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青浦高级中学创建于1923年,是一所具有深厚传统的重点高中。1999年9月易地新建,成为上海市首批现代化寄宿制高中之一。2000年启动创建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工作,经过规划评审、中期检查,于2005年4月通过总结性评审。 学校坚持“师生崇德务实、,为国育才成才”的办学宗旨,始终把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学校确立“磨炼教育”的办学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形成了“团结、求实、严谨、创新”的校风和“勤奋、踏实、主动”的学风。学校的发展目标是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现代化新型学校,以崭新的学习型组织和优秀人才的培养基地著称社会,在上海和全国享有一定的声誉。 学校现有48个教学班,学生2300名。专任教师159名,其中特级教师2名,中学高级教师68名,中学一级教师43名。有15人次获全国或上海市优秀教师、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拥有区各类名优教师(示范教师、教学能手、教坛新秀)共30名,有6名教师被列入上海市名师培养工程后备人选。学校是闻名全国的青浦教学教改实验发源地之一,上海市一期、二期课改实验基地。学校是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8次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是上海市新一轮行为规范示范校;多次获得上海市教科研先进集体、上海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上海市艺术教育先进集体、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等荣誉。 学校拥有一流现代化硬件设施。学校易地新建投资近2亿元,学校占地面积150亩,建筑面积近5万平方米,图书馆、实验室、电脑房设施齐全先进,体育馆、田径场标准美观,闭路电视和校园网连通各个教学场所,每班配有电脑多媒体演示设备;600多台电脑和10多万册图书服务于教育教学。 学校以学生发展为本,优化基础型课程,充实拓展型课程,开发研究型课程,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经历,丰富学习经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在科学、人文、职技和综合实践等五大领域开设70多门拓展型课程,近30个学生社团。学校每年举行艺术、体育等传统校园文化活动,“五·四美育大世界”、“一二·九歌会”成为学生展示自己风采的舞台。学校教学质量高,近几年每年有近650名毕业生升入本科院校,400名左右的毕业生升入一本,得到广大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地址:上海市青浦区公园东路1100号,201700网址:www.qpshs.sh.cn电子信箱:shqpgjzx@163.com联系电话:69719058交通:沪朱线、青浦-人民广场(普安路)直达车
上海市亭林中学是金山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是一个充满理解和爱的学习型大家庭。 上海市亭林中学的历史,起始于1940年私立浦南中小学的创建,1959年9月起学校成为完全中学。72年来,岁月沧桑,几度变迁,亭林中学以其不变的信念,养育了万千学子,蜚声浦江南岸。 根据亭林中学的优秀传统与特色和近年来的理解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学校确立了:理解生命,让世界更精彩;享受体育,让人生更美丽的办学理念。 学校位于金山区亭林古镇,占地80多亩,校园内小山独秀、古朴葳蕤,环境幽雅,并富有现代气息。先进的教学设施、400米8跑道的塑胶运动场、整洁的食堂、舒适的学生宿舍,为莘莘学子读书养性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学校现有18个教学班,近千名学生,教职工94人。教师队伍师德优良,学科齐全,业务精湛,年龄结构合理。中高级教师占教师总数的近60%,其中特级教师1人,区导师、区学科带头人、区百名优秀教师多名,多人曾获得市、区级教学奖项。另外,我校的体育师资优势突出,体育高级教师4名,连续两届体育教研组被评为区优秀教研组。
张堰中学经过70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办学风格。 学校致力于今后若干年的发展规划的拟定,保证学校的发展具有前瞻性和可持续性。学校积极营造认真学习和努力实践二期课改精神的氛围,强化课堂教学的效果。学校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当作一项的重要工作来抓,为此提出了好的高中教师的三条标准,即有比较强的业务能力,有比较多的教育方法,有比较强的奉献精神。学校十分重视教育科研工作,加强教育科研建设的力度,学校现有各类课题16项,其中市级课题2项,区级课题5项,校级课题9项。学校积极进行教育教学的改革,重视学习方法指导。重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建立了艺术节、体育节、运动会、歌会等常规文娱体育活动制度,开设了文学、摄影、围棋等23个课外兴趣小组,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1999年以来,连续三年高考升学率名列金山区前茅,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上海市金山区重点高级中学——上海市张堰中学,创办于1937年(民国26年)8月,位于孕育了李一鄂、白蕉、高平子等一大批仁人志士,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江南古镇张堰镇。