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竹园中学,创建于1996年9月,位于上海市徐汇区康健地区,目前有33个教学班,1565名学生,教职员工87名。近4年来,学校发展迅速,成绩显著,获得区、市及全国各类大奖40余次。学校建有多媒体互动双向教育教学系统,电脑网络及其他应有的教学硬件设备,包括近1000平方米的专业天光教室。目前紫竹园中学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中专部联合办学,学制3年,依托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本校扎实的文化课教学,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道德品质教育,为学生进一步到高等院校学习打下了坚实的美术专业和文化基础。现有在编在岗教职工159人,其中教师岗位130人(含校领导),平均年龄38岁,从年龄看;高级职称26人,占教师总数20%,中高级教师共占69%;硕士研究生18人(含在读)共占13.9%;教育系统学科带头人2人,区中青年骨干教师5人。从年龄、学历、职称看,教师结构合理,为学校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学校拥有体操房、运动场、图书馆、实验室和先进一流的多媒体教学设施,拥有比较先进的网络一体化校园网、校园管理信息系统、视频点播系统、视频广播系统、多媒体电脑室、多媒体电教室,可进行视频点播和视频广播等现代化教育教学。拥有一流的美术教学设施和1000平方米的美术专用室即天光教室,学校配备、安装了先进的计算机绘画、图象处理、平面设计软件,同时可以组织学生阅览网上画展。学校还有10个设施先进、环境优雅的美术专用天光教室,6个美术道具室,师生习作展厅2个,多媒体教室内配备的是能用于美术设计的高档计算机、智能黑板。教学大楼的走廊、以及展厅中全是学生的优秀作品,学校所有的天光教室里挂着各年级的学生习作。校陶艺坊里是师生切磋泥巴艺术的场地。今年的132名高中美术班毕业生,已有13名学生直升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本科学习。另有119名学生已获得报考各类高等艺术院校的美术专业的文化课复试通知书。为了真正形成学校的美术特色教学,充分借助上大美院美术专业的师资力量,于去年开始开办初中美术特色班。为了进一步规范学校的管理,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创一流的特色学校,学校依托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对素质教育进入课堂教育,开展美术特色创一流的校本课程,建立学校教师评估体系,校本教师培训计划和科学化民主化的校本管理制度进行实验合作,可望在不久的将来,紫竹园中学将更美好。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学校落实“以美育人,以德育人”的方针。开展形式多样、富有创造性及美术专业特色的主题教育活动。“校文化艺术节”“校科技节”“社团活动”等主题活动中赋予美的艺术、美的教育。中学生形象设计彩绘T恤大赛、“党旗飘飘”版面设计展评、“树民族精神、绘美好明天”百米长卷现场书画展示,都为爱国主义教育增添一道道亮丽的风景;部分学生先后出访日本、香港、德国等地进行书画交流、弘扬中华文化;开展校园歌手、舞蹈、摄影作品、美术作品、书法作品、艺术比报纸作、科普英语、戏剧小品等比赛,使学生在淳厚的文化氛围熏陶下逐步领略教深层次的德育教育。这些活动的大力开展,培养了学生理解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给艺术教育注入一股强大的发展动力,形成了品德教育与艺术教育相结合,德艺双馨的良好局面。学校以“三团一队”建设为抓手,使之辐射到艺术教育的各个方面。学校每年都开设艺术类社团10个以上,活动计划落实,且重点定时、效果显著,其中校三团一队的成绩更为突出,历年来校合唱团、器乐团、健美操队等分获区各类比赛奖项。学校的美术组、动漫组也经常以各种形式进行交流活动,并在全国、全市、区范围内分获一二三等奖。学校每年还承办以学校命名的区级艺术比赛——“紫竹园杯青少年美术书法比赛”、区中学生社团艺术节书画、公益广告大赛等,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市、区的各项艺术比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上海市写生画大赛、上海市“真彩杯”书画摄影大赛、“爱满天下杯”全国青少年书画摄影大赛、全国青少年书画摄影大赛等比赛中,我校学生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和琳琅满目的艺术成果,引起教育同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先后有不少学校来我校参观考察,交流办学经验。在徐家汇圣爱广场,我们进行了多次书画现场展示和主题画展。我校学生代表团曾出访了德国,跨出国门来展现中国灿烂悠久的文化,展示我校学生的美术才艺。紫竹园中学短短几年的发展史,以低起点,广开路,多成才的办学风格,脱颖而出,正在迅速崛起,它也必将成为区、乃至全市最具特色、最有影响的美术特色学校之一。“靠质量求生存,凭特色谋发展”是紫竹园中学的矢志不渝的追求。成绩面前,紫竹园中学不会放慢前进和发展的脚步。在学校领导的指引下,紫竹园中学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灿烂美好!三原色描绘出的七彩校园风景,一定会更加绚烂夺目!
