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城第一小学地处虹口区西北向、汶水东路北侧(水电路、凉城路中间),建于1988年2月,是凉城地区第一所占地12.5亩18个班级的公建配套学校。三层楼校舍建筑面积2396平方米。室内设有美术室、实验室、唱游室、音乐室、图书室、观摩室、语言室及计算机房等八个专用教室。 室外配有标准篮球场(套用排球场)一个,200米的环形跑道一条,操场总面积达2500平方米,另附一个儿童乐园活动区。整个校园绿地面积达1612平方米,人均占绿4平方米还多。基本做到“月月有花、四季常绿”,学习环境舒适良好。 目前,一至五年级的学生总数416人,分设13个教学班。在编教职员工人数44人,其中专任教师41人。 凉城第一小学至今已有近14年校史。在上级领导关心扶持下,经过王守本、陈展云、曹玲华三位校长辛勤工作,全体教工共同努力,建立起一个团结协作,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领导班子和一支上进心强、工作勤恳、师德良好的教师队伍。 在学校领导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友爱、务实、求活”的校风,“乐业、进取、创新”的教风,“勤奋、活泼、向上”的学风基本形成。具有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升学合格率达99.8%。 曾被评为首批区办学合格校、局文明单位、区局艺术教育表扬单位,连续多次被评为区局行为规范合格校等,为全面推进学校素质教育奠定了基础,在凉城地区享有一定声誉。
金沙江路小学前身为私立民生小学,创办于1947年,1958年改现名。学校占地9亩,建筑面积4784平方米,拥有设备完好的图书馆、美术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房、劳技室等多种专用教室及人造草皮操场。现有班级18个,学生589人,教职工56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26人。学校是上海市体育传统学校,1993年成立校女子足球队。10多年来已蝉联了19次市级冠军,多次获全国冠军。2000年、2001年赴欧洲比赛分获冠、亚军。学校坚持以足球文化为办学特色,促进学校工作全面发展,提出了“文明、团结、创新、健体”八字校风,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求新、求趣、求疑、求实”的理念制定课题,进行实践与研究,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2003、2004年被评为普陀区文明单位,1999年和2001年连续两次被评为区行为规范示范校。
上海民办包玉刚实验学校(以下简称“包玉刚实验学校”)志在将世界先进教育引介到中国,创办一所学校。包玉刚实验学校对中、外学生提供12年一贯制教育,位于上海。包玉刚实验学校的优势是双语教育、全人教育和寄宿教育。 包玉刚先生的座右铭是“持恒健身”。学生们通过体育活动增强团结,学会如何合作、遵守游戏规则,以及如何面对成功和失败。包校将定期举办校内外竞技比赛,包括足球、篮球、游泳等。此外还将开设武术、舞蹈和溜冰课程。包校所有学生都必须参加体育活动,每日锻炼身体。 视觉艺术以及音乐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创造能力,是包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IB课程的组成部分。学校提供的活动包括合唱团、交响乐队、绘画、陶艺及设计。 包校将根据学生兴趣组织辩论、学生报社、戏剧、园艺、国际象棋等社团活动,以此锻炼学生的领导能力,组织能力和团队精神。
上海市宝山区同达小学创建于1999年9月,1999年9月至2007年6月为公办转制小学,2007年7月起转为公办小学,是宝山区教育局下属的一所高标准、现代化的五年制全日制小学。 学校地处宝钢月浦生活区,坐落于德都路168弄1号,占地面积11056平方米,建筑面积5480平方米。学校现有教学班13个,学生500名左右。 学校现有在编教师40名,其中中学高级教师2名,小学高级教师23名;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其中本科学历36名,大专学历3名;学校教师队伍年富力强,朝气蓬勃,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占60%;学校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和教学实力,有区级以上骨干教师3名,校级骨干教师8名。 校园内环境优美、设施先进、功能齐全。计算机房、实验室、劳技室、美术室、唱游室、舞蹈房、多媒体等专用教室一应俱全,还有开阔的运动场、篮球场,宽敞的室内体育馆,宁静的学生阅览室、图书馆,多功能的阶梯教室,整洁的学生食堂,幽雅的英语情景会话区等等,为学生在校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舒适的环境和优越的条件。 学校提出了“同心、同德、同力、同达”的办学口号,全面实施“同心教育”,其核心理念是:同心教育,促学生成长、助教师成功!多年来,学校形成了严谨、和谐、求实、奋进的校风,爱生、律己、好学、创新的教风和尊师、勤奋、善思、笃行的学风,努力创建以少儿摄影和无线电测向为主的科技特色教育。学校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从学生“学力”培养、个性发展、能力提高三方面入手寻求教育教学的发展空间,为实现“基础实、素质好、能力强、有专长”的十二字培养目标而不懈努力。 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培育下,我校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学校教学质量优异,每年在区教育局组织的质量监控中成绩均名列前茅,多次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肯定和赞誉。同时,学校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每年开展3月感恩月、4月读书节、5月艺术节、10月体育节、11月科技节、12月英语节等等,学生们在各项活动中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办学十多年来,学校已凭借优异的质量和优质的服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学校先后获得了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上海市无烟学校、宝山区文明单位、宝山区教育收费规范单位、宝山区红旗大队、宝山区四星级行为规范示范校等等多项荣誉,师生每年在区级以上各类竞赛中获奖超过百余项。相信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同达小学的明天将会更美好!
