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第十一中学(其前身为涪城区塘汛镇中学),始建于1970年。现已跻身于绵阳市示范初中、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行列。学校占地30余亩,建筑面积12126m2,规划科学,布局合理,设施完善,是师生成长的乐土。在3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区域人民素质的提高作出了杰出贡献。学校先后获得“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绵阳市示范初中”“绵阳市现代教育技术先进集体”、“绵阳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 学校拥有师德高尚、素质一流的教师团队,共96名专任教师,高学历比例达90.6%,其中中高级教师47人,市区级骨干教师16人。学校以“崇尚服务,经营幸福”为研修理念,以教师“青蓝工程”为抓手,以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为阵地,全面落实教师专业发展战略,形成了一支专业功底深厚,业务精湛具有现代教育思想的优秀教师团队。 学校以“崇尚服务、经营幸福”为办学理念,为26个教学班1556名学生快乐生活、健康成长、勤奋学习、享受成长提供了优质服务。在深入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的基础上,转变教与学的观念,创设最适宜学生发展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学校在“崇尚服务、经营幸福”的办学理念指导下,继承优良传统,结合现代办学思想,提出了“三H”(和力,合作,和谐)教育的特色学校建设目标。 当我们为学生成长创造幸福时,当我们的教育使学生享受幸福时,我们的教师是幸福的,我们的教育也一定是幸福的教育。 办学理念:崇尚服务,经营幸福。 办学目标:发展特长,构建特色,共创和谐校园。 校 训:感恩,诚信,共进,超越。
四川省自贡市第一中学校是盐都自贡的一所有八十七年办学历史的城市完全中学,位于自贡市城市中心,学校创立于1918年。前身为加拿大教会创办的“培德中学”和自贡市政府创办的“市立师范和市立中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53年两校合并更为现名。1982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四川省重点中学,2002年经四川省教育厅复查验收,确认为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2005年1月被四川省教厅批准为四川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2003年自贡市教育结构调整,将自贡红旗职中、东方中学并入我校,成功组建一中教育集团,形成了 “一体两翼”,高初中分离办学的校园格局。“一校三区”共占地96549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0461平方米,有实验大楼、学生公寓、游泳池、风雨操场、校前景观区、学校网络控制中心、可视语言室、多媒体电教室、琴房、画室、音乐欣赏室等,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全市一流。 自贡一中秉承“培德修身,博学增能”的办学思想,坚持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走教风正、学风浓、校风好、质量高、有特色的办学道路。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强化德育功能,全面推行多媒体等现代技术进行教学,在促进一般学生向优生转化以及发展学生艺体特长等方面取得较突出的成效。1993年我校全市首次试办高中艺术特长班,成为省市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学校。从1991年市教育局开展高初中教学质量考评以来,高初中年年获奖,尤其是高中从96年起先后六次取得自贡市省级重点中学组教学质量第一名的好成绩,受到上级的充分肯定和社会的广泛赞誉。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309人,特级教师5人,高级教师107人。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模范班主任5人;获四川省劳动模范、四川省优秀中小学校长、四川省中小学十大杰出青年教师、四川省优秀教师、四川省中小学德育先进工作者、四川省德育标兵、四川省优秀中小学音乐教师、四川省艺术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四川省群众体育先进个人、四川省《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先进个人、四川省学科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骨干教师达20余人次;获自贡市名校长、名教师、自贡市拔尖人才、自贡市骨干教师达12人次;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结业(在读)17人。学校现有教学班74人,在校学生数3500余人。这支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为提高学校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办学八十七年来,先后为国家培养了两万五千余名各级各类人才,他们当中有高级领导干部,工程院院士,核物理学家,省市领导人,英雄人物、作家、艺术、体育人才……如《人民日报》社前社长、总编胡绩伟,中共中央宣传部前副部长曾德林,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谢韬、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地质学家胡海涛,原西南政法学院院长高绍先,中共中央宣传部前副部长曾德林,著名核物理科学家罗亦孝、江栋兴等。 自贡一中办学历史悠久,办学思想先进,办学设施一流,办学特色鲜明,办学力量雄厚,办学成绩斐然。学校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巩固、发展、和谐、求新”的方针,有效的发挥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优质资源,不断提高学校的硬件、软件建设水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正向着“全川名校”、“全国示范校”的目标继续迈进。
