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园座落于平阳路、古美路、莲花路、顾戴路间的古美四村内,占地5339平方米,建筑面积2644平方米。是一所幼托一体化、集艺术、双语、EI等特色为一体的精雅学前教育机构。由上海师范大学祁光路教授主办并出任董事长、名誉园长。本园设置十一个班,每班有独立的活动室、卧室、盥洗室、储藏室,每班均有钢琴、电子琴。园内设有钢琴房2间(内有钢琴4架)、电子琴房2间(内有电子琴34架)、数码钢琴房1间(内有数码钢琴17架、摄像投影电视3台)、古筝房1间(内有古筝6架)、爵士鼓房1间(内有爵士鼓3套)、舞蹈房、音体室、绘画屋。户外活动场地有草地、平台,有可供幼儿游戏的沙坑、小山坡、卡通房和大型运动器械与玩具等。园内绿茵一片,生机盎然。
上海闵行区小红帽艺术幼儿园简介小红帽艺术幼儿园是一所以艺术冠名,以舞蹈、美术为特色的全日制幼儿园。自建园之日起,就确立了“爱心献宝宝,放心给家长,一切为孩子”的办园目标和方向,依靠高素质、有爱心的师资力量,有效的教学管理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办学风格。小红帽艺术幼儿园本着在园数载,受益一生的信念,采用外聘专业人才主教,本园教师助教的形式,共同拓展幼儿艺术才能,培养幼儿广泛的兴趣。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满足了幼儿的需求,多次参加上海电视台、东方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的录制及大型活动的展示。2003年起,成功举办了“小红帽艺术幼儿园第一届艺术节”,真正做到“每一个幼儿参加画展,每一个孩子上台表演”赢得了社会和家长的赞誉。小红帽艺术幼儿园地处航华新村,建筑占地面积3200平方米,建筑面积2300平方米,现设有托班、幼小班、幼中班、幼大班共六个班级。每班有宽敞明亮的活动室、卧室、盥洗室、淋浴房。专用的营养室和餐厅为孩子们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还设有钢琴、舞蹈、美术结构、科技等多种培养幼儿个性,发展幼儿能力的专用教室和新颖的大中小型玩具。童话建筑错落有致、童趣盎然,深受家长和孩子们的喜爱。如今,使孩子们享有充实、快乐的教育环境是我们全体幼儿园教职员工的心愿和行动。小红帽艺术幼儿园——助您的孩子走好第一步!
上海市七宝黎明小学于2002年起独立办学,是一所公办小学。学校“坚定一个宗旨”(为学生、教师、学校、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建设两支队伍”(学校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建设),“推进三大工程”(质量立校、名师强校、科研兴校),“突出四条主线”(以‘诚信’教育为核心的德育机制;以‘二期课改’为依托的教学改革;以科研、体育、科技为抓手的学校特色;以‘民主治校’为主导的管理模式)。以“质量为生命、特色打品牌、创新显活力”为工作的方向,上海市七宝黎明小学以科研来发展教师,以发展教师来发展学生,以发展学生来发展学校为办学理念,努力抓住二期课改机遇,全面开展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上海市七宝黎明小学重视体育和艺术教育,注重学生身体素质全面提高,积极开展各项体育活动,如“体育周活动”、“校运动会”等,学校组队参加闵行区“中小职校田径运动会”,获女子组第三名、男子组第八名的好成绩,团体总分列全区第五名。学校还重视和加强对学生的艺术教育,以美辅德,获首届中国少年儿童艺术节“优秀组织奖”、团体舞和合唱获上海赛区比赛获优胜奖,并代表上海参加了华东地区的比赛,分别获两个单项比赛一等奖。闵行区文化艺术节汇演及七宝镇艺术展演优秀组织奖,节目类优秀编排、创意奖,初步形成了“体艺双飞的办学特色 上海市七宝黎明小学有设备较完善的实验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电脑教室、网络中心、室内操场、塑胶运动场,智能化网络覆盖全校,每个教室多媒体教学设备和网络设备。校园网全天候免费开放,为教育教学提供服务。 上海市七宝黎明小学积极开展“雏鹰争章”活动,少先队建设成效显著,获“我做合格小公民”全国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奖、上海市“小公民争做环保小卫士”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奖、小哥百尼少先队“世博畅想”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奖、“争做合格小公民”儿童诗歌创编征集活动闵行区团体二等奖、学校少先队被光荣地评为“闵行区红旗大队”。