上海市虹口区东余杭路第一小学,创建于1959年9月,占地面积170平方米,学校共拥有10个教学班,设览室、唱游室、美术室、语言室、生活劳动室和为齐全的学校。 东余杭路第一小学在党的教育府部门的直接指导下,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风的吹拂下,全校师生发扬特区人精神——“团始终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五育并举,“三个面向”,培养“四有新人”;坚持以人为本动性、创造性;坚持依法治校、依法治教,严格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的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坚持以培养创造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发展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网络教育,营造优公民;坚持以家庭科技基地为突破口,全面提特色学校。使学校得到健康、稳步发展,取得良好的办学效益。
市光新村第一小学是一所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质量扎实的学校。地处上海市杨浦区国和路市光一村内,占地6667平方米。学校开办于1991年,1999年配合区整体规划,市光新村第四小学整体合并入我校。几年来教育局对我校投入近300万,建成了校园网,各教室和功能室配备了以电视机为终端的多媒体教学平台16个,满足教学需要,还配有公共广播系统、有线电视系统等。完成了学校硬件达标工程。如今学校中音乐、美术、劳技、实验、阅览、微机等专用教室一应俱全,教学设施先进。校园内有着清新的自然环境,树上鸟儿在欢唱,池里鱼儿在欢跳,园中人儿在欢畅。充满自然、梦想、人文三位一体的校园文化氛围,成为师生的精神乐园。 师资力量:学校有一个团结奋进、扎实工作的教师群体。现有教职工38人,其中小学高级23人,小学一级15人,;已取得本科学历的11人,本科在读6人,98%大专毕业。 学校有一个团结上进、勇于创新、严于自律的领导班子,平均年龄40岁,年龄结构合理。各成员业务能力强,工作配合默契,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向管理要质量”。 学校有一支业务精、素质高的骨干教师队伍。其中区级4人、校级8人,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 办学特色:近年来,市光一小在学校领导与全体教师的辛勤努力下,在全体少先队员的自主参与下,开展了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承诺系列活动”,在少年儿童的道德成长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如今,在这个浓浓的校园氛围里,诚信品质在师生们的心田里生根发芽,他们在学习和工作中自觉地规范诚信行为,感受着诚信的快乐。诚信这一份高贵的品质,像一股清泉,浸润着孩子们的心田;又像一缕清风,吹开了孩子们心扉,使他们沐浴在校园诚信的朝阳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学校以快乐阅读、快乐作文为主题开展了课题研究。通过三年的努力,12位小学语文高级教师完成了研究任务,写出了较高质量的论文,参加第九届论文比赛。评选结果,其中有四篇论文分别获得了二、三等奖。 办学成果:近三年来,师生参加市区各级各类竞赛获奖402人次,集体67项。学校参加第九届科研论文比赛中,有十四篇论文获等第奖。其中市级3篇,获区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6项。学校被评为区文明单位、先进教工之家、上海市雏鹰大队、杨浦区行规示范校、区平安学校、“诚信教育”专项奖等荣誉称号。
宝山区第二中心小学(原名:庙行中心校)是一所具有60多年办学历史的老学校,随着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给学校的标准化建设带来了勃勃生机,学校占地近24亩,建筑面积6883平方米。在市、区教育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地方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在野桥村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下,九八年九月正式迁入启用。今年又为每个班级配备了液晶电视、电脑、实物投影等设施,完成了班班通工程,以及配有开展多媒体教学并可供会议、教学活动的多功能厅。 在焕然一新的教育环境里,庙行人团结一心、奋发有为,-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以发展先进文化为根本目标,以争创教育先进区为切入口,推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以学校宝山区综合素质督导示范校以及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为契机,坚持教育创新,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以欣赏教育为手段,营造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校园文化氛围,努力提高全校师生员工的现代文明素质,使学校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为把我校建成一所有特色、有影响,立足庙行、辐射长江路地区、服务宝山的学校,充分发挥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独特作用。为此我们庙行人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把全面提高学校办学水准和实现最高的自我价值的统一,作为自身的追求。 目前,学校基本形成一支各年级段各学科均有骨干教师把关,结构逐步优化的师资队伍,目前学校在编教师共41人(包括长病假1人、会计出纳各1人)20~29岁有8人,30~39岁有24人,40~49岁有5人,50~60岁有4人。