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145中学座落于东陵区文化东路,学校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现有教职员工120余名,学生1500名,26个教学班,有标准的新老“三室”及多媒体教室,并有专用的音乐、美术教室,有省级标准中小学图书馆和体育馆。 学校拥有一支“乐于奉献、勤于专研、勇于创新、敢于争先”的教师队伍,教师学历全部达标,本科、研究生占专任教师的98.2%,现有高级教师27名,一级教师60名,获得省级优秀课教师19名,市级课教师34名,区级课教师近百人次,市级骨干教师3名。 近年来,学校按照“以人为本、科学管理、求真务实、质量第一”的指导思想,恪守“与时俱进”的校训,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大力倡导“尊重的教育”,积极推进以“教会学生学习”为目标的教学改革。学校还构建了“高站位决策、低重心运行、近距离服务、走动式管理”的运行模式,极大提高了管理效益,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007年中考145中学成绩再创辉煌,张少宇同学以696分,勇夺2007年中考东陵区状元, 史率伦同学以693分勇夺2007年中考东陵区第二名,毕业生和毕业率及合格率达100%.我们不断大胆创新确保学校教学质量,力争与时代同步.. 回首过去,我们信心百倍,展望未来,我们豪情满怀,奋发向上的一四五中学全体师生正以高昂的姿态迎接新的挑战.
东陵区万科学校是东陵区教育局直属初级中学。2001年建校伊始,学校就确立了一年迈大步,二年呈特色,三年创一流的办学目标,明确了以打好基础为核心,以高效管理为手段,以培养高素质中学生为宗旨的办学思路,确立“德智双全、文理兼通,学创俱能,身心两健”培养目标,“奋进、求实、创新、进取”的办学理念。 学校注重外部环境的绿化、亮化、景观化。达到了卫生环境净化。文化环境特色化,人文环境和谐化的发展方向。 六年来,学校能够发挥自身优势,不断进行研究与实践探索,促进了学校的快速发展。学校的主要经验和特色是: 一、外部环境绿化、亮化、景观化 绿树如荫,芳草萋萋,鲜花盛开,让每一名学生一进入校门就会感到心情愉悦,为一天的紧张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内部环境整洁化、人文化、知识化 1、创造良好的卫生环境是常规教育不可缺少的又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室整洁干净与我们提倡的责任到人是分不开的。人人有责任,人人有事干是我们的重点。利用值周检查评比强化规范,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创造先决条件。更增强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2、人文环境和谐化 我校每班的班标是用班主任的名字来命名。它拉近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也便于家长同班主任之间的熟悉。更换班标后增强了班主任的责任和亲和力。如每周的周会时,值周评比总结并颁发流动红旗,第一名是x x班无形中给班主任增加了压力。我们一直强调,教师学生和谐、健康发展。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称职的教师是我们的宗旨。 3、人文环境特色化 学校投资近万元建设文化走廊,(国学文化,环保文化,中华美德文化)等等,创造学校文化氛围。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文化的熏染。 六年来,学校德育成绩斐然,先后被评为沈阳市文明单位、市体卫艺工作先进单位,市无烟学校、区文明单位、区绿色学校、区德育示范学校、区最受市民满意学校。市优秀班主任1人、区名师讲师团成员4人、区优秀教师、区优秀班主任等等。六年来,万科学校的中考省重点中学升学率一直名列全区前茅。万科学校的全体师生在区教育局领导的正确指导和兄弟学校的帮助下正迈着坚实的脚步,书写着教育的新篇章。
沈阳市苏家屯区汇才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位于沈阳市东南郊的苏家屯区白清乡白清村。白清乡与本溪、抚顺相毗邻,共有33个自然村,1.2万人口。 学校成立于2000年3月,由白清中学和白清中心小学合并而成,4月5日,经苏家屯区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成立《沈阳市汇才学校》,2002年5月经苏家屯区教育局批准,变更为现用校名。2001年8月,原白清中心小学所属的四个分校也并入本校,因地理环境等因素,现仍存一所分校——康家山小学(1—6年)。 学校本部校址前身为沈阳师范学校,建于1965年。1983年沈阳师范学校迁回沈阳市区,校址留给本校。占地总面积73148平方米,教学楼建筑面积3343平方米,学生实践基地宿舍楼建筑面积1560平方米,操场面积10400平方米,果园10亩,农田15亩。理、化、生、自然实验室各一个;微机室一个(49台),图书室一个(藏书27455册)语音室一个,食堂一个(面积386.2平方米)。康家山小学占地面积7408平方米,建筑面积768平方米,设施、设备较齐全。 学校经费来源,上级财政全额拨入。现有固定资产183万元。 1993年10月,祖籍白清寨乡康家山村的台湾退役将军郑庆廉老先生捐资5000美金在本校成立了“郑氏清寒奖学基金会”,实施每学年对品学兼优的学生予以一次奖励。 