上海市华东理工大学附属中学,是上海三年大变样时诞生的新校舍,设备新,规格新;也是徐汇区政府新思路的体现;依托大学办完中。创造了现代化学校条件。台阶音乐室、美术室、多功能厅、阶梯教室、报告厅等,提供学生展示才华。理大附中校训:一身正气,自强不息。是对教师的要求,也是对学生的;是对今天的要求,也是对明天的;旨在以奋发培养奋发,以精神培养精神,两代人一起努力,铸就人才辈出的基础。
上海市紫竹园中学是徐汇区唯一一所以美术教育为特色的公办完全中学,学校座落于康健地区,创办于1996年,占地总面积1.7万平方米,是上海市花园单位。学校拥有一流的多媒体教学设施和校园一体化网络,拥有一流的美术教学设施和10个(1000平方米)美术专用教室(天光教室),学校安装了先进的计算机绘画、图像处理、平面设计等软件,同时可以组织学生阅览网上画展。2006年被定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上海唯一的专业考点。
上海市沪新中学创办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现占地面积3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有莱阳路校区和五莲路校区,是一所在社区内享有良好声誉、含有中学阶段七个年级段在读学生的完全中学,现有初中四个年级15个班级,高中三个年级18个班级,在校学生总数1550余人,教职工114人。 学校以“明德、笃学、惟新、致和”八字校风,“居敬持志”四字校训引领学校内涵健康发展,形成了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学习氛围。在“以学生发展为本”办学思想指导下,努力构建有利于学生“自我教育、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我完善,主动发展”的学生主体得到充分发展的办学模式,培养品德高尚,勤奋求知,锐意创新,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2000年11月经浦东新区人民政府督导室发展性督导评估学校办学水平为规范一级,发展性办学水平属A等,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浦东新区文明单位。 近几年学校按照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学校以“常规工作项目化、项目覆盖全员化”为治校方略,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办学质量稳步提高,社会声誉日见其好,基本完成了三年规划中确立的办学目标,为学校的新一轮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全校上下正在为创建上海市浦东新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初中素质教育实验校而不懈努力。学校以项目促管理,现已申报了《上海市生命教育试点校》、《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学校以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创建过程为载体,通过创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过程,进一步强化学校的自主发展动力,引导学校确立现代教育理念,积极开展教育改革与试验,提高师资队伍素质,激活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促进学校特色发展,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确保学校走和谐、健康、持续的发展之路。 学校拥有一支师德优良,精于教学,善于育人的优秀的教师队伍。其中中高级职称者占全校教师总数的70%,有区学科带头人1人,区骨干教师10人,区学科教学中心组成员10人,更有一批朝气蓬勃,理念先进,专业过硬的中青年教师。全校教师以“身正为范,学高为师”为宗旨,他们刻苦钻研,为人师表,辛勤耕耘,勇于奉献。 学校教育科研领导有力,制度完善,机构健全,务实求新。坚持教育科研落实于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思想,发扬我校教育科研优秀传统,以科研为先导,研教结合,“教育论坛”、“教育沙龙”形式活泼,气氛活跃,形成了良好的研究氛围。