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寿县华达综合高中学校位于天府新区(仁寿县城)书院路605号,占地130余亩,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现有在校学生2360人,学校共有教职员工257人,其中特级教师8名,高级教师24名,省级骨干教师8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6名,市级优秀班主任19名,优秀教师12名,优秀班主任8名。华达高中实行全封闭式管理,学校坚持“培养敢于负责,勇于承担的未来人才”的办学理念,先后荣获“市重点学校”、“办学督导评估优秀学校”、“高中教学质量特等奖”、“全国民办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办学二十五年,1000余名优秀学生被电子科大、四川大学、武汉科技大学等全国知名高校录取。卓越的办学成绩,丰硕的成果,得到家长社会的一致赞誉。
龙水河畔,国家级新区——天府新区(仁寿)书院路605号,学校坚持以“培养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未来人才”的办学宗旨,借助省内外华达高中学校创办于1992年,是经过教育主管部门批准,成立的一所高起点、高标准、高配置的全日制普通高中学校。学校位于仁里寿乡,飞泉山下,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力争成为当地高中教育的一面旗帜。学校占地130余亩,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学校有标准的塑胶跑道、有能容纳3000人的学生食堂和学生公寓、有标准化教学楼3幢,有设备齐全标准的高中理化生实验室。完善的设施设备,专业化的教学师资团队和严格的学生管理制度。将逐步构建“规范育人+实践创新”的育人特色,创建了“领导管理育人、教师教书育人、后勤服务育人、校园环境育人、社会实践育人”的“新五育人”管理模式。学校管理团队积极探索“人和兴校、科研立校、质量强校”的教学体系,开创了“立体发展、爱心育人、严格规划、齐抓共管”的德育工作新路子。我校现拥有中学高级教师33人;,特级教师8名,省级骨干教师8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6名,市级优秀班主任19名,县级优秀教师12名,县级优秀班主任8名。 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严格的学生管理制度,优秀务实的教师团队、独具特色的育人模式,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生活和升学平台。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拓展提供了良好的成长氛围。全体华达人正在艰苦奋斗,励精图治,这片土地之上,花更红,草更青,树更绿,人更勤,满目均是生机勃勃,满耳皆是书声琅琅,满心全是欢喜无限,满腔都是热情洋溢。“升学教育+素质教育+国际教育”三维一体的培养模式真正的做到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学校近三年高考升学率达95%以上,连续多年被仁寿县教育局评为“高考升学特等奖”。
四川省眉山第一中学(简称眉山一中)创建于 1905 年,始称“眉州女子小学堂”,后改制易名为女子国民学校( 1912 )、眉山女子初级中学( 1929 )、眉山第一初级中学( 1957 )、红心中学( 1969 )、四川省眉山县第一中学校( 1979 ), 2001 年 8 月始定今名。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四川省校风示范校”、“四川省传统体育项目示范学校”、“四川省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工作先进集体”、“四川省教育系统模范职工之家”、“四川省 18 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试点学校”、“四川省中学生素质教育拓展计划试点学校”等光荣称号, 2002 年被省教育厅授予为“四川省示范性普通中学”。 学校现占地 100 亩,校舍建筑面积 38995 平方米,绿化 面积 38600 平方米 ,校园环境幽雅,古榕参天。现有教学班 55 个,在校学生 3800 人,在编教职工 181 人,专任教师 149 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 59 人,中级职称教师 57 人,国家级培训骨干教师 1 人,四川省特级教师 1 人,特级教师后备人选 3 人,全国优秀教师 1 人,省级先进教师、优秀班主任 6 人;市优秀教师 7 人,市教坛新秀 3 人,市优秀校长 1 人,市、区中心教研组组长、成员 14 人,受区、市、省、全国表彰的各类先进教职工 100 余人。 眉山一中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素以治校严谨、教风纯正、学风浓厚、人才辈出而享誉省内外。