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光新学校于2006年9月由原光新中学(建于1956年)和光新二小(建于1955年)合并而成的一所公办九年一贯制学校。经过几代光新人的不断努力开拓,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人才,学校先后涌现了原上海市政协副主席王荣华、原市教委副主任、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张民生、全国劳动模范徐虎等杰出人士。 学校以“用爱心点亮每盏心灵之灯,以智慧助每位光新人成功”为办学理念,牢记龚学平同志“学习徐虎精神,弘扬光新特色”的题词,以提高教师专业化程度为途径,以实施有效教育教学为策略,以提升办学效能、引领师生走向成功、实现优质教育为目标,团结合作,主动发展,教师素质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生活品质不断提升,办学质量稳步提升。 回顾学校办学历程,以专家引领共同探索学校校本课程建设,筑高学校发展平台。 1990年,我校成为上海市首批绿色学校,后又成为普陀区科教育特色学校,以区少年城专职教师的指导为抓手,带动学校“科技、环保”特色发展;历经12年的“淮剧”社团活动,我们聘请了上海市戏曲学校的陈金兰老师为指导,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2010年我校又成为普陀区唯一一所书法教学高级指导基地,同时我们聘请上海市书协理事陈小康老师作书法指导,领悟“以书法育品德,以书法启智慧,以书法达审美,以书法助修身”,让每一个在光新学校读书的孩子拥有中国心、印上中国印;近年来,我们引进“典范英语”晨读,聘请外教为本校1至8年级学生上课,并指导本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2012年,学校以学生的健身强体为目标,开设小学2、3年级段腰鼓课程等。 发教育之光,创办学之新!学校已形成了“校以育人为本,师以奉献为乐,生以成功为荣”的光新校风。学校原校址属于普陀区旧城改造区域建民村地块,现已搬迁至临时办学点(石泉路39号),学校新建项目目前已被列入《普陀区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十二个行动计划之“教育资源建设行动计划”的教育公建配套项目,学校重建为这所老校注入了新的生机。今天,全体光新人将为光新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再创新佳绩。
上海市普陀区华阴小学创办于1966年。2000年、2002年先后与原宜川四小、延长路小学实施合并,并于2002年9月更名为华阴小学。更名后的华阴小学分总分部(总部为原延长路小学校址,地址延长西路189号;分部为华阴小学校址,地址华阴路200号)开展教育教学活动,2005年9月为配合宜川社区学校建设,学校总分部再次进行合并,所有师生集中到总部进行教育教学。学校现有2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00多名,占地面积4666M2,建筑面积5000多M2。学校拥有设施先进的电脑房、电子阅览室、泥塑室等专用室12间,功能齐全的学生社团活动基地200多M2,全部教室按小班化教学要求进行了全面改造。40年来,学校以“乐教乐学乐出成果”为办学基本指导思想,以严谨规范为管理特色,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尤其是上世纪八十年代首创的“十分钟队会”被誉为少先队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大创举,在全国得到广泛推广,坚持十多年的“小公民行动”被评为区十佳文明好事。学校更名后,学校以“让快乐的成长经历为明天奠基”为办学理念,以将学校办成“教师尽显价值的乐土,学生锻炼才干的乐园”为办学目标,各项工作得到持续和谐的发展,先后被评为市教育系统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新一轮市行为规范示范校风采校、市无烟学校、区教育系统特色党支部和“三八”红旗集体、区第九届科研工作表彰单位、区金钥匙科技特色学校、区健康促进校、区家庭教育先进校、区小学图书馆工作先进单位、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区先进教工之家等荣誉称号,并连续十多年被评为普陀区文明单位。
上海市普陀区平利路第一小学坐落于环境优美的全国文明小区甘泉苑内。学校占地5584平方米,拥有舒适的教学环境和现代化的教学设施。 学校本着“以人为本,科研兴校”的目标,连续获得“普陀区文明单位”、“普陀区行为规范优秀示范学校”、“普陀区科技特色学校”、“上海市雏鹰大队”等荣誉称号,全体师生秉承“将学校建成富有个性、充满活力的优质学校”的办学理念,实践“挑战自我,追求无限”的校训要求,开拓创新,先后成为“上海市小班化教育试点学校”、“上海市创造协会基地”、“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实验基地”等重要课改阵地。 学校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积极开展小班化教育,使班中每个有差异的个体都受到充分的关注,享受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让教室成为孩子展示学习过程与成果的天地和健康成长与进步的乐园。