《中学生现代科学素养的教育与培养》课题获浦东新区第三届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上海市科技成果奖。在承担区级重点课题《学生主体性充分发展办学模式》研究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普通完中培养学生科学生命观的实践和研究》这一区级课题。 学校重视科技和艺术教育,目标明确、组织保证、队伍稳定、途径清晰、措施落实。在科技教育中,学校开展了内容,途径和方法的系列探索研究,将科学教育渗透到必修课中,开设校本课程《现代科技》、《动画设计》等选修、活动课程,大力开展探究型和研究型课程实践,形成了科技教育特色。学校成立了艺术团,多次到市内外开展文化和艺术交流。陶艺教育和管乐教育形成亮点,我校是上海市陶艺中心浦东分中心,管乐队在相关竞赛中多次获奖。每年一届的科技周和艺术节活动有声有色。
上海市中国中学创建于1933年,是一所有着70年历史的公立完全中学。目前总部在徐汇区永嘉路388号,今年将进行扩建,扩建后的高中部将于2004年9月迁址钦州南路85号(在将新建的上海南站对面),新建后的校园是一所设施一流,精致、典雅、集多媒体、网络于一体的信息化、智能化的花园学校,办学规模和质量都将在原有基础上更上一个层次,成为徐汇教育的又一个亮点。--学校现任校长孙占林,文学硕士,副教授,为1995年全国优秀教师。支部书记潘荷英,高级教师,上海市园丁奖获得者。 学校现有51个班级,2348名学生,占地23000平方米,有两幢独立的教学楼,一幢独立的实验楼,教育教学设施齐全,电脑室、语音室、理化生实验室、图书馆、阅览室和多功能的综合活动室等一应俱全。--学校素以教学严谨,教学质量高著称,历来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严谨的教风和良好的学风。同时,学校有一支师德高尚、敬业爱生、业务良好、富有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汇集了一批区学科带头人、区骨干教师、先进教师、各级园丁奖获得者,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有30名。 近十几年来,学校注重挖掘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潜能,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学生,办学声誉卓著。1999——2002年连续四年,我校高考3+1总平均分成绩均超过上海市本科录取分数线,重点本科、本科录取率分别保持在35%和60%左右,在徐汇区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近几年来,学校非常重视国际间的校际交流,多次与美国、日本、英国的同类学校进行校际交流,旨在培养学生的国际化意识。同时,学校注重办学特色,环保、影视、游泳是学校的传统特色项目。今年,根据徐汇区教育局2003学年秋季学期初中招生计划,我校将招收声乐特色班。学校近年来被评为上海市绿色学校、上海市影视特色学校、上海市教科研实验学校、徐汇区绿色学校、徐汇区科技特色示范学校等。 鉴于学校的办学质量和面临的极好发展机遇,学校制定了以“责任教育”为突破口的三年规划,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把中国中学办成基础扎实、质量较高、区内一流、上海知名的一流完中。
上海市徐汇职业高级中学是一所专门培养旅游、商贸、艺术等专业人才的中等职业学校,是国家教委首批认定的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设有国家劳动部授权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是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实验学校。办学以来,学校以其办学机制灵活,教学质量高,基础设施好,师资力量雄厚,毕业生就业(升学)率高而在上海市享有较高的声誉,学校曾多次被评为上海市职教先进单位、上海市中学生行为规范示范校,全国体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还被上海市教委认定为“百校重点建设评估”免检单位。学校地处商业、文化中心城区-----徐汇区,交通便捷。共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62.9亩,建筑面积56337平方米,具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与设备,并拥有集教学经营实训于一体的上海市旅游实训基地----天平宾馆、设备投资1600万的上海市烹饪开放实训中心等。