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第十三中学是一所市教委所属的初级中学,1998、1999年连续两年在市教委素质教育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2000年做为初中办学水平督导评估试点单位,被市政府督导室评为办学水平督导评估优秀等级。 青岛十三中坐落于青岛市北区大连路18号,学校占地面积18000平方米,校区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有两座教学楼和实验办公综合楼,有200米跑道的操场。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实验室、微机室、语音室、多媒体电化教室、图书室、阅览室等,为学生提供了优越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学校现有高中教学班7个、初中教学教班30个,在校学生总数为1715人。学校拥有一支素质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有高级教师22人,一级教师51人。他们坚定教书育人宗旨,保持着勤于学习,善于研究,乐于奉献的优良传统,发扬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深化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形成了爱生、热心、严谨、创新”的优良教风,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多年来,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基”为教育理念,以“科研促发展,质量求生存”为办学思路,建立以“分层教学”为核心的教学体系,经“责任意识”教育为载体的德育体系,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培养学生成为适应21世纪社会和经济发展,具有扎实基础知识素养、丰富个性和健康人格的一代新人。
青岛盲校始建于1932年,已有70余年的办学历史。使视觉障碍儿童少年、青年全面发展并具有一技之长,能和健全人一样独立参与社会生活、参与社会劳动是学校的办学宗旨。学校现有小学部、初中部、按摩职业中专部、普通高中部、多重残疾特训部5个学部,涵盖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面向全国招生的普通高中教育、职业中专教育等多个学段,建立了国家级的青岛市盲人教育资源中心,成立了青岛市悦明盲人按摩中心和校内的信息中心、视训中心、劳技中心等。现在校盲生22个教学班210多人,教职员工80余人。学校有教学楼、生活楼、办公楼和实习门诊楼各一幢,建筑面积共6300余平方米。是省级规范化学校,山东省中心盲校。 特训部:针对每个盲生的个体需要与差异,由医学专家、教师、家长等组成团队对其进行全面评估,制定切实可行的个别教育计划(IEP),实施个别化教学,现已培训多重残疾学生30多人,有的已走向社会,能够自理自立。 小学、初中部:开设各类补偿课和特色课程,强调在教育中促进盲童身心的健康发展、强调盲童良好品德的形成,强调基础教育充分满足盲童终身发展的需要,并注重培养盲童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学生音体美劳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一些特长生参加各级各类文艺体育等活动和比赛,取得很多优异成绩。 盲人普通高中部是受教育部、中残联委托试办的全国唯一一所盲人普通高中。盲人普通高中的课程设置、教材与健全人普通高中基本一样,办学目的是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为国家培养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力量,同时为高等院校输送合格人才。学校的办学优势是具有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现任课教师学历全部达到本科以上,教育教学质量深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认可。2000年6月,国家教育部、中残联组织专家对我校高中办学进行全面评估,给予很高评价。多年来,升学率一直都在96%以上。毕业生思想素质、各方面能力得到全面提高,受到接收院校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按摩职业中专1987年正式成立,学制三年,系统开设中医基础理论、针灸、伤科按摩、保健按摩、足部按摩、小儿推拿等课程。