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民办华锐小学简介经青浦区教育局批准,由中国最大的民办教育集团之一--中锐集团所属的上海中锐教育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创办。 董事长有上海中锐教育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原徐汇区教育局局长、上海教育电视台党委书记、上海市教育学会副会长谢家骝先生担任。特聘上海教科院副院长、教育专家顾泠沅先生,青浦教育局局长顾峰先生为顾问,还定期聘请市教研室、区教师进修学院专家老师业务指导。 董事会特聘上海市特级校长、特级教师、原青浦区实验小学校长张蔚芹女士任校长,特聘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担任学校管理工作。 学校师资队伍结构合理,由市、区中青年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优秀大学生、资深退休教师组成。
小蒸中学创建于1967年,1995年9月迁入新校址。学校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不断推进素质教育,通过“规范办学,优化管理,争创特色”,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发现并发展每一位学生的强势智慧,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农村初中骨干教师培养实践策略的研究”工作,2002学年起学校被确定为青浦区校本教研扎根学校,校本培训的经验在年首届“青浦教育论坛”会上作了专题交流。围绕德育的“班风建设”和教学的“课堂教学”积极开展研究,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和品牌。学校先后荣获上海市农口系统文明单位,青浦区教育系统先进集体、青浦区教育系统德育工作先进集体、青浦区学生行为规范示范校(铜牌级)、市雏鹰大队、区科技教育先进集体和区中小学办学水平规范级学校等荣誉称号。今后学校将发展成为具有先进办学理念、有质量、有个性,有影响的青浦区规范学校。
上海市青浦区徐泾中学,座落在318国道北首徐泾镇上,地处青浦区最东端,东距上海虹桥国际机场仅六公里。徐泾初级中学创建于1960年9月,建校时名为“徐泾中学”,第一届毕业生有18人。1965年9月,设点建立“徐泾中学蟠龙分校”。1969年9月徐泾中学更名为“徐泾大队五七学校”,1972年2月增设二年制高中班,学校恢复“徐泾中学”校名,1981年9月,撤去高中,改校名为“徐泾初级中学”。1999年青浦县撤县建区,同时校名改为“青浦区徐泾初级中学”。新的世纪开始,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由地方政府出资新建了一所全新的现代化的中学。2001年9月,本校全体师生 迁入崭新的校园里工作、学习和生活。新校舍占地面积50616m2,拥有标准田径场、室内体育馆、电脑房、多功能教室等一流设施。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办学效益。
上海华东电商学院附属高中占地73亩,坐落于上海西部的千年古镇朱家角古镇,大淀湖畔,与大观园景区隔湖相望,距淀山湖景区仅数公里。拥抱自然的校园,依水而建,景色优美,设备先进,交通便捷。学校设施经过精心打造,提供专用的音乐、美术、电脑等学科教室;手工、陶艺、木工、机器人、厨艺、武术、琴房、国学书法等特色教育和课外活动教室;室外篮球场、室外足球场、健身房等运动健身场所;图书馆、媒体中心、等学习和文娱活动场所。 学校的教育教学体系经过精心设计,小班制,分层教学,以强大的包容性,迎接特点、特长、发展程度各不相同的孩子们。每位孩子都能在这里为自己量身定制合适的学业课程和其他各方面的安排,充分发挥天性,展现精彩的自我:学业课程根据孩子的基础水平和擅长的学科进行选择;选修课、社团活动等等进一步拓展兴趣空间、锻炼各方面的能力;学业能力强的孩子们可获得高含金量的竞赛资源支持;运动天赋好的孩子们有充分的设施、设备进行训练;更有提供世界艺术名校教授资源的“PI艺术双优课程”为追寻艺术的孩子提供升入艺术名校的专业指导。 华商国际高中课程,是华东互联网产学研教育集团旗下专门为国内学生走国际升学作出的性价比最高的最适合中国学生留学教育的最佳路线。项目完成高中课程获得文凭,可直升马来西亚知名(全球前500名 )大学, 同时可进修英、美、加、澳等国家知名大学学位及文凭。 华商艺术高中课程,是华商科院教育集团旗下专门为上海户籍中考落榜生还想继续读高中考大学的学生定制的特色化路线。学生在学习普通高中文化课程的同时,给学生加入美术类教学,并参加上海美术统考,享受国家对艺术生文化分的降分政策,从而轻松考入大学。学校艺术班开设多年来,成绩斐然,历年本科升学率均在90%左右。