现今,学校占地面积34920平方米,建筑面积17251平方米。学校现有高中班24个,在校学生1153名,住宿学生720人,教职员工118名,其中,中学高级教师30名,中学一级教师46名,还有2名国家级青年骨干教师,2名教师被区教育局评为导师,5名青年教师被评为区学科带头人。学校拥有电脑房、语音室、美术室、音乐室、体操房及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等专用教室。1984年以来,学校连续16年被授予“金山区(县)文明单位”称号,1991年首批被评为“上海市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示范学校”。2001年6月学校党支部被评为上海市先进基层党组织,2002年6月又被评为上海市普教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历经六十几年的风雨洗礼,学校以优美的环境、全方位的德育教育、卓越的教学质量享誉区内外。全校上下正齐心协力,为使学校成为上海市浦南地区教育战线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而努力奋斗。 校 风:“团结、勤奋、创新、求实” 学 风:“勤奋、进取、多思、会学” 作 风:“务实、开拓、程序、高效” 办学方针:以理治校、程序管理、务实高效
海市朱泾中学 学校创建于1972年,座落在金山区朱泾镇临源路828号。占地面积15090平方米,建筑面积7029平方米,绿化面积3339平方米。1990年,由 原金山县朱泾中学、朱泾二中和幸福初级中学合并,投资约256万移地新建上海市朱泾中学,2005年8月因规划调整,撤一建二,独立为普通高级中学。 2006年9月,由区教育局投资640万进行校园整体大修,校园面貌焕然一新。2007年在校高中12个班,575名学生;教职员工55人,其中教师41人,大学学历41人,中学高级教师11人,中学一级教师20人,并有多人被评为区学科导师、区学科带头人及区百名优秀青年教师。学 校有二幢综合教学楼、一幢实验楼(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5套,计算机房1间)、一幢食堂和一幢学生宿舍楼,有二百米环形塑胶跑道和二块标准篮球场,体育 器材基本齐全。图书馆藏书3万余册,拥有100个教师和学生的书刊和电子阅览室,全部教室与办公室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学及现代化办公设备。 学 校确定了“艰苦奋斗打基础,奋发图强求进步,探索规律求质量,深化改革争先进,教学质量争一流,学校办学创特色”的工作思路,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 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育思想。学校以“科学与人文并举、智慧与品行并重、人本与规范并存”为办学目标,以“自强、自信”为校训,严谨治校,形成“严 谨、亲切、求实、开拓”的教风,“踏实、勤奋、多思、创新”的学风,“团结、守纪、活泼、俭朴”的校风,校园文化多姿多彩,浓郁的艺术氛围为塑造多才多艺 的学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学校是“上海市高中阶段课改试验基地学校”,课改的先行先试,为学校今后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奠定了扎实的教学基础。不仅连续 多年获金山区“文明单位”,教学质量也逐年提升,学校声誉与日俱增。
位于上海西南、杭州湾畔的上海市金山中学,是上海市十五所现代化寄宿制重点高中之一,是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创建学校。现任校长是上海市特级校长徐晓燕老师。 学校概况 处于秀州塘、掘石港、小泖港环围中的金山中学,人文荟萃,钟灵毓秀。占地面积175亩,包含有教学楼、行政图书楼、实验楼、劳艺楼、食堂、体育馆、报告厅、学生公寓以及400米标准田径场、室外篮球排球网球等活动场地,总建筑面积七万四千平方米。学校投入巨资建起了“五网合一”的校园网,尤其是“千兆主干,百兆到桌面”的宽带校园网络为数字化智慧化的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学校设施一流,设备先进。可接受48个班级的2300名学生同时就学,可以为学生提供设施一流的公寓化的住宿条件。学校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其中特级校长1人,特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32人及一批区导师和区学科带头人,中级教师占80%以上。 金山中学在近八十年历史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优良的学校传统,积淀了厚实的学校文化,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凝成了“严格、勤奋、踏实、活跃”的优良校风,炼成了“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办学风格。 学校坚持以德育为核心、以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坚持“三会”(会做人、会学习、会生活)促“三高(政治思想上的高素质,学习上的高质量,生活上的高品位),努力构建符合校情的德育立体框架。从学生特点出发,注重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层递性、实效性,努力促成学生基础行为规范的内化,让学生在自主教育、自主管理中不断走向成熟;努力探索具有学校个性的德育课程,形成学校德育经典活动(如学生业余党校学习、宗教文化教育、模拟家庭创建、建设学习型家庭等),使学生在极具针对性的经典活动教育中不断克服生存缺陷,学会关心,树立责任感,成为高素质的一代新人。 