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一中心创建于1982。形成了“崇尚科学,宏扬人文,发展个性”的校园文化,树立了独特的以人为本的教育风格。学陶、制陶、研陶,教学做合一的体验性学习的深入实践,使其成为实验性、示范性、辐射性、有特色的窗口学校。 上海市宝山区第一中心小学位于宝山八村11号,始建于1982年,占地约19亩,现有26个教学班,977名学生,教职工90名,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名,小学高级教师65人,区级骨干教师5人,校级骨干教师22人。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人人成功,个个发展”的办学宗旨,开展了一切为了师生智慧和人格的生成为理念的“生成教育”的实践研究。 宝山区第一中心小学曾先后荣获市级文明单位、市行为规范示范校、市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市安全文明校园、区科研工作先进单位、区德育标兵校等荣誉称号,是宝山区一所实验性、示范性、辐射性、有特色的窗口学校,被命名为全国中小学整体改革实验基地,华师大普教研究基地,上海市师资自培基地,上海市教育整体改革实验学校。 学校具有良好的教学硬件设施:200米塑胶跑道环绕着碧绿的草坪令人赏心悦目,有着电脑房、实验室、琴房、电化室、室内体育馆、电视演播厅等教学辅助设施,另有“雏鹰广场”、“红星广场”、“清华路”、“复旦路”等清新幽雅的校园环境。一幢现代化的综合大楼配置有一间电脑主控室和三间计算机房;200多平方米宽敞明亮的舞蹈房;富有童趣、各具特色的美术和音乐教室;功能齐全、设施完备,可容纳200人次的多媒体开课教室以及简洁高雅、设施一流的报告厅。
上海市宝山区实验小学前身宝山小学,创办于1903年,1993年改名为宝山区实验小学。创办人是袁希涛先生,他是清末举人,著名的教育家。百年沧桑、百年育人,其间人文荟萃、人才辈出,中国著名国画大师朱屺瞻为早期学长,儿童文学作家陈伯吹曾在此任教。2008年4月,宝山区实验小学与宝山区进修附小(原团结路小学)合并,组建了新的宝山区实验小学。学校现分为东林路校区(东校区)三、四、五年级和团结路校区(西校区)一、二年级。 学校现有教学班38班,学生近1300名,在岗在编教职工114名。学校有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区首席教师1名,区级学科带头人3名,区级教学能手3名。特级教师1名,中学高级教师6名,小学高级教师77名,本科及以上学历80名。 百年校训:诚、敬、勤、朴 办学理念: 播撒快乐 传递友善 收获成长 育人目标:培养品行良好、身心健康、基础扎实、学有特长的全面发展的学生。 办学目标:创办高质量、有特色、现代化的实验性、示范性学校 学校荣誉: 近年来,学校被评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全国创造教育实验基地、全国校本研修实验基地、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基地、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素质教育实验校、上海市首批教师专业化发展示范校、上海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上海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少先队上海市红旗大队、上海市群众体育先进单位、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示范校、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等。
淞南第二小学位于新二路1199号(淞南七村218号),学校占地面积17118平方米(25.7亩),房屋建筑面积为6034平方米,是一所教育规模较大的独立的公办学校,目前有19个教学班,700多名学生;教职员工52人,区教学骨干1名,校级骨干16名;学校拥有配备齐全、较为先进的音、体、美等教学辅助设施和多媒体教学设备。校园绿化面积达5235平方米,绿化覆盖率33.6%,花木葱郁,季相分明;花开四季,满园芬芳。学校先后获得:上海市花园单位;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上海市优秀家长学校;上海市“学习型家庭”优秀实验基地;上海市轮滑锦标赛速度轮滑比赛团体第六名;宝山区文明单位;宝山区素质教育示范校;宝山区军民共建先进集体;宝山区语言文字工作示范校;宝山区课外文体工程优秀学校;宝山区行规四星级示范校;宝山区健康校园等称号。学校以“天道酬勤”为校训,坚持“严谨,求实”的教学作风。全校教师以“让未知二小的人,了解二小;让了解二小的人,认可二小;让离开二小的人,留恋二小”为追求目标,在淞南二小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着。
上海市宝山区通河新村小学创办于一九八八年,座落在宝山区的南端,校园内环境雅致,伟岸的棕榈、芬芳的桃花和葱茏的香樟相互环绕,构筑了一个幽雅静谧的读书世界,又宛如一个舒适温馨的摇篮,哺育着通河一代代学子。今天的通河小学设有十个班级,学生近三百人。现有教师32人,高级职称24人,任课教师合格学历100%,本科学历教师18人,占教师总数63%。骨干教师队伍初步形成,1人为区教学能手,9人为校骨干教师。2007年在区教育局的支持下,学校进行了校舍及教学设备的修缮,配备了唱游室、美术室、实验室、图书室等专用教室;建立了学生电脑房、语音室、多功能室、演播室;建起了校园局域网和信息平台,实现了班班通,确保了网络教育资源共享,为深化现代化教育夯实基础。通河新村小学也以此为契机,提出“创一流设备、施一流管理、出一流成绩”的办学理念,走现代教育之路,实现“社会、家长、学生”三个满意。道德修养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多年来,通河新村小学取得了区文明单位和区行为规范示范校的荣誉称号,去年又被评为区行为规范四星级学校。站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看德育,学校构建起课堂教学主动渗透、课外活动延伸补充、日常生活熏陶感染、社会实践锻炼成长的全方位、立体式工作模式。学会做人:由德育室牵头,实施民族精神教育,在学生的日常生活、行为习惯、待人处事方面设计情境式教育,让人与人洋溢宽容、和谐的师生情和生生情。2000年初,通河新村小学被批准为宝山区首批小班化教学试点单位。多年的学习实践,以“尊重学生、发展个性”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思想深入教师之心。通过对个别化教育的特点研究,创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让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进入角色,获得成功的体验。