经过两年的专业理论学习和一年的临床实习,通过口试答辩、操作会考,毕业生可取得中专毕业文凭,同时亦可由学校为其办理按摩师职业资格证书。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2名国家按摩师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有经验丰富的临床指导教师,有供学生见习、实习的按摩中心,接纳来自社会各界的病患者,治疗效果显著,深受广大病患者的信任和欢迎。几十年来,我校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按摩专业人才。毕业生遍及全国各医院、诊所、按摩医院、疗养院,并有许多在我国沿海发达城市从事医疗、保健按摩等工作,收入很可观,他们以其良好的职业道德、过硬的按摩专业技能,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和欢迎。为适应飞速发展的按摩市场需要,应广大按摩爱好者的要求,近年来学校制定了宽进严出的办学原则,按摩中专除招收盲、低视生外,亦开始面向社会放开招生。学校还开设了按摩函授中专班和按摩技能短期培训班,以满足不同类别人士的需求。 联系电话:0532-83833277 83835989 83836115
青岛市城阳第十中学学校占地110亩,总建筑面积18116平方米,其中办公楼4755平方米,教学楼5031平方米,体育馆1200平方米、师生餐厅1030平方米,实验楼6100平方米,建有2个多媒体教室,2个微机室,2个语音室,物理、化学实验室各2个,生物实验室1个,教室全部安装多媒体教学设备,学校图书馆藏书达5万余册,同时建有舞蹈教室、书法教室、音乐教室、科技活动室等,达到省级规范化学校标准。现有33个教学班,学生1460名,教职工131名。学校始建于1958年,其前身是青岛第二十七中学,后更名为崂山五中,1998年由原崂山五中、付家埠中学、惜福镇中学合并为城阳十中。2006年8月由惜福镇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投资3000余万元,按照省级规范化学校标准建设城阳十中,并将城阳十九中合并于城阳十中。
校始建于1964年, 建校初为黄岛中学,1978年更名为黄岛一中,1993年更名为开发区一中,2001年与原开发区实验中学和并,2005年成为中国石油大学附属中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主动、和谐、求实、创新”的校风, “高、新、严、细、实”的教风,确立了“做一个主动发展的站直了的中国人”的校训,以主体教育为办学理念,承担了国家级“十五”课题《以优质的学校教育,培养二十一世纪的主体性人才》,并被确定为国家级科研基地。是山东省规范化学校、青岛市德育先进学校、山东省电化教学示范学校。 学校现占地210亩,除图书办公楼、教学楼外,还建有实验楼、科技综合楼各一栋。多媒体教室、微机室、语音室、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共21个,电子备课室1个,学生阅览室2个及多媒体网络教学互动点播系统,400米塑胶跑道的田径场,琴房、音乐和美术专用室等。4个标准塑胶篮球场、2个塑胶排球场和1个人工草地足球场正在筹建中。学校办学条件不断优化,特别是成为石油大学附中后,石油大学丰富的教学资源无偿为附中学生开放,使学校的硬件设施水平跃升为省内学校前列。校园环境幽雅,楼群雕像与绿树鲜花交相辉映,突出环境与人文的交融,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搭建了平台。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近几年通过“内培外引”,面向全国招聘高学历、高素质的优秀教师近200人。现有专职教师300余名,其中高级教师84人,一级教师106人,市以上优秀教师68 人,市以上专业技术人才26人。 走进开发区一中,一幢幢漂亮的大楼,如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科技楼、教师公寓、学生公寓——跃然入目,错落有致,豪华气派。入得校门,15字校训:“做一个主动发展的站直了的中国人”,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用金色大字镶嵌在东西两教学楼山墙上的还有醒目的校风:“确立高标准,追求高效益,塑造高素质”。漫步在姹紫嫣红、风景如画的校园内,水泥铺设的道路纵横交错,20座中外文化名人雕塑,从孔子到鲁迅,从苏格拉底到爱因斯坦,还有两组大型浮雕,以及充分体现为中华崛起和民族振兴的名言牌、体育场上的20个名言柱,暗暗激励学子们学贯东西,纵览古今,兼收并蓄。行至纵深处,假山与茂竹相伴,亭台与长廊对峙,英语广场花园、名人广场呼应,回旋的甬道、错落散布的石凳石桌供学子们晨读和晚习。