垦利县第二实验小学2002年9月建成,位于垦利县新兴路369号,占地面积71亩,总建筑面积11800平方米,绿化面积5200平方米。学校内部设施完备,微机室、语音室、藏书室、阅览室、自然实验室、劳技室、舞蹈室和美术室、书法教室及科技室、活动室等多功能教室齐全;30个教学班均装备多媒体系统,教师办公微机人手一台;2008年8月建设完成高标准的塑胶操场。学校现有在校生1573人,教职工108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5人,小学高级教师47人,学历合格率达100%。 学校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和《山东省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坚持以科研为先导,以育人为根本,以教学为中心,以提高办学效益为宗旨,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加强实验教学管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动脑能力;在学生读书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才艺展示活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增大校本培训的力度。2003年以来,先后荣获“市级规范化学校”、“市级文明校园”、“市校本培训示范学校”、“市阳光读书工程首批示范学校”、“市中小学实验室及实验教学管理示范学校”、“市信息技术教育示范学校”、“东营市十佳学校”、“市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市安全工作先进学校”和“省交通安全示范学校”、“省综合实践优秀实验基地”、“省英语教学特色学校”、“山东省少先队工作示范学校”等三十余项市级以上称号
当初升的朝霞迎接第一缕阳光的照射,有一所书声琅琅、生机盎然的学校也映入人们的眼帘,这就是东营市河口区河安小学。 为了优化城区学校布局,改善基础教育教学条件,区委区政府于2009年投资4000余万元实施了河口区河安小学建设工程。学校校园的选址交通方便、地势开阔平坦、环境适宜、公用设施完善,学生就学方便。学校占地面积77976平方米,建筑面积11680平方米。建筑主体为3栋教学楼,教学楼由贯穿南北的连廊连接,东侧是教学活动区、西侧是办公实验区。可容纳300余人的报告厅1座,标准足球场1处,塑胶篮球场4个,两个排球场,两个实验实践教学基地均已基本投入使用。已配备科学实验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各3个,综合活动室、微机室、阅览室、实验仪器室各2个,舞蹈教室、图书室、体育器材室、音乐器材室、美术器材室、卫生室、社团活动室、心理咨询室各1个,各功能室及教学仪器配备均达到国家Ⅰ类标准。学校图书室藏书43772册、报刊98种。微机配备达到上机学生人手一台、专任教师人手一机,配备多媒体班级36个,信息交流实现网络化管理。 学校现有教学班30个,在校学生1412名,专任教师70人。教师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26人、初级职称38人。全国优秀教师省人,级优秀教师1人,市级优秀教师2人,市区级教学能手、师德标兵20余人次。 作为一所新建学校,学校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促进课堂教育改革,有效提高教育教学效率;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加快教师理论业务素质成长;大力开展读书活动,扩大教育外延,挖掘自我教育的无限潜能;与家长联手,扎实开展班级工作,养成学生的良好生活学习习惯。全体教职工在工作中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勇于创新、启智求真;尊重个性、关爱心灵。用智慧点燃智慧,用人格引领人格,用意志激励意志,用真情传递真情。为争创品牌学校,办人民群众放心满意的教育而不懈努力! 河安小学将乘上理想教育的巨轮,正扬帆起航,开拓奋进,迈向学校教育成功的彼岸。
东营区文汇办东营小学位于西二路以西、北二路以北,座落于东营社区居委会,学校占地面积20384平方米。在校生达500人。 学校教学楼现集微机室、音乐室、图书室、阅览室、仪器室、实验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网络教育等功能为一体,建筑面积2170平方米。教师33人,学历达标率100%。 学校始终坚持以素质教育为主旋律,以培育“四有”新人为目标,以让学校的每个人都得到发展的办学理念,提升师生的综合素质。近年来,学校各项工作一直稳步发展,并走在了全区前列,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学校荣获了区“德育、美育”先进单位、区“十佳”文明校园、东营市学校安全工作先进单位、东营市文明校园、东营市少先队红旗单位、东营市古诗文诵读示范学校、东营市规范化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 随着形势的发展,村居改造的完成,生源逐年增多,现教学楼已容纳不下日益增长的生源。现正在建教学综合楼一栋,10月份投入使用。
利津县明集乡马王小学坐落在山东省东营市内,历史悠久,底蕴丰厚,人才辈出,是学生腾飞的摇篮,教师成长的沃野。学校拥有一支团结、实干、高素质的具有开拓精神的教师队伍,曾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教师,有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体育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教师们凭着开放的教育思想,领先的科研,以良好的素质,进取的态度,奉献的精神和踏实的作风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学校以“开发潜能、发展个性”为育人理念,从整体改革实验到差异教育的研究从二级循环活动的尝试到创新教育的思考以及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探索,捕捉着现代教育最敏感的话题,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学校一贯坚持“品牌、质量、服务”的意识,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以一流的教育质量树立了自身的品牌形象,赢得了社会的赞誉。
牛庄镇西范小学始建于1983年,学校占地24.5亩,建筑面积1633.5平方米。学校现有九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25人,生源来自西范等12个自然村,在岗教师23人,支教教师2人,其中本科学历2人,大专学历20人,中师学历3人,学历合格率100%。有中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9人。小学一级教师11人。初级教师2人。 学校功能室配备齐全,教学仪器达部颁一类配套标准,现有图书7000余册,报刊杂志20余种,现有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电子备课室各一个,标准化操场一个。今年学校又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先后投入近二十万元,用于学校房屋维修,购置教学仪器、图书、美化环境,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学校坚持“为每个学生走向成功奠基”的办学理念,树立了“以人为本,质量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的办学思想,确立了“办一流学校,创一流佳绩,育世纪英才”的办学目标。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先后被命名为“省级科普示范学校”“区级规范化学校”“市级艺术示范学校”“区级文明单位”等.
