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区实验小学的前身为创始于1905年的蒙正学堂,曾名莘庄镇小学、上海县实验小学等,1993年更名为闵行区实验小学。学校现有莘松,春城和景城三个校区,共97个教学班,近3700名学生,260余名教职员工。学校教育教学设施先进,校园网覆盖到校内每一个教育教学活动场所,每一间教室均配有多媒体教学设备,校内标准化微机房、美术室、舞蹈房、室内体育馆、塑胶跑道等一应俱全,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条件。 人文化的校本管理,研究性的改革实践,锤炼与培养了一支"研究型、反思型"的教师队伍,学校现有国家级骨干是1名,中学高级教师2名,区兼职研训员3名,市区级骨干教师数十名,有数十人次获市区各学科教学评优一二等奖,语文教研组被命名为上海市"共青团号"青年集体,数学教研组被评为上海市"巾帼文明岗",英语教研组被评为上海市"红旗班组"等。 1987年至今,学校连续九届(18年)被命名为上海市文明单位,现为全国"新基础教育"基地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EPD项目全国实验学校,上海市素质教育实验校,上海市课程教材改革基地校,上海市小学日常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小学语文、数学、活动课教学研究会实验基地。曾先后被评为上海市教育先进集体,上海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上海市教科研工作先进集体,上海市小学体育工作先进集体,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上海市电化教育先进单位,上海市花园单位,上海市爱国卫生先进集体,上海市绿化环境卫生先进集体,上海市红读、影视先进学校,区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区艺术教育特色学校......99学年至今的学校办学督导评估均为区最高A级一等。 到现在校区越来越多,现已有莘松,春城以及景城校区。
闵行区梅陇中心小学,简称梅小,创立于1906年,现校舍位于梅陇镇镇西路255号,占地18.3亩,28个班,96名教师,中高级教师约占50%。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经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学校办学水平稳步提高。连续四届荣获区精神文明单位称号,曾先后被评为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无烟学校、上海市茶艺特色学校、闵行区艺术教育特色学校、闵行区花园学校、闵行区体锻达标先进校……现为上海市小学语文和数学专业委员会研究实验基地。 近年来,学校围绕“培养有民族文化底蕴、以民族精神为支撑的面向世界、走向未来、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办学目标,以科研为指导,以茶文化教育为抓手,加强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大力推进二期课改、“新基础教育”实验等重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引领师生关注社会、主动发展、珍爱生命、健康成长,不断提升生命质量。 闵行区梅陇中心小学是一所拥有百年历史的公办学校,现有镇西路、罗秀路两个校区,目前共27个教学班。《全校85名教职员工中小学中、高级教师约占80%,其中多名教师获得市、区教学评教一、二等奖,闵教杯论坛之星、区希望之星,区优秀班主任、区 “心目中的好老师” 金奖等荣誉称号。学校曾先后被评为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市少儿茶艺特色学校(全市仅六所)、市红旗大队、首届可持续发展优秀学校、创新型学校、闵行区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区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校、区绿色学校、区篮球项目特色……被列为上海市小学语文和数学专业委员会研究实验基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EPD项目成员校、上海市小学古诗词培训点等。学校经闵行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办学水平全面评估,进入办学水平A级校行列。 近年来,学校坚持科研兴校,文化育人,以“和、静、怡、真”办学思想为引领,以茶文化教育为抓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丰富教育内涵,用优秀文化滋养师生精神生命,促进师生主动发展,健康成长。少儿茶艺、古诗吟诵、茶艺双语成为学校办学特色,在市、区颇有影响。学校曾多次承担市、区级教学和艺术展示,学生在市、区各项活动中表现突出,佳绩频传。
