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华街小学始建于1965年。占地2453平方米,建筑面积2142平方米。现有7个教学班,在校生200人,教职工34人,其中高级教师17人,一级教师13人,青年教师比例占62%。 学校以养成教育促学生全面发展的办学思想,探索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投资建立了微机室。学校与汽训大队保持着多年的共建联系,坚持每年对学生进行军训。学校被评为区国防阵地先进单位,获市级小红花征文集体奖、“爱我泉城”组织奖、市合唱比赛奖。在区级学生集体项目比赛中多次取得优异成绩。有22名教师在各项比赛中分别获得全国、省、市级一、二奖。3名教师获得市级荣誉称号。2名教师在市级优质课评比中获得一等奖。39名学生在市级各项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新苑小学始建于1994年。位于天桥区无影潭东路,占地面积8515平方米。现有教学班24个,学前班5个,共有学生、幼儿生1500余人。教职工91人,教师平均年龄32岁,具有大专学历的34人,正在大专进修的33人,中学高级教甩2人,小学高级教师32人。有1名教师获市学术技术带头人称号,8人被评为区百佳教师,10人次被评为市区教学能手,30余人在全国、省、市各级比赛中获奖。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以爱为源,注重差异,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取得好成绩,荣获各种荣誉称号40项。被评为全国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中小学教研中心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实验研究学校、中小幼科技教育研究实验学校、中央教科所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中国书法教育学会实验学校。被指定为山东省教育科研重点实验基地、重大课题创新基地、省科技馆与校科普基地、省科普示范学校。承担了五项省级95规划重点课题研究,其中,小学实施差异教育研究、科技教育研究、尝试教育研究三项课题已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十五”期间,学校又有10项课题被确定为国家、省、市级重点课题。
八里桥小学始建于1960年,位于交校路12号,占地面积3960平方米。原名济南市交通专科学校附属小学,1978年改为地方教育部门主管,更名为济南市八里桥小学。1996年学校完成了校舍改造,新建五层教学楼,使用面积约3654平方米。现有教学班12个,教职工48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其中已取得本、专科学历的15人,正在就读的22人。附设幼儿园设大、中、小班。 学校投资建设了少先队活动室、自然实验室、音乐教室、美术活动室、舞蹈练功房、计算机教室、图书室、阅览室、多媒教室、语音室。全国首批少年科学院小院士蔡浩宇就出自这所学校。学校加强计算机教学,涌现出王烨、吴宪强等电脑动画制作能手。
济南市刘家庄学位于经一路延长线中段,创建于1927年9月,是一所具有76年历史和浓郁文化底蕴的教育园地。我国第一个世界女子跳高冠军郑凤荣就从这里走出。 学校始终坚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健体、学会审美,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办学方向,本着“让更多的孩子更快地接受更好的教育,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幸福生活的创造者”的教育理念,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1999年在全区率先进行“小班化教育”实验,承担了济南市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策略实验课题,济南市古诗文诵读实验课题,天桥区分层次教学实验课题。涌现出了20多名省市区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等。
济南市影壁后街学校是天桥区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创办于1990年9月。学制9年,主要学习小学阶段的文化知识,学习一定的劳动技能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为将来能够自理、自立打好基础。1998年10月,学校校舍改建,设有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电脑室、律动室、康复训练室、缝纫室等各种功能教室,教育教学设备齐全,为学校分类教学、学生的缺陷补偿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学校现有62名学生,21名教师,2000年学校评为市级规范化学校。 学校坚持特教特办的原则,强调智障儿童的德育教育。针对学生的特点采取有.的放矢的教育,例如学生的行为规范评比,以奖励佩戴小红帽的方法,帽子上注“礼仪标兵”、“卫生标兵”、“守纪律标兵”等,学生一目了然。学校宣传栏,每班一块,用来展示学生闪光的部分,主要是鼓励学生正视自己的残疾现实而奋发努力,不断超越自己。学生在学校接受系统的教育与训练,学校给每一个学生制定一本《学生在校情况观察记录》,分为情绪变化、学生接受能力、自主能力、劳动技能掌握、意志品质、知识掌握六项,教师密切观察学生的变化,每周记录一次,以便个别辅导和心理补偿教育的进行。学校自编一套律动操,孩子们在优美的音乐中手舞足蹈(每天广播操后做),成立了乒乓球队,目的是通过打球,修正身体的协调性。