学校本着“面向全体,重视基础,培养能力,发挥特长,提高素质”的原则,在长期的教学中形成了“四个一点”的教学传统: “教法活一点,容量大一点,节奏快一点,练习精一点”,并坚持把现代教育理念与学校传统文化相融合,坚持从学校生源实际出发,精选教学策略,改革教学模式,“走班分层教学”的探索,“外语环境营造法”的实验,“双语教学”的尝试等已在教学改革实践中显示出勃勃生机和活力。 学校先后被定为“上海市体育田径传统项目学校”、“上海市二期课改实验基地”;被评为“上海市中学生行为规范示范学校(铜牌学校)”、“上海市绿化先进单位”;多次荣获“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 金山中学是上海市现代化寄宿制重点高中,是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创建学校。上任校长是上海市特级校长汤键。 学校占地面积185亩,总建筑面积7.85万平方米,总投资2.5亿人民币。学校建筑中西合璧,庄重大气,充满现代人文气息。学校设施一流,设备先进。学校设计规模为56个教学班,高峰时可容纳2720名学生,可以为1820名学生提供设施一流的公寓化的住宿条件。学校现有34个教学班(包括一个新疆班和两个全国班),学生人数1650名,教职工人数165名。 学校始建于1927年,前身为“金山县中学”,原校址为清代柘湖书院旧址(现朱泾镇健康路42号)。 1995年,学校制定了“创建高中示范校六年(1995-2000)规划”,走出了以规划引导学校发展的重要一步,以先进的办学理念走在同类学校的前列。1997年金山撤县建区后,学校更名为“上海市金山中学”。 1999年,学校从自己的优势和弱势中寻求变革,在大量的比较参照中重新定位,制订了《上海市金山中学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创建规划(2000-2005年)》。2001年4月,金山中学通过了“创建规划”的评审,2002年12月,又通过了“创建工作”的中期检查。2004年秋学校面向全国招生。2004年9月1日,学校迁址至朱泾镇众益街899号办学,成为上海市又一所高标准现代化寄宿制高中。2005年5月,学校通过了“创建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总结性评审。面对学校新一轮发展,学校又制订了《上海市金山中学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发展规划(2005-2010)》,提出了“上海一流,全国知名”的办学目标。学校传统优良,文化底蕴厚实,办学业绩显著,是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师资力量 学校管理力量强,现任校长是上海市特级教师徐晓燕,现任党总支书记是马建昌老师。学校拥有一支优秀的教职工队伍,专任教师120名,特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53人,中级职称以上教师比率为80%;一批教师被评为区首席教师、区导师、区学科带头人和区百名优秀青年教师。 办学特色 1、办学指导思想。坚持“师生发展为本”的办学思想,充分关注师生生命质量,努力拓展师生发展空间;坚持把学校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创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实践中的新的文化积淀相融合,着眼于新的实践与新的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校情生源实际,潜心探索符合我校特点的办学之路,有效推进学校的新一轮发展。 强势学科 在《“英语环境营造法”的实践和研究》这一市级课题的带动下,学校英语学科成为强势学科。三年来,学生在市科普英语竞赛、迎“世博”英语竞赛和“海文杯”英语竞赛中屡获佳绩,在高考中成绩突出。学校数学学科和政治学科都是强势学科,在区内保持领先,全市具有竞争力,先后被评为市优秀教研组。 特色活动 学校坚持以德育为核心,努力构建符合校情的德育立体框架。从学生特点出发,注重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层递性、实效性,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德育特色活动,如宗教文化教育、模拟家庭创建、建设学习型家庭等。2004年,中共中央精神文明办公室将金山中学的“‘模拟家庭’进社区”案例选入《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案例》。 学校本着“面向全体,重视基础,培养能力,发挥特长,提高素质”的原则,不仅在长期的教学中中形成了“四个一点”的教学传统:教法活一点,容量大一点,节奏快一点,练习精一点,而且十分注重科技教育和艺术教育,投入巨资,建有技术先进的“智能机器人工作室”、“DIS实验室”和设施一流的“天光画室”,学校科技创新活动和艺术鉴赏创作活动蓬勃开展,成绩斐然。2005年,学校组队参加全国“广茂达”杯机器人灭火比赛,荣获高中组一等奖,2006年,我校学生在该项赛事中又获得了大丰收,共获8枚金牌,将有资格代表中国中学生参加国际比赛。 学校是上海市体育二线队学校,主项是沙滩排球,副项是田径。学校的文化节和科技节也已成为学校的特色活动项目,发挥着其人文环境育人的功能。 校园文化 在近八十年历史的办学实践中,学校积淀了厚实的学校文化,形成了“严格、勤奋、踏实、活跃”的优良校风,“爱生、求实、创新、协作”的严谨教风,“求真务实、追求卓越、团结协作、实践创新”的金中精神,“‘三会’(会做人、会学习、会生活)促‘三高’(政治思想上的高素质,学习上的高质量,生活上的高品位)”的教育观。这些已经成为金中人共同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也已经成为曾经浸润于金中园的金中人的独特风范。 升学前景 学校的教学质量稳定在高水平上,近几年的高考成绩屡创佳绩,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声誉。2004届高三学生本科上线率达90%;2005届高三学生本科上线率达92%; 2006届高三学生本科上线率达96%,其中一本(重点大学)上线率达65%。 对外交流 1997年,学校和澳大利亚卡伦布兰中学结成姐妹学校,双方互派师生进行教育教学交流,迄今已有7批澳国师生来校访问交流,学校先后有5批师生到澳国交流学习。