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童星实验学校是一所从幼儿园到高中一贯制的临沂市重点民办学校,是临沂市和兰山区历年来的先进教育单位之一。校训是敬业育人、务实求真、团结勤奋、一流创新。 临沂童星实验学校创建于1994年,是临沂市建校最早的民办学校。在它的带动下,临沂的民办教育事业渐成星火燎原之势,在这11年间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 童星分西校(新校)、南校、北校三个校区。西校(新校)位于临沂市工业大道与育才路交汇处,占地300余亩,分中学部、小学部和幼儿园,学生全部为寄宿制;南校位于临沂市沂蒙路南段,占地50余亩,主要以小学和幼儿园为主,学生80%为寄宿制;北校位于临沂市育才路东首,与临沂师院相邻,占地50余亩,主要以小学和幼儿园为主,学生为走读和半走读制。童星西(新)、南、北三校呈三足鼎立之势,像三颗熠熠生辉的明珠镶嵌在临沂城区。 童星现有在册各类学生3500余人,其中中学生1000余人,小学生1000余人,幼儿园学生1500余人。童星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一批临沂市的知名教育教学专家、学者在校治学和执教:其中全国优秀教师2人、省级优秀教师5人、临沂市和兰山区优秀教师20人,特聘校外专家、学者10人。在500余名任职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教师占70%,专科以上学历教师占30%。10余年来,童星先后有100多名教师和教研人员受到国家及省、市的表彰奖励。
临沂汤河中学现有3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652人,教职工124人。几年来,在市区教研室领导的具体指导下,我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创办焕发人的生命色彩的教育"的办学宗旨,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积极落实教学的中心地位,不断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逐步迈向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轨道。特别近一年来,我校从狠抓"课程方案"落实、课堂教学改革、教学常规的精细化管理以及"和谐校园"建设四个方面工作入手,全力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学校的综合办学效益不断增强,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学校先后被评为"临沂市素质教育先进单位"、"临沂市教学工作先进单位"、"临沂市依法治校先进单位"、 "临沂市教育科研示范学校"等。
天津市翔东中学建立于2001年。是由市教委批准建立的,天津市休息和社会保证局市休息办事公司停止的三年整日制民办高中校。可走读,也可留宿,对住校生黉舍供应优胜的留宿前提,实施封闭式办理。2009年被评为天津市先进民办黉舍。翔东中学董事会董事长:吴承明翔东中学法定代表人,校长:杨恩瑞翔东中学教诲讲授校长:钟大松讲授大楼:仰望“E”字型框架布局,主楼六层,两侧讲授楼四层。走廊、楼梯的空中全数用花岗岩石材铺设,室内空中全数用磁砖铺设,装有电梯一部,大楼采取综合布线、智能化办理体系,有双向闭路电视讲授体系,校园播送体系,计算机连有局域网,并经由过程ADSL专线,可拜候Internet网。总投资金额:3000万元占空中积:30亩修建面积:12000㎡教 室:27间,每间课堂面积为64㎡宿 舍:24间餐 厅:500㎡初次招生:2001年8月门生人数:近600名任课西席:53名。此中初级西席50名,占西席总人数的94%,学科带头人18名专业课堂:8间(每个课堂面积103㎡)。它们是设备先进,配套齐备的微机室、语音室和理、化、生尝试室另有会堂(门路课堂)、篮球场、足球场及环形跑道等设施。
山东省临沂第六中学始建于1975年,占地1867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9098平方米。设有40口标准教室。现有3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496人,在职在岗教职工208人,专职教师118人,学历达标率100%。学校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特级教师1人,省教学能手1人,省骨干培训教师5人,市兼职教研员8人,市级教学能手16人,区级教学能手25人,省市区优秀教师100余人次。学校实验室、电教器材室、音体美劳器材室、图书室、阅览室、语音室、电脑机器人室、微机室、多媒体电教室等设备按照省级一类标准配备。良好的办学条件和卓越的教育资源营造了一个高品质的教育氛围。 学校遵循“以育人为根本,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求效益,以创新促发展”的办学理念;按照“教育思想现代化,办学条件标准化,学校管理科学化,教师素质专业化,教育研究校本化,学生素质优良化”的要求;提出“科研先导,质量立校,提升特色,打造名校”的总体奋斗目标和“社会赞誉,专家认可,领导放心,行业领先,家长信任,学生向往,校园和谐,追求卓越”的全新发展目标;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服务,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成才”的办学宗旨;坚持“管理靠制度、评价靠公正、看人看师德,工作看业绩,用事业凝聚人心,用爱心教育学生”的评价原则,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突出特色教育,确保每个学生人格健全、特长明显、德学双优、素质全面。在学校管理中坚持“按程序、讲原则、看透明、论实效”,用师生的满意度来衡量领导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学校在全体教职工中大力倡导“讲师德、尽职责、做名师、争一流”的竞争奉献精神,用家长的满意度来评价教师的师德和教学水平。 