学校拥有一支师德好、业务精、能力强的教职工队伍,中高级教师达到85,教师参与多项教科研项目教学实践和国家教材编写,多次在上海市中职教师教法改革评优活动中荣获一、二、三等奖;现有“双师型”教师18名,其中有6名获得高级中式烹饪师、点心师,1名获国家级高级技师,并荣获徐汇区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称号;另外还有宾馆服务中、高级服务师,翻译 、中高级口译员等等。学校现有工艺美术、旅游外语、中文导游、国际酒店服务与管理、中西烹饪、服装表演与外贸、多媒体技术及应用、商务外语、物流管理、国际会展服务与管理、综合高中等专业。 还与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等高校联合办学,开办了舞台化妆造型、舞台美术设计等专业。学校应届职业中专类毕业生被全日制高校录取比例达95以上,并且与四季酒店、希尔顿大酒店、携程计算机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日本三友银行、上海城开集团、上海文广科技发展实业有限公司、东方航空公司、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广播电视大厦、上海中旅国际有限公司、上海三洋电机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等一百多家用人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使其成为我校学生稳定的校外实习与就业基地,毕业生供不应求,连续五年一次就业(升学)率保持在98.5以上,深受社会各界的欢迎。“建设行业内领先、上海市一流的中职校,为上海现代服务业输送高技能人才”,是学校的办学目标,学校将为之不懈努力。
上海市西南模范中学是一所知名的民办完全中学,座落于上海新地标南站的南侧。校园环境幽雅,教学设施齐备,设有二类标准学生宿舍。现有初、高中共五十个班级,约2300名学生。现任校长汪劲松是上海市劳模、特级校长。中、高级教师80%以上,教师专业化水平达标,师资队伍雄厚精干。 近年,学校致力于教育改革创新,办学成效显著。汪劲松校长藉校名而创立了"模范教育"办学理念,积极探索学生成才之路,有效引领民办学校的优质发展和持续发展。开展以《实施"模范教育", 处理十大教育关系》、《"模范教育"的有效实施与创新》、《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模范教育"向纵深发展》为重点的三个阶段实践。强调育人为本、德育领先的原则,即学校教育不仅是单纯的知识传授,更应该为学生的生命奠基,要让爱陪伴学生的成长,让每个学生都享受最真切的公平教育,使学生个体成长获得最佳时机。 模范教育理念的实施,有效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以"校园心语"为主渠道,校园文化氛围浓厚,良好的育人环境造就了大批优秀的毕业生。初中毕业生的质量名列全区优质教育的前端,高中学业水平已达到区示范性高中行列,高考的本科达线率连年超过80%。高中开展学工、学农、学军和团员志愿者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初中以科艺体活动和竞赛为主线,校园生活丰富多彩。仅2008年就获得了上海市中学生影视主题活动方案一等奖、上海市第二十二届中学生作文竞赛一等奖、上海市青少年机器人创新大赛一等奖、上海市中学生科技英语竞赛一等奖等一百多项优秀成绩,展示出模范教育的丰硕成果。学校的办学质量,得到社会广泛的好评,家长以鼓励子女考入西南模范中学为升学目标,学生以能在西南模范中学锻炼成长为荣,渴望就读西南模,确实是"一座难求"。
上海市中国中学创建于1933年,是一所有着70年历史的公立完全中学。目前总部在徐汇区永嘉路388号,今年将进行扩建,扩建后的高中部将于2004年9月迁址钦州南路85号(在将新建的上海南站对面),新建后的校园是一所设施一流,精致、典雅、集多媒体、网络于一体的信息化、智能化的花园学校,办学规模和质量都将在原有基础上更上一个层次,成为徐汇教育的又一个亮点。--学校现任校长孙占林,文学硕士,副教授,为1995年全国优秀教师。支部书记潘荷英,高级教师,上海市园丁奖获得者。 学校现有51个班级,2348名学生,占地23000平方米,有两幢独立的教学楼,一幢独立的实验楼,教育教学设施齐全,电脑室、语音室、理化生实验室、图书馆、阅览室和多功能的综合活动室等一应俱全。