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以科研为先导,突出教科研的重要地位,突出课题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推广性,目前学校有国家“十五”重点课题四个,省市级课题5个,学校的每位教师,人人都有课题,人人都是研究者,个个都建立了科研档案,扎扎实实地进行研究实验。围绕实验课题,教科室每月出一期《课题实验专递》,有力地促进了科研课题的开展。科研工作促进了学者型教师队伍的形成。自99年至今,学校教师在《中国教育报》、《山东教育》、《现代教育导报》等报刊发表有价值的论文千余篇,部分骨干教师还参与了省市区小学教学辅助读物的编写工作,十几位教师作为新课程实验的骨干教师, 每年都参与教师教材培训的主讲工作。
张店区西六路小学始建于1984年,1985年开始招生,其位于张店商场西街161号,占地面积12087平方米,建筑面积5368平方米。现有教学班27个,在校学生1670人,教职工72人。教师本科学历50人,大专学历19人,大专以上学历占教师总数的96%,40以下教师100%已达到大专以上学历。多年来,学校始终以“规范加特色,合格加特长”为办学宗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多次受到张店区委区政府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表彰,是山东省规范化学校、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省绿色学校、市级教育初步现代化化学校、市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市区现代化教育技术示范学校。2002——2004连续三年获区综合考评先进单位,2001年被国家体育总局表彰为“全国群众体育训练先进单位”。
我校的体育工作,以足球为龙头,开创了富有特色的新局面。在王震老师的指导下,学校的足球队常年坚持训练,在全国、省、市、区的比赛中都获得过优异的成绩。参加“市长杯”、 “萌芽”杯、“百事可乐球王争霸赛”多次获得第一名。2002——2005年参加全国少儿足球邀请赛两次获得第二名,04——05年连续两次获淄博市中华少年小甲A第一名,在今年鲁能足校举办的“李宁杯”全国少儿足球比赛中,我校又一次获得了冠军……出访朝鲜与平壤市少年足球队交手,以5比0大胜对手。已有3名队员被选入青岛海牛足球俱乐部,并且有2名队员被鲁能专业队选中。原国家青年队主教练殷铁生来我校指导工作,对我校的足球水平大加赞誉,并提出了宝贵建议。由于足球工作的突出成绩,被市体委、市教委表彰为99年度优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2001又被中国足协确立为华东大区淄博训练营,负责U9——U13少年足球训练与比赛工作。王震教练和马彬教练分别取得了足球C级和B级教练员资格。
科苑小学创建于五十年代,始建于博山四十亩地。1961年随淄博市委机关迁到张店,先后更名为市委子弟小学、中心路小学、红旗七路小学、人民西路小学。1992年迁至市委北邻,始名科苑小学。1993年被山东省教委命名为首批省级规范化学校。 学校占地23.5亩,建筑面积达6300平方米。学校现有教学班23个,学生1300余名,教职工74人。校内教学区、办公区、活动区、生产区四区分明,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是张店区花园式学校。 近年来,学校始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学生总体素质,树立“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健康发展”的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培养合格加特长的学生。1998年3月,被国家教委定为“中小学影视文化课首批实验学校”。
张店区杏园东路小学位于山东的交通枢纽“淄博站”的东邻。学校占地4055平方米,有1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接近900人,在职教师51名。学校教师全部达到国家规定的小学教师学历任职水平。这所被称为张店城区的“袖珍学校”,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却以城区小学最小的占地面积和建筑规模,创出了巨大的办学效益。成为一所学生欢心、家长称心、社会放心的市级规范化学校。 杏园东路小学始建于1965年,教学历史悠久。1990年建主体教学楼一幢,1996年又新建综合楼一幢。尽管学校校舍规模不大,但各种功能教室证齐全。设有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实验室、舞蹈室、音乐室、图书室、美术室、综合活动室等14个教学辅助教室。有完整的、现代化的电化教学系统,实现了校园网、班班通。学校设有电视台,体育活动器材、文娱活动器材青逐年增多。教师人手一台计算机。这些完备的教学设施,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张店区房镇中心小学是一个积极向上的团体,其中35周岁青年教师38人,占学校总人数的73%;共有教工团员27名。平均年龄24周岁,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27人,占团员总数的100%;党员1名,党外积极分子15名,占团员总数的59%;校委会成员中有2人年龄不超过35周岁,其中教导处副主任25周岁、团支部书记29周岁。近两年来,在镇党委的关心和帮助下,在镇团委的指导下,房镇中心小学教工团支部一直积极参与创建青年文明号的活动。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加强教工团支部的思想工作。