学校德育确立了“1234”的工作思路,即“一个核心(习惯养成),两个重点(感恩教育、责任教育),三个贴近(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四个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教书育人、环境育人),以管理为抓手,以活动为载体,努力创建和谐校园,建设温馨班级,加大对学生的感恩教育、责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培养了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教学工作实施“一把手”工程,“两条线”管理,强化“四个核心”的团队创优意识,坚持传承与发展,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确立了“自主探究,学案导学”的教学策略,落实教学过程的精细化管理,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学校努力探索构建校本、民主、规范、科学的教学评价和师生发展性评价机制。自02年以来,中考的平均分、保优率、转化率和高分段进线率均稳居全区榜首。学校总务、工会、综治等工作扎扎实实、稳步推进。
盘山道中学始建于1987年,是一所公办优质初中校。经过全体教职员工不懈努力,取得了多项荣誉。我们先后被评为天津市首批“三A”学校;天津市九年义务教育示范校;天津市先进初中校;天津市贯彻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示范校;天津市优秀家长学校;天津市文明学校;天津市科技教育示范校;天津市市级“三八”红旗集体;计算机教研组被评为天津市劳动模范集体;2003年我校被授予全国巾帼文明示范岗荣誉称号;在天津市“双高普九”规范校建设中以满分通过验收。学校每间教室配备多媒体教学设施,各种专用教室、实验室配备齐全,07年又修建了多功能运动场和篮球场,学校硬件设施不断完善。在河东区教育教学评估中连年优秀,06、07中考成绩名列普通校首位。 2007年黄清波、张涵枫同学获全国物理竞赛三等奖,刘航、李洋同学获区级数学竞赛二、三等奖。05年11月至2007年12月我校教师在各级各类评比中共获奖励286项。 我校办学特色:2005年成立了“星海艺术培训学校”,在紧抓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2006年获区级文艺展演三等奖、2007年获区级文艺展演一等奖,代表河东区参加市级比赛,获二等奖;今年我校针对有兴趣的学生“星海艺术学校”音乐班和美术班择优录取。
临沂第二十四中学(原河东区第一中学)占地110亩,共56个教学班,现有学生3226人,教职工268人。 在学校发展过程中,临沂二十四中倡导和谐进取,内涵发展,以打造人民满意的学校、打造区域品牌学校为目标,提升办学品位,走内涵发展之路,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教育质量一年一大步,办学质量和学校品牌逐渐被社会认可。学校现在是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绿色学校、山东省卫生先进单位、山东省花园式单位、山东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山东省教育厅“高中课程改革省级定点联系学校”、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普通高中特色学校建设项目学校。 山东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回归教育本质以来,临沂二十四中在规范办学行为、落实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全面启动新一轮教学改革,连续开展了三轮“有效教学”大讨论活动,更新了观念,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达成了共识——三个“坚持”、三个“决不”:一是坚持规范办学行为不动摇,决不打“擦边球”(利用晚自习、节假日考试讲课等);二是坚持按课程标准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实行选课走班制,决不搞“两张皮”;三是坚持实施有效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决不以牺牲师生的健康为代价。在具体实践中,他们结合素质教育和新课改实际,从改革备课方式入手,改进教学方式方法,逐步推进“有效教学”探索;完善校园数字化平台,不断深化“有效教学”实践;引入“学习共同体”这一概念,从三个层面——教师与教师层面、教师与学生层面、学生与学生层面——构建了“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学习共同体”;开展“校园十大名师”、“校园十佳新秀”评选活动,突出了名师带动作用,发挥了团队整体优势;在学生管理方面,构建学生自主管理体系,启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依据《临沂二十四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变过去的单一评价为多元评价,促进了学生品行素质和学业素质的全面发展。这一系列探索和实践,既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又推动了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了教育质量;同时他们的探索和实践也得到了很多同仁的认可:包括德州市教育考察团、威海市教研中心、即墨市教育局教研室、济南历城二中、内蒙古大杨树林中等在内的省内外20多个单位和团体、本市30多家兄弟单位来学校考察交流;“临沂市普通高中高效课堂构建经验交流会”、“临沂市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河东现场会议”、“临沂市网络教研现场会”等市级教学工作会议在我校召开;《临沂日报》、《沂蒙教育》等媒体先后对我校有效教学改革进行了报道。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充满活力的年轻学校,和谐进取的临沂二十四中人,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正沿着内涵发展之路阔步前进。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