地20013平方米。1963年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为学校题词并题写校名,是一所文化底蕴深厚的学校。 为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保证农村孩子也能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2005年在市、区两级政府的关爱下,投入1500余万元,在原址新建“教学楼6747平方米、食宿楼2334平方米及配套工程,配备了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施”,是一所初具规模、逐步完善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拥有专用教室20个。即: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美术室、音乐室、劳技教室、微机教室2个、电子备课室2、远程教育活动室4个、多媒体教室、心理咨询室、阅览室、图书室、会议室、视频教室。 2006年3月东陵区政府决定将李相中心校并入沈阳市第七十三中学,成立由“李相中心幼儿园、元科、三家寨、孙家寨三所分校及七十三中学”组成的“李相九年一贯制学校”。 学校现有在职教师122名,其中小学部78人;初中部44人。在校生1520人,其中学前教育5个班,学生168人;三个分校学生289人;主校26个教学班,学生1241人。 我们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发展的一切”的办学宗旨,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遵循规律、促进发展;素质教育、全面发展;因材施教、个性发展;团结协作、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以学生充分发展为本,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本,学校可持续发展为本”的办学思想,采取“德育立校、质量强校、科研兴校、民主理校、依法治校”的办学思路,形成了“博学、修德、乐学、笃行”的校训;“求真、诚信、求实、和谐”的校风;“爱生、敬业、严谨、钻研”为教风;“勤学、善思、刻苦、持恒”的学风。 在各级政府的指导下,学校领导班子的率领下,通过全体教职工的不懈努力,学校办学条件到办学队伍,都有了长足的提高与发展,办学质量逐年提高。从当年“房屋破旧,设备简陋,经费紧张”的困境迷惘中走出,进入崭新的现代化的教学区,已悄然成为一所“办学条件一流、管理规范、质量上升、前景广阔”的九年一贯制学校。 我们在完成了2006年“团结协作年”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制定“创建和谐校园三年规划”, 又提出新三年的主题式工作目标。即:2007年为“规范化管理年”、2008年为“教师专业发展年”、2009年为“品牌创建年”。以“做优学前教育、夯实小学教育、提高初中教育、探索校本教育、创建特色教育”为工作目标,努力创建“平安、规范、和谐、特色”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在未来三年中,我们将上下一心、同心同德、同甘共苦,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的各项工作。努力建设先进的高尚的文明的文化底蕴深厚的校园文化,创建办学条件与校园文化氛围相和谐,校本研修与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相和谐,推进素质教育与培养学生个性特长相和谐,员工积极向上与学校全面发展相和谐的学校新局面。 “雄关漫道,尚需从头跃”。面对发展中的问题,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七十三中人多年形成的“吃苦耐劳、爱生敬业、勇于奉献、刻苦钻研、开拓创新”五种精神,努力打造政治觉悟高、岗位能力强的干部队伍和师德高尚、教学能力强的教师队伍。全力开展“理念工程、及格工程、控辍工程、校园艺术化工程、教师专业化发展工程、质量提升工程、特色创建工程、衔接工程、管理工程、名校工程” 活动。努力达到“理念时代化、成绩及格化、控辍达标化、校园艺术化、教师专业化、硬件标准化、管理规范化、办学特色化。” 打造出“平安、规范、和谐、特色”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育国家需要的人才。
