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津县北岭乡中心学校坐落在山东省东营市内,历史悠久,底蕴丰厚,人才辈出,是学生腾飞的摇篮,教师成长的沃野。学校拥有一支团结、实干、高素质的具有开拓精神的教师队伍,曾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教师,有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体育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教师们凭着开放的教育思想,领先的科研,以良好的素质,进取的态度,奉献的精神和踏实的作风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学校以“开发潜能、发展个性”为育人理念,从整体改革实验到差异教育的研究从二级循环活动的尝试到创新教育的思考以及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探索,捕捉着现代教育最敏感的话题,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学校一贯坚持“品牌、质量、服务”的意识,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以一流的教育质量树立了自身的品牌形象,赢得了社会的赞誉。
利津县北宋镇一中坐落在山东省东营市内,历史悠久,底蕴丰厚,人才辈出,是学生腾飞的摇篮,教师成长的沃野。学校拥有一支团结、实干、高素质的具有开拓精神的教师队伍,曾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教师,有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体育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教师们凭着开放的教育思想,领先的科研,以良好的素质,进取的态度,奉献的精神和踏实的作风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学校以“开发潜能、发展个性”为育人理念,从整体改革实验到差异教育的研究从二级循环活动的尝试到创新教育的思考以及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探索,捕捉着现代教育最敏感的话题,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学校一贯坚持“品牌、质量、服务”的意识,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以一流的教育质量树立了自身的品牌形象,赢得了社会的赞誉。
利津县北宋镇二中坐落在山东省东营市内,历史悠久,底蕴丰厚,人才辈出,是学生腾飞的摇篮,教师成长的沃野。学校拥有一支团结、实干、高素质的具有开拓精神的教师队伍,曾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教师,有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体育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教师们凭着开放的教育思想,领先的科研,以良好的素质,进取的态度,奉献的精神和踏实的作风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学校以“开发潜能、发展个性”为育人理念,从整体改革实验到差异教育的研究从二级循环活动的尝试到创新教育的思考以及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探索,捕捉着现代教育最敏感的话题,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学校一贯坚持“品牌、质量、服务”的意识,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以一流的教育质量树立了自身的品牌形象,赢得了社会的赞誉。
垦利县垦利镇第一中学位于黄河尾闾,渤海之滨,河海交汇处,新兴石油城---东营市北城区垦利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校占地面积220亩,建筑面积86500平方米,目前,有教学班72个,在校生4200人,教职工308人。业经几代一中人的不懈努力,已发展成为东营市重点中学、山东省规范化学校、文明学校、花园式单位、省级绿色学校。 学校始建于1958年秋,迄今已走过了50个春秋,半个世纪以来,在县委、县府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下,坚持先进的办学思想,致力于现代化名校建设,现代化教学设施配套完善,建有通过宽带接入的校园网和教育教学双向闭路电视系统,教室都配备了计算机和投影机的多媒体教学设施,先进的实验室、微机室、图书馆、艺体楼、田径场、学生服务中心等一应俱全。 学校布局合理,规划科学,集中体了现现代化、网络化、园林化、生态化的特点。教学办公楼、科技实验楼、艺术楼、图书行政楼、公寓楼、师生餐厅等现代化建筑错落有致。教学设备精良,先进的多媒体教室、校园网络、微机室、语音室、高标准的理化生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专业化琴房、高标准塑胶运动场、人工草坪足球场、标准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一应俱全;校园文化建设品位高,校报《浪花》、校刊《探航》、校园之声广播站、多媒体演播厅等媒体充分张扬师生文化个性,成为学校文化育人和对外开放的窗口;校园绿树掩映,芳草如茵,环境幽雅怡人。水主题景观体现了人水和谐的目标。
东营市河口区第一中学创建于1985年,坐落于黄河口三角洲新兴城市河口区驻地,占地81855平方米,是全区唯一的一所普通高中学校。河口一中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学校各功能室及教学仪器配备均达到国家Ⅰ类标准,办学条件达到全市一流水平。现有教学班44个,在校生2750人,在职教职工204人。其中专任教师167人,干部职工38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省优秀教师2人,省特级教师1人,市区优秀教师60余人;市级教学能手23人。河口区第一中学坚持“以人为本,科研兴校,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积极倡导“健康工作三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工作理念,营造了精诚团结、爱岗敬业、干事创业的和谐氛围。先后荣获“山东省学校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山东省绿色学校”、“山东省校本培训示范学校”、“山东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等称号。
东营市胜利第一中学(原胜利油田第一中学)坐落于黄河三角洲新兴的石油工业城-----东营市,创建于 1965年,是一所完全中学。学校占地144.5亩,建筑面积近6万平方米,有8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897人, 在岗教职工368人。 学校设校长1人,副校长2人,纪检书记兼工会主席1人。设有办公室、高中部教导处、初中部教导处、总务处、政教处、教科室、团委、电教中心等中层处室。学校设党委,下辖8个党支部。 学校始终以邓小平教育“三个面向”为办学指导思想,努力建设现代化全国名校。现代化教学设施配套完 善。建有先进的校园网和教育教学双向闭路电视系统;设有160座的高标准电子阅览室;全校教师人手一 台微机;每个教室都配备了计算机和投影机等多媒体;初、高中部建有6个较高档次的计算机教室和3个视 听型语言实验室;理、化、生实验室仪器一流,实验开 出率100%;建有藏书10万余册的现代化图书馆;有 标准的塑胶运动场、旱冰场和两个高标准的风雨操场;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等教学场 所一应俱全。 学校始终高举素质教育旗帜,坚持规范办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德育工作形成“求活、求新、求实”的 特色,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强,校风优良。