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五爱高级中学创建于1889年,始名“惠中中学”,由美国教会安息浸礼会创办。1951年,市政府接管后改“惠中”为五爱中学。1999年9月,初高中脱离,高中部更名为“五爱高级中学”,成为地处中心城区规模较大的一所拥有寄宿条件的区重点中学,2001年秋季学校经市教委批准,开始面向静安、闵行、普陀、浦东新区等区招生。学校现有24个教学班,学生近720人,在校教职工126人,其中高级教师30人,区学科带头人2人,区骨干教师11人。学校立足于人文办学传统,面向未来知识经济社会的特点,以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主要发展方向,形成师生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以营造人文气息浓郁、和谐奋进的校园文化为终极追求。 在学校党政领导的带领下,全体教职员工励精图治,学校工作蒸蒸日上,教学成绩稳步提高。学校近年获得了“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教育系统德育工作先进集体”、“上海市群众体育先进集体”、“上海市双语教学实验校”、“上海市中小学生行为规范示范学校”、“上海市优秀家长学校”、“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区教学成绩显著单位”、“区语言文字规范示范校”等荣誉称号,学生、教师在全国、市、区多项实践活动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2009年8月新校舍建设正式破土动工,一座现代化的校园即将以她卓越的风姿展现在人们面前,全校上下正在为把学校建设成师生共同发展的学习型组织和理念先进、特色鲜明、办学成效显著的人民满意的高中而奋斗。
敬业中学创建于1748年,初名“申江书院”,1770年改名为“敬业书院”,逐步发展为现代学校,是上海市历史最悠久、社会声誉很高的名校。林则徐任江苏巡抚时曾题额“海滨邹鲁”,赞誉敬业是培养杰出人才的地方。江泽民同志曾为敬业中学240周年校庆题辞:“浇灌今日祖国花朵,培养明天四化英才”。乔石同志为母校245周年校庆题辞:“敬教重学,勤业育才”。敬业中学是上海市文明单位,黄浦区各行业职业道德十佳单位,已通过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评审。 敬业中学是黄浦区重点高级中学,现任校长张康源,党支部书记郑大中。敬业有一支敬业爱生、业务精良的师资队伍,其中,有3名在职特级教师,5名区学科带头人,40多名高级教师。近年来,先后有50多人次获全国或市区劳动模范、优秀教师等光荣称号。 敬业中学地处黄浦区中心地段,位置优越,交通方便。儒家圣地——文庙、区图书馆、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近在咫尺,形成优良的周边人文环境。敬业中学教学硬件设施精致而齐全。学校所有教室均实现英特网与闭路电视网两网合一,具有多媒体教学功能,在中心城区屈指可数。学校除拥有设施完善的物理、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计算机房、科技实验室、语言实验室、音乐欣赏室、形体房、画室外,还配有电子阅览室、演播室、多功能厅、室内敬业游泳馆等,让学生充分享受现代化教学的直观性与形象性。藏书近十万册的图书馆是市级中小学示范图书馆。学校新一轮发展规划受到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已进入规划和议事阶段。 敬业中学以“敬业、乐群”为校训,以“严实活尖”为学风,高质量的教学水平享誉社会。近年来,不仅培养了奥林匹克冬令营竞赛得奖学生,全国和全市数理化竞赛一等奖获得者、高考文科状元、复旦大学文科基地班招生全市前三名、2003年上海市高考数学、物理双满分考生(全市仅3名)、上海市科技希望之星等拔尖学生,更注重致力于全体学生的和谐发展。近年来,我校的高考上线率稳定地保持在99%以上,在黄浦区名列前茅;重点本科及本科率连续几年跻身市重点中学行列。 游泳是学校传统体育项目,学校是国家教委命名的第一批“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试点学校”。学校还是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市绿色学校、市知识产权试点校、区科技、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上海市民办东元高级中学创办于一九九九年,是一所全日制高级中学。学校严格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执行上海市教育行政部门制订的高中课程设置和课时计划,学校坚持求真务实的办学思路,为满足社会、家长、学生对普高教育的需求。 针对生源实际,学校特别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在教学第一线中,高级职称教师占60%,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教师总数的97%。教师们责任心强,师德修养好,既敢抓,又肯抓,常常不计报酬,不计时间为学生补缺补差,他们教育、教学经验丰富,曾有专家来校听课后,反映我校师资力量不亚于区重点中学,在学生与家长中,无论是班主任工作还是教学,均有良好的口碑。 学校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深刻认识到教会学生做人比学习文化知识更为迫切,学校有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专职德育教导员,教育教导,团委,学生会,年级组长,班主任组成的德育工作网络,真正做到全校齐抓共管,常抓不懈。 把德育的重点放在民族精神,爱国爱党教育与守法、守纪,日常行为规范的结合上,要求遵纪守法做文明人,尊师守纪做好学生。 在德育方法上,不搞假大空,强调教师的榜样,思想教育要有针对性,实效性,要尊重学生人格,贴近学生生活,要有信心、细心、耐心、恒心。重视知行合一,通过社区志愿者活动,军训、下乡劳动、劳技教育、学校值勤周制度等实践活动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学校还利用升旗仪式、早操后5分钟提示、警示讲话的平台,让学校领导、教师、学生上台讲评,共同参与学校思想教育工作。