济南市无影山小学始建于1957年。学校有12个教学班,656名学生。全校教职工56名,其中本科学历16人,大专学历的28人、中师学历的12人。 学校办学宗旨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向管理要效益,以教育科研为先导推动质量的全面提高,把学校办成培养二十一世纪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视质量和师德为学校的生命线”。倡导能者为上,廉者为贤,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爱国、勤奋、求实、开拓”的校训。在数十年的发展中,学校取得了显著成绩并获得了许多的荣誉。学校被济南市定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校长负责制试点学校;先后被评为市体育卫生先进单、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和总务工作先进单位。分别获得全国“少先队红旗大队”、全国“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集”、济南市“计算机教育先进集体”和市“金星大队”等荣誉称号,并被国家命名为“全国儿童棒球文明队”。连续被区评为区“勤工俭学”红旗单位、“小红花”征文、艺术教育先进单位。教师128人次、学生81人次获得区级以上奖励及荣誉称号。向高等院校输送音乐和体育等尖子人才4人,有3人被评为济南市“小名士”。连续11年被评为济南市“双文明”单位。
济南市锦苑学校前身是济南第一棉纺织厂子弟学校,始建于1942年,隶属济南第一棉纺织厂。1996年7月1日划归天桥区教育局。学校占地7659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215平方米,拥有标准教室20个。有18个教学班,教职员工74人,其中专业教师68人;中、小学高级教师41人,占专任教师的70%。在校生:中学312人、小学526人。 学校是一所国办九年一贯制学校。本着“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面向全体、全面提高质量”的办学思想,以完整的现代化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成为一所“校风好、学风浓、管理严、质量高、有特色”的规范化学校。学校拥有先进的多媒体室、微机室、实验室、音乐室、第二课堂活动室。教学设备较先进、完善。师资力量雄厚,每年都有多人次获得全国、省、市、区教育教学奖励。
济泺路小学是一所以小班化教育为办学特色的学校。地处天桥区工商河畔,始建于1963年。现有教职工39人,其中高级教师19人,学历达标率100%。有教学班8个,在校学生300余人。有计算机教室(并已接入宽带网)、多媒体教室、图书室、阅览室、实验室,学校教学设施达到省二级的配备标准。 学校以全方位目标管理为总抓手,坚持走“特色办学,科研兴校”之路,提出了3--5年争创“科科有名师、课课有创、班班有特色、人人都成功的省市知名精品学校”的办学目标,以推行“小班化教育’为突破口,以“鲜花和小草共享阳”为办学理念,以培养一批观念新、素质高、懂科研的骨干教师为保障,在积极推进德育为首,以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中,扎实而有效地做了些积极的探索。学校先后被评为省家教先进单位、省金星大队;市教书育人先进单、市文明单位、市巾帼建功示范岗、市教科研实验基地,现有市级课题4个。1996—2002年连续7年获区全方位目标考核优秀等级。2000年成功举办了“济南市小班化教育现场会”,对本校首创“创新教师十大观念”和“自主创新的活动化课堂教学模式”给予了高度赞扬。2003年还获得济南市师德教风先进单位。学校是济南市教科研实验基地,现承担省科研课题2个,是天桥区新课程重点实验学校。
济南市工人新村第二小学始建于1957年,位于天桥区工人新村南村。学校占地面积7600平方米。 学校现有教学班17,幼儿园班3个,在校生900人,教职工74人,其中省级教学骨干教师2名,市级教学骨干4名,市、区百佳教师6名,区学科带头人1名。区教学能手8名;在职教师中大专学历以上的41人,占60%以上。学校建立了多媒体教室、图书室、阅览室、舞蹈训练房、器乐训练房和校园网络,并有实验、语音、微机、美术、音乐等专用教室,各室内设备齐全,音、体、美等器材配备均符合市一级标准,达到了教育教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普及。
济南市堤口回民小学位于堤口庄,原为私塾,建于1856年(清咸丰六年),学生20余人,学费每年5吊制钱。1917年4月改名堤口学堂,学生42人。1919年改名历城县第二十三小学,1924年又改为第八区第五初级小学,“五三”惨案后被迫停办,1933年复校,1938年改名济南市堤口小学。解放后改名郊三区堤口小学,1949年并入黄岗小学为分校,1968年归大队管理。1972年划归北园公社,改名历城县北园公社堤口小学。1978年划归天桥区,改名济南市堤口庄小学并迁往庄北新校址,占地面积1.7万平方米。1985年改现名。 1999年新建4000平方米教学楼,设教具、实验、电教、音乐、舞蹈、美术、劳技、微机、多媒体、卫生、图书、阅览等功能教室,教学仪器达部颁二类标准。学校现有9个班,在校生253人。教师35人,其中高级教师14人。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