攀枝花市第一高级中学校建校于1970年9月,原校名渡口市炳草岗学校,建校初期有1个教学班,教职工7人,学生30余人,是炳草岗片区最早建立的公办学校。1987年改为现名。 经过36年的发展,学校现占地面积15481平方米,其中教学设施建筑面积达16338平方米,特别是近几年来,学校加快发展步伐,建成了功能完善的综合大楼、塑胶运动场、校园网、校园电视台、学生宿舍及餐厅等,学校固定资产已达1388万元。 学校现有教职工99人,其中专任教师87人,教师本科学历达标率为92%,有中学高级教师24人,高、中级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7%。历年来,有37名教师先后获省、市级优秀教师、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建功立业优秀青年、岗位能手、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一支业务精、能力强、具有敬业精神的优秀教师队伍正在形成。 学校现有25个教学班,学生近1200人,仅1995年以来,学校就为各类高等院校输送大学新生990人,其中多人在天津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兰州大学、华中工学院等攻读博士并留学美国、前苏联等国家。 学校注重整体实力的提高,高中教学质量一直稳居市内同类高中前列。在办好高中教育的同时,学校充分挖掘潜力,经市教育局批准,于2002年9月开始招收初中外语特长生,2003年首次参加全国英语能力竞赛就有6名同学分获全国一等奖及二等奖。2006年学校面临重大发展机遇: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攀枝花市三中外国语学校成建制搬迁至市一中。把我校办成精品外国语学校成为我们矢志不渝的目标,市一中全体教职员工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正以饱满的激情、务实的态度、勤奋的工作朝这一目标奋进。 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总结出一中办学的指导思想:“以事业发展为主题,以教学改革为动力,以提高质量为根本,以做好做精为目标”,形成了“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对学生的一生负责”的办学理念,并着力推崇“敬业、严谨”的教风和“立志、上进”的学风。 学校现为市级卫生红旗单位、市级文明单位、市级综治模范单位、市级青年文明号、四川省足球传统项目学校。
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高级中学校(四川省成都市航天中学校),原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2006年5月移交成都市龙泉驿区人民政府管理。 学校占地面积21238m2,建筑面积15356m2,绿化面积8414 m2,设施设备齐全配套,功能完善,标准一流,校园精致优美,文化气息浓厚。 学校设有初中部和高中部,现有教学班99个(初中40个班,高中59个班),在校学生5653人。现有在岗教职工376人,平均年龄38.6岁,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35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08人,中学一级教师123人,研究生26人,大学本科以上毕业347人,省部级优秀教师2人,四川省特级教师7人,四川省骨干教师2人,成都市劳动模范1人,成都市学科带头人7人,成都市优秀青年教师1人,成都市师德标兵1人,成都市师德先进个人1人,龙泉驿区骨干教师22人,是一支师德师风好、敬业精神强、学科结构合理的优秀师资队伍。 学校以优雅的人文环境、领先的硬件设施、优秀的师资队伍、严格的教学管理和一流的教学质量,以校风正、学风浓,以“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育人特色而享誉桃乡。学校先后被评为四川省首批重点中学、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首批重点中学、四川省校风示范校、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和成都市文明单位标兵。 根据龙泉驿区教育布局的统筹规划,学校新校区(高中部)建在成都市龙泉驿区大面镇龙华社区,新校区规划占地面积300多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10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000人。新校区按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高标准、高起点建设,一座现代、科技、时尚、园林、实用的新学校已拔地而起,目前高中一年级已迁入新校,高中其它年级也将陆续迁入,成都经开区实验高中的明天必将更加辉煌。
龙泉2中位于成都市龙泉驿区,创建于1982年.迄今为止已有28年的历史.是一个拥有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的学校. 是与西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试验中学. 校内环境优雅,学生素质普遍很高。老师很负责。是好学生向往的圣地。