同时,学校先后派出三批师生赴日本、韩国交流学习;先后三次派教师到英国、加拿大参加文化交流项目和参加教育培训。为了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交流,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科研和教学改革等方面形成校际间优势互补,共建精神文明的育人环境,2005年起,学校先后和云南省思茅二中、上海市位育中学结成友好学校。为了支持金山区加强初中建设工程,学校和松隐中学结成了对子。 学校荣誉 五年来,学校获得的市级以上荣誉有:“上海市体育二线队学校”、“上海市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上海市二期课改实验基地”、“上海市中学生行为规范示范学校”、“上海市优秀家长学校”、“上海市教科研先进集体”、“上海市德育先进集体”、“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上海市文明单位”、“全国尊老敬老助老优秀组织奖”、“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等。
华东师范大学第三附属中学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和金山区政府以及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三方联办的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位于上海市西南金山嘴美丽的石化城区。 全国重点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对我校进行直接领导和多方面的教育支持。另外,由一批专家和学者组成的华东师大顾问团也每月来校进行指导,使学校各科教师的教研水平不断提高。 我校现有现有教职工156人,教师112人,职工44人。学科教师学历达标,其中具有硕士学位8人,高级教师30人,一级教师29人。有上海市第一批名师后备培养共6人,名校长培养1人,录取在于漪老师和唐盛昌校长等6个基地接受培养。有金山区“首席教师”1人,区“导师”5人,区“学科带头人”13人,区“百名优秀青年教师” 11人。学校有近一半的外语教师到国外接受过培训。教学班级30个,在校学生1033人。 学校建校以来,为高校输送了大量的优秀毕业生。学校多次在市、区级科研、学科、体育、文艺等比赛中获得优良成绩。 目前,学校的新一轮发展目标是:以“新基础教育”理论为指导,探索以“有效教学”为重心的有效教育,培养能学习、会生活、有个性的学生,塑造拓宽境界、充满爱心、活用智慧的教师,建设师生主动和谐发展的新型学校。
上海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是由金山区人民政府、上海石化股份公司、上海师范大学三方联办的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学校创建于1985年,坐落在杭州湾畔,占地70亩,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现有在校生1300名左右,27个教学班。 现任校长刘次林,教育学博士,上海师大教授。总支书记吴金瑜,上海市物理特级教师,金山区首批十大领军人才之一,上海市“十佳青年校长”。教职工126人,其中教师102人,高级教师34人,上海市名师基地培养对象3人,区级首席教师1人,区级学科导师4人、区级学科骨干10人。 学校以现代理念作引领,构建“适应教育”模式。坚持以学生为本,通过教对学的主动适应,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使学生获得全面可持续的发展。学校的生活德育回归并尊重学生的道德生活经验,扩大学生生活的社会范围并提升道德行为的理性层次,其中“走进社区、走向大山、走出国门”的“德育地图”系列活动已经成为学校的德育特色。在课堂教学中,学校推行“学案导学手册”,鼓励教师从学生学的角度编写学案、设计教学、引领学习。以“精彩我的课程”为主题,实践“菜单”式、“点菜”式、“聚餐”式课程策略,推动学校自主拓展型课程的建设。学校开设了一系列社团活动,其中“海韵文学社”(朗诵社、演讲与辩论社)多次被评为市、区级优秀社团。颇富特色的“生物标本室”陈列了大量珍贵的生物标本。 建校以来,有500多人次在全国、市级竞赛获奖,其中有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等奖、三等奖,全国高中物理联赛三等奖,全国作文竞赛一等奖、上海市科普英语二等奖、上海市首届古诗文大赛二等奖,全国“广茂达杯”中国智能机器人大赛获一、二、三等奖,2007学年多名同学获得金山区“明日科技之星”“科技创新竞赛”一等奖,并代表区青少年参加市级比赛并获奖。《海平线》入选首届全国中学九十九佳文学社刊。 建校以来,学校先后荣获上海市花园单位、上海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上海市平安单位、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知识产权试点点学校、上海市无吸烟学校、上海市中小学心理辅导实验校、上海市中小学读书活动先进集体、沪港澳与新加坡四地中学生阅读基地学校、金山区文明单位、金山区双语实验学校、金山区语言文字规范示范学校、金山区生命教育示范校、金山区德育课程建设基地学校等荣誉。校长简介: 刘次林,1964年生,湖南茶陵县人。教育学博士,教授。现任上海师大第二附属中学校长,中国教育学会德育论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心理学会德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出版专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担任国家教科书《思想品德》(人民出版社2004)的副主编,主持教育类课题多项。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