其中本科毕业和在读的共有23人(占教师数的56%),大专毕业14人,4人中专;1位是中学高级教师(占2.5%),31位是小学高级教师(占79.4%),5人是小学一级教师(占13%),2人是小学二级教师(占5%),无不达标教师。目前学校已涌现市名师候选人(1)名、区学科带头人(1)、区教学能手(1)、教坛新秀(1)、地区教学尖子、教学能手。 当前随着课程改革的层层深入,二期课改的全面铺开,我们以与时俱进的发展观认真分析学校目前的实际情况,在对历史悠久、校风严正的老学校的校年园文化进行了深度提炼的基础上重新进行调整和准确定位,确立了“优质教育发展人,优质服务关怀人”的办学宗旨,形成了“实施优质教育,实现教育优质”的办学理念,坚定了“依法治校、民主理校、改革活校、科研兴校、特色立校、质量强校”的办学目标,我们追求的是对学生个性特长的全面发展乃至一辈子的前途负责的、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益的教学。 四年来,学校在区政府教育督导室的督导评估中,连续四次被评为先进,在教育行政部门和业务部门的各项检查评比中均列入先进行列。值得自豪的是2005年我们获得了上海市行规示范校、宝山区首批综合素质示范校、宝山区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在区内名列前茅。 目前,学校被列为三个国家级重点课题《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学业管理与评价研究》、《教育心理学新观念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研究》《现代信息技术下的协商教学研究》的实验基地。 在“依法办学,以德立校”理念的推动下,学校正进一步确立办学思想,努力开创学校工作新局面。
泰和新城小学占地面积19.5亩,拥有近五千平方米宽敞明亮的校舍,600多名学生,16个教学班级。在职教师数47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28人,小学一级教师15人。 学校先后获得了“上海市绿化先进集体”、上海市军民共建先进集体、宝山区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学校的“家庭、社会、学校一体化素质教育网络”工程也开展的有声有色。《东方城乡报》、宝山电视台等媒体曾予以报道。 学校是上海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儿歌创作基地,在全国马年、羊年生肖儿歌大赛中又获得了骄人的成绩。2003年度,学校被命名为宝山区艺术教育特色项目(童谣艺术)学校,宝山区教师继续教育自培基地。 学校的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专用教室的各种设施配备齐全。本着人创造环境,环境创造人的理念,校领导注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从一楼大厅延伸至四楼大厅的诗歌长廊,向同学们介绍历代的诗歌名篇、学生的儿歌作品等。形成了一道儿歌教育的风景线。 2004年底,学校又向更高层次攀登。在校长的带领下,全校师生上下一心,团结合作。经过宝山区人民政府督导室全方位的督导和评估,学校光荣地获得“区素质教育示范学校”的称号。
桃浦中心小学创建于1913年,是一所具有近百年悠久历史的学校, 其前身是厂头名人杨序笙先生创办的厂头小学,1978年更名为桃浦中心小学。1992年随上海市行政区域改变而划归普陀区管辖至今。 学校发展策略:文化立校、和谐发展 核心价值观:勤奋、和谐、进取 办学理念:让每个孩子得到充分和谐发展 学校发展目标:学校管理科学、文化氛围浓厚,品牌项目凸现,师生个性张扬。 学生培养目标:举止文明、基础扎实、个性张扬、视野开阔。 教师发展目标:师德修养好、教育理念新、教学设计活、科研能力强,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校占地面积14亩,建筑面积5800平方米,设施齐全、设备先进、环境优美、关系和谐。近几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少先队全国雏鹰大队、中国教育学会优秀试验基地、上海市安全文明学校、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学校、上海市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学校、上海市教育学会语文教育研究基地、上海市《贯彻体育工作条例》先进集体、上海市学校卫生工作先进集体、上海市无烟学校、普陀区文明单位等.
光明小学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傅家街40号,是一所 公办小学,实行“六三制”九年义务小学阶段教育,招收6周岁-12周岁适龄少年儿童。光明小学环境优美,视野开阔,配套教育设施齐全,有标准的活动室、实验室、舞蹈室、微机室、语音室,以及400米标准跑道操场。 光明小学以“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研究”为教学宗旨,注重孩子人生完整发展,在学业优秀的同时追求人格上、心理上、体格上的均衡发展;以及保障良好、正确价值观的形成。通过行为规范的训练,教学活动的接受,各类主题活动的开展,社区实践活动的进行等,使学生形成初步的、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优良的道德品质,比较扎实的文化基础,活跃的思维,正确的判断,较强的综合实践能力。只有得到全面和充分的发展的孩子,才能面对学业和人生的挑战,以积极的态度迎接挫折和阻碍为社会、公众服务。 光明小学以精神文明建设、师德建设为主要抓手;以课堂教学实践为重要载体;以各类专业化的校本培训为有效平台,各科教辅人员除了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以外,全面提高教师教育思想水平,具有较高的管理和监控课堂的能力。能够处理各种突发紧急状况,在有效的范围内保障少年儿童人身安全。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