沈阳市第63中学座落在沈阳南郊,毗邻沈阳桃仙国际机场,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始建于1927年,拥有悠久的历史传承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老一辈63中学人以自己孜孜不倦、求实奉献的精神和桃李满天下的业绩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数以万计的优秀63中学毕业生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大业中创立杰出的贡献。新一代63中学人已经继承前辈的光荣传统,在积极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同时,不断丰富和完善自我,踏实肯干、勇于进取,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社会的挑战。 63中学新校址建于1996年,占地面积50亩,校舍建筑面积5300平方米,校园绿化面积3000多平方米。教学楼高大雄伟,校园绿草荫荫,喷泉、假山、游鱼相映,环境优美。 学校现有1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65人。分七、八、九三个年级。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58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14名,中级职称教师21名;研究生学历5名,本科学历43名,教师业务能力精湛,计算机能力合格率100%。 多年来,学校分别被授予沈阳市花园式学校、沈阳市绿色学校、沈阳市平安校园先进单位、东陵区新课程改革先进单位、东陵区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东陵区信访工作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
沈阳市第四十五中学建立于1958年,是一所完整中学,1985年初中部独立,颠末量年的生长强大,现成为沈阳市东陵区一所办理程度较高的当代化初级中学。黉舍位于沈城之南,浑河站朝鲜族乡,南与满融新区交界,北与浑河站中间校相邻。校园占空中积为40020平方米,讲授楼修建面积为3700平方米。讲授设备先进,有先进的尝试室;多媒体课堂;计算机课堂,校闭路电视体系、演播室、校园网,会堂及音乐、美术、跳舞、书法等各专业课堂和藏书楼、阅览室、大型电子阅览室。现有18个讲授班,有门生826人,教职工63人,兼任西席中有15%达到研讨生程度,中学初级西席有16人,中级西席有38人,西席均匀春秋35岁,是一个充满朝气生机和战役力的西席步队个人。黉舍师资步队力量薄弱。中考成绩凸起,积年中考上线率100%,省市重点高中登科率65%以上。建校以来,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良门生。黉舍以育报酬本。以“勤恳奋进,建立闻名”为校训,全面贯彻教诲目标、全面推动本质教诲。门生的创新精力与实际才气才气纵横较强。黉舍的“大课间”及“大合唱”均获得市1、二等奖。校足球队多次代表区插手市比赛,并获得较好的成绩,是以,我校成为区足球点校。黉舍环境美好,设施完整,设备齐备,是东陵区一所知论理黉舍,近几年来,在下级带领的精确指导下,颠末全部师生的艰苦尽力,黉舍办学卓有成效,遭到社会遍及赞誉及下级各部分的表扬嘉奖,前后荣获“沈阳市市民最对劲的黉舍”, “沈阳市通例办理树模校”,“沈阳市教诲体系综合管理先进单位”,“沈阳市尝试东西办理先进单位”,“东陵区论理黉舍”,“东陵区文明单位”,“东陵区控辍保学先进单位”等殊荣。是一所全面生长的初级中学。
校名的由来,原校名“文官中学”,是由东陵区“文官中学”和“大洼中学”合并而来。1992年3月30日,沈阳市教育委员会下发《沈教委字(1992)17号文件》,将原“文官中学”定名为“沈阳市第一三九中学”。 学校占地面积27900平方米,绿化面积6960平方米,教学楼建筑面积5474平方米,电教楼建筑面积1110平方米。当时有教职工53人,学生661人,教学班15个。现有教职工59人,学生651人,教学班12个。教学楼位于学校中央,共三层,可容纳800余名学生。 学校布局合理,教学楼北侧有标准的篮球场,羽毛球场。教学楼南侧有一个排球场,排球场 南侧是大操场。有标准的200米跑道运动场,这里是师生隆重举行升旗仪式的地方。校园四周环绕的是整齐排列的柳树,庭院内有四个修剪整齐的水腊绿篱围成的小花园,点缀在各个角落。小花园里的奇花异草春夏秋三季争芳斗艳。 为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我校不断加强对教学手段的管理和改造,在区教育局的支持下,学校构建了校园网络体系。学校于2005年8月,成立了电教部。有任课教师3人,微机105台,服务器3台,教学资源总量达500G以上。其中包括中央电教馆教学资源库,中央电教馆题库,清华同方新课标主题资源库。现有微机教室2间,电子备课室1间,多媒体播放上室1间。硬件设备可利用水平达到领先水平。