东营市东营区史口镇中心小学创建于1990年,有学生500多名,教师40多名,有微机室、电教设备、校园网。学校历史悠久,底蕴丰厚,人才辈出,是学生腾飞的摇篮,教师成长的沃野。学校拥有一支团结、实干、高素质的具有开拓精神的教师队伍,曾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教师,有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体育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教师们凭着开放的教育思想,领先的科研,以良好的素质,进取的态度,奉献的精神和踏实的作风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学校以“开发潜能、发展个性”为育人理念,从整体改革实验到差异教育的研究从二级循环活动的尝试到创新教育的思考以及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探索,捕捉着现代教育最敏感的话题,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学校一贯坚持“品牌、质量、服务”的意识,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以一流的教育质量树立了自身的品牌形象,赢得了社会的赞誉。
广饶县广饶镇朱家小学位于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永安镇山东省广饶县朱家。广饶县广饶镇朱家学区中心小学学校环境优美,设施一流,是一所高标准、现代化的园林式学校。广饶县广饶镇朱家学区中心小学经常有一些活动,如组织一些人在学校的小厨房合作烹制晚餐并一起吃,但这是要硬性集资的;还有不定期的文艺活动,邀请一些文艺团体来学校表演节目,这在其他小学是少有的;同时学校每年都定期在秋冬交际时举办校运会,但现在已改为“注重体育比赛的娱乐性”的拓展运动会。
东营市东营区丽景小学是按照省级规范化学校标准建设的一所现代化新型国办小学,2009年10月开工建设,2010年8月正式启用。是市委、市政府2010年度十件便民实事之一。学校占地面积3134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0168平方米,设计规模30个教学班,可容纳学生1350名。招生服务范围主要是市直经济适用房住户子女、外来务工子女、油田胜源小区住户子女。学校的启用缓解了东城区域入学难的问题,全部建成后将有效助推区域义务教育健康发展。学校按照高起点定位、高标准启动、高质量运行的原则,以建设人民群众满意的优质学校为目标,配名师、建名校,积极实施品牌战略,努力把丽景小学建设成为中心城区的品牌示范校。建校年,学校招收了123名学生,划分4个教学班,实行小班化教学。
陈庄镇治河小学始建于1985年,学校地处陈庄镇治一西村,位于辛河路以西,陈庄镇府南两公里处。学校现占地面积17220平方米,校舍49间,2006年11月学校更名为方圆希望小学。学校现有教师27名,9个教学班,学生299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 2003、2005、2007学校均被县教育局表彰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同时也被评为县级规范化学校。2006年学校被县教育局表彰为 “东营市交通安全示范学校”、 “利津县依法治校示范学校”。
利津县第二实验学校是1996年投入使用的一所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占地106亩。学校建有教学楼3栋,办公楼、图书实验楼、生活楼、学生餐厅公寓楼各1栋,职工住宅楼2栋,总建筑面积34000平方米。现有教学班55个,在校生2900人,教职工183人,教师学历合格率100%。 学校教学设施先进,功能室齐全,教师队伍业务精良。学校以“建设绿色校园,实施绿色教育,实现绿色人生”为发展目标,用正确的教育思想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引领学生,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恪守“崇德、育人、兴国、荣校”的校训,坚持“快节奏、高效率、上水平、创一流”的工作宗旨,加强学校管理,形成了“坚韧不拔,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使学校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特色化的办学轨道。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