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进步小学是西城区现代化规模校、窗口校、北京市特色学校。学校位于西直门外南大街榆树馆一号,地处西直门交通枢纽,东邻西二环路,北邻北京展览馆和高科技园区,西邻西直门商业中心。学校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地上五层,地下两层,带电梯。现有教职工70余人,教学班27个,学生800人左右。 学校办学理念先进,重视深层次、高品位的学校文化建设。 学校拥有一支团结务实、甘于奉献、开拓创新的领导班子。拥有一支爱岗敬业、责任心强、勇于改革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有北京市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市区校三级学科带头人、区级兼职教研员;有市级“紫金杯”优秀班主任、区级“希望杯”奖的优秀青年教师;有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区“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有教学和论文在全国、市区获奖的研究型教师;有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学校重视学生全面发展、重视教育的高质量、学生的高素质、重视学校特色和学生个性的发展。学校每年向市区高质量中学以及特色学校输送大批品学兼优的学生与特长生。进步小学金帆管乐团,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定期举办高水平专场音乐会,在市区两级学生艺术节中多次折桂、屡获殊荣,赢得广泛的社会赞誉。学校重视科技及体育特长人才的培养,学生在全国、市区的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在空港工业B区,坐落着一所布局合理、环境优雅的花园式学校——顺义区空港小学。学校占地面积1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700平方米,校园设计明快流畅,建筑风格极富现代感,文化韵味和现代气息浓郁,各专业教室设置齐全,教学设备一流,教学区、办公区、生活区、学生活动区划分明确。现有17个教学班,530多名学生,教职工46人,全部拥有大专以上学历,其中小学高级教师28人,初级教师18人;市区级骨干教师 6 人,北京市“紫禁杯”班主任1人;教师平均年龄33.7岁,是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锐意进取、业务精湛的年轻教师队伍。 自2007年建校以来,学校秉承科研兴校,形成特色,争创名校的办学思路,经过2年多的拼搏积淀了学校的教育思想,催生了新的教育理念,铸就了学校文化,其内涵是:培养学生特长,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让学生体验成功;关注教师成长,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让教师与成功同行。 经过全校师生的不懈努力,“师生双成”的办学精神形成了学校“尚德 启智 健康 成功”的校训,“童心飞扬”是我校师生一起创作的校歌,校徽“放飞理想”是我们进取的力量。进入校园遍见格言警句,时时激励师生努力拼搏进取。 内涵发展是根本,队伍建设是关键。学校领导班子始终坚持“团结、服务、奉献、细节、榜样、补位”的工作原则,强化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合作意识,补位意识,赢得了全体教师的信任,成为引领全校教师投身教育的坚强集体。 为了进一步帮助教师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高科研施教的意识,我校立足于四个关注:即关注教师,关注学生,关注课堂,关注学校发展,确立了《发掘文本联系性,提高阅读实效性的研究》和《空港小学“双成”策略的行动研究》两个课题,被批准为顺义区“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进行三年的课题研究。在初步的研究过程中,课题《发掘文本联系性,提高阅读实效性的研究》已经获得“区级阶段性成果三等奖”。为了促进教师快速成长,让更多的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体验成功,脱颖而出,学校组织开展了“青蓝工程”、“教师沙龙”、“周末大讲堂”“领导干部献课”等特色活动。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空港小学坚持德育教育以人为本,服务学生。重视端正教师的师德和教风。利用合唱、演讲各项活动和宣传板报等,结合传统节日进行每月主题教育活动。成立假日活动小队,在社区的协助下为学生提供实践活动的场所,帮助学生开展有益的校外活动,加强社会、学校、家庭三结合教育网络,形成一个校内校外德育教育的大环境,大大提高了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根据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规律,学校在养成教育过程中做到引导、训练、自纠、巩固相结合。通过知、比、纠、行教育,开展“争当空港星”“我是升旗手”“空港十佳少年”等系列活动,增强养成教育的时效性,每年一次的“空港十佳少年”评选活动已成为我校的特色活动。 