闵行区实验小学是一所创始于1905年的百年老校,现座落于闵行区莘庄镇莘沥路203号,校园占地面积24亩,现有教学班27 个,学生1200多名,教职工101名。 学校现为全国实验学校教育科学研究会团体会员单位,上海市二期课程教材改革研究基地,上海市小学日常行为规范铜牌校,上海市教学常规管理示范校,上海市小学活动课实验基地,上海市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研究会实验基地。曾先后被评为上海市教科研工作先进集体,上海市德育工作先进学校,上海市优秀家长学校,上海市校园环境绿化先进集体、上海市爱国卫生先进集体等。87年至今,学校连续七届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 一流的学校,要有一流的设施,一流的环境。闵行区实验小学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不断更新与完善办学设施,创设优良的育人环境。目前,学校拥有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实验室、劳技室、语音室及美术、唱游、舞蹈、计算机等专用教室;具有近200个教育信息点的校园网已经开通,教师办公室安装了电脑,接入了宽带;所有教室配备了多媒体设备;校园“数字化”装备加速了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更推动了学校教学改革。 近年来,学校坚持“助人发展,助人成功,助人和谐”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理念,形成了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其中,小学高级教师46名,大专学历47名,已进修研究生课程班的教师3名,正在进修本科的30名,正在进修大专的17名,每一学科都有市区级教学骨干。近年来,先后有43人次青年教师在市区级各类教学评优中获等第奖,教师中涌现了市“三八”红旗手,市女职工标兵,市“十路百佳”青年人才,市十佳英语青年教师,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市园丁奖,区十佳爱生模范,区人民教师金银奖章得主等,93年至今,有近20 名青年教师被破格晋升为小学高级教师。语文教研组被命名为全市普教系统首家“共青团号”青年集体,科技教研组被评为“市红旗文明岗”,英语教研组被评为“上海市红旗文明班组”。 几年来,学校以“科研促课改,向科研要质量”为办学宗旨,教科研水平不断跃上新台阶。学校现已建立起规范的教科研工作管理网络和课题网络,现有市级课题6项,区级课题20多项。93年以来,学校获区级以上教科研成果奖55项,其中获区教科研成果一等奖3项,教师在区级以上刊物上发表文章200篇,广大教师在课题研究中提高了教学业务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 91年秋,学校被列为上海市26所课程教材改革试点校之一,至96年秋完成了第一轮五年的课改试验任务。作为对我校五年课改工作的充分肯定,97年1月14日,“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总结交流现场会”在我校举行,市人大主任龚学平(原副市长)及各区县长、教育局局长、有关高校领导等一百多人出席了大会。98年底,学校被定为市二期课改研究基地,目前起动工作也全面展开。 97年9月,学校根据教改形势及闵行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创办了“闵行区实验小学寄宿部”,并以《小学寄宿生的教、养及其管理模式》为课题进行研究,现有一至五年级寄宿学生一百二十多人。 近两年来,学校以“合作发展”为办学理念,以培养富有爱心,具有合作精神和发展性学力,能竞争、善合作、勇创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小公民为教育目标,从管理格局的构建,师资队伍的建设,课题研究的开展,校园文化的营造,教学模式的探索,评价体系的建立等方面着手,积极进行“合作发展”教育策略的研究。现学校已形成英语口语、课外阅读、科技等多项办学特色。
