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是一所普通的城区小学,现有14个教学班,493名学生,在岗教职工41名,小学高级教师17名,占44.7%,大专学历25名,占65.7%。 近年来学校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精神,狠抓内部管理,以学生发展为本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基本实现了“师资队伍高素质,教育质量高水准”的目标。97年始学校先后被命名为全国雏鹰大队,市红读先进集体,区文明单位,区四星级行为规范示范校。99年经区督导评估为A级学校。2000年被认定为市中小学心理辅导实验学校。 办学目标:五年内把四小办成管理科学、队伍精干、设施达标、质量一流,在区内有较高声誉的现代小学。 学校风气:校风:勤奋、求实、文明、创新 教风:科学、严谨、求实、创新 学风:勤奋、求实、乐学、善思
山阳中心小学创办于1905年,是原国家教委主任朱开轩同志的母校。1997年2月迁新址,学校占地28.5亩,建筑面积8900平方米,整幢大楼分为教学区、办公区、综合区,配有音乐、美术、舞蹈、自然、阅览、计算机等专用教室和室外200米环形塑胶跑道、880平方米的体育馆。现有38个教学班,1500名学生,124名教职工。 学校的办学目标是:办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艺术、体育、科技教育等教育特色的市郊一流的新型学校。几年来,学校坚持“全面发展、争创一流”的办学指导思想,开展了“创建农村艺术、体育、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的实验,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办学成果:学校先后被评为金山区文明单位、金山区A级学校、上海市小学行为规范示范学校、上海市艺术教育先进集体、上海市小学体育先进单位、金山区科技教育先进单位等。连续12年获区小学生运动会和迎春长跑赛团体总分第1名。学校民乐队连续多年获市级比赛一、二、三等奖。学校也先后多次接受了国家教委、市政协、市教委等领导对艺术教育的督导、检查和观摩,接待了日本、瑞士、澳大利亚等国外教育团体、外省市及本市各区县的兄弟学校来访交流。上海电视台曾为学校做过“心曲回旋”的艺术教育专题报道。
上海市金山区吕巷中心小学始建于公元一九○七年(光绪三十三年春),地处金山区中南部具有古镇风貌的吕巷镇。学校以“人本”理念,确立了“人人都能成才,让每位师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平台”的办学思想,研究和实践与推进素质教育相配匹的21世纪新型学校管理模式,推动了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形成了干群连动、师生互动的良好局面。追求发展、追求成功、追求卓越正成为每位师生的内在需求。
疁西小学地处嘉定镇西边城郊结合处,占地面积3293平方米。现有教职工28名,现有本科学历3人,大专学历11人,正在进修大专学历的有7人,正在进修本科的有7人。我校的教师素质优良,教学基本功扎实,爱岗敬业。学校本着勤学巧思、敢于超越、让学生高兴、家长放心的办学宗旨;友爱文明、活泼向上的校风;清晰、扎实、灵活、民主的教风;主动、踏实、勤奋、创优的学风,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三个面向”为指针,以培养“四有人才”为目标,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法规。增强以法管理、以法治教的观念,加大素质教育的力度,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科研,全面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力争办成一所学校有特色、学科有特点、师生有特长的学校。近年来,我校在邓小平教育理论的指引下,深入贯彻和实施素质教育的精神,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帮助支持下,在全体师生员工的努力下,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勇于开拓,积极创新,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校连续几年被评为嘉定区文明单位,在区行为规范明查暗访中连续几年获金榜。在教学上,重视教学研究,充分发挥教育教学的各项功能,提高办学整体收益;“红读”是本校特色,连续六年被评为区红读先进学校,其中连续四年评为市红读先进学校。学校非常重视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实际工作中的运用,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更新完善现代化教学设施,加快教育教学现代化进程。青年教师纷纷尝试,有的在区多媒体教学比赛和课件评比中获奖。党支部评为星级支部;学校获2000年度“学理论、创特色、树形象”主题教育先进集体;团支部被评为区新长征突击队;少先队被评为全国雏鹰大队;工会第一批被评为合格工会……
嘉定区迎园小学创建于1991年9月,是教育局直属小学,学校占地面积11156平方米,建筑面积5385平方米,操场面积5000平方米(内有200米环形塑胶跑道和绿色草坪)。学校分为教学、实验、运动三个功能区,设施设备完善,现有音乐室、实验室、语音室、电子阅览室、美术室、电脑房等专用教室。校园环境优美、四季花开,有蘑菇亭、紫藤架、喷水池、英语角等景点。近年来,学校利用现有的空间结合两纲教育增建了民族苑、生命苑以及百草园,学校成了孩子们的家园、乐园、学园和花园。 随着嘉定区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学校规模逐年扩大,从最初的2个教学班、50多名学生、7位教职工,发展到今天25个教学班、1097名学生、71位教职工;目前有专任教师62名;中学高级职称2名,小学高级职称37名,小学一级23名;其中硕士学位4名,本科学历54名,大专学历8名,学历达标率100% ;目前有区骨干教师5名,校骨干教师7名。在区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热情关怀下,学校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以“自信每一天”为校训,以“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办学宗旨,创设了 “校园英语文化”特色,逐步形成了“魅力扎染”、“经典诵读”等教育亮点。近三年来,学校组织师生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师生共获各级各类奖项900多项;学校先后被评为上海市诚信单位、嘉定区文明单位、嘉定区行为规范示范校、嘉定区健康促进学校、嘉定区工人先锋号、嘉定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嘉定区双语实验学校、嘉定区绿色学校;嘉定区民族文化基地学校;嘉定区科技教育特色品牌阵地学校等荣誉称号……赢得了广大家长、社会的良好口碑。