2007年9月6日的落成典礼,宣告我校的正式成立;2007年10月16日,岗山学校学生的加入,又壮大了我校学生的队伍;2007年12月,第一届“阳光体育节”的开幕,彰显了我们的校园活力;2008年4月30日“小手拉大手,共筑平安奥运长城”活动,拉开了我校师生迎接奥运的序幕;2008年5月13日的“默哀仪式”,5月19日“一分钱,一件衣,份份友情寄灾区”活动,体现了我校师生的爱国之情;2009年5月,与国际学校一起开展的“同栽友谊树”活动,见证了我们与手拉手学校的情谊;2009年5月30日,顺义区副区长杨培丽为同学们送来了节日礼物,体现了政府对我们的关怀;2009年9月,我校被评为顺义区教育系统“先进单位”,标志着我们进入新的纪元;2009年12月29日,与中央电视台“快乐体验”栏目合作拍摄的两期节目,向全国展现了我校学生的风貌。 一次次打磨雕琢,一项项人性化的举措,凝聚了人心,师生同心,干群合力,学校先后被评为北京市“百所课间操”优秀单位和北京市少先队“星星火炬奖”。 我校创建于2007年9月,是一所区直属小学,紧邻首都国际机场,因此我校校名为“空港小学”。由校名“空港”首写字母“K、G”组合变形成一位玩纸飞机的孩子的形象,既表明了我校名称,又凸显了我校紧邻首都机场的地域特点,这个形象活泼生动,有很强的动感,符合小学生的特点,同时传达了学校求创新、展个性的办学理念。孩子玩纸飞机的场景寓意丰富、明显,象征孩子张扬个性,追求梦想和希望,纸飞机承载着孩子的童年、快乐和梦想。红色半包围的结构象征空港教师团结、进取为孩子奉献爱与热情,呵护孩子成长的含义。整个校徽由红、蓝、黄三色组成,师生用火红的热情,在蔚蓝的天空,放飞金色的梦想。
北京市北外附属外国语学校是经海淀区政府、区教委批准,北京外国语大学投资兴建并直接管理的一所集小学、初中、高中于一体的全日制国有民办寄宿制、半寄宿制学校。北外附校初中部于2002年恢复重办,目前,初中部拥有16个教学班,培养了三届初中毕业生。五年多的办学历程使北外附校初中部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拥有了一支具有深厚专业素养和良好敬业精神的教师队伍,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05、2007年,我校两届毕业生中考总分及格率均为100%,位于海淀区第一,中考平均分亦位于海淀区前列,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考入市区重点高中。北外附校创建于1959年。创办期间曾得到老一辈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和支持,并培养了大批享誉中外的外交、外事人才,被称为“外交官的摇篮”,1988年停办,2002年9月 ,北外附校恢复重办。2006年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投资 并兴建的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新校园在海淀中关村科技园区落成,并投入使用。新校区占地120亩,拥有中小学教学楼、中小学学生公寓、教师公寓、图书馆、体育馆和综合服务楼等, 新校区环境优雅,可容纳3000余名中小学生,是一所设施完善的高标准的现代化学校。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彭龙教授任校长、北京外国语大学著名外语教育家陈琳教授任顾问、北京外国语大学陈韵副教授任党总支书记 兼副校长,北京外国语大学王彤副教授任常务副校长。学校拥有一支以中小学特级、高级教师为主体,本科生、硕士生、留学归国人员为基本力量的中外籍教师相结合的教师群体。现有外籍教师12人,特级教师3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北京市学科带头人、“紫禁杯”优秀班主任8名,中学高级教师29人,小学高级教师11人,高、中级教师占任课教师总数的55%。北外附校以“全人教育、精英教育”为办学目标;以“特色立校、质量强校”为办学理念;以“北京领先、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外国语学校”为 奋斗目标;以“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为校训,采取“高强度,高密度,高严度”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北外附校是一所具有鲜明外语特色的国际化学校。强大的中外籍外语师资力量,具有现代意识、体系先进、知识面宽广的国内外优秀教材,先进的外语教学模式,丰富多彩的外语实践活动,使我校外语教学具有专业化的特点和要求,外语教学成果显著。依托北京外国语大学丰富的国际资源,我校已与多国的大、中、小学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迄今为止,与德国、西班牙教育部门合作开办初中德语、西语班;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合作,我校高中毕业生可申请就读国际商学院与澳大利亚、英国合作举办的出国留学班;与中教国际教育交流中心(简称中教国际)合作,开设中美高中国际课程班(PGA班),采用中教国际与美国著名教育机构ACT联合开发设计的、已在多国开展的以英语为主的国际课程,学生毕业后可直接赴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外大学深造;同时,学校与美国康奈尔大学合作,成为其大学预科班在中国北方地区的招生考点。目前,在北外附校就读的有法国、德国、韩国、美国、日本、巴西、委内瑞拉、新西兰、澳大利亚、新加坡等1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
