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中学创办于1956年,位于青浦区外青松公路2699号,毗邻上海国际汽车城,离沪宁高速公路安亭出口和同三国道白鹤道口只有2公里和1公里,是上海市文明单位,青浦区文明单位,青浦区规范学校,青浦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电子特色项目学校,青浦区专利试点中学。
赵屯中学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学校一贯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了一大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毕业生,为当地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学校建有标准化的理化生实验室,美术室,音乐室,语音室,电脑房,多媒体教室,闭路电视教学控制系统,学生电子阅览室,学校宽带校园网以及电工,缝纫,木工,英打等劳技教室和烹饪,电子,美容,丝网印刷,舞蹈等12个专用教室.还开辟了花卉,金鱼养殖等实验园地及15亩教育实验农场.
上海市青浦实验中学新校区位于青浦区青赵公路1118号,总投资9000多万元,占地70亩,建筑面积22000平方米,有54个教学班规模,拥有先进、完善的教育设施设备。上海市青浦区实验中学,是一所公办初级中学。前身是有八十多年历史的青浦中学初中部。于 1987 年独立建制。学校现占地 21.5 亩,建筑面积 12000 平方米,现有 36 个教学班,学生数为 1900 多人,学校教职员工 131 名。高级教师 24 名,特级教师 1 名,区骨干教师 15 名,市级骨干教师 3 名。学校现为上海市文明单位,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上海市课程教学改革基地学校,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学校,上海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上海市艺术特色学校,上海市素质教育实验校,上海市无烟学校。
青浦区东湖中学前身是朱家角卫东中学,创办于1968年7月,风雷中学并入后,因校址座落在朱家角东湖街,改名为朱家角东湖中学。后由县教育局对完全中学统一命名为青浦县东湖中学。卫东中学创办于十年动乱的1968年秋,校址在朱镇东湖街,席街弄解放场。1969年春先后招收初中六个班级,学校工作由革命领导小组成员主持,贯彻“开 门办学”,就近入学方针。十年动乱期间,新建学校即遭到严重破坏,教学秩序紊乱,校舍严重损失,教室墙壁只只被打通,课桌也不完整。粉碎四人帮后,学校通 过拨乱反正,得到了新生,恢复了校长制,设置教导,总务两处,学校有章可循,教学秩序渐趋正常,教学质量也逐步提高。1979年教育局拨款新建二层教学大楼一幢。1982年初学校成立党支部,茅曰柏为党支部负责人。84年9月,学校设备、体育设施齐全。一九八六 年,市,县教育局拨款,在朱家角镇西湖新村西面征地15。9亩,新建校舍一幢,按初中学校规模,校舍建筑面积4300M2,一九八七年九月校舍竣工,全校 师生自己动手搬迁,九月三十日,学校新校舍正式启用。一九八八年一月,为适应高中部寄宿学生日益增多的新情况,由教育局拨款在教学楼西南面建造四层学生宿舍楼一幢,约1000平方米,一九八八年九月竣工,初步解决了住宿条件困难的矛盾。一九九零年开始,原有校舍向西征地13.1亩,解决操场用地。在江总书记科教兴国的指示精神后,教育事业受到了重视,发展迅速,学校校舍更新速度加快。1991年,占地近15亩,带有250m环形跑道和跳高、跳远设施的新体育运动场于九二年五月竣工,现已正式使用。1992年,在市、县教育局领导的关心下和支持下,学校新实验大 楼落成,扩建学校饭厅竣工,有200米环形跑道的体育运动场正式使用。现理、化、生实验室课比率提高,并取得较好效果。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按 座就餐,秩序井然,运动场宽阔,学生课外体育运动得以正常开展。为净化、美化学校环境,全校每星期三下午大扫除一次。目前,东湖校园窗明几净,路平道宽,绿树成荫,环境优美。到1998年,总务处完成了总务部门职责范围内的日常工作,管好物、理好财,绿化校园环境,保养个维修好学校的硬件,保证了教育教学第一线的各种需要。2001年完成了2200M平方新建的学生宿舍楼,并完成了宿舍搬迁的配套工作。翻建了60M平方花圃暖棚,水泥道路的调整的新建。做好实验大楼的清理粉饰工作,学校抽出资金新添各种设备改善办公条件。做好财务办公实行电脑化,学校财务有专人登记保管,制度健全。今年又完成了全部校园建筑的外貌翻新,田径场地也修建成了塑胶场地,校园面貌更加美观了。至此,东湖中学的校舍已经基本上都得到了更新,和当初刚建校时已经大不相同。标准化实验室、微机房,语音实验室、劳技,艺术专用教室,田径运动场一 应俱全。多年来,学校坚持发展方向,坚持教育改革,全体教职员工以崇尚统一的心理趋向,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积极进取的工作作风努力工作,逐步形成了团 结、求实、严谨、创新的良好作风,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鉴于我校目前的办学基础办学资源和办学实力,今后五年我校发展成为一所市郊城镇具有24个教学班规模的、有自身办学特色的市行为规范示范校、区级素质教育示范校。
