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宝山区罗泾中学是一所公办初级中学,它创建于1958年,2002年经区、镇两级政府投资约3000万元易地新建。新建校园占地近70亩,建筑总面积达10500平方米,教学大楼、实验大楼、行政楼、风雨操场、塑胶田径场、塑胶篮、排球场、多媒体演讲报告厅、师生餐厅、教师宿舍等教学设施一应俱全。完备的现代化教学设施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新罗泾中学校园内基本实现了网络化、数字化,而且每个教室都具备了多媒体教学功能。罗泾中学的建造为加强初中建设工程注入了活力,它的建成为罗泾地区的农家子弟创造了十分优良的教育环境,为学校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上海市宝钢第三中学成立于1982年9月13日。时为完全中学,85年8月高中部划出,改为初级中学。89年新教学大楼落成,此后又不断更新完善设备,现已有计算机房、理化生实验室、图书馆阅览室、多媒体教学专用教室等完备的设施。学校初创时期,针对本校生源特点,遵循党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艰苦奋斗,克服困难,狠抓教学质量,取得显著成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按照“三个面向”的教育思想,实施教育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又取得了突出成绩。随着教育形势的不断发展,中共中央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我校为创一流教育,又形成了以信息科技为特色的教育教学新格局。学校组织全校教职员工学陶师陶,敬业爱生,先后有五名教师获市园丁奖,一名教师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在市级以上政治思想教育及学科教学、教案设计、多媒体教学设计、教学科研论文等竞赛评比活动中获一等奖者逾十人次。校物理教研组、语文教研组、卫生室、影评组先后被评为市优秀组室。大队获市金星大队称号并获“全国安全小卫士”锦旗。最近,校党支部被评为区优秀党组织。学校不断改进、完善教育管理,以“严、勤、实、韧”为训,为培养四化建设的后备力量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我校在90年获上海市加强初中先进单位表彰后,又于98年获区“双高普九”督导检查第一名。我校连续两年中考成绩位列全区第一(除重点中学),多年中考成绩位列区前四名。校女足曾获市竞赛第六名,有两名学生获全国数学联赛三等奖,三名学生获市作文竞赛一等奖,一名学生获十四城市听说读写比赛一等奖,在市土地知识、集邮演讲、航模科技、影视卡拉OK等诸多市级竞赛中均有个人或团体获一等奖。各类学科、技能竞赛区一等奖以上逾百人(团)次。最近,信息科技竞赛活动中又屡创佳绩。建校二十年来,我校已为社会培养17000名初高中合格毕业生,他们中的许多人正活跃在信息科技、文教卫生、戏剧体育等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各个岗位上,有的还获得全国及市的先进荣誉称号。在新的世纪、新的时期里,我校将一如既往,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改革,为创具有本校特色的一流学校而努力奋斗。
月浦中学是一所具有45年历史、随着宝钢三期工程建设而重建的一所高标准、高质量、现代化的大型初级中学。学校现有25个教学班,1300多名学生。五间理化生实验室、电化、语音、音乐、美术、劳技等专用教室一应俱全,还拥有1000多平方米的室内体育馆,6000多平方米的绿地把校园装扮得四季常青、鸟语花香。学校铸就了一串串耀眼的业绩: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上海市绿色学校、上海市体育先进集体、上海市雏鹰大队、区文明单位、区素质教育先进集体连续十年评为宝山区德育先进集体,近期被命名为宝山区五星级中学生行为规范示范校;校风正、师资强、质量高,在宝山区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得到社会、家长的肯定和赞赏。
杨行中学创立于一九五八年,学校占地面积近二十亩,目前拥有二十六个教学班,一千三百多位学生,一百多位教职员工(其中具有中高级职称人数58位),是一所具有相当规模的区属公立初级中学。 杨行中学建校至今已有四十多个春秋,历经风雨,为国家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四十多个春秋,记载着无数杨中人的艰苦奋斗。他们乐于奉献、勇于实践,为杨行中学铸造了无数辉煌;他们继往开来、与时俱进,为杨行中学的历史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近几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学校从实际出发,在校长俞敏德同志的带领下,确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抓手,倡导“语言规范化、行动军事化、学习高效化”的教育环境。