而争奇斗艳的花坛憩园,喷泉绿荫间的连廊长椅,红花绿草里的警句座右铭……随时随地,从任何一个角落都可看到这些醒目的路牌:“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每个学生都优秀”、“一中是你的,是我的,是我们大家的”。这些精心创意的标牌,适宜地穿插其间,使人与自然高度和谐。在花园般的一中,“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让每一片绿地都育人”,既非标语口号,也不是空头理论,而实实在在地具体呈现和真真正正地付诸行动。整个校园充满隐性教育的潜移默化与显性教育的生动活泼,它们互为辉映,相得益彰,彰显出“尊重主体,面向全体”的平等教育思想,体现出襟怀博大、催人成才的拳拳爱生之心,无声地感召师生们勤奋耕耘在这片理想的沃野上。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形成了一套科学严格的教师和学生管理制度和正本清源、培本固基、挖掘潜能,发展特长的做法。探索出了一条因材施教、以学定教的路子, 建立了选修课制度,在各年级成立了奥赛辅导班,由校内和外聘专家共同执教,对优秀学生进行重点培养。 优质教育带来了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近二十年来,学校已为本专科高校输送了近万名优秀学子。其中硕士、博士在读或已毕业的有200余人,多人留学美、英、澳、加等国。近几年来高考成绩逐年提高。2005年本科上线600余人,王昊同学获得青岛市理科状元。2006 年本科达线突破700人大关,一本达线九十余人,常天文、高泗林分别以674分、671分名列青岛市前茅,并有多名同学被中央美院、清华美院等著名高校录取。 开发区一中走的是一条创建名校之路。以“长眼光、高起点、大手笔”为规划思路,立足“提升新区形象,优化招商环境,服务经济建设”的大局,以敢为人先、与时俱进的开拓精神,打造“一流的办学条件、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办学质量”为总体教学目标,培养“合格加特长”学生,创新“规范加特色”管理,使学校形成工作起点高、思路新、管理严、过程细、结果实的良好局面。开发区一中的全体教职员工正以昂扬的斗志,不断提高办学效益和办学质量,增强办学实力,加速学校的发展,向着创建齐鲁名校的目标迈进。
山东省青岛第四十九中学位于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重庆中路1043号,是青岛市第一所经市教育局批准进行小班化教育的公办初中学校。现有18个教学班,初一、初二年级每班20——25人。在校学生数386人。学校建于1966年,占地面积16000平方米。学校现有教学楼和实验楼各一座,室外250米塑胶操场一个,总建筑面积为3064平方米,绿化面积覆盖率达1660平方米。学校以“以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本;以学生的终生发展为本;以教师的专业成长为本”为办学理念,确立了建设“小而优、小而美”的青岛四十九中的办学目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创建“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品牌战略。学校现有教职工74人,其中专任教师49人,学历达标率100%,本科学历达表率96%;教师资格达标率100%。具有中高职称的7人,中级职称11人,初级以下职称31人,学校一线教师中2001——2006年参加工作的达64%;省、市级骨干教师达到了18名,占一线教师总数的39%。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迅速,业务能力得到大步跨跃,一大批青年教师举行了省、市、区公开课,获得山东省或青岛市优秀教师、德育工作先进、青岛市青年教师优秀专业人才、教学能手等称号码。图书馆藏书近3万册,具有1个多功能教室、2个高配置微机室、1个网络中心、1个课件制作室、4个学生实验室、1个语音教室。学校内的每一个教室都是多媒体教室,极大地改善了教师的教学手段。学校认真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严格作息时间,控制学生作业量,保障学生每天一个小时活动时间,精心组织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提高办学水平。近两年学校先后获得:青岛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青岛市禁毒教育示范校、青岛市爱心帮扶先进学校、李沧区第二届全民读书月“我身边的教育故事”征文活动优秀组织奖 、2006年李沧区军训汇操最佳方队 、2008年李沧区课间舞比赛第三名 、2007年湘潭路街道办事处”奥运知识抢答赛”二等奖 。