上海市普陀区树德小学位于桃浦路743弄47号,地处清涧第八小区内,是一所全日制公办小学。教师已树立二期课改的新理念,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过硬,教学质量高的师资队伍。 学校把“为了学生生命成长和未来幸福奠基”作为办学理念,更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和将来发展。近年来,学校逐步确立了:“德行为重,科研为先,学科为根,特色为长,主动发展”的办学目标。并在“多元发展,错位发展,主动发展”策略指导下,以校本研训为载体,以学习型团队建设为抓手,以人文化、制度化、民主化的管理为保障,以办普陀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的,借助“生命成长教育”课程的开发,将生命成长的理念从专题教育引申到学科教学领域,总结出了激发课堂教学活力的“四个关注点”,旨在让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到:学校主动发展的根本目标和最终落脚点是学生,取得了一定的实效。学校领导班子为教师营造了从容而宁静的工作氛围,引导广大教师把教师职业作为终身奋斗的目标,踏踏实实,心情愉悦地做好本职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学校已逐步形成严谨、踏实、民主的教研氛围,一支年轻、充满朝气、有追求、有活力的,且师德素养好、专业水平高、日趋成熟的教师梯队已经形成,并向纵深发展。 目前,学校承担着一批市、区级的研究课题,编写了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的校本教材。获得了市、区文明单位、科研先进集体等各项先进称号,涌现了一批全国、市、区的先进老师。如今,师生们正以“自信、快乐、奋发”的精神风貌谋求着学校与自身的主动发展!
上海平利路第一小学坐落于环境优美的全国文明小区甘泉苑内,学校占地5584 平方米,拥有舒适的教学环境和现代化教学设施。 平利路第一小学是上海市第一批小班化试点学校,也是普陀区唯一一所小班化教育公办学校。它坐落于环境优美的全国文明小区甘泉苑内,拥有舒适的教学环境和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学校本着“以人为本,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连续获得“普陀区文明单位”、“普陀区行为规范优秀示范学校”、“普陀区科技特色学校”、“普陀区绿色学校”、“上海市雏鹰大队”等荣誉称号,全体师生秉承“将学校建成健康、智慧、温暖的绿色家园”的目标,开拓创新,先后成为“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 、“中国信息技术课题研究基地” 、“中国创造协会基地” 、“上海市小班化教育试点学校”、“上海市创造协会基地”、“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实验基地”等重要课改阵地。学校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积极开展小班化教育,使班中每个有差异的个体都受到充分的关注,享受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让校园成为孩子展示学习过程与成果的天地和健康成长与进步的乐园,多年以来荣获了许多殊荣。
金沙江路小学前身为私立民生小学,创办于1947年,1958年改现名。学校占地9亩,建筑面积4784平方米,拥有设备完好的图书馆、美术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房、劳技室等多种专用教室及人造草皮操场。现有班级18个,学生589人,教职工56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26人。学校是上海市体育传统学校,1993年成立校女子足球队。10多年来已蝉联了19次市级冠军,多次获全国冠军。2000年、2001年赴欧洲比赛分获冠、亚军。学校坚持以足球文化为办学特色,促进学校工作全面发展,提出了“文明、团结、创新、健体”八字校风,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求新、求趣、求疑、求实”的理念制定课题,进行实践与研究,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2003、2004年被评为普陀区文明单位,1999年和2001年连续两次被评为区行为规范示范校。
桃浦中心小学创建于1913年,是一所具有近百年悠久历史的学校, 其前身是厂头名人杨序笙先生创办的厂头小学,1978年更名为桃浦中心小学。1992年随上海市行政区域改变而划归普陀区管辖至今。 学校发展策略:文化立校、和谐发展 核心价值观:勤奋、和谐、进取 办学理念:让每个孩子得到充分和谐发展 学校发展目标:学校管理科学、文化氛围浓厚,品牌项目凸现,师生个性张扬。 学生培养目标:举止文明、基础扎实、个性张扬、视野开阔。 教师发展目标:师德修养好、教育理念新、教学设计活、科研能力强,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校占地面积14亩,建筑面积5800平方米,设施齐全、设备先进、环境优美、关系和谐。近几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少先队全国雏鹰大队、中国教育学会优秀试验基地、上海市安全文明学校、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学校、上海市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学校、上海市教育学会语文教育研究基地、上海市《贯彻体育工作条例》先进集体、上海市学校卫生工作先进集体、上海市无烟学校、普陀区文明单位等.