2007年9月,有教学班23个,学生926人在职教职工74人,本科学历27人,专科学历39人,中专学历8人。现大部分教师正在参加高学历进修。教师中有高级职称的11人,中级职称的41人,初级职称的22人。 学校隶属苏家屯区教育局和白清寨乡政府双管领导。学校党群组织机构设有党支部(现有党员29人)、工会、共青团和少先队委员会,行政组织机构设有校长、校务会、德育处、教务处、总务处、财会和人事部门。 学校的宗旨是实施初中和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业务范围是初中和小学学历教育及相关社会服务。2000年以来,校领导班子带领全校师生,在上级组织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九年义务教育、素质教育、学历教育、教改、控辍、校貌校风等建设均取得了较显著的成绩。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学校多次获得殊荣:原白清中学曾被国家农业部、中国科协和团中央联合表彰为全国“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先进单位”,中小学均多次被评为市、区“花园式学校”。2003年底,学校被评为市“控辍保学先进单位”。2007年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现在学校上下一心,正向着一个先进的、标准的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而奋勇前进。
沈阳市苏家屯区大沟九年一贯制学校始建于2005年。她是由历史悠久的沈阳市第六十六中学和苏家屯区大沟中心小学合并而成,地处苏家屯郊区东南,南与辽阳市接壤,即有平原坦荡之美,又有丘陵起伏之秀。 学校占地面积29亩,建筑面积有5700平方米,操场面积有12000平方米,可同时容1100多名学生上操。 为了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在市、区政府的关怀下,教育主管部门为学校更新了教学设备,完善了具有现代化水平的功能管室,包括物理、化学、生物、自然实验室,图书室和阅览室、音乐室、美术室,多媒体教室1个,计算机教室2个,电子备课室1个,农村远程教育设备有卫星接收室、网络室和光盘播放室。这些都为学校教学向现代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创造了条件。 学校现有教学班23个,其中小学教学班14个,中学教学班9个。在校学生数为1035人。 学校有教职工92个,大专以上学历教师71人,占职工总数的77.1%,本科学历及在学教师30人,占职工总数的 33%,市、区级教育骨干13人,曾获区级以上优秀课的教师43人,其中获国家级优秀课的1人,省级优秀课的3人4。 建校以来,在新一任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以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探索新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解决并校之后所面临一切问题,形成了名符其实的一贯制学校,形成以小学到初中一个完整的科学的办学系统。首先在行政管理上“一贯”,然后在学制上“一贯”,在升学上“一贯”,在培养目标上“一贯”。总之,整体统一的理念贯穿于整个办学思路之中。在这种理念下,学校实施了科学化、民主化和可持续性的管理,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首先在教学上,两年来产生飞跃性发展,教学质量逐年攀升,升学率达95%以上。得到社会和家长的认可。一个显著的变化是外地生在我校就学的多了。在其他学校借读的初中学生陆续地返回我校就读。事实说明,在提倡素质教育和学生多元发展的今天,提高教学质量和升学率仍然是一个“硬道理”。另外,在德育方面,由于我们采取“一贯制”的管理模式,充分调动中层管理干部和班主任的积极性,将责任化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实行岗位责任制,因而,德育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我校连续几年获得“双高普九”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在控辍上,我校获省、市级控辍先进单位。许多班主任获得市区级先进班主任称号。 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狠抓体、卫、艺工作,除加强对体、音、美的课程管理之外,学校还组建田径队和合唱团,坚持长年训练。在2005年区田径运动会上,我校荣获团体总分第二名。2006年区田径运动会我校获团体总分第三名,受到上级相关部门的嘉奖。学校还非常重视平安校园建设,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管好校车。保证学生安全到校和离校。全体教师人人上岗,负责学生在楼道内的安全,防止踩踏事故发生,给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安全和卫生环境。由于出色的德育工作,被区教育局评为平安校园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学校在狠抓基础课程改革的同时,不仅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提高升学率,而且力争把学校办出特色,那就是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人才。几年来,我校在课程设置上一直坚持上好劳技课,尤其是与农业相关的课程,而且注意加强对毕业生的业后培训,也培养了大批适合当地商品经济发展的建设人才,深受家长和社会知名人士的赞许。面对取得的成绩,大沟九年一贯制学校全体师生并不以此为满足。我们深知任生而道远。学校美好的未来正等待我们去开创,学校宏伟的蓝图将由他们来描绘。 我们有理由相信,大沟九年一贯制学校在全体师生共同奋斗之下,必将取得进步和发展,成为大沟乡基础教育人才的摇篮。