青岛第六十五中学坐落于环境优雅的浮山新区,是市政府为新区配套建设的一所公办初级中学。2001年2月正式落成开学。学校是山东省卫生先进单位、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会员单位、省电化教学试点学校,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2001年获得素质教育考核优秀等级,2002年通过市标准化学校验收,2003年成为青岛市规范化学校;先后被评为青岛市教育局精神文明单位,市教育局绿化美化管理先进单位,市教育局三八红旗集体、青岛市优秀家长学校、青岛市AAA级健康校园、青岛市青年教师培训优秀组织单位。 学校总占地面积14480平方米,建筑面积8250平方米,布局合理,设施先进齐全,设计规模为24个教学班,学生1350人,教职工90人。学校现有1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48人,教职员工71人,其中,高、中级职称43人,占60.6%;大学本科以上学历56人,占78.9%。研究生课程班结业8人,获教育硕士学位7人,研究生占教师总数的21.1%;一人获省优秀教师、省教学能手称号,获市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德育先进、优秀班主任、青年优秀教师专业人才等荣誉称号的教师有22人,占教师总数的32.4%。 学校环境优美,教学设施先进,拥有一流的办学条件。,1个64座的师生互动的语音教室;1个60座的微机教室;1个网管中心,设备齐全,方便教师查阅资料、编辑课件、交流教学经验;1个电教设施齐全,拥有高端的多媒体设备的90平方米的多媒体教室;2个物理实验室,1个生物实验室,1个化学实验室;4个设施一流、齐全的实验室的准备室;1个心理咨询室;其他科技活动室、团队活动室等一应俱全。另外,该校拥有1个已配置全套电教设备的156平方米阶梯教室,可用于教学、会议等多种用途的使用;250米塑胶跑道,2个标准的塑胶篮球场,1个标准的露天塑胶羽毛球场地,近7000平方米的田径场地等。 在各级各类竞赛活动中,很多师生获得国家及省市的多项表彰,取得丰硕成果。学校大力实施和谐教育,以“和谐德育、和谐教学、和谐管理”为核心的办学特色和“文明、和谐、自为、创新”的校风正逐渐形成,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普遍赞誉。 学校全体师生决心在市北区教体局的正确领导下,齐心协力,勇于拚搏,把学校办成“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受欢迎”的规范化、示范性初级中学。
学校始建于1964年, 建校初为黄岛中学,1978年更名为黄岛一中,1993年更名为开发区一中,2001年与原开发区实验中学和并,2005年成为中国石油大学附属中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主动、和谐、求实、创新”的校风, “高、新、严、细、实”的教风,确立了“做一个主动发展的站直了的中国人”的校训,以主体教育为办学理念,承担了国家级“十五”课题《以优质的学校教育,培养二十一世纪的主体性人才》,并被确定为国家级科研基地。是山东省规范化学校、青岛市德育先进学校、山东省电化教学示范学校 学校现占地210亩,除图书办公楼、教学楼外,还建有实验楼、科技综合楼各一栋。多媒体教室、微机室、语音室、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共21个,电子备课室1个,学生阅览室2个及多媒体网络教学互动点播系统,400米塑胶跑道的田径场,琴房、音乐和美术专用室等。4个标准塑胶篮球场、2个塑胶排球场和1个人工草地足球场正在筹建中。学校办学条件不断优化,特别是成为石油大学附中后,石油大学丰富的教学资源无偿为附中学生开放,使学校的硬件设施水平跃升为省内学校前列。校园环境幽雅,楼群雕像与绿树鲜花交相辉映,突出环境与人文的交融,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搭建了平台。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近几年通过“内培外引”,面向全国招聘高学历、高素质的优秀教师近200人。现有专职教师300余名,其中高级教师84人,一级教师106人,市以上优秀教师68 人,市以上专业技术人才26人。