曹行中心小学(曹行小学)前身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正月,由邑人曹寿龚创办的毓秀小学堂。民国二年(1913)改为曹行乡立第二初级小学校,复式编制。日军入侵,学校被破坏而停办,民国三十二年(1943)修复。民国三十四年8月复校,改名曹行乡立中心国民学校,解放后用上海县曹行中心小学校名,撤二建一后改名为闵行区曹行中心小学。 请勿采集 曹行中心小学地处梅陇镇曹建路27号,学校占地面积11872平方米;建筑面积5171平方米,绿化面积3860平方米,占全校总面积的32.5%,是闵行区的花园学校。现共有教学班25个,学生近800人,教职员工79人。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小学高级教师54人占教师数的81.8%,其中,中青年高级教师48人,占72.7%,大专以上学历的教师61人,占92.4%。学校教学设施齐全,拥有一流的塑胶跑道,多功能的教学大楼,远程教室、电脑室、室内体操房、舞蹈房、音乐室、美术室、劳技室、自然常识实验室、学生阅览室、学生电子阅览室、阶梯教室等专用教室一应俱全,达到了上海市一类学校的标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学校先后被评为闵行区文明单位,闵行区行为规范示范校,闵行区优秀家长学校、闵行区科技特色学校、闵行区军民共建先进集体、闵行区青少年保护先进单位、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闵行区数字实验学校、闵行区平安校园等。05年学校被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列为中小学生命教育研究首批试点学校。学校的德育工作以生命安全教育为切入口,以课题研究为引领,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各种渠道,对学生进行珍爱自己生命,珍爱他人生命的生命安全教育,并逐步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让学生能健康、平安地成长,从而造福于学生,造福于家庭。学校注重信息技术运用的研究,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校管理及与教育教学整合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强化管理人员和教师的意识,不断提高使用信息技术进行管理和开展教育教学的能力,学校加大了人力和物力投入的力度,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上的运用已形成了学校的特色。 !@#¥ 学校形成了教学质量管理层级制,制定了有关教育质量管理的一系列制度,不断强化教师在二期课改精神的引领下的新质量观,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稳步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学校以科技特色为龙头,带动艺术、体育等项目的全面发展。学校科技组多次代表闵行区参加市和全国科技比赛,屡屡获奖(全国金牌、银牌);学校的艺术教育也得到了可喜的发展:06年学校合唱队获得了区第二名的好成绩,舞蹈队获得了区二等奖的好成绩;学校体育成绩大踏步提高,女子足球将逐步成为学校的特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给学生的个性成长创设了广阔的空间。有百年历史的曹行小学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正努力地抓住机遇,在探索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卓越,让百年老校焕发出青春的光彩。
闵行区实验小学是一所创始于1905年的百年老校,现座落于闵行区莘庄镇莘沥路203号,校园占地面积24亩,现有教学班27 个,学生1200多名,教职工101名。 学校现为全国实验学校教育科学研究会团体会员单位,上海市二期课程教材改革研究基地,上海市小学日常行为规范铜牌校,上海市教学常规管理示范校,上海市小学活动课实验基地,上海市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研究会实验基地。曾先后被评为上海市教科研工作先进集体,上海市德育工作先进学校,上海市优秀家长学校,上海市校园环境绿化先进集体、上海市爱国卫生先进集体等。87年至今,学校连续七届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 一流的学校,要有一流的设施,一流的环境。闵行区实验小学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不断更新与完善办学设施,创设优良的育人环境。目前,学校拥有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实验室、劳技室、语音室及美术、唱游、舞蹈、计算机等专用教室;具有近200个教育信息点的校园网已经开通,教师办公室安装了电脑,接入了宽带;所有教室配备了多媒体设备;校园“数字化”装备加速了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更推动了学校教学改革。 近年来,学校坚持“助人发展,助人成功,助人和谐”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理念,形成了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其中,小学高级教师46名,大专学历47名,已进修研究生课程班的教师3名,正在进修本科的30名,正在进修大专的17名,每一学科都有市区级教学骨干。