每个办公室都配备人手一台电脑,实现了教师电脑备课,自制课件,教学资源共享。学生能够利用微机进行基本的操作,并能够自主的运用多种软件制作简单的网页等。 学校以教学为中心,以德育为首位,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使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为各类学校培养输送优秀新生,为当地培养大批合格人才。 学校根据未成年人特点,以重大节日、纪念日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系列活动。在活动形式上突出新颖、注重实效。 学校是园丁培育幼苗的沃土,课堂是教师教书育人展示才华的舞台。学校是学生身心发展、健康成长的乐园,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源泉。学校教学质量逐年稳步提高,到2007年初三毕业生升入区内辽宁省重点高中公费生16人,沈阳二中一名,沈阳一中两名。其中入考二中仅有区内145中、五一中、四十五中。在校生初中二年级学生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三项指标达到了全区上游水平。建校以来,一直坚持发挥学生体育特长,增强了体质,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的篮球队、田径队等训练队成为了固定课程,体育成为我校的强项。1999年,2001年,东陵区中小学篮球赛,我校两次获得女子组第一名。2001年,东陵区全民运动会上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2001年,沈阳市中学生篮球赛,我校获得女子组第三名。2002年,在东陵区田径运动会上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2003年,在东陵区田径运动会上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2003年,沈阳市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上获得团体总分第四名。2005年,“多威杯” 沈阳市第十一届田径运动会上获得过团体总分第一名。被评为“沈阳市群众体育活动先进单位”。 2006年在沈阳市中学生运动会上获得团体总分第二名。多年来,我校认真执行《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发展纲要》等教育法律法规,在各级党政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教育教学有了较大的发展。2002年通过省农村标准化验收;2003年接受了沈阳市花园式学校验收;2003年10月通过了省“两基”评估验收。2005年先后被评为区、市控辍学校。学校取得的成绩令我们感到自豪,我们要倍加呵护,百倍珍惜,发扬光大。 学校于2005年将原”堡垒式”露天男、女厕所拆除,在校园北侧新建外型屋式110平方米旱厕。又于2006年将原“日本式”压抑的校门拆掉,进行重新设计,建成了造型新颖、宽敞明快的校门。左侧是30平方米的保安室和收发室,右侧是高2.5米,宽9米的大理石墙体,大理石上眷刻着醒目的大字:“沈阳市第一三九中学”。校门中间由高强度铝合金滑动门连接。校门两侧像舒展的两臂,欢迎你、接纳你、拥抱你,使你的心灵萌生着亲近、和谐、融入的感觉。你就是“一三九”的一分子,你就是“一三九”的主人。
沈阳市五一中学是一九九九年三月,经省、市教委和东陵区群众当局批准建立的民办公助学黉舍,附属于东陵教诲局直管。2006年8月按照省里规定转为公办黉舍。 校址在东陵区泉园二路16巷7号,占地16亩,修建面积13000平方米。黉舍办学前提一流。校园绿化、丑化、环境幽雅安好。 建校几年来,在黉舍党政班子的带领下,全部师生以“砺志高远,笃学博深”的校训为座右铭,一直尽力从“仪表、言谈、行动、事情”四个方面建立五一中学的抽象,大力弘扬以“敬业精力、专研精力、创新精力、贡献精力”为内容的五一中学四种精力,本着“为了统统门生、为了门生的平生”的办学主旨,以“生长本性、创作发明迷信、寻求出色”为目标,内抓质量、外树抽象。已经构成了“爱生乐教、划一合作、精研创新、寻求出色”的教风和“尊师好学、勤奋持恒、松散善思、求异成材”的学风。在建立五个“一流”的名牌黉舍和推动本质教诲的过程中获得了明显成绩,构成了本身的办学特性。 近几年,黉舍就有75名同窗获国度发明专利,200余论理门生在天下英语学科比赛中获国度1、2、三等奖。黉舍被市当局授予“体育卫生优良单位”、家长黉舍“标兵单位”和“省级家长黉舍树模校”、、“教诲信息化树模校”。经省电教馆验收定为“省级电教树模校”。被中国教诲学会语文专业讲授委员会评为“九五打算课题先进尝试黉舍”,被选为“十五”重点科研课题“创新写作讲授研讨与尝试”的尝试黉舍。2005年5月22日又被沈阳市教诲局肯定为沈阳市首批对外开放窗口黉舍。