闵行区曹行中心小学创建于1906年。为进一步整合地区教育资源, 2012年8月起,整体搬迁至原闵行区静安一中心新梅陇小学校址,两校合并正式更名为闵行区曹行小学。学校占地面积2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127平方米,绿化面积为9436平方米。学校现有班级30个,学生1000多名,教职工94名,中高级教师占67%,现任职资格与学历100%达标,拥有区十佳金银铜奖班主任,区师德菁英教师,区骨干教师等一批优秀教师。学校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先后获得了市安全文明学校、区文明单位、区行为规范示范学校、区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区花园学校、区数字实验学校、区红十字达标学校、区艺术教育合格学校等称号。近年来,在教育局、梅陇镇政府的全力支持和关心下,曹行小学形成了“以师生的和谐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确立了办“‘师生行为规范,教学质量上乘,艺体科各具特色,校园环境优美,社会声誉良好’的现代化学校”的办学目标。学校以“生命安全教育”为切入口,建立了生命教育的校本课程;以科研为引领,以“新星坊——新教师培养工作室”、“青年学习沙龙”、独创的校本研修模式为载体,全面提升全体教师的专业水平;以科技特色为龙头,带动艺术、体育等项目的全面发展。两校合并后的曹小将再孕芬芳,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深入开展二期课改、新基础教育研究,积极参加区“电子书包”、“绿色指标评价”试验项目等,为每个曹小新苗的健康快乐成长服务。
梅陇镇中心幼儿园“以人为本,以幼儿发展为本”——幼儿园的领导班子始终以此作为办园的理念、方针。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梅陇镇作为一个市郊结合的人口倒入区,对教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幼儿园从97年独立至今已从一个发展到由一所总园和四所分园组成。学校的扩大对教师队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全园除有园长在内的3名大本生以外,35岁以下的教师全部是大专学历,并且大部分在进行大本的学习,同样,在35岁以上的部分教师也不甘落后,完成了大专的学习。幼儿园作为教育大厦的奠基,进行的是人生的素质启蒙教育。一直以来,学校将如何把孩子培养成“健康、自信、好想、乐于探索”的人作为教育的目标,只有身心的健康才是完整的健康,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学校将心理健康的教育溶入了孩子的一日生活之中,特别是在贯彻“二期课改”的精神中,将心理健康活动与“生活、运动、游戏、学习”牢牢地结合在一起,并且通过“小博士”活动室、“生活角色”体验角等活动场所的建立,使孩子们在“看、听、学、做、讲”等多种形式的实践中养成良好的心理,为学习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一系列的健康心理的实践研究,园中多位老师的论文获得市、区的二、三等奖,两项课题被确认为市级课题,进一步带动了全园的教研气氛!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家园的共同配合,因此学校在儿童健康心理培养的基础上把如何提高教师和家长的心理健康作为今后的研究方向,使孩子们能在一个更加“快乐、安全、健康”的环境中生活、成长!地址:闵行区梅陇2村61号电话:021-64102546邮编:200237
莘松小学占地13185.5平方米,校舍面积9299.24平方米,绿化面积4620.5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花草树木互为映衬。学校有一栋四层教学楼、一栋三层综合楼和一栋三层的办公楼。除20个常规教室外,还建有电视演播室、心理咨询室、英语活动室、大队部、美术室、阅览室、电脑房、自然实验室、多媒体教室、舞蹈房、多功能教室等十多个专用教室。教室内都配备了三机一幕,安装了闭路电视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各种现代化教学设施一应俱全。全体教师人手一机,并且全部与互联网连接,实现网上办公,网上备课。 请勿采集 莘松小学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充分利用周边资源创建英语特色和体育特色,努力朝着将学校办成一所民族化、国际化、多元化的精品校的目标不断努力。莘松小学有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在岗教师31人,职员3人,其中党员9人。目前学校拥有中学高级教师1位,小学高级教师12位,其中硕士学历或研究生水平的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6.4%,本科以上学历的占96.8% 。同时,学校拥有上海市名师后备人选1名,上海市园丁奖1名,区骨干后备人选1名,区希望之星1名,区闵教杯获得者1名,区中祥杯铜奖优秀班主任2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1名。莘松小学另建有塑胶篮球场、塑胶跑道、足球场(天然草)、体育馆等运动设施。学校为全体师生创造了现代化的、先进的教学设备条件,教师采用现代教学技术进行日常教学。