这几年来,切合实际,有效的德育工作,使得整个学校教育秩序达到稳中有升,部分年级课堂纪律达到重点中学水平,学生从中逐步学会“做人”。家长反映学校校风好,进入东元中学较放心。 学校紧紧围绕教学这个中心,扎扎实实抓教学、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要求分散难点、突出重点、降低坡度,全面掌握进度,讲练分配适度,使好的吃得饱,差的吃得了,中间跟着好的跑。 学校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与学习常规要求,如学前的预习,认真听课,课后复习。作业规范,独立按时完成,及时订正…… 由于抓住了学习的基本要求,学生学习质量逐步提高,从历届毕业生情况看,绝大部分学生能进入高校学习,也赢得了社会的声誉。 去年上海市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提出了上海将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与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全面实施二期课改,减轻学生过重学习负担要求,黄浦区提出了“精、特、优”一流教育,学校将在前几年办学的基础上争取新一轮的发展,规划中把东元中学办成规模适中、教育设施精良、师资队伍一流、能满足二期课改需要、有学校特色、教育教学质量良好的民办高级中学。 学校今年招收高中六个班级,凡有志于进入我校学习的初三毕业生均可填报我校志愿,经上海市中等学校统一文化考试后,按上海市高中录取线择优录取。 学校学费按物价局核定的标准,每学期学费为人民币3500元,为本区民办高中收费最低。
上海市第八中学创建于1861年,前身是美国基督教长老会传教士范约翰及其夫人来沪创办的“清心书院”。1918年定名为“清心女子中学”。1953年6月,人民政府接管学校后改名为“上海市第八女子中学”,1969年起兼收男生,遂改称为“上海市第八中学”。1978年后由南市区政府批准为区重点中学。2012年3月,上海市教委批复同意我校开设“上海市男子高中基地实验班”,研究男生成长规律,探索适合男生特点的课程方案和教育内容,形成体现男生特点的培养模式及方法,创设有利于男生健康成长的教育环境。我校秉承“以诚养德,以静修业”的校训,以“科学求真、人文求善、艺术求美”为办学理念,努力传承和开创以“智诚”为特色的学校教育,培育“浩然正气,乐学善思”的优秀学子。学校坐落于南浦大桥西堍,占地18300平方米,绿地面积4970平方米。校园内环境幽雅,古树繁茂。学校现有25个班级,近千名学生,是黄浦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是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市行为规范示范校、市科技教育示范校、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外事接待单位。学校近年来荣获上海市文明单位七连冠。学校硬件设施一流。五栋大楼宽敞明亮,融现代与传统为一体,标准教室均配置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并拥有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现代化教育教学专用教室。图书馆馆藏丰富,校园网迅捷流畅,艺术、科技、体育等活动设施一应俱全。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校长卢起升是首期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培训基地学员,第五期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动态研修班成员;曾获2007年“上海市园丁奖”、2009年“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由卢校长主持的国家级课题《高中“增效减负”教育模式的建构与操作》被评为2010年全国“十一五”教育科研成果特等奖。学校拥有高效沉稳的高级教师队伍和蓬勃进取的青年教师团队,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教师具有中、高级职称,有特级教师1名,学科带头人3名,区级骨干教师4名,及市、区名师工作室成员8名。学校教师在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比赛中屡获佳绩。目前,学校已形成了“学校管理规范民主、教职员工乐业荣校、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良好态势。学校具有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和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人才。著名儿童医学家苏祖斐、著名数学家胡和生、著名作曲家瞿希贤、著名电影导演史蜀君以及革命伟人孙中山先生的孙女、著名社会活动家孙穗芳女士都是八中校友。上海八中素有国际交往传统,重视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我校与德国米歇尔施塔特一级文理中学、新加坡先驱初院、丹麦盖诺中学等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每年互派师生交流访问。同时,学校是日本修学旅行定点单位,并获得国务院专家局《聘请外国文教资格认可证书》。在上海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我校抓住课改的机遇,变革和优化教学管理、教育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方式,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台,共创八中未来。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