小明星中英文艺术幼儿园自2001年开办以来,在市教育局等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广大家长的信任和支持下,队伍不断壮大,是鹤山规模最大的幼教连锁机构。现已经有六所分园,分别是屏苑总园、经纬分园、雅瑶分园、南景湾分园、坚美园分园、美雅分园,松鹤国际新城分园共七间分园,现在就读幼儿已超过2000名。 为提升我园管理和教学水平,2009年8月,我园加盟了北京红缨幼儿园连锁机构。向社会及家长展示着“质量为本、服务为宗、环境为先、价值为魂”的服务理念和民族品牌形象。为家长提供便捷、规范、安全、温馨、科学的幼儿教育服务。
丰台区右安门第一小学建于1953年,是一所有着51年历史的老校。“面向全体学生,夯实做人基础”是我校的办学目标。“以人为本”是我校的办学理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是我校的办学宗旨。 目前我校有18个教学班,共计七百余名学生,教职工43人。其中小学高级职称19人,青年教师中100%具有大专学历,50%的教师本科毕业。我校教师中市级优秀辅导员3人,区级优秀共产党员3人,区级优秀教育工作者4人,多人在区级论文比赛中获奖。 我校校园环境优美,四季有花,还建有供学生娱乐的小小乐园。教学楼内设有计算机房、多媒体教室、音乐、自然等专用教室和藏书丰富的育才图书室。为了适应二十一世纪的要求,我校为学生开辟展示才华的课堂,开设了:工艺、声乐、舞蹈、美术、书法、计算机、英语、作文等兴趣小组。我校还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教育活动,在校外建有三个德育教育基地,多年与社区、右安门工商所、私个私协分会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办少年军校,使青少年从小具有国防意识;开办校合唱节、艺术节,从小培养艺术素养;鼓励学生参与区十项技能大赛、艺术节,许多学生在比赛中获奖。我校多年获区精神文明单位。 多年来,我校向北京四中、十五中、师大附中、十四中、十二中、十一中、十中等学校输送了大批优秀毕业生,受到社会上的好评。
丁香胡同小学(原北京汇文一小)始建于清同治十年(1871年),汇文学校几经发展、变迁,1918年汇文大学部与华北协和大学合并为燕京大学,迁到海淀区今日北京大学的校址,原校址留给汇文小学和汇文中学。之后保存下来的校址于1978年正式更名为丁香胡同小学。 丁香小学是一所具有130余年历史的老校,最早是“美以美教会学校”,六十年代曾是享有一定声望的寄宿制小学。1998年经市教委批准,丁香小学正式恢复寄宿制。目前学校有27个教学班,910名学生。近年来,学校十分重视校园环境及教育教学设备等硬件条件的建设与更新,建有多媒体、计算机、语音、电教、电子琴、舞蹈、劳技、乒乓球等专业教室。与此同时,学校还培养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优秀教职工队伍,并在培养学生全面素质方面取得了好成绩,使百年老校不断焕发勃勃生机。
新源里四小始建于1952年,随着几代校长的文化管理、思想的引领,加之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目前,初步形成了学校“福源教育”的办学特色。“福源教育”:“福”特指我校教育的价值追求更突出于“幸福”教育。就人而言,学生幸福,老师也要幸福;就教育而言,结果幸福,过程也要幸福。“源”特指这样的教育是生态的、本真的、源远流长、继承发展的。“圣人乐水”,它也要有智慧的、勇往直前的、生生不息的特质。“福源教育”的具体化就是:构建“五福、六源”的环境、队伍、课程、活动、机制等多体系,从教育、教学、管理三方面落实“诚”、“美”、“礼”、“健”、“爱”、“智”六要素,努力为学生一生幸福奠基,这也是我们不断追求的学校特色。在特色建设方面,通过京剧的普及,落实学校“福源教育”的办学理念,贯彻学校“品福思源 特色育人”的办学思路。使学生在唱念做打中了解祖国文化,在京腔京韵中提升人文素养。通过京剧的放声高唱、深吸慢吐,促进肺部运动,提高身体素质;通过京剧中的作品赏析、曲目学唱,学习人物中的好品质,明是非、知荣辱。通过自信的表演和竞赛,展示个体水平,增强合作意识和集体凝聚力。最终整体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人格完善。把学习京剧变成美的追求、美的欣赏、美的表现、美的创造活动,形成学校京剧的特色品牌。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和谐社会建设示范单位、全国学校文化建设金奖、全国特色育人单位、全国学校规范化管理示范单位;北京市节约型学校、北京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朝阳区实施素质教育规范管理先进校、朝阳区小学示范校、朝阳区校园环境建设示范校、朝阳区科技教育示范校、朝阳区贯彻体育条例示范校、朝阳区教学管理先进校、朝阳区首批认定的艺术教育先进校等多项荣誉称号。
回龙观第二小学成立于2009年8月,座落于回龙观文化居住区,位于昌平的最南端。学校的建立及时解决了新龙城、龙博苑、龙旗广场、东村家园、吉晟别墅等社区孩子的入学问题。学校占地面积2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9404.98平方米,体育用地面积8674平方米。普通教室24个,有音乐、舞蹈、美术、科学、书法、劳技、计算机、象棋、阅览室等专用教室。很好的达到了“北京市中小学新颁办学条件标准”。 学校的办学理念是让教育充满阳光(简称阳光教育),教师爱岗敬业,学生积极向上,是一所充满阳光与朝气的学校。 学校把团队中每一个人阳光心灵的塑造作为首要任务,引导师生说阳光的话,办阳光的事,做阳光的人。因为心灵的阳光才是永恒的阳光。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