上海市青浦区毓秀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公立学校,坐落于青浦新城区崧文路333号。于2007年8月正式落成启用。占地面积近80亩,设54教学班。 毓秀学校由法国著名设计师设计,教学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学校拥有计算机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室、多功能教室、自然实验室、科学实验室、理化实验室、劳技室、美术教室、书法教室、音乐唱游室、科技活动室、室内标准篮球馆,以及400米环形塑胶跑道,并配备了学校公共广播电视系统、校园网络多媒体教学系统和现代化办公系统。 毓秀学校选聘了一批师德优、科研意识强、教学技艺精、学历层次高的区名优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等中青年骨干教师担任各学科教学工作。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关键,学校采取走出去请近来,自主与合作相结合等方式,全力推进教师在学科教学、职业技能、人文素养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毓秀学校以“扬长发展、健康发展、和谐发展”为办学的基本理念,全面推行“小班化”教学,致力于每位学生全面而个性的发展。学校以书法教学和网络教学为办学特等,努力把学生培养成身心健康又和谐发展的新世纪人才。
上海市青浦区东湖中学坐落于“全国历史文化名镇”朱家角西陲,南傍318国道。东湖中学座落在江南古镇——朱家角的西陲,西临淀山湖,是青浦区一所公立高级中学。 学校占地30余亩,建筑面积12470平方米,现有高中3个年级23个班级,学生一千余人,06学年扩至24个班。现有教工 99人,其中专任教师75人。 东湖中学前身是朱家角卫东中学,创办于1968年7月,风雷中学并入后,因校址座落在朱家角东湖街,改名为朱家角东湖中学。后由县教育局对完全中学统一命名为青浦县东湖中学。 多年来,学校坚持发展方向,坚持教育改革,全体教职员工以崇尚统一的心理趋向,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积极进取的工作作风努力工作,逐步形成了团结、求实、严谨、创新的良好作风,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学校是区文明单位”、青浦区行为规范示范校(铜牌学校)、是上海市军民共建先进单位。
"在上海西郊的青浦水乡,风景秀丽的淀山湖畔,有一座闻名于世的历史文化名镇——朱家角。那鳞次栉比的明清建筑,那纵横交错的清清河道,那情趣盎然的一线街,那历史悠久的放生桥┅┅都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各地来宾,中外游客。在上海市享有较高声誉的重点高级中学——上海市朱家角中学,就座落于这座历史古镇的新城区。上海市朱家角中学的前身是成立于1942年的私立济青中学和成立于1945年的私立约光中学,2004年1月迁入现址。校园占地面积达到177亩,建筑面积达到48000平方米,其中包括教学楼、科技楼、办公楼、艺术楼、宿舍楼、体育馆、图书楼、综合实验楼等,现有32个班级的1600多位有志青年在读书求学,今年8月还将迎来来自新疆的民族班学生。六十多年以来,朱家角中学继承和发扬“济青”、“约光”时代的优良传统,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以严求实、以实求精、以精求新、以新求活”的精神倡导下,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逐步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教风“严谨、求实”,学风“勤奋、创新”,校风“文明、奋发、求实、创新”。六十多年的变迁,六十多年的发展,朱家角中学由小而大,由微而著,昔日前贤载下的树苗、播下的种子,如今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结出了累累硕果。面对鲜花与荣誉,朱中人没有固步自封。而是把它当作出征的战鼓,前进的号角。为了寻求学校的新一轮发展,学校更加奋发进取,与时俱进,抓住历史机遇,主动迎接挑战,通过做好“团结一致,两个对待,三个发展,四 大工程”等工作,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争创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的寄宿制高中:“团结一致”是学校管理的办学之本。学校调动每一位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团结一致,同心同德,关注教改,聚焦课堂。只有这样,学校的各项事业才能蒸蒸日上,欣欣向荣。“两个对待”是学校管理的成功之源。学校提出了“要像对待自己子女一样,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关爱;要像对待自己亲人一样,让每一位教师都感到温馨”的办学思想。在行动中,学校以榜样凝聚人心,以荣誉激励人心,以目标振奋人心,以行动温暖人心。“三个发展”是学校管理的成功之路。学校本着“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学校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学生”的办学思想,逐步形成了英语小班化教学、义务门诊、春晖文学社、心理咨询窗、双语教学、研究性课程等特色。"