中山北路第一小学是一所有着优良办学传统的中心小学。1989年4月13日,江泽民同志亲临学校,在亲切看望师生的同时,亲笔题词“教书育人。 2001年10月区教育局投入2000余万元人民币,将原校址改扩,建成了设施齐全,具有相当规模,充满时代气息的新校舍。2005年,教育局将原石泉转制小学并入中山北路第一小学,“强强联手,打造品牌,办普陀区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资源”成为学校新一轮的发展目标。学校提出了“合作关爱,和谐发展”的办学新理念。“合作关爱”是以倡导“尊重平等、互助关爱、协作共生”为特征的团队精神。做到“四个关爱”:关爱自我、关爱他人、关爱自然、关爱社会。“和谐发展”是通过建设和谐的校园物质、精神、制度和行为文化,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和谐发展,以发展求和谐,以和谐促发展。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红旗大队、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上海市健康促进学校、上海市宇航特色学校、普陀区文明单位、普陀区素质教育实验校、普陀区绿色学校等三十多项市、区荣誉称号。 我校先后有76名教师执教的课堂教学、开发的教学资源、撰写的科研论文荣获全国、市、区等第奖。近年来,学校将打造一个品牌,做强一门学科,发展各育特色项目来提升学校的竟争力,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金洲小学座落于普陀区真光地区,98年转制,学校占地面积19亩,校舍7000多平方米,运动场地4000平方米,及标准的塑胶跑道运动场及500平方米室内体育馆。现有教学楼、艺术楼及先进的计算机房、电教室、语音室、演播室等专用教室,构建了具有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校园闭路电视和电脑网络系统。校园环境整洁优美,绿化面积6000平方米,占全校面积53,并喂养了100多羽校园鸽,使人和环境和谐统一。办学宗旨:打造金色之洲——让每个孩子拥有一个金色的童年,为每个孩子实现金色的梦想做好准备;让每个教师拥有一个金色年华,为每个教师搭建实现金色愿望的舞台;让金洲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幸福之源、希望之舟。办学特色是:小班教学:学校被市教委命名为首批小班教学试验单位,多年来进行小班化教学研究、教学改革领先一步,教有特色,学有特点。(英语见长——努力锻造教学品牌特色:打基础,重养成,开发潜能,开启智慧,促进和谐发展,提升师生整体素质。)教育科研:在学校制定“三年规划”的基础上构建《探索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能力的研究》市级课题,取得《金洲新芽1》、《金洲新芽2》、《金洲教苑》等科研成果(现已结题),学校评为普陀区科研先进单位。动手实践:学校开创“五吧”特色课程(面吧、石吧、木吧、纸吧、粉笔雕),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动手实践;组织学生为社区服务,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环保教育:支持学生参加课内外环保科普活动,通过“情系极地”、“HBFP在行动”等特色活动,创建绿色家园,2005年评为全国绿色学校。艺术育人:学校借助香港宋惠德先生捐资建造的杏林音乐艺术楼,有钢琴10间,还有书法、美术、二胡。琵琶、扬琴和手风琴教室等,目的让金洲的孩子能在艺术教育中陶冶情操,发展技能,2005年评为上海市艺术特色学校。办学成效:学校目前已有一支高素质、高学历、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坚持进行“发现教育”的课题研究。几年来,我校教师和学生参加全国、市、区各项比赛获得了优异成绩。学校被评为全国绿色学校、上海市三八红旗集体;市卫生先进单位;优秀实验基地;科技先进学校;市双拥先进学校;红读先进学校;家庭教育优秀实验基地;创造教育、愉快教育、艺术教育等特色学校;普陀区文明单位;金钥匙特色学校、行为规范示范学校。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