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为纪念抗日名将张自忠将军,周西伯先生在南漳县武安镇张公祠兴建“荩忱中学”,1956年县人民政府将荩忱中学更名为南漳县第二中学,其后几易校名,1994年10月,县委决定恢复南漳县第二中学。这一时期学校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办学条件。近几年来,校容校貌和办学条件在这五年内也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2005年6月,投资15万元对省、市重点文保项目张公祠进行了维护与修缮。2006年9月,投资93万元新建女生公寓一栋。2007年筹资56万元,新建标准化学生食堂1600平方米。2007投资25万元,改造标准化运动场。2005年,投资10万元,加盖教学楼平方,2008年底,筹资110万元新建了大桥和学校大门。南漳县第二中学(以下简称“南二中”)位于武安镇“张公祠”,学校占地面积119980平方米,建筑面积9498平方米,现有教职工120人,教学班24个,在校学生1650人。1946年为纪念抗日名将张自忠将军,周西伯先生在张公祠兴建“荩忱中学”,1956年县人民政府将荩忱中学更名为南漳县第二中学,其后几易校名,1994年10月,县委决定恢复南漳县第二中学。这一时期学校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办学条件。1994年,学校多方筹资50余万元,新建第一栋教师办公楼;1995年,自筹资金89万元,新建了第二栋教职工单元楼。在教学与管理稳步推进的同时,学校突显德育育人这一工作亮点,取得了一定效果和影响。1996年10月,襄樊市老区教育会议代表100余人到南二中参观了德育基地,原湖北省人大副主任黄正夏充分肯定了南二中利用德育基地加强德育建设的成绩,并为学校题词“德育的楷模”。 1996年10月,上级任命陈楚贵同志担任南二中校长(1996.10—2004.8)。这一时期学校步入较快发展的轨道,学校树立了“以常规教学打基础,以美术教育增活力”的办学思路,教学质量稳步提高,高考成绩逐年攀升。1997年7月,高考过省线的人数首次达到双位数(12人),实现了历史的突破。1997年9月,学校招生人数首次突破300人,达到398人。2002年6月,高考过省线人数突破百人大关。2004年6月,高考过省线达156人,上线率达72%。在保持常规教学稳定的同时,1998年,学校率先在县内开办了工艺美术班,办学规模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实现了当年开班,第二年上线的目标。2002年以来,美术班步入快速发展时期,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学质量显著提高,每年高考美术班上线率均保持在95%以上。 在硬件建设上学校继续加大投入力度,1997年6月,学校投资97万元,新建高标准学生公寓一栋。2000年9月,投资100余万新建第三栋教职工单元楼。 2004年9月,县教育局经过考核任命明庭建担任南二中校长(2004。9—今)。这五年是南二中步入快速发展的时期,学校胜利的实现了崛起的奋斗目标。在管理中,提出了争创全县一流的学生管理要求,全面落实封闭管理措施,促进了校风、教风和学风的根本好转。办学方式和教学特色在这一时期得到根本确立,学校走上了“以文理科教育为主、以美术教育为特色”两翼齐飞的办学之路。2006年6月,高考取得历史新高,应届生上一类重点线8人,上本科线109人,上专科线以上218人,其中陈正魁同学以607分(全县理科排名11名)考入武汉大学,实现了高考上名牌大学的零突破。随后,2007年至2009年连续三年在襄樊市32所一般高中高考排行榜上,南二中高考综合指标排名均保持在前三名的位次。 这一时期的美术教学成果和社会影响力已形成了省内有名,市内拔尖的效果。办班十年来,教学水平稳步提高,高考成绩逐年提升,累计为社会培训专业人才1000余名。2006年至2009年连续三年高考上省线率保持在98%以上,高考上省线人数由1999年的的14人上长升到2009年的218人,2009年在襄樊市一般高中美术高考排行榜上综合指标排名第一。
南漳县第一中学(南漳一中)是南漳县唯一的一所襄樊市属重点高中。 1942年秋创办,最初校名为南漳县立初级中学。 1948年秋改名为南漳县联合中学。 1949年10月又改称南漳县人民中学。 1950年9月改称湖北省南漳县初级中学。 1956年7月始名为南漳县第一中学,性质为初中。 1958年秋增设高中部,1970年秋又改名为南漳县五七大学,其性质仍属普通高中。 1975年9月又更名为南漳县五七大学,招收工农学员。 1978年8月正式确定校名为南漳县第一中学,实施高中学历全日制教育,原为二年制,从1983年8月起改为三年制。 1980年成为为襄樊市属重点高中,1984年成为湖北省首批办好的108所重点高中,1987年8月被确定为正局级事业单位。 1987年8月经上级党委批准,成立中共南漳一中党总支部,1994年成立中共南漳县第一中学委员会。
山东省安丘市第一中学,始建于1911年,其前身是安丘县立中学。经过整整九十年的发展,现在已成为一所规模宏大、设备先进、教育教学成绩突出的潍坊市重点高中、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学校占地128亩,建筑面积55299平方米,有5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000多人,教职工293人。??安丘一中办学思想先进。面对迅猛发展的教育形式和新时期对人才的要求,他们及时转变教育观念,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抢占教育制高点,不断提高实施素质教育水平。学校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育人宗旨,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安丘一中坚持走依法治校、“科研兴校”之路,以改革促发展,不断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自94年以来,他们实行了中层干部竞争聘任制、教职工双向选择聘任制、岗位目标责任制、职务职级制等多项改革,打破了干部队伍的“终身制”和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实现了干部队伍和教职工队伍的优化组合,激 发了学校的内部活力,调动了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在教育教学改革中,以先进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为指导,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构建了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研究课四位一体、并行互补的“四板块课程体系”;同时,针对学生思想状况良莠不一、学习基础参差不齐的情况,制定了“分层次管理、因材施教实施方案”,经过三年的试行和不断修改完善,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套操作性强、行之有效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受到了学生和学生家长的普遍欢迎。特别是“导师制”的实行,调动了学校全员参与学生教育、管理的积极性,形成了学校上下人人有责任、个个有目标的新型教育、管理格局,体现了对每一个同学负责的教育精神。此项改革措施,得到了教育主管部门和有关权威机构的重视,给予了较高评价.??为了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安丘一中加快了基础建设的步伐。几年来,共投资3000余万元,建成了科技实验楼、餐厅、风雨操场,艺体综合教学楼;安装了天文台、校园多媒体教学网络、校园广播系统;并通过DDN专线进入了国际互联网,极大地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基本实现了教育教学的现代化,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先进的办学思想。优秀的教职工队伍、一流的教育教学设备,使安丘一中创造了优异的工作成绩。几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国家级“落实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先进单位”、“山东省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山东省高考优秀考点”、“潍坊市文明单位”、潍坊市现代教育技术先进学校”等,九八年被原国家教委确定为“九五重点实验项目重点实验基地”。自九O年以来,安丘一中连续十余年名列潍坊市十四处省市重点中学高考第一名。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