在上海西郊的青浦水乡,风景秀丽的淀山湖畔,有一座闻名于世的历史文化名镇——朱家角。那鳞次栉比的明清建筑,那纵横交错的清清河道,那情趣盎然的一线街,那历史悠久的放生桥┅┅都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各地来宾,中外游客。在上海市享有较高声誉的重点高级中学——上海市朱家角中学,就座落于这座历史古镇的新城区。 上海市朱家角中学的前身是成立于1942年的私立济青中学和成立于1945年的私立约光中学,2004年1月迁入现址。校园占地面积达到202亩,建筑面积达到58000平方米,其中包括教学楼、科技楼、办公楼、艺术楼、宿舍楼、体育馆、图书楼、综合实验楼等,现有38个班级的1800多位有志青年在读书求学,2005年8月招收了40名来自新疆的民族班学生和4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学生,现在学校正在争创“实验性示范性高中”。 六十多年以来,朱家角中学继承和发扬“济青”、“约光”时代的优良传统,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以严求实、以实求精、以精求新、以新求活”的精神倡导下,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逐步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教风“严谨、求实”,学风“勤奋、创新”,校风“文明、奋发、求实、创新”。六十多年的变迁,六十多年的发展,朱家角中学由小而大,由微而著,昔日前贤载下的树苗、播下的种子,如今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结出了累累硕果。 面对鲜花与荣誉,朱中人没有固步自封。而是把它当作出征的战鼓,前进的号角。为了寻求学校的新一轮发展,学校更加奋发进取,与时俱进,抓住历史机遇,主动迎接挑战,通过做好“团结一致,两个对待,三个发展,四 大工程”等工作,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争创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的寄宿制高中:“团结一致”是学校管理的办学之本。学校调动每一位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团结一致,同心同德,关注教改,聚焦课堂。只有这样,学校的各项事业才能蒸蒸日上,欣欣向荣。 “两个对待”是学校管理的成功之源。学校提出了“要像对待自己子女一样,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关爱;要像对待自己亲人一样,让每一位教师都感到温馨”的办学思想。在行动中,学校以榜样凝聚人心,以荣誉激励人心,以目标振奋人心,以行动温暖人心。 “三个发展”是学校管理的成功之路。学校本着“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学校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学生”的办学思想,逐步形成了英语小班化教学、义务门诊、春晖文学社、心理咨询窗、双语教学、研究性课程等特色。 “四大工程”是学校管理的成功之方。英才工程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强师工程面向全体教师,以培养思想端正,爱岗敬业,勇于超越,敢于创新的师资队伍;管理工程是建立学校的管理体系,确立开拓进取、廉洁自律的领导集体;校园建设工程负责合理规划和布局校园,绿化、净化、美化校园,建设良好的育人环境。 我们相信,“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每一个朱中人正勇敢的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在中学教育这片育人的沃土上放飞新的理想,收获新的希望!
青浦高级中学原名青浦县中学,创建于1923年,是一所具有深厚传统的区重点高中。1999年9月学校迁入新址,成为上海市11所现代化寄宿制高级中学之一。 长期以来,学校形成了“严整校风、严谨教风、严明纪律、严格管理”的办学特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校园环境。学校致力于师生素质的提高,“磨练出素质”是最基本的办学经验。学生通过三年高中学习,为自己走向社会和终身学习,在意志、精神、才识、能力、体魄等方面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学校是青浦数学教改实验的发源地之一,上海市一期、二期课改的试验基地,中国创造学会创造教育实验基地,并先后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示范学校。学校教育的高质量,在社会上享有良好声誉。 世纪之交,青浦高级中学以区级重点中学跻身于现代化寄宿制高中的行列,面临着机遇与挑战。校舍建筑的精心设计和设施装备的一流配置,表明学校的硬件规格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准,这为实行学生全员寄宿制提供了较完备的条件。物质条件的极大改善,给学校新一轮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也赋予了新的责任。青浦区委、区政府非常重视学校的建设,在政策上、财力上提供切实保证和保障,要求学校早日成为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青浦高级中学达到这个要求是青浦建成一流教育的重要标志,这是青浦人民寄予学校的厚望,也是学校要迎接的巨大挑战。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