学会阅读:充分发挥图书馆的功能,设计多样化的阅读:如小主持新书推荐、亲子读书计划、书友会、读书俱乐部,塑造学校、班级、家庭读书氛围,让每一个学生在阅读中获取力量。健康教育是吕型伟先生对上海普教的要求,也是通河新村小学体育孜孜以求的目标。以手球运用为抓手,坚持大众体育,坚持健康体育。并以体育为突破口,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创建办学特色,促进育人质量稳步提高。学会运动:该校是篮球特色学校,有相当的篮球底蕴和资源,这次该校又参加了手球联盟,学校建立了校队,进行校际间竞赛;成立班队,开展校内友谊交流,保证普及和优化两翼齐飞,让每一个学生在运动中拥有健康的体魄。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通河新村小学教学质量经得起检查,在区学科监控中,通河新村小学在同级学校中保持稳定的走向;德育、体育在区内凸显优势,被评为区民族精神教育基地学校、区手球优秀培训基地学校;全体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和行为习惯,形成了良好校风;而多年来得到家长的认可更让该校欣慰,也更令该校坚信健康教育的工作思路。素质教育是学校永恒的主题,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办学思想和特色,学校发展有许多路要走,通河新村小学怎么走,这一直是通河新村小学思考的问题,也永远是通河新村小学思考、实践的问题。在未来的日子里,带着对未来的憧憬,该校将实践进行到底,不用扬鞭自奋蹄,为新的发展而奋斗。
通河新村第三小学创建于1994年9月,坐落在宽广的通河路东侧。校园环境优美,春有花,夏有阴,秋有香,冬有绿,四季怡人;活动场地宽阔,有标准的篮球场和绿茵足球场,24个宽敞明亮的教室,近十间功能齐全的专用教室,四楼为电脑信息教育中心,五楼为心理辅导活动中心。03年暑期学校进行了大修,外墙铺上了淡雅的瓷砖,地面漆上了洁净的油漆,专用教室、学生教室、教师办公室修缮一新,还新装修了能容纳300多人用餐的师生食堂,使学校的硬件设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全校共有40位教职员工,我们情系教育事业,无私的奉献精神、精湛的教育水平是不懈的追求。其中青年教师占76%(68%有十年左右教龄,有经验,有朝气),小学高级职称占60%,小学中级职称占40%;本科学历(含在读)占28%,大专学历(含在读)占60%。这是一个充满潜力的学习型教师群体。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个性特长,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双休日活动”是德育工作中一大特色,曾在东方电视台等各类电视台、报刊杂志上报道过,有关科研论文也获得了市区等第奖。近三年,我校又积极参与了国家十五期间的重点课题《学校、社区、家庭推进学习型家庭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为了市教科院第一批命名的创建学习型家庭实践基地。去年,随着上海市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基地的命名,学校又重新调整了德育的结构,确立了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圆心,以创建学习型家庭为半径,依托社区,拓宽德育渠道的通三德育品牌。十多年来,学校取得了一些荣誉,教学质量也稳中有升,先后被评为区督导先进学校、区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区行为规范五星级示范校、区依法治校先进单位、区体锻达标优秀单位、区爱国卫生先进单位、区绿化先进单位,市卫生先进学校、市创建学习型家庭实验基地、市心理健康实验基地……学生外出参赛也多次获奖,尤其是学校的舞蹈队,屡次获区一、二等奖,市一、二等奖,并经常参加市、区、街道、武警部队的演出。学校要求学生基础扎实,学有所长。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为学生发展特长提供条件:书法、国画、舞蹈、电脑、英语简易音标、铜管乐器等,可任选一至二门学习进修。我们要让通三的孩子学得得法、学中取乐、学有特长,为幸福的一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宝林三小在上海市的东北角宝山区,它的东面是美丽的长江堤岸,它背靠现代化企业宝钢。它坐落在上海市优秀住宅小区宝林五村内,闹中取静。学校现代化教学设施配备齐全,校园环境布置别具特色,是上海市花园学校。校园内景点随处可见:七彩园内,一排排石凳可供学生休憩,园内的古诗和名人名言会让孩子们在休闲之余受到良好品德的熏陶;智之源、慧之泉、勤之溪内,既有美丽的喷泉,又有“凿壁借光”的典故,激发起孩子们勤奋好学的求知欲;动动乐园内,孩子们可以抛开一切,无忧无虑,尽情玩耍;“水木清华”则为师生的平等交流、和谐相处提供了清雅的环境。走进校园,你会感受到一份温馨的人文关怀,你会发现这是一所适合孩子成长的学园、乐园。宝林三小自1991年开办以来,经过几任校长和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形成了双语教学特色。自1993年起学校就开展了双语教学的研究,被区教育局命名为双语教学实验学校,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能力得到广泛认可。近几年宝林三小通过对学生作业的关注和实践研究,提升减负增效的质量。每年,毕业班都有一批学生在区质量诊断中获得280分以上的优异成绩,进入行知、和衷、市晋华、北郊等重点中学就读,大批学生进入普通中学重点班就读。从反馈情况来看,我校的毕业生综合素质良好,深受中学欢迎。在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学校更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宝林三小是全国青少年科学教育优秀实验基地学校、中国家庭教育优秀实验基地学校;上海市花园学校;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少先队红旗大队;上海市优秀家长学校;宝山区文明单位等。每年学校参加上海市青少年创新大赛,屡获一等奖;参加上海市小学生现场写作比赛、上海市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上海市英语现场会话、写作比赛分获一、二、三等奖;每年学校都参加区的艺术节,运动会,派队参加上海市头脑OM比赛等都获有好成绩。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