学校艺术教育、军训工作、社 会实践教育活动受到省 或国家级表彰,被评为山东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教学工作坚持“打好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减轻负担,提高质量”的原则,认真落实了新课程标准,坚持教学改革和创新,保持了高的质量,高考本科升 学率保持在85%以上,近9年来有60余名优秀学生被清华、北大录取,有100余位佼佼学子获得省或国家学 科奥赛一等奖。 现代化教学和计算机教育是鲜明的办学特色。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课堂占有率达50%以上。学生信 息学奥赛代表队连续18次夺得山东省团体第一名,一直参加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学校 是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实验学校、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和山东省素质教育实验学校、山东 省教学示范学校。 学校有一支敬业奉献,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一线教师中,现有全国模范教师2名,全国优秀教师1名、山 东省特级教师1名,东营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名,高级教师149名,中级教师132名,47名教师取得 硕士研究生课程班或教育硕士研究生证书。学校办学成绩显著,先后被评为山东省首批省级规范化学校、 山东省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山东省省级文明单位、山东省基础教育先进单位、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全国社 会实践教育活动先进单位、全国依法治校示范学校等。 在刘志春校长的带领下,胜利第一中学坚持“育人为本,质量一流,突出特色,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 坚持教育创新,谋求更大进步,扎实有效的推进素质教育,满怀信心推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努力为黄河 三角洲的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东营区第一中学是伴随着东营区新区的开发建设应运而生的一座现代化学校,学校坐落在东营区新区居民住宅区中部,南依黄河二路,西临滨溪东路,东接中山东路,背靠营溪路,交通便利、环境优雅,地理位置优越。学校总占地102亩,总规划建筑面积为47364.73平方米,总投资近1.2个亿。主要建筑物包括中学教学实验楼、小学教学楼、办公楼、食堂、图书馆、体育馆、报告厅,可满足学生学习、食宿、运动、休憩等全方位需求。整个设计坚持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原则,各类建筑规模和档次均达到了省内一流的标准。学校各类设施配套功能完备,科技含量高,并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组织进行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主要功能室有语言教室、微机教室、理化生实验室、史地教室、音体美教室、科技活动室、电子阅览室和多功能报告厅等,普通教室全部配备多媒体投影设备,教师人手一台电脑,实现"无纸化"办公,拥有独立的校园信息网,可实现网络化教学。 学校设计规模为60个标准教学班,其中小学部教学班36个,中学部教学班24个,9个小班,可同时容纳3090名学生就读。 东营区第一中学的建设是东营区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承载了全区人民发展东营区教育事业的殷切希望,因此,得到了区委、区政府和整个教育界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区委、区政府为学校的建设提供了雄厚的财力保障,区教育局把区一中的启动和发展作为2005年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为了组建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区教育局下大气力在全区公开招考教师,把最好的教师选调到区一中任教,目的就是把区一中打造成为东营区教育事业的龙头,在全市树立我们东营区教育事业的品牌。全区人民更是对学校的建设与发展给予了热切关注。使我们在建校伊始就拥有了34个教学班,1750名学生和123名教职工的规模。全体教师均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其中硕士研究生2人,本科62人。中学高级教师8人,中学一级教师30人,小学高级教师16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 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实施"了解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学习每一位学生、友爱每一位学生、教好每一位学生、依靠每一位学生"的"七个一"民主教育工程,把"用爱心培育爱心,用智慧培育智慧,用生命培育生命"作为学校的办学格言。学校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并把信息技术课作为重点课程。通过寓教于乐的课堂教学,使孩子从学习中体验到成功感,从学习中培养自信心,实现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从"学会知识"向"学会学习"的转变、从单纯提高课业水平向重点提高个人素质的转变。适应了现代化建设对开拓型、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第三十九中学座落在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是一所全日制初级中学,始建于1984年。现有在职教职工128人,学生1460人。20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三个面向”,以培养“合格加特长”人才目标,积极实话素质教育,不断推进教学创新,大力弘扬“爱校如家,尊师爱生”的校风、“崇德博学,敬业协作”的教风和“爱国守纪,勤思笃行”的学风,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评价和广泛赞誉。 学校坚持科研兴校,承担了中科院355实验课题、全国教育科学“十五”重点课题――创新学习研究与实验、中国教育学会重点课题――合作学习与研究、山东省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及胜利油田“四段三级作文教改实验”等课题,取得了明显成效。学生参加各级部门组织的竞赛,获奖达数百人次,其中有4名同学获得油田第1名;连续4年中考均有油田第1名,任川同学获全国数学奥赛山东省第9名,毕业生张宝峰、康晶双双获得全国物理奥寒一等奖,被重点大学免试录取。 学校教师本科学历达63%,中学一级教师76人,高级教师13人,油田学科带头教师3人,教学能手7人。油田技术拔尖人才1人,张聿营校长是山东省骨干校长。 学校多次获得管理局文明单位、教育培训先进单位、综合治理模范单位、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山东省艺术教育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还获得教育报首届“杏坛杯”全国中学生作文比赛优秀组织单位、教育部“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知识竞赛”优秀单位、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优胜单位等称号。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腹油田第三十九中学全体师生员工将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勤奋的工作、更加优秀的成绩阔步走向美好的未来。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