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学校在教育和教学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宝山区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优秀家长学校、上海市防震减灾科普特色学校及稳定可靠、深受各方面赞扬的教学质量,无不凝聚着杨中人的报国为民之心。 杨行中学的历史即将翻开新的一页。在不久的将来,一座占地面积一百三十六亩、建设资金近二亿元的超一流的新杨中即将落成。我们全体杨中人既感到无比兴奋与自豪,又感到了所肩负的时代重任之神圣。学校全体同仁根据俞敏德校长对全体教职员工提出的“业务上锐意进取、理论上积极提高、观念上及时更新、精神上始终振奋”的要求,本着“团结求实、勤奋创新”校训的精神,就一定能开创杨行中学美好的未来。
我校是一所由大华(集团)公司主办的民办初级中学。校长邵校长原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校长,20年的校长工作经历,形成了办校作风正、教学工作实的办学思想。学校开办三年来,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校做到了起步稳、行进快、成绩优,在宝山区和学区组织的历次不同年级的各门学科统考、统测中,均能名列前茅,引起了各方面的注视,得到了学生家长、上级领导和社会的高度评价。师资队伍由老、中、青教师组成,工作认真负责,积极性高,敬业精神强。由于他们的辛勤工作,学生进步快,素质不断提高。凭借民办学校体制的优势,在流动和调整的过程中,教师越来越优化。校园高雅、优美、适用,设施齐备,充分保证了学生上课、活动和生活的需求。后勤服务十分到位,食堂已被评为A级,宿舍管理严格,校园整洁。
大华中学系1997年创建的公办初级中学。学校地处大华小区华灵路,学校占地1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9863平方米,设计规模为28个教学班,专用教室、实验室齐全,体育活动场地有200米环形跑道,二只篮球场和一间室内体育馆,教学设施完备、校园环境优美。学校现有16个教学班,教职工总人数50名,在任教的教师中,青年教师(35岁以下)占21名,高级职称教师4名,大学本科学历占100%。学校坚持面向全体,坚持“让每个学生扬起希望的风帆”,培养“自强、明礼、勤奋、好学”的学风。学校注重教育、教学、师资三项基础工程建设,为全体大华人的可持续发展积极创造条件,夯实办学基础。学校教学质量逐年显著提高。数年来积极探索办学特色,现已在校园影视评论教育、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被评为市、区影视教育先进学校、区信息技术应用成绩优良学校、师生的影评作品、多媒体制作多人多次在全国、全市获奖。2006年9月,学校进行了“小班教育”的探索,确立了“小班化教育辅导员制的探究”。在“小班化教育”的试点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环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学校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学校不仅重视教学质量,还非常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开设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拓展课,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学校被授予《上海市影视艺术评论实验基地》、上海市教育信息化应用实践学校、上海市写作学会青少年写作中心理事学校、区行为规范(四星级)示范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EPD)项目成员学校、区教科研优秀组织奖、先进基层党支部等。
大场中学是位于上海市北部高等教育园区左近的一所初级中学(毗邻上海大学新址),是“上海大学附属中学教育集团”的成员之一。围绕着“人人有进步,个个能成才”的办学理念,秉持着“三育一体”的办学思路,学校上下齐心协力,已基本确立起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模式,将学校、社会、家庭三种教育力量有机结合了起来。学校工作赢得了家长、社区的理解,赢得了老百姓的赞誉,也赢得了社会力量的有力支持。在学校教学大楼的正面挂着一幅标语:情系百姓,面向社会,服务学生。言语朴实,然而情真意切,这正是大场中学对教育的理解,是我们工作精神的体现。近几年来,学校扎扎实实搞德育,勤勤恳恳抓科研。创造性地开展了以多元互动教学交往模式建构为主题的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为学校的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注入不竭动力。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