以师德建设为核心,以不断提高团员的综合素质为工作重点,进一步加强团的凝聚力,充分发挥团员党的后备军、青年先锋队的作用。我校教职工中有市优秀青年教师一名,区优秀青年教师三名,有21人写的论文在市以上级别的比赛中获奖,有12人次在区以上级别的公开课、基本功大赛中获奖,青年教师们辅导的学生在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音体美等方面,参加各级比赛中近千人次获奖,由于广大青年教师的努力,学校先后被评为 “省级规范化学校”、“省档案二级”、“市级文明单位”、“市级规范化学校”、“区电化教育示范学校”、“区文明单位”、“区规范化学校”、“区特色教育示范学校”、“张店区教育科研工作先进单位”、“绿色文明家园”等荣誉。成绩只能说明过去,不能说明现在,更不能说明未来,我们房镇中心小学一定会一如既往,利用有限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开拓进取,为房镇的教育建设增砖添瓦。
秉承“用创造的教育培养创造的学生”、“用成功的教育培养成功的学生”的教育理念,贯彻育人为本的思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走高标准、高质量、精细化、规范化办学之路。学校的现代化教育走在了全市的前列。建有高标准校园网、校园电视台和电子备课室、微机室,实现了“班班通”,教师人手一机和无纸化办公。被授予区、市现代化教育示范学校。学校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精心打造了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师资队伍。培养了8名区学科带头人、12名区教学能手,数量均居全区榜首。学校被评为市师资队伍建设先进单位。学校教育设施先进、办学条件一流。建有高档次的电教室、舞蹈室、德育室、实验室、美术室、阅览室、图书室等功能教室,办有《曙光》校报和围棋、书法、美术、声乐、舞蹈等13个兴趣小组,定期开展活动。学校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雅,校园文化品位高,人文气息浓,管理追求精细化、规范化,做到日事日毕,日检周评。东一路小学始终坚持“科研先导、质量立校”的办学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教育教学成绩名列全区前矛,被评为全国目标教学研究先进单位、区综合考评先进单位、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学校教育做到德育为首,五育并举,教会学生做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注重发挥少先队“抓手”作用,被授予省雏鹰行动示范学校、市少先队工作规范化学校的荣誉称号。“办有特色、教有专长、学有特长”,东一路小学以显著的成绩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学校高延弟校长向张局长一行简要的介绍了学校的沿革情况。西冶街小学始建于1912年,因校舍座落在当时的西冶街关帝庙内,因名武庙小学,又名关帝庙小学。后几易其名,1982年定为今名。可以肯定的说中石先生的母校关帝庙小学就是今天的西冶街小学。张局长指示,要进一步搜集、整理资料,将西冶街小学及西冶街的历史沿革情况做充分的考证,形成系统的材料向中石先生汇报。欣闻此喜讯,全校为之鼓舞。高校长立即着手安排了此项工作的考证工作。亲自带领考证小组前往区档案局、区宣传部、区摄影家协会寻找相关资料、照片,拜访中石先生的同窗好友石志浩老人调查了解更为详尽的资料信息。随即又安排专人利用两天的时间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了整理和分析,结合学校发展情况,制作了学校简介专题影片,做好了充分的准备。4月28日,高校长在市教育局张洪亮局长、王长春副区长、王建照局长的带领下,携带资料飞赴北京向中石先生汇报。下午3时,高校长一行来到了位于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楼的中石先生家中。先生的家无处不洋溢着文人墨客的雅致,先生精神矍铄、言谈恳切,对母校的那份感情溢于言表。在高校长给他介绍了母校的相关情况后,先生情绪益发勃然。母校求学时的故事娓娓道来:写错“冶”与“治” 老师是如何给他矫正、西冶街关帝庙里的关公为何歪戴帽子,并高度肯定了母校的发展,主动提出要为母校的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座之人无不惊叹于先生超人的记忆力,无不感慨于先生对母校的那份感恩之情。
市临淄区金茵小学是区委、区政府为实施科教兴区战略,投资2300万元兴建的一所高标准现代化学校,2000年7月竣工并投入使用。学校位于全国示范小康生活区--金茵小区,占地45市亩,总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综合办公楼、教学楼、体艺馆、多功能报告厅和综合服务楼。学校现有98名教职工,27个教学班,1306名学生。 学校内部配套齐全,装备了自然实验室、电子阅览室、计算机教室、劳技教室、音乐教室、舞蹈教室、书画教室、陶艺室等十几个现代化的功能教室,所有教室均装备了多媒体系统。
创建于五十年代,始建于博山四十亩地。1961年随淄博市委机关迁到张店,先后更名为市委子弟小学、中心路小学、红旗七路小学、人民西路小学。1992年迁至市委北邻,1993年被山东省教委命名为首批省级规范化学校。 学校占地23.5亩,建筑面积达6300平方米。学校现有教学班23个,学生1300余名,教职工74人。校内教学区、办公区、活动区、生产区四区分明,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是张店区花园式学校。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