为整合教育资源,促进农村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政府合并永乐中学、永乐中心小学、新台子小学、小韩台小学、宝相小学、永胜小学为永乐九年一贯制区属公立学校。 学校位于沈阳市苏家屯区西南部的永乐乡永乐村,学校所在地理位置,离市区较远,属农村。我校2005年由政府投资535万元正式动工新建,同年11月建成并交付使用。占地面积 21964 平方米,建筑面积4958平方米。学校有教学班24个,学生1195人,教职工88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6人,中学一级教师19人,小学高级教师 33人,小学一级教师19人 。具有本科学历的19人,占21.6%;具有专科学历的51人,占58%。 为了适应教育形势的发展,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采取积极措施确保学校摆脱制约发展的瓶颈,使学校在硬件建设上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标准。学校有功能齐全的教学设施,多媒体教室、生物、物理、化学实验室、微机室、宽带校园网、校园电视台、图书阅览室、卫星接收教室、音乐教室、美术工作室等,形成了现代化教学环境。有标准的300 米跑道的田径场,学校绿地率 80 %,是一所花园式的学校。 置于永乐乡村,高耸的教学楼使这里的环境更加显得人文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风景如画。这里有鲜花装点;这里有绿荫相伴;这里是人才成长的摇篮。 几年前,这里是不被人注目的寂寞之地。现在,新任的领导班子团结奋进,开拓创新,在政府的关怀支持下,带领全校教师打破这里的沉寂,内抓管理,外树形象,抓党风,正校风,带教风,促学风,把全校教师的精力凝聚到教学上来,教学成绩的提高在生源杂、学苗差的情况下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学校也获得了沈阳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曾被区评为控辍先进单位。这里的全校师生,恪守优良的教风(科学,严谨,务实,开创)、学风(励志,勤思,博学,发展)、校风(勤奋,创新,诚信,笃行)、校训(‘永“不言败,与时俱进;“乐”教勤学,开拓创新);学校办学,回归“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本着“一切为了学生和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办学宗旨,朝着特色办学的方向发展。
沈阳市第七十中学,位于沈阳市苏家屯区西南效,前邻辽官线公路75公里处,西北距浑河约4公里处,1950年隶属沈阳市第一中学分校,沈阳市第二十四中学分校,沈阳县西苏堡第八中学分校,1957年9月正式定为沈阳市第七十中学。 学校现有9间平房,建筑面积4058平方米。占地面积34114平方米,骨干教师4人,学科带头人1名,本科学历21人。 学校办学本着安全第一、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让每名学生成人——成才——成功,以一切为了教师的发展,让每名教师都健康快乐教书育人为思想。工作中研究制定相庆的制度与目标,向着建设“团结、奉献、创新、高效、知法”的班子队伍,建设“团结、德高、敬业、特色、合作”的教师队伍,培养“文明、守纪、健康、诚实、会学”的学生队伍目标而努力 。
沈阳市第一七七中学,位于沈阳市苏家屯区西郊,哈大高速公路,西侧的新兴屯村。校舍建于一九七七年八月。(平房,砖石混凝土结构)原名因隶属大淑乡,叫“大淑中学”。二00三年四月,由于“撤乡并镇”(大淑堡乡改为城郊街道办事处)学校更名为——沈阳市第一七七中学。 学校占地面积40020平方米,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现有教职工53人,12个教学班,学生507人,均来自城郊街道办事处所辖的8个自然村(大淑堡村,北营子村,小淑堡村,王秀村,代古村,西苏堡村,胡家店村,新兴屯村)是一所普通的农村初级中学。 学校有学农基地15亩,其中水田12亩,旱田(菜田)3亩。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的教学设施不断地充实和完善。现设有标准的物理,化学,生物,3个实验室;还设有电教室,语音室,微机室,卫生室,图书阅览室。 校长,杰鹏渤,男,中共党员,五八年出生,研究生学历,一九九六年八月任校长工作一直至今;党支部书记,李宝才,男,五0年出生,中文本科学历,一九九六年八月任书记工作一直至今。 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务实开拓进取。