年底,被中国当代教诲研讨院评为天下根本教诲论理黉舍,校长王语涛被评为天下根本教诲名校长。2006年五一节前夕被沈阳市群众当局定名为全市初中独一的一个先进个人。 回顾畴昔,我们为五一中学丰富的办学思惟、光鲜的办学特性、桃李满天下的教诲服从而高傲;瞻望将来,举国高低全面推动本质教诲的九州风雷必将荡起他们胸中的万丈豪情,全社会尊师重教的八面来风也必将为他们的抱负插上腾飞的双翼。 面对夸姣来日诰日,五一中学新一届带领班子正带领全校教职员工,遵循以质量求保存、以科研求生长、以办理上抽象的思路,借助民办公助黉舍转为新体制的微弱东风,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诲活动的服从最大限制的转化为进步教诲讲授质量下去,全面激活人力资本,为把五一中学办成东陵群众对劲的新型黉舍而尽力妥协。
沈阳农业大学附属中学坐落在沈阳市东郊,浑河之滨,天柱山南麓,东与名胜古迹东陵毗邻,西与沈阳城区相连,位于沈阳农业大学院内。校园环境幽美,景色宜人。 沈阳农业大学附属中学于1952年建校,隶属于沈阳农业大学。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农业大学浓厚的学术氛围与人文背景深深的影响、带动着附属中学。建校五十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以其独特的办学模式,赢得了良好的社会信誉。 五十多年来,经过几代附中人的努力拼搏,学校培养了大批的优秀毕业生,沈农附中的学子遍及世界各地,可谓桃李满天下。他们当中,有的成为科教文化领域、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和各类社会组织的管理者和业务骨干,有的已成为受人尊敬的享誉海内外的著名专家学者。他们是沈农附中的骄傲。 学校现有教师28人,骨干教师7人,党员教师13人。28名教师中有3人研究生毕业,1人研究生在读,21人具有本科学历。全校教师均接受过正规的师范教育,均通过国家教师资格认定及相应职称级别的计算机和普通话水平测试。沈阳农业大学附属中学拥有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经验丰富,爱岗敬业的师资和管理队伍。 学校在王景义校长、范美华书记的带领下,始终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重视教学研究和改革,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培养为重点,数十年来形成了"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在教育教学领域成绩显著,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多人次获得省、市、区级优质课;多人次在国家、省、市、区级数、理、化、英语等学科竞赛中获优秀辅导教师奖;多人获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称号;多人的论文获公开发表;多项科研课题获奖。 学校现有学生近350人,共7个教学班,有标准化的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和现代化的微机室、语音室、电化教室、阅览室及健身室,每个教室都安装了电脑和大屏幕投影。学校规模虽然不大,但却很精致,我们就是要以精致、优质的教育立足于沈阳,放眼世界。 附属中学建校多年来始终坚持"围绕大学办中学,办好中学为大学"的办学理念,以为大学教职工解除后顾之忧为己任,准确定位教育方向,以精致的教育,精心培育教工子弟。近年来,附属中学在稳定规模的基础上,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培养和引进高水平师资,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学历水平不断提高,中考升学率逐年攀升,2007年省级重点高级升学率为44.06%,市重点高中以上学校升学率为86.01%,在同类学校中位居前列。为稳定沈阳农业大学教职员工队伍,尤其是中青年专家队伍作出了积极贡献。 世纪之初,在深化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全体师生员工正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励精图治,团结奋斗,深化改革,开拓进取,主动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和要求,力求学校内涵发展,为跻身于沈阳市优质教育行列而努力奋斗! 沈阳农业大学附属中学正以崭新的姿态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