学校以“传承三苏文化,培育时代英才”为己任,坚持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名校,逐步形成了“全面育人,发展特长”的办学特色。开发以三苏文化为主题的系列校本课程,构建了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有机结合的育人模式;秉承健体兴学的优良传统,打造了全国知名的体育特色品牌,为国家培养输送了奥运健儿、亚运冠军曾秀君这样的高水平运动员 10 多名;探索多元化办学路子,成为全省第三个被国家教育部、公安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授牌的“空军飞行学员早期培训基地”, 1998 年至今,已向空军飞行学院输送了 78 名飞行学员,被誉为川西南的“飞行员摇篮”。 学校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全市率先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加强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强化教科研和课题研究,以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为基础,积极发挥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扎实推进新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近三年有国家和省级课题各 1 个,市级课题 2 个顺利结题,成果显著,其中课题《现代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整合的途径与方法》荣获省级一等奖。学生参加各学科竞赛,获全国奖 50 多人次。 经过几代一中人的不懈努力,学校已形成“严谨治学,从实创新”的校风,“博观约取、厚积薄发”的教风和“自进不已、自致其知”的学风。目前,全校师生正秉承“学养贯通,行胜于言”的校训,以“景苏润德、奋励有为”的办学思想为指导,同心同德,开拓创新,为“把眉山一中建成有三苏文化特色的、高质量的国家级示范中学”而努力奋斗。
洪雅县实验中学校始建于 1997年,校址选定在县城西南凤凰山边的青衣江北岸边,占地总面积35亩,后因资金不足而停建。 2001年1月28 日,中共洪雅县委办公会决定动工复建实验中学,并将此列入2000年县政府十大重点工程项目之一。 2001年3月,建筑面积 3700 平米的教学大楼竣工验收合格。 按洪雅县委、县人民政府“实验中学于 2001 年秋季开始招生”的指示,洪雅县教育局决定抽调原中保镇初中校校长张贵友和县教研室中学组组长李元俊组成学校筹建组。 6月6日 ,筹建组在《洪雅报》以《洪雅实验中学,明天更美好》为题,面向全县进行招生宣传。 7月8日 又向社会公布《实验中学教师招聘启事》,经资格认定,考评组根据对应聘教师的考核结果,择优录用 17 人,又从外县引进英语教师 2 人,教职工总数为23人。 8月23日 ,县教育局行文正式任命张贵友为实验中学校校长,李元俊为教导主任。 8月30日 面向全县招生,共招首届2004级新生278人,实验中学正式开校。10月22日 ,县教育局主持举行“洪雅县实验中学竣工落成暨开校庆典”仪式,这天定为学校校庆日。 2002年1月,学生参加全县期未统一考试,教学质量评估列全县初中学校之首,在社会上产生良好效应。同时,校内成立了“金帆”艺术团,至2004年,“金帆”艺术团连续三年参加洪雅县春节团拜会汇报演出,并多次参加县、市文艺汇演,获优异成绩。 4月24 日 ,教师吴雅锌代表学校,以《用师德铸造实中的辉煌》为题,参加县职业道德演讲比赛,获一等奖。 6月25日 ,学校举行“黄汝斌基金会捐赠图书仪式”,向学校捐赠了价值6000元的图书750册。 7月18日 ,学校承办了“2002 四川洪雅首届生态文化节”明星演唱会,毛阿敏、彭丽瑗、孙楠等10多位明星在会上演唱,学校编排的节目也在开幕式上演出。 2002年8月,实验中学完成第二届共21名教师的招聘选拔工作。在2002年度招生宣传中,学校提出了“以人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经2002年度秋季学期报名,学校共招收2005级新生416人,超过招生计划数。 9月11 日 ,《洪雅报》以《创业无悔,奉献如歌 --- 记迅速崛起的洪雅实验中学》为题,报道了学校一年来走过的发展历程。本年度,李元俊、冉纪春、朱建兵3位教师被批准为眉山市首届初中学科中心教研组成员;张红、杨先洪等9位教师被批准为眉山市首届初中学科业务指导教师。 10 月,学校被命名为“洪雅县依法治校合格学校”。 12月9日 ,县总工会下发第22号文,同意成立“洪雅县实验中学工会委员会”,张红任工会主席。26日,县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发( 2002 )第3号文,命名学校为“文明单位”,学校党支部被评为县教育局2002年度先进党支部,学校还先后被市、县组织部授予“党员实践三个代表示范单位”称号。校长张贵友获“四川省中小学优秀校长”称号。在本年度全县教育工作目标管理考核中,实验中学首次参评,列县第七,被授予“洪雅县一星级学校”称号。 2003年4月6月,学校按上级部署,开展“抗击非典、保卫校园”的斗争,实现师生零感染目标。7月 21 日 ,学校编排的节目《军训之歌》参加眉山市“东坡信合杯”首届少儿舞蹈大赛获三等奖。