教师队伍师德好,实干精神强,业务精,讲奉献。共中高级教师18名,中级教师29名,任课教师学历达标率100%。 多年来,学校在办学过程中,能坚持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使学生升学有基础,就业有技能,“五育并重”,和谐发展的办学宗旨,多年来为上一级学校和家乡建设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合格人才。 学校重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但注意培养和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和业务能力,更注重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觉悟和师德修养,近五年来,学校每年都有2—3名青年教师加入党组织,他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地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二00三年,学校被评为“区师德建设先进单位”。 学校始终努力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狠抓素质教育的落实和新课改的探讨与实践,自觉规范办学行为,面向全体学生,热心为全体学生服务,使学校的德育和教学工作,年年都有新的起色,中考成绩,多年来一直排在区内14所农村中学的前列,二00二年学校被评为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重视“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与提高”,千方百计不断加大控辍力度,坚持不让一名学生掉队,控辍保学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二00四年,学校被沈阳市政府命名为“沈阳市农村控辍先进学校”。2006年学校先后被区、市评为“平安校园”、评为“控辍工作先进单位”、评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特色活动先进学校”。
沈阳市苏家屯区沙河中学地处苏家屯南郊沈营公路30公里处,是一所普通农村初级中学。 沙河中学始建于1968年8月,原为沈阳市备战中学,后移交沙河铺镇管理。学校占地面积为28675平方米,建筑面积4378平方米,目前学校正处于九年一贯制学校校舍的建设之中。学校紧邻沈营公路,交通便捷。 学校现有10个教学班,学生450名,教师43名,2006年学校被评为区“德育特色活动学校”和市“平安校园”。 多年来学校奉行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以质量为生命线,以人性化管理为保证,以科研促发展,争办人民满意学校。
沈阳市第六十五中学坐落于十里河边北岸的十里河村西南角的古城遗址上。(现十里河镇财吉街上),六十五中学东濒辽沈公路,西临哈大线,南面是隔河相望的辽阳市灯塔县的大河南村。 1950年10月,沈阳市第八中学在十里河落点,于1951年春建立沈阳市第八中学分校。1952年8月,沈阳市教诲局决定建立了沈阳市第二十三中学。1956年景立沈阳县,10月沈阳市第二十三中学改称沈阳县七中。1960年沈阳县撤消,县七中改称为沈阳市第六十五中学。1970年设有高中,1980年高中部撤并到林盛中学。 1953年9月,沈阳市第六十五中学第一校善于国作,1959年为张寿魁,1978年为赵连阁,1981年为孙连昌,1997年为杨松平,2002年为张守峰。2006年12月为贾慧。1956年初党支部建立,第一任党支部书记焦虔诚,顺次为徐丹池、黄森、李景昆、李深荣、杨朋俊、李春平。 初中讲授首要以实施初中任务教诲,促进根本教诲生长为主旨。黉舍尽力秉承优良的文明传统,不竭实际摸索,以构成包含当代教诲理念并具有独具特性和魅力的“立德树人、广才广能”的办学思惟,黉舍主动摸索具的立德特性的德育教诲形式,黉舍的首要任务是育人,为门生营建一个安康生长的氛围,是我校全部教职工共同尽力寻求的目标。 黉舍校园环境文雅、讲授设施完整、师资步队先进,是门生读书、学习、安康生长的好处所。 黉舍现有教职工41人,此中初级西席11人,中级西席24人;本科西席16人,另有6位本科在读。区级骨干西席6人;市级优良西席1人;市优良班主任1人;控辍先进小我1人等。 1984年黉舍新校舍建立以来,在下级部分的带领下,全校师生连合分歧,白手起家,艰苦妥协,黉舍设施不竭完美,讲授质量慢慢进步,面孔脸孔一新。黉舍非常正视绿化、丑化、污染警惕、艺术化等校园文明扶植,有绿地、绿篱、凉厅等设施,前后被区、市当局评为“花圃式单位”;“卫生先进单位”等名誉称呼。黉舍把德育事情放在首位,加强对门生的思惟品德教诲。黉舍的校风、学风大大好转。几年来,黉舍德育考核良好率超越了85%,掉队生转化率达65%,办学以来门生犯法率为零。 现在,黉舍的讲授质量有了大幅度的进步,每一年中考都有比较对劲的成果。 耐久以来,黉舍当真抓好体卫事情。在区级体育比赛中,获得奖杯,奖旗十余个。98年我校被市体委评为“贯彻《黉舍体育事情条例》《黉舍卫生事情条例》先进单位”。 现在,黉舍改建为九年一贯制黉舍,新的讲授楼已经利用,门生已经在新的课堂内学习。在新的环境里黉舍全面贯彻教诲目标,主动推动本质教诲,为培养跨世纪人才发奋图强。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