嘉定区绿地小学,地处嘉定、普陀、长宁三区交界的真新街道一村内,为人口导入区新建学校。小区依托上海轻纺市场、鸿安胶合板市场、东方汽配城、上海真新米市场等大市场来繁荣经济,故人口稠密,交通便捷。 九九年初学校划为区教育局直属单位,现有二十二个教学班,1000名学生,五十多位在编教职工,教学楼面积5800m2,学校占地12000m2。 近两年来,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一起,加大了对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的投入,现学校各种教育设施基本齐全。师资队伍也得到了充实、锻炼和提高。师生在区、市级多项竞赛活动中屡屡获奖,学校的办学效益和社会信任度日益提高。目前,学校正在研究“自主发展”的目标、途径,决心勇创学校工作特色。
叶城小学是坐落在上海市嘉定区的一所新兴的现代化小学。学校以“传承传统、融合现代、敢为人先”为办学理念;以“教有特点、学有所长、和谐发展”为办学目标;以“人文见长、才艺双修、智勇兼备”为培育目标,办学策略为:以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优势互补来贯彻“传承传统、融合现代、敢为人先”的办学理念,实现教有特点、学有所长、和谐发展的办学目标;“以文化之旅”为载体,开拓可持续发展的素质教育三维空间——“感悟励行”德育样式的思考来实现学校人文见长、才艺双修、智勇兼备的培育目标。 建校以来,学校按照自我设计的轨迹迅速发展,目前完成了三大项目:与上海教科院现代教育实验室合作建立实验班级;加入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优势互补研究”课题组,并成为基地学校;加入了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成为委员单位。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叶城小学正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朝着既定目标稳步前行。
上海市宝山区第三中心小学,于1996年建校。学校根据当初办学的生态环境, 确立了“充满自信,敢于探究,追求成功”的学校办学思想。在这个办学思想指导下,先后制定了学校发展的五年规划。在前五年发展规划中,提出的目标是:“把三中心小学办成有良好社会声誉,在区有相当知名度,在市具有一定影响的,以‘自信教育’为办学特色,以‘人本发展’为管理特点,以‘会研究’为师生特点的实验性学校”。在这个目标已经基本实现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了新的五年发展目标。即:进一步突现“自信教育”的办学特色,追求学校现代化发展,实现学校各项工作的优质高效。让每个师生成功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充分地获得自主和谐地发展,使学生个性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最终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学校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已经成为上海市的第二轮课改实验学校,上海市创造教育学会实验基地。近年来,又先后被评为全国少先队“雏鹰红旗大队”、上海市教育系统办学先进单位、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三、八红旗集体、上海市科研先进单位、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等荣誉称号。一批教育有特色,学有特长的师生在区、市、国家级的各类竞赛中取得奖杯、奖牌、奖状不计其数。 今天的宝山区第三中心小学已构建了一个老、中、青结构合理、团结向上、赋予开拓的管理团队;建设了一个起点高、有特色的,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的平台,教师们在这个平台上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已培养了一批富有朝气蓬勃,勇于创新的优秀青年教师队伍。学校现有中学高级教师5人,区“学科带头人”2名、“教学能手”2名。“充满自信,敢于成功,追求成功”已成为三中心师生的共同特征。学校因此而成为社会满意、家长信赖、师生和谐发展的品牌学校。
东临上海,西靠存瑞中学,面对上大附中。如果说优越的地理环境,优美的新校舍,优良的教学设备是我校最大的先天优势。那么,先进的教育理念,人性化的管理,合理的师资结构,是我校的立足之本。1999年9月祁连二小在上海市对基础教育设施整改和祁连房产开发的背景下建立,学校领导班子和教职工大多来源于原祁连中心校及其下属村校。2000下半年学校开始了“当前形势下少年儿童科学思想养成”的课题研究, 2001年为了使争章活动更具趣味性、系统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学校筹建了“少儿科学探索隧道”,开始了新的教育方案的探索和尝试。这个隧道充分体现了学校以孩子为本、以科学教育为主的理念,是在校少先队员系列化争章考章的主阵地。我们旨在通过隧道内的科普特色活动不仅向本校而且也为周围所有学校学生提供学习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的基地,最终形成特色资源和成果共享的网络。“少儿科学探索隧道”是学校对儿童进行科学教育和少先队雏鹰争章活动的一个重要场所,是学校推行陶行知先生儿童科学教育实践的窗口,我们致力把它办成科学知识学习的园地、科学能力运用的阵地、科学精神培养的基地,使之真正成为“行以求知知更行”的乐园。2002年“少儿科学探索隧道”被命名为“英特尔上海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学校特色教育研究在区进修学院教科室的指导帮助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02年 “科学探索隧道系列争章活动”被评为宝山区科技活动二等奖、优秀组织奖和“第十界上海市青少年创新大赛”科普活动三等奖,“畅想二十一世纪——少先队科普读书活动”被评为上海市先进集体,文汇报、解放日报、上海科技报、宝山报、上海教育、上海辅导员杂志等多家媒体对我校特色教育相继作了报道,年底学校被华东师范大学祝智庭教授领衔的“十五期间国家重点课题”组授予“现代信息技术理论与实践实验基地”称号。
吴泾小学创办于1960年,属全日制公办学校。学校以“成功、我们共同创造!”为办学宗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办学特色有:武术、健美操、信息技术、科技(太阳能小车、头脑OM、七巧板等)、叶画、校园电视台、小记者站、电子校刊,并且聘请吴泾镇社区学校教师,开设15各类型的拓展课程,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多次在全国及市区级比赛中获奖。学校自2010年以来,先后有15余人次被授予市区园丁、区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学科带头人、优秀党员等称号,他们始终在教学第一线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