近年来,先后有43人次青年教师在市区级各类教学评优中获等第奖,教师中涌现了市“三八”红旗手,市女职工标兵,市“十路百佳”青年人才,市十佳英语青年教师,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市园丁奖,区十佳爱生模范,区人民教师金银奖章得主等,93年至今,有近20 名青年教师被破格晋升为小学高级教师。语文教研组被命名为全市普教系统首家“共青团号”青年集体,科技教研组被评为“市红旗文明岗”,英语教研组被评为“上海市红旗文明班组”。 几年来,学校以“科研促课改,向科研要质量”为办学宗旨,教科研水平不断跃上新台阶。学校现已建立起规范的教科研工作管理网络和课题网络,现有市级课题6项,区级课题20多项。93年以来,学校获区级以上教科研成果奖55项,其中获区教科研成果一等奖3项,教师在区级以上刊物上发表文章200篇,广大教师在课题研究中提高了教学业务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 91年秋,学校被列为上海市26所课程教材改革试点校之一,至96年秋完成了第一轮五年的课改试验任务。作为对我校五年课改工作的充分肯定,97年1月14日,“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总结交流现场会”在我校举行,市人大主任龚学平(原副市长)及各区县长、教育局局长、有关高校领导等一百多人出席了大会。98年底,学校被定为市二期课改研究基地,目前起动工作也全面展开。 97年9月,学校根据教改形势及闵行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创办了“闵行区实验小学寄宿部”,并以《小学寄宿生的教、养及其管理模式》为课题进行研究,现有一至五年级寄宿学生一百二十多人。 近两年来,学校以“合作发展”为办学理念,以培养富有爱心,具有合作精神和发展性学力,能竞争、善合作、勇创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小公民为教育目标,从管理格局的构建,师资队伍的建设,课题研究的开展,校园文化的营造,教学模式的探索,评价体系的建立等方面着手,积极进行“合作发展”教育策略的研究。现学校已形成英语口语、课外阅读、科技等多项办学特色。
2011年9月1日,华东师范大学附属自助小学正式开班。作为华东师范大学的第二所附属小学,她与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比邻而居,在闵行区政府华东师大、上海紫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三方写作而创立的“闵行华东师范的紫竹基础教育园区”内,与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紫竹幼儿园同享一个优质教育的大空间。 基础教育园区占地220多亩,教学楼、音乐厅、游泳馆、天文馆、体育馆、实验楼、学生食堂、行政办公综合楼。大气简单而又错落有致地布局在园区内。紫竹小学拥有40夺亩土地,校园环境优美,硬件设施一流,除了拥有32个常规教室,250米环形跑道外,还有露天网球场,篮球场等运动场地。学校专用功能教师一应俱全(3个电脑室、2个音乐室、1个舞蹈室、2个美术室、1个书法室,2个科学实验室,2个劳技教室,2个心理辅导室,1个科技活动教室,1个合班教室,网络直播室,兵乓球活动室等等),所有的教室设有电教平台,先进的电化教学设备,能使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为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新梅小学创办于1997年8月,学校开办近六年来,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学校现已拥有一支敬业爱岗,热爱学生、学历高,能力强、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走在地区的前列,学校的教学质量一直保持在区的前三分之一,历届毕业生进入重点中学和特色班率达60%。学校拥有专用语音室、自然室、美术室、劳技室、陶艺室、音乐室、电脑房、大型体操房,并配有先进的设备。每个班级配有电视机、VCD、投影机,铺设地板或地砖。校园绿树成林、花开四季、环境优美、景色怡人,是区级花园单位。为了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学校在2002年秋季开始一至三年级中实行小班化教育,现有8个教学班。到2004年全校都实行小班化教育。 作为一所新梅地区的公建配套学校,为了解决周边居民孩子的入园问题,学校还在1998年8月创办了新梅小学附属幼儿园,现有8 个教学班,全体小朋友在老师的辛勤培育下,参加了各类比赛,屡屡获奖,2002年上半年附幼还喜获全国计算机先进幼儿园荣誉称号。 新梅小学是一所年轻、充满朝气的学校,我们全体教职员工都在努力朝着“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努力做到教学有特点,学生有特长,学校有特色,让每个学生都走向成功,把学校办成素质教育的示范学校”的办学目标而努力。让我们学校、社会、家庭一起努力,使我们的孩子从新梅起飞,飞得更高、更远。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