--学校素以教学严谨,教学质量高著称,历来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严谨的教风和良好的学风。同时,学校有一支师德高尚、敬业爱生、业务良好、富有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汇集了一批区学科带头人、区骨干教师、先进教师、各级园丁奖获得者,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有30名。 近十几年来,学校注重挖掘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潜能,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学生,办学声誉卓著。1999——2002年连续四年,我校高考3+1总平均分成绩均超过上海市本科录取分数线,重点本科、本科录取率分别保持在35%和60%左右,在徐汇区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近几年来,学校非常重视国际间的校际交流,多次与美国、日本、英国的同类学校进行校际交流,旨在培养学生的国际化意识。同时,学校注重办学特色,环保、影视、游泳是学校的传统特色项目。今年,根据徐汇区教育局2003学年秋季学期初中招生计划,我校将招收声乐特色班。学校近年来被评为上海市绿色学校、上海市影视特色学校、上海市教科研实验学校、徐汇区绿色学校、徐汇区科技特色示范学校等。 鉴于学校的办学质量和面临的极好发展机遇,学校制定了以“责任教育”为突破口的三年规划,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把中国中学办成基础扎实、质量较高、区内一流、上海知名的一流完中。
1849年法籍耶稣会士南格禄(Claude Gotte Land)在上海徐家汇收容12名中国难民儿童及教友子弟开始启蒙授课,1850年(清道光三十年)正式取名徐汇公学(College St lgnace),亦称圣依纳爵公学,1931年定名为徐汇中学。在我国台湾省台北县芦洲市也有一所徐汇中学,由1949年去台湾的徐汇中学校友于1963年创办,与我校是一根所生的兄弟学校。 徐汇中学是按西洋办学模式创办的学校,几乎与上海开埠同步,首开我国西方科学文化教育的先河,在我国教育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被誉为我国西洋办学第一校。徐汇中学不仅以教育、教学严谨著称,而且逐步形成崇尚科学、爱国荣校、个体发展的办学传统。 一百五十多年来徐汇中学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校友遍及世界各地。著名教育家"爱国老人"马相伯、地质学泰斗翁文灏院士、“近代雕塑之父”张充仁、原卫生部长陈敏章、主教张家树金鲁贤、。中科院副院长严义埙、世界著名原子物理学家法国科学院院士周知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兴铭、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应洛、中国工程院院士魏敦山、翻译家傅雷、现代作家叶辛、游泳世界冠军杨爱华等等,都曾就读于此。 今日徐汇中学多彩教育的办学理念是这样表述的: 学校营造丰富多彩的教育天地,使每个学生丰富多彩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展现,从而培养出大批丰富多彩的人才,使未来的世界更精彩。 在这教育理念指导下,学校逐步形成了新的名优特色: “爱家、爱校、爱国,爱心奉献社会;敬德、敬学、敬业,敬意图报人民”,是我校道德教育的指导思想; “使学生的脉搏与祖国的心脏一起跳动”,从而培养一种为中华复兴而不懈奋斗的精神,是徐汇中学多年来德育工作的特点; 培养学生具有“好强的个性、竞争的意识、不服输的精神、不断进取的追求”,是徐汇中学奋斗教育的重点; 营造多彩教育天地,重视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以培养多彩的人才、是徐汇中学推进素质教育的特色; 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优化课堂教学质量,强调鼓励为主,开展微笑教育,实施分层达标,要求领先一步,让学生从学会---会学---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是徐汇中学教学改革的亮点。 近几年来,徐汇中学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显著的提高,学校赢得了社会广泛的赞誉,被评为徐汇区文明单位、上海市德育先进、徐汇区艺术特色学校、徐汇区科技特色学校。 徐汇中学将成为海内外学子向往和称誉的中华一代名校。