高校联办独享优势> 为更好地服务于高新区创建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2008年7月10日,高新区管委会与电子科技大学签署合作办学协议,联合成立“电子科技大学实验中学”。电子科技大学将该校视为电子科技大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双方通过通力合作,将学校办成中西部知名、省内著名的现代化、实验性、示范性高完中。 ●电子科技大学成立“电子科大专家委员会”参与指导电子科大实验中学的学校管理工作。 ●电子科技大学的体育馆、图书馆、部分实验室等教育教学设施向电子科大实验中学师生开放。 ●电子科技大学校团委指导并参与电子科大实验中学学生会活动。 ●电子科技大学批准电子科大实验中学按成都外国语学校、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的推荐名额等级标准享受电子科大自主招生优惠政策。设施设备硬件一流> 学校按省级示范性高中标准建有教学综合楼、科技实验楼、全省第一所高中课程改革通用技术教室、学校图书室、400米标准运动场、标准篮球场、学生公寓、学生餐厅、室内体育馆、理化生实验室、学术报告厅、学生电视台、每一间教室都安装了全市最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公立住读全封闭制> 学校按省级示范性高中全寄宿标准建有两幢学生公寓,分设男生院和女生院。每个标准间供4-6名学生入住,能容纳1000余住校生。住读条件整洁、宁静,适宜学生住校学习和生活。宿舍每层楼配有专业生活指导老师,对学生的公寓生活全程指导;学校首创公立学校“学生公寓班主任教育制”管理模式,实行“学生在哪里,班主任就在哪里,班主任与学生同吃同住”的管理要求,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品质进行全程指导与培养。亲临一线校长把关> 郭开明校长 大学本科,中学高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中国数学学会会员、成都市数学奥林匹克教练员,教育教学业绩进入1998年《成都市人民政府年鉴》,武侯区人大代表,成都市第一个四川省高考理科状元的数学老师及班主任。作为省级重点中学长期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具有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和中高考的调控决策能力,在成都市教学管理领域具有相当影响力。 郭校长作为数学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了深厚的数学学科专业功底,课堂教学独具风格,形成了“注重情感激发,突出学法指导”的教学特色;在班主任工作中注重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心理品质的培养、科学精神的建立,体现出很高的教育智慧和教师人格魅力。毕业于清华夫学现执教于美国斯坦福大学的郭校长的学生张奕博导称其是学生心中“一位杰出的老师”。 郭校长始终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培养出的优秀学生现遍布国内清华、北大、中科大、浙大、上海交大、北京医科大、国防科技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知名大学和美国、英国、法国、瑞士、新加坡等国家。郭校长2009年担任电子科大实验中学校长以来,至今仍然开设初高中数学及学习效率等专题讲座,深入学生课堂亲自对初高中的教学给予全程指导把关。
四川双流棠中外语学校是经四川省教育厅批准,于2003年建成的一所全寄宿制现代化股份制学校。学校内设附属小学(含学前班)、初中部、高中部,现有学生5600多人。 学校坐落在双流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核心地带,毗邻双流国际机场,距成都市中心12公里,紧邻机场高速和成雅高速,交通方便快捷。校园被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等高校的新校区和中科院产业园区环抱,科学文化氛围浓郁,被人们誉为“大学怀抱中‘心怀大学’的学校”。 校园占地320亩,投资约2.3亿元,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建有现代化的教学楼、科技实验楼、教育信息技术中心、多媒体语音实验室、电子图书馆、音乐厅、体育场、学生公寓和餐厅等。教学区、运动场、生活区布局科学,间隔有致;各类建筑设计新颖,造型美观,设施一流。学校的每个教学班均配备了计算机、电视机、录音机、大屏幕液晶投影仪和实物展示台。 这些现代化的硬件设施,为学校开展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效益提供了必要的场所和条件。
我校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508厂子弟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创办于20世纪50年代,原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几十年以来学校为社会培养出了各级各类的人才,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 2007年12月学校正式移交给青羊区教育局,由企业办学的子弟校转变为青羊区教育局所属的公办学校,实现了办学体制的重大转变,并正式更名为“成都市锦城学校”。由于成都市城市规划发展的需要,学校将原地重建,目前暂借成都市十四中学校教学楼过渡,和十四中共享教育资源。 学校严格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依法治校,依法治教,规范办学。我校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中、高级教师比例达到75%。学校把“成人、成才”作为教育的宗旨,力争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更好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办学体制的改变,学校依靠成都市十四中的教学资源,使办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为教学的更好实施提供了条件。 我们深信,在这里,一定能找到适合你孩子的教育。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