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番禺中学创办于1954年,位于番禺路270号,季勤先同志为首任校长。1956年,惠群初级中学及致远中学高中部相继并入番禺中学。1959年,学校高中部改为冶金硅酸盐学校;不久,又恢复为完全中学。1994年,第十八中学并入了番禺中学。2001年8月,学校完成了整体改造,美丽的校舍、现代化的教育设施、高雅文明的校园文化,为师生的健康发展创造了更优越的条件。学校是是上海市科技特色学校和长宁区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课程教材改革实验基地。新世纪初,学校完成了校园整体改造,目前有电脑教室,多媒体教室各2个,电子阅览室,电子备课室各一个,为教师和学生的成功发展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长宁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位于上海市中心,与中山公园、曹家渡繁华区域相邻,是一所公办完全中学。学校自2000年8月更名以来,确立了“爱满天下,以德立校”的办学思想、形成了“明德、笃学、求实、创新”的校训,“团结、敬业、奉献、关爱”的校风以及“凝聚、尽责、无私、大爱”的政风,创设了让每一个附中人愉悦工作的氛围,明确了争创优秀附中人的目标。为了弘扬民族文化,振兴戏曲事业,该校从1992年7月就成立了越剧兴趣小组,并在同年10月与上海市越剧院挂钩。为全面培养学生,扩大影响,从1993年开始,每年招收一个越剧特色班,有几千名学生接受了越剧专业艺术教育,1994年被命名为“长宁区学生艺术团华阳越剧分团”。十年来参加过市、区、校、街道等各类演出近二百多场。1996年创作节目《木兰新歌》获市艺术节创作演出一等奖,2000年创作课本剧《孔子拜师》获市戏剧节一等奖等。三次被评为长宁区艺术教育先进集体。在十多年实践活动中,每年都有学生考取上海市戏曲学校,为戏校输送了一批又一批越剧人才。
上海师大附中附属龙华中学是徐汇区一所公办初级中学。2005年6月,学校由上海市首批“示范性高中”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承办。学校坐落在龙华西路、龙吴路口,邻近龙华旅游城、龙华烈士陵园和八万人上海体育场,交通十分方便。学校现任校长张正之,常务副校长贺亚丽。现有教职工70人,高、中级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4%,学校近几年来先后从本市和外省市的重点中学引进一批骨干教师,形成一支事业心强,敬业爱岗,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师资队伍 。 学校占地11646m,建筑面积8392m2,拥有先进、齐全的教学设施。校园内绿树成荫,松柏常青,翠竹婆娑,鲜花争艳,被上海市绿化委员会命名为市级“花园单位”。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采取多种形式,为学生增长才干,施展才华在德、智、体、美各方面都得到发展搭建舞台。学校曾荣获“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新长征突击队”、上海市“安全单位”等称号。
华东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建校已十年有余,有43个班级,1800余名学生,150余名教职工。校长:朱荣林,书记:史正伟。学校校园面积32000余平方米,在上中西路378号和梅陇十村76号各有一个校区。学校拥有5个篮球场,2个足球场,1个室内体育馆,1个体操房,构建了校园生动的运动氛围; 3个电脑房,5个多媒体会议室,10个实验室……创造了现代化学习条件;有台阶音乐室、美术室、多功能厅、阶梯教室、报告厅等提供学生展示才华和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学习环境。学校师资强劲,150余位教师本科学历达标率100%,中、高级教师所占比例为84.6%,现有区学科带头人1人,区中青年骨干教师7位。学校积极推进英语、计算机教师年轻化,率先实践牛津英语教学和电脑学习低龄化。学校积极推行教学工作科研化,近100位45岁以下教师绝大部分承担着校、区、市三级研究课题。华理大附中是“徐汇区文明单位”、是“徐汇区教科研先进单位”、是“上海市二期课改实验基地学校”、是“上海市家庭教育实验基地学校”、是“上海市TI数理计算技术教学示范学校”、是“中国创造学会创造教育专业委员会实验基地”、是 “华东师范大学微格教学实验基地”,是“徐汇区行为规范示范学校”。2003年起开办的书画艺术特色班办学成绩卓著,获得2004-2005年徐汇区艺术特色项目,2006年开办的桥牌特色班同样成绩喜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理大附中校训:一身正气,自强不息,既是对教师的要求,也是对学生的要求,旨在以奋发培养奋发,以精神培养精神,两代人一起努力,铸就人才辈出的附中。学校新五年规划奋斗目标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创造性地推进素质教育,把学校办成优秀的教改实验基地,使学校成为一所高质量、有特色、在徐汇区西南面具有相当影响的公办完全中学。
上海市零陵中学创建于 1964 年,是一所公立完中。学校以“优质初中、特色高中”为办学目标,积极构筑教师、学生发展的空间和平台,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为学校亲笔题写校名。 学校现共有28个教学班,有近1000名学生。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师德高尚、敬业爱生、业务精湛、作风严谨的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学校现有在编教职员工110人,其中中、高级教师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研究生学历教师 2 人,硕士学位教师4人,研究生课程班结业教师19人。近年来,1人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多人(次)获市、区各类先进荣誉称号和教育教学奖项。 学校是闻名全国的击剑特色学校,是国家级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先后孕育了7名运动健将,为国家输送体育人才做出了贡献。零陵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是“上海市三星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2009-2011年度)”。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上海市体教结合先进集体”、“上海市群众体育先进集体”、“上海市劳模集体”、“上海市禁毒工作先进集体”、“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徐汇区和谐(文明)校园”、“徐汇区绿色学校”、“徐汇区教育系统基层先进党组织”、“徐汇区五四特色团组织”、“徐汇区五四红旗标兵团组织”和“徐汇区共青团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是徐汇区教育局批准的“信息化试验校”、“学期课程统整实验校”和“科技教育基地学校”。学校化学教研组荣获“徐汇区优秀教研组”、“徐汇区示范教研组”、“徐汇区新长征突击队”、“徐汇区白玉兰巾帼文明岗”和“上海市教育系统巾帼文明岗”等市、区集体荣誉称号。学校拥有教育部“十一五 ”规划立项课题、区级重点课题、市教委重点课题子课题、区“学科百题”和“学科德育百题”等区级以上立项课题八项,创办校本学术刊物《耕耘》,校园学术氛围浓厚。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围绕“优质初中,特色高中”办学目标,确立了“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的发展战略思想,同时以“夯实基础、彰显特色”为突破口,把课堂教学改革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以击剑文化引领学校发展,以“聚焦教师,聚焦课堂,聚焦教研”为重要抓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校以“团结、进取、实干、创新”为校训,注重内涵发展,树立“厚德、睿智、团结、诚信”的校风,旨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优秀人才。 学校占地 16.28亩,地处东安路,南来北往,交通十分便利。学校松林幽径、藤廊小憩以及击剑浮雕等人文风景,使整座校园环境优美、氛围和谐。学校拥有 3 幢教学大楼和 1 座击剑馆,南北大操场各一个,建有标准的理化生实验室、语音室、音乐教室、舞蹈房、乒乓健身房、电脑房、图书馆、学生阅览室和多功能电化教室、击剑荣誉陈列馆等现代化的教育教学实施。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