华育中学是在1999年由上海中学和华泾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创办的民办寄宿制初级中学,是上海中学初中教学基地。 学校占地面积24亩,总建筑面积1.5万M2。在龙吟路的华育中学的新校舍预计2010年5月完工,2010年9月1日前完成整个学校的搬迁。新校舍占地面积约42亩,建筑面积约3万余M2,规划32个班级,到时我校的硬件条件将会更上一个台阶。 华育中学办学十年来始终坚持唐盛昌校长提倡的德育为先,强调欲成才,先成人,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学校以守纪、尊重和感恩为德育教育方针,强调华育学生必须有良好的行为规范,优秀的个人素养以及乐于付出的精神境界。我们认为一流的学校,不能只有一流的成绩,首先应该有一流的教育理念,也要有一流的课程结构,一流的学校教学,一流的教师队伍和一流的学校管理。这六个一流是华育中学为之奋斗的目标。 华育中学的课程结构包括五大板块。其一是校本化的国家课程。根据华育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在国家课标的基础上编制了各学科的华育标准。使华育的课程标准真正适合华育的学生。其二是旨在培养学生学科兴趣的选修课。华育每学期开设的选修课不少于35门,搬入新校所后计划扩充到50门。学生全员参加,每个教师至少有一门可以随时开设的选修课。选修课要有教材、有计划、有考核,成绩要记入学生成长手册。其三是旨在扩充学生知识视野的讲座。华育中学每周开设的知识讲座不少于三个,每学期不少于40个讲座。讲座的内容包罗万象、丰富多采。其四是旨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学科活动,使学科活动课程化,是华育教育的一个特色。各教研组组织的学科活动有各类准学科竞赛,有探索实践类的动手操作,还有丰富学校生活的各种艺体类活动。其五是智优生课程,对一些学有余力的同学在数学、外语、物理、化学、计算机等方面设置了特别的课程,供这些同学选学。并借助上中的教学资源,为这些智优生提供个体化的针对性教育。 华育中学办学十年来,一步一个脚印,不仅在学生的行为规范,品德修养等方面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在各种重要的比赛、选拔、测评中都取得了极为优秀的成绩。例如在考测学生综合素质的徐汇区初中生区政助理选拔中,有三届的区政助理出自我校(一共举行四届)。在有我校参加的区中小学生鼓号队评比中,我校每次都获得金奖。我校学生在桥牌方面也崭露头角,2008年第一次参加参加全国中学生桥牌比赛获全国第三名,2009年在全国初中生桥牌比赛中获全国第七名。在各类市级的初中生学科类竞赛中,我校在绝大多数学科中都进入了前三甲。光2008学年第二学期就有542人次在各类市级的学科竞赛中获得三等奖以上的奖项。 我校在中考中的成绩优异,这几年全市示范性学校的达线率稳定在80%以上,08年达到87%。09年更是高达92%。在2009年中考中257个毕业生中有117人被上中、复旦附中、华师大二附中、交大附中四所录取,占全部毕业生的45.5%,仅进入上中的就达99人,占上中新生的1/4。 华育的学生生活极为丰富,光文艺社团就有民乐队,鼓号队,手风琴队,舞蹈队,每年定期举办钢琴独奏比赛,民族器乐比赛,相声小品比赛,卡拉OK比赛,合唱比赛等。各个学科组也组织了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数学组的数独比赛造就了一批数独高手,英语组的系列英语活动,如配音比赛,英语歌曲比赛,课本剧比赛,语音语调比赛,英语演讲比赛等活动,提高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还有语文组的朗诵比赛,学生处的德育演讲比赛,政史地组的人文探宝活动等,都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学校生活。更不用说一年一度的艺术节,运动会,科技节。学生从这些活动中学会了协调与沟通,合作与竞争,在活动中得到成功的喜悦,也在活动中接受挫折的洗礼,从而培养了健全的人格。 华育是一所有浓重学习氛围,宁静,优雅的学校。华育也是一所充满朝气,激情和欢乐的学校。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