青岛六十一中创建于1991年,位于李沧区东山三路3号,始称山东省崂山第四中学。1994年青岛市行政区域调整,划归青岛市李沧区,更名为青岛市李沧第一中学。1997年9月,学校隶属青岛市教委,更名为山东省青岛第六十一中学,现隶属李沧区教体局。 学校靠近李村公园、利客来广场和308国道,交通便利,可乘坐3路、9路、103路、105路、106路、109路、111路、112路、128路、129路、130路、207路、306路、318路、363路、368路、371路、372路、606路、801路、123路、216路车到李村公园站下车。 学校占地24亩,建筑面积6878 平米, 32个教学班,1686名学生。 学校有教职工126人,其中专任教师111人,中学高级职称人员22人,中级职称人员43人,初级职称人员40人。学校坚持开展“名师工程”,在扎实开展校本培训的基础上,每年派出一大批教师外出参加高层次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业务能力。现有省级劳动模范1人,省优秀教师1人,省教学能手1人,市优秀教师3人,市教学能手6人,市德育先进工作者7人,市级青年优秀专业技术人才17人。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在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的基础上,积极推行精细化管理,确立了先进的办学理念:“以人为本,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形成了“合作、崇本、务实、求新”的教风,“勤学、主动、多思、善问”的学风和“相互尊重,团结合作,勇于探究,追求卓越”的校风。在此基础上,学校确定了“明志、尚德、笃学、健体”的校训,作为全校师生的行动指南。 学校按照青岛市规范化学校的标准,配齐了专用教室和各类实验室,仪器设备按照标准配备齐全,还自筹款项为每个班级配备了大屏幕投影设备。学校建有200米标准塑胶操场,配有各类体育建设器材,是青岛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建校以来,学校先后荣获“山东省初中教学工作先进单位”、“青岛市精神文明单位标兵”、“青岛市军警民共建先进单位”、“青岛市规范化学校”、“青岛市依法治校示范学校”、“青岛市教学示范校”、“青岛市课程改革先进单位”、“山东省地震科普示范学校”等160多项市级以上光荣称号。学校办学经验曾多次在《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山东教育报》和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刊登和播放。 2000年,学校被市教育局确定为热点学校和对外开放学校。 青岛六十一中“三段五环式”集备特色 集备是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行之有效的方式。近年来,学校一直注重教师队伍建设,以团队的力量促教师的进步和发展。学校重视集体智慧,加强教研集备管理,让教师们在学习中研讨,实践中总结,总结中提高,提高了课堂教学效能,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逐步形成了民主、开放、有效的教学研究机制。集体备课已成为学校开拓创新、和谐发展具有特色的重要一环。 学校立足实际,积极推进“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实验工作,切实加强集体备课力度。我们的教师能够精诚合作,发挥了集体的力量,团结合作取得了共赢。
私立青岛智荣中学创建于1994年,是岛城开办最早的私立初中学校,从最初时的6个班300名学生发展到现在的38个班1800名学生,由当时的一所学校,如今成功地创办了分校,现已分南北两个校区(校本部,李沧北校)办学。建校以来,学校一直规范办学行为,依法办学,始终把握优质的教育教学质量这条生命线,始终突出为学生终身发展夯实基础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两个基本点,推进管理体制改革,丰富和发展“智荣文化”,使智荣中学健康、持续、优质的发展,现已成为学生、家长高度认可、社会好评的民办基础教育的品牌学校。智荣中学连续多年荣获“青岛市社会力量办学先进集体”、“民办中小学A级学校”、“山东省民办教育先进集体”、“青岛市诚信民间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先进集体”、“中国民办教育创新与发展贡献奖”、“品牌教育最佳成就奖”等荣誉称号。历届学生在全国、省、市各项学科竞赛和其他活动中多次获奖。2008年28名同学参加直升,19人成功通过;2009年24名同学参加直升,18人成功通过,直升通过比例连续两年名列全市前茅……智荣中学的品牌效应在岛城已是家喻户晓,学校管理好、教育质量高、学生成绩突出,是来自于各方对智荣的评价;而抓管理、抓质量、全力谋求育人成才,智荣的方方面面又有诸多亮点。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