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城二中的前身是创办于1975年的厢黄地乡办中学,1981年改为县直全日制普通完全中学,更名为凉城二中,1999年秋,与县一中两校实行高初中分离办学,又改制成为目前全县办学规模最大,师生人数最多的一所县直全日制普通初级中学。 学校位于岱海镇北郊,远离闹市,环境幽雅,占地面积69970平方米,建筑面积17371平方米,现有教职工157名,在校学生2909名,教学班43个。 近年来,学校先后新建了一座建筑面积4318平米的四层教学大楼,一座建筑面积4968平米的四层学生公寓楼、一座建筑面积1212平米的两层学生餐厅,翻修了21311平米的运动场,使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学校配备了有地面卫星接收站,远程教育网络,液晶投影仪、大屏幕彩色电视机、视频展示台、放像机、VCD、录像机、语音座、投影仪等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多媒体电教室四个;配备了有107太电脑的微机室2个;班班教室配备了29英寸彩色电视机、有线广播扩音器、投影机、录音机、大银幕等电化教学设备;配有设备先进、设施齐全的理化生实验仪器库3个和实验室5个;配备了有十多部多功能健身器、1个足球场、5个篮球场、几十部大中小型体育器械的多功能运动场1个;拥有藏书量达66000余册的图书馆1个、阅览室1个。这一切都为莘莘学子的勤奋学习、茁壮成长提供了优越的学习生活环境。 全校师生在紧紧围绕“追求卓越、顽强拼搏、争名升位,再创新高”的奋斗目标,团结奋进、勤奋工作,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成绩:先后被县委、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标兵”、县级“名学校”、全县教育系统“教学质量先进集体”;全市“学校体育工作先进集体”;连续三年被“新世纪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组委会授予“全国作文教学先进单位”;语文教研组承担的市级“创新教学法”科研课题、自治区级“作文三步教学法”实验课题,均已通过专家组的结题验收。
上海市继光初级中学成立于周边居民对优质初中教育的呼声之中,成长于社会各界的殷切关怀之下。自2000年8月挂牌以来,学校办学规模逐年扩大,教育教学质量日臻提高,社会声誉与日俱增。目前的继光初级中学市洪口区政府虹口区教育局重点建设的初级中学之一。 继光初级中学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南邻北外滩,北毗师大一附中,与继光高级中学共享教育资源。 学校占地面积十一亩,拥有四个年级十四个教学班共六百余名学生,各类教育设施齐全,教育优势厚实。 学校的前身是麦伦书院—由英国教会伦敦会于一八九八年在沪创办,一九五年五月设为公立更名继光中学。 建校以来,学校继承和发扬了继光(麦伦)中学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并赋予了时代的特征。 学校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培养具有端正高尚的品德、主动学习的态度,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健康愉悦的身心的新一代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先后获得“虹口区教育系统文明单位”、“虹口区教育系统德育先进单位”、“虹口区中学生行为规范示范校”、“虹口区安全文明校园”等荣誉,多名学生在市区学科比赛中获奖。
上海市虹口实验学校是2008年9月1日经虹口区教育局批准成立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它是由原虹口初级中学和原运光学校合并而组建起来的一所办学规模较大的学校。学校现有学生980人,教师近130人,31个教学班。1.学校理念:为民立校,为国育人;因材施教,各显其能。“为民立校,为国育人”是办学宗旨和办学目标。“因材施教,各显其能”是实现办学宗旨、办学目标的教育原则和基本要求。“因材施教,各显其能”是针对受教育者“人人有才”的共性和“各有其才”的个性,发展其不同才能,让各自潜能得到充分开发,达到各尽所能,人尽其才的教育效能。 “孔子教人,各因其材”(朱熹:《论语集注》),这是一条重要的教育原则。本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培养人性、开发灵性,使每一位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达成“为民立校,为国育人”的办学宗旨和办学目标。2.学校发展的主题:以生命教育为纲,统领全校各项工作,引导学生体验和感悟生命的意义,珍惜生命,学会生存,勤奋学习,愉快生活。以“因材施教,各显其能”为生命教育的重点,提高育人质量。在学校发展进程中,充实师生的生命内涵,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提升师生的生命质量,让即使是草根的生命也能焕发活力,发热发光。3.学校发展目标:学校永恒的追求:坚持公益本色,充实精致内涵,追求持续发展,打造精品名牌。三年目标:到2010 年建成虹口区公办初中行列里提高育人质量有所作为的学校,受市民欢迎,在区内有一定影响。长期目标:建成上海市一流公办初中。4.学生培养目标:有教养,爱学习,会健身,能合作。为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可亲可爱的上海人打下扎实的基础。(因为本校外来务工子女高达90%)[有教养] 道德高尚,立志报国;明辨是非,严守纪律。有同情心,有责任感,有意志力。对未来充满信心,对母校充满感情,对社会充满希望。[爱学习] 兴趣盎然,才智萌发;基础扎实,发挥特长;动脑动手,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人文与科学互交融,基础与发展相适应。[会健身] 朝气蓬勃,热情似火;作风踏实,性格开朗;身体结实,心理健康。有合理的自尊心,有较强的适应力,有适当的自控力。[能合作 ]气量大度,心胸开阔;反应灵活,善于协调;学会适应,自信乐观。敢于正当竞争,善于协作交往,勤于进取求新。5.校训、校风、学风、教风:校训:修人品学问,求月异日新。校风:崇德、尚文、和谐、出新。学风:砺志、勤勉、求新、致用。教风:正本、博学、严教、爱生
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学院实验中学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初级中学,创建于1959年,现有班级数为18个,在籍学生数600余名,教职工人数79名,其中高级教师8人,一级以上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95%。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学院实验中学位于四川北路商业街北端,临近多伦路文化街。我校的教学大楼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具有不平凡的历程。抗战胜利后,该学校部分建为建国小学,大部分作为上海市市立博物馆;由熊佛西先生创建的实验戏剧学校(今上海戏剧学院的前身)也于1945年12月1日在这里开学,沉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上海解放后,该处使用单位多次调整,至1959年建立上海市新力中学。1964年9月区教育局决定在新力中学初中部基础上,创建洪湖中学(初、高中完全中学),1986年5月改名为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学院实验中学(初级中学)。2004年6月学校与红军中学合并,校名仍为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学院实验中学。学校校址为四川北路1838号,占地面积9452平方米,建筑面积7329平方米,塑胶运动场5000平方米。拥有教学大楼和教学辅助楼各一幢,另有室内体操房、多功能厅、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电脑室、电子备课室、电子阅览室、电视演播厅、图书馆、美术室、音乐室、练功房、实验室等专用配套教室;我校还拥有400个座位的大礼堂(蒙艺堂),供师生大型集会或文艺演出使用。学校拥有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爱岗敬业、严谨务实、勇于探索;讲奉献、讲追求、讲协作的教师队伍。同时学校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循序渐进的发展理念,为每位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九年义务阶段教育,培养学生自信、自强、自理,为学生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奠定基础。我校自1992年起开展了京剧艺术教育,在全校形成了以京剧艺术为特色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2007年我校被国家教育部、上海市教委定为"京剧进校园"试点学校。我校艺术特色班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市、区艺术节演出并多次获奖,艺术特色公开课也受到好评。2007年1月被虹口区教育局评为"青少年民族文化培训活动特色学校"。2010年2月,学校京剧队的学生与梅葆玖先生率领的梅兰芳剧团在虹口区区政府礼堂同台演出,受到好评。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