8月,省教育厅、省妇联授予学校“四川省示范家长学校”称号。经2003年第三届教师招聘和学生招收,学校在校生达三个年级24个教学班,学生1200余人,教工64人,其中任课教师61人,中学高级教师1人,中学一级教师14人,学校成为全县规模最大的初级中学校。11月,学校承办了县第三届中学生篮球运动会,实中男队获第一名,女队获第四名。随后,实中男队代表洪雅县参加了眉山市中学生篮球运动会。11月,实中首届学生会成立, 2004级7班刘婉琴当选主席。 11月27日至29日,学校举办了首次规模完整的“第三届冬季运动会”。 2004年6月,实验中学首届学生参加眉山市高中阶段招生统一考试,舒雨雪以728分获全市中考第一名。当年洪雅中学录取划线为601分,实验中学学生被录取115人,上线人数居全县第一,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体育六门统考学科总评分列全县第一,学校办学迎来开门红。 当年初一新生招收,学校开始实行入学资格考试制度,来自全县各地的728名应届小学毕业生参加了 2007 级新生入学资格考试,报考人数之多,为洪雅历年所罕见,受到社会各届广泛关注。
四川省重点中学、四川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四川省百所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眉山车辆厂中学校座落在人杰地灵的三苏故里--眉山,学校融学园、花园和乐园为一体,是有志青年求学酬志的理想之所。 学校始建于1970年,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学校现已发展成为拥有二十多个教学班,学生近1200人的省级重点中学。现有教职工120余名,专任教师90名,其中具有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21名,中级职称教师56名,形成了一支具有较强的拼争意识、质量意识和群体意识,敬业爱岗、乐于奉献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学校拥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办学条件居省、市领先地位。除具齐全的常规设施外,还拥有学生智能化学习室、教师电子备课室、学生电视台以及电视闭路网络、与Internet相接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等。学校致力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研究,并取得了初步成果。与国内名校网上资源共享及校内骨干教师优秀教学资源共融合的各学科资源库,已初步建成,正拟建电子图书馆、电子阅读室。学校还拥有艺体楼、健身房、400米标准运动场以及符合国际标准的游泳池、跳水池。 学校以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为办学方向,校风正、学风浓。高中实行小班额教学(40-50人/班),将教学的目眉山车辆厂中学 标管理与过程管理融于其中,把教师的个别辅导落到实处,做到低进高出,高进优出,教学质量连续14年名列市(地)、县前茅,多次荣获市(地)高中教学质量一等奖。并多年保持高考上线生录取率100%,无一落榜。初中毕业会考也连续14年名列全县前茅。2000年参考学生116人,被高校录取108人,升学率达93.1%。 学校始终大力实施素质教育,颁布实施《眉山车辆厂中学校素质教育发展纲要》,充分发掘和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潜在才能。在全省首家开设个性发展课程。第二课堂有声有色,课外活动生机勃勃,先后培养出国家二级运动员56名,三级运动员87名。学校被命名为四川省首批百所艺术教育特色学校,2000年被授予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称号。 学校始终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办学方向,实行封闭式管理,开放式办学。设立学习标兵奖、学科竞赛奖、高考优秀奖及三山梅花奖学金等多项奖励基金,鼓励学生勤学上进。专门设置爱心助学基金,对家庭困难、学习努力、成绩良好的学生进行资助。学校对社会的承诺是:绝不让任何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因贫困而失学!建有漂亮舒适的学生公寓,对住校生实行寄宿式封闭管理,配有生活指导教师进行24小时服务。 眉山车辆厂中学是平民子弟的学府,精英人才的摇篮。我们热忱地欢迎你报考我们学校,真诚地希望你抓住机遇,把握人生,挑战未来,把自己培养成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优秀人才! 二、学生费用: 1.学 费:眉山车辆厂中学 严格按眉教发(2001)05号文件执行。 2. 住宿费:100元/期(公寓) 3. 书本费(含资料):按教委所列目录,预收200元/期(多退少补)。 4. 对择校生学费实行浮动管理:每学期统考进入年级正招范围,享受正招学生的学费标准。 5. 生活费:90-150元/月。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