东方中学创建于1994年9月,学校占地面积26亩,建筑面积10200平方米。学校至2003年起,开始实行五四学制,现有28个教学班,1596名学生,106名教职工,任课教师90名,高级职称10名,中级职称66名,本科学历占87%。东方中学办学十年,坚持“一手抓常规,一手抓科研”,积极推行素质教育,开展以“学会教学,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生存”为主体的金钥匙工程;参与了国家级教科研课题的研究,进行了“综合性专题活动”和“组织教育视野中课程校本统整的研究”为课题的实践探索;在教改实践中,确立了“夯实基础求发展,创建特色求品牌”的办学理念;形成了以综合教育模式为特点的办学特色,并在校本课程建设和校本研修实践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学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和人文精神的培育。以“教必务实,学必求是,言必达理,行必规范”的校训,作为全体师生的教、学、言、行的导向。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文体活动、科技活动、红读活动和兴趣活动,逐步形成教育活动课程化的运行机制。从“人本”管理理念出发,学校倡导既严格管理,又和谐管理的校本管理模式,进行了以发展性评价为基点的校本评价制度的构建,以强化师生的主体意识,激发了广大师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东方中学办学十年来为高一级学校输送近4000名合格的初中毕业生,教育教学质量始终保持全区的前茅。学校以良好的校风,严谨的教风、学风,优美的育人环境,良好的办学效益,赢得了社会和广大家长的赞誉。"
上海市青浦区颜安中学坐落于练塘镇南首,陈云纪念馆两侧。1942年由练塘镇教育界爱国人士曹修仪、陈驾苍、金鼐等创办,是练塘地区第一所中等学校,由于成绩显著,江浙两省的毗邻县、镇学子慕名而至。次年,募款自建校舍,易名“颜安中学”,成立董事会,高尔柏任董事长,曹修仪为校长,学校藏书万余册,列全县之冠。“颜安”校名取自七十二贤之首——颜回,颜回最为孔子钟爱,并一再褒奖:“贤哉回也”,其德行坚称,谦虚好学,安贫乐道,后人称之为复圣,以此为校名意为培养品学兼优的学生。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著名人士吴开先任董事长,1946年裁撤高中,1949年,改组董事会,曹修仪任董事长,袁瑞霖任校长,1951年初,学校由青浦县人民政府接管,撤销董事会。 建国以后,因行政区划的变化以及学制的调整,曾数度易名。1956年,学校转为公立,更名为“练塘初级中学”。1971年,重设高中,成为高级中学。1984年,重新恢复“颜安”校名。1991年学校布局调整,初中部并入练塘二中并吸纳高中后成为高级中学。2005年,陈云夫人于若木题词“办好颜安中学”。2007年学校设点布局再次调整,撤高中,将原来小蒸中学、蒸淀中学、颜安中学并入练塘二中,并更名为颜安中学,分东西两个校区,合计占地面积82亩,建筑面积16200平方米,现有38个教学班,1500多名学生,164位教职员工。 新颜安中学秉承原来四所学校(小蒸中学、蒸淀中学、颜安中学、练塘二中)的办学特点,优化组合,优势互补,互融共惠,以“勤、诚、自、爱”为校训,以“团结、文明、勤奋、进取”为校风,以“立品、增知、成才”为学风,以“务本求实”为教风,继续打造“勤奋、和谐、合作、进取”的校园精神,坚持科学发展,提升教育品质,努力贯彻“强队伍、优课堂,精管理、建文化,创特色、铸品牌”的内涵建设要求”,落实“三新建设,五育培养,一个方针”学校发展思路,用心做教育,全面提升办学水平。 上海市青浦区练塘镇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同志的故乡,镇区人口5万多人,有三个社区,北临318国道,南接沪杭高速公路,距上海市中心60公里,交通十分便捷。目前,学校拥有3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160人,教职工160人。已初步形成结构合理,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师资队伍。 近几年,颜安中学围绕“科学、规范、有效、人文”的管理思想,坚持以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为本,积极推进学校素质教育。2001年起 被上级部门确定为上海市加强初中建设单位。
上海市青浦区金泽中学位于江、浙、沪两省一市交界处的金泽镇,学校创办于1958年,曾经办过高中部和初中部,现金泽中学于2005年8月由原莲盛中学和金泽中学合并而成一所初级中学,今占地面积为48.8亩,校舍面积为10369平方米,分莲盛校区和金泽校区。学校现有18个教学班,近600名学生,75名教职工。其中中学高级教师8名,中学一级教师30名,拥有中高级职称者占专任教师的52.1%。 金泽中学推崇以“师师合作”的方式实行合作性教学,使教师更智慧地教,学生更聪明地学,以适应“二期”课改的推进;通过构建“校际协作共同体”积极主动地开展校本教研实践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各学科常态课倡导“情景化——问题化”教学模式,在析课和说课上有所突破,实行以课前说课为核心的“说辨式”集体备课改革模式,形成了“课前说课——课上跟踪——课后析课”的课堂教学技能培训管理模式。学校校本培训的管理经验于2005年10月在第三届青浦教育论坛暨上海市“八区联动 校本教研”全国级现场会上作了交流。 金泽中学以“优内涵 营和谐 抓规范 创特色”为办学思想,倡导“和谐教育”理念,努力打造和谐校园。和谐校园内涵主要包括:和顺的人际关系、和乐的教学氛围、和雅的德育理念及和美的校园环境。近4年来,学校办学水平等级连续攀升,彻底摆脱办学质量近20年低迷的窘况,现跻身全区农村中学教育质量中等行列。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