闵行区佳佳中心幼儿园,是上海市一级一类幼儿园,区体育特色幼儿园。自1992年建园以来,坚持“依法治教、以德治园”的办园理念、树立了“健体、启智、益德、萌美”的培养目标。先后被评为市“体育先进单位”、“全国国际象棋传统学校”、“上海市示范家长学校”、“区精神文明单位”、“区‘三八’红旗单位”、“区巾帼文明岗”、“区先进团支部”、“区优秀教研组”、“区共青团号”、“区家庭教育先进单位”等等。地址:上海市闵行区莘沥路294号邮编:201100电话:64982554
汽轮小学不是一所百年名校,却有着六十年的文化积淀;她位于上海西南角的老式居民区里,以周边社区的职工子弟为主要生源;一群默默无闻而热爱学生的普通教师,却让“汽轮”成为民众不容改动的校名。这些,何也?发轫之始——责任,学校底色。上海汽轮机厂是共和国成立后创办的大型国有企业,我校就是厂办职工子弟小学。那时,学校就承担这万人大厂职工子女的教育重任。有这份责任,在她最初十年,国家领导人的视察、著名学者的访问络绎不断。一九九七年伴随着改革进程,学校改制为地区政府直属管理的公办学校。改制后的学校为地区中不断拓展的工业卫星城承担了更为繁重的教育任务,为各类生源服务,为实现教育均衡的责任,为构建和谐社会承担着更重的责任,进行更为艰难的教育探索,也为提升专业水平……我们抓住了一个个新机遇,渐渐走出了平庸,在平凡工作中践行着“以成事促成人”的育人思想。多元共生——育人,熔铸校魂。在新的形势下,我们面对生源多元,师资多元的新情况,以多元教育资源为动力,汇多元文化熔铸学校精神——“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健康、生存与发展”。我们自愿加入“新基础教育”研究行列,以“共生融合”教育理念为导向,打破思考问题的局限性和学校发展的局部性,初步形成了一个新格局。一是在师资建设与教育研究上实施多元化:校内教师与校外专家相融合,校内学术团体与高校普教研究机构相结合,德育部门与社区、企业相挂钩,校与校之间实行结对相促进,国际交流与国内互访相纵横,由此走上了多方位、多层次的“小学校研究大教育”的发展之路;二是在“共生融合”中构建多元化:.⑴“拥军共建”,与驻军、公安消防、武警部队开展“文明共建”,为师生构建道德高地;⑵“厂校直通”,与汽轮机厂、三菱电梯厂等大厂沟通,为学生搭建实践基地;⑶“科技领路”,与航天厂、太阳能研究所、环境监察所等科技含金量高的单位结成“文明共建”的互动机制,成为师生“仰望星空”的“科技实践基地”。我们通过这两个“多元”举措,充分开发有利于学校发展的教育资源,筑成了一个大教育环境,形成一个“互动、互助、互惠、互利、互赢”的多元育人的有效机制。这些具备了“容纳多元、发展多元、欣赏多元、绚烂多元”的文化特征,它不仅升华为我们学校发展的巨大凝聚力和内驱力,而且已成为我们学校精神的标识和灵魂,学校逐渐成为师生幸福成长的健康家园。多元成功——发展,快乐你我。近几年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下,我校师生勤于学习“二期课改”、“新基础教育”等理论,夯实基础,凝心聚力建设一种独特的“共融共生”学校文化,跨跃式地成为了区内A级一等办学单位,连续三届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学校”、“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学校还获得了“上海市世博贡献奖”、“闵行区循环经济试点学校”、“闵行区环保科普基地”等各级荣誉百余项;近几届学生也获得了多方面发展:“上海市‘十佳’雏鹰队员”、“上海市优秀队长”;涌现了以“上海市模范教师”、“市中小学优秀班主任”为核心代表的师德教育团队;团队教师的内涵素养也得到历练,在教育质量上获得了发展。我校完成了一项市级课题《城市化进程中,校园共生文化的构建与实践研究》,正在实施两项区级重点课题《构建“共生文化”机制,优化学校生态环境的实践研究》和《深度城市化进城中,提升小学生学习力的策略研究》。为此,我们整合校内外文化生态资源的基础,以文化力提高竞争力,提高我校生成性发展能力,推进学校内涵式持续发展。 这里还要叙述一个我们的喜讯:我们新校园的翻建工程已经纳入政府规划,一个运用低碳环保新能源先进技术的校园将会是一座演绎现代化“绿色生态”理念的新学校,而我们的校花——石榴花,将会绽放得更加火红! 汽轮小学,这所黄浦江畔的名厂之后,不以名校为目标,却在自己的文化品格中追求着“办人民所满意的学校